“政府说安全了,可我呼吸的明明就是死亡的味道” 天天挂着氧气瓶,怎么可能忘怀?上周六难得与刚回国的女儿Andrea相聚上山射击,每打一枪,Nick就得坐下吸一口氧。Andrea记得,Nick在“9·11”发生后很快回到岗位,而4年后他突然体重下降,食欲不振,腹部肿胀,“每天吃十几种药,后来身体越发膨胀,得在家工作。” 不久,Nick搬去了康涅狄格州氧气充足的深山里住,“我不会怨天,但会怪政府,当初骗我们说一切都安全了,要大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可呼吸着的,明明就是死亡的味道。” 国民的生命与国家的形象、经济和面子,无疑,那时的美国选择了后者。 2001年9月17日,“9·11”发生6天后,时任总统小布什和纽约政府急于向恐怖组织证明自己未被打倒,证明美国强大如旧,对各政府单位和各行各业发出通知要求尽快归位。美国的经济大鳄和政府高官要员都清楚,华尔街和其他金融机构大门关得越久,对经济的打击越大,甚至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损失。 “美国是世界经济中心,纽约更是中心的中心,政府关心的是经济地位,不是老百姓的安危。”于是,千万像Nick一样的人们看着还在蔓延的火势、不断往外搬出的尸体,闻着刺激的气味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因快速有力的反应,时任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其强势作风当时备受称赞。但人们心事重重,灾难的画面仍历历在目,心悸不已。为了安抚和说服大众,美国环保局、安全健康委员会等部门都出来背书了,“空气是安全的,放心呼吸;水是安全的,放心喝。” 可眼前两栋百层高楼就有120万吨的高强度高密度建筑材料在燃烧,高楼内有五万多台电脑,北塔就有300-400吨的石棉。空气中除了公布的物质外还有什么?Juan Gonzalez是当时最大胆提出质疑的资深调查记者,他采访了美国地理协会的调查人员,拿出了与美国政府说法不同的尘土样本分析,他在文章里写道:“市中心的尘土中含有大量的石棉、铅、人造纤维和多环芳烃,具有高强度腐蚀性,空气碱度相当于家里的清洁剂。” 灾难当前,救援第一,问责随之,质疑为后。这无可厚非。在“9·11”后,一向敢于批评质疑的美国媒体和舆论界突然就“温顺”了,大量电视节目和新闻报道都以弘扬政府官员、公务员、警察、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操为主。与政府观点对立或质疑的声音很少。所以Juan Gonzalez的质疑一开始并未得到太多回应,环保部门在网站上公布了几个显示“在基准线内”的数据做做样子了事。直到人们的身体不适状况逐渐爆发,人们开始质疑:刺激的气味到底是什么?能让火势持续燃烧的物质是什么?空气中还含有哪些有毒物质? 然而,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依然安全,为了不让记者提问,环保部门召开了并未通知媒体的新闻通气会,发布了安全基准线的数据,而Juan Gonzalez拿到的独立部门做的数据分析再一次给政府甩了个大巴掌。 生病的人越来越多,Juan Gonzalez调查发现,世贸中心附近三条街道有约一半人因呼吸不顺、鼻子发炎前往医院,40%的居民咳个不停。为了安抚公众的不安情绪,六个星期后,政府终于公布“除了石棉、铅等物质外,空气中还有更多有害物质”。至于具体是什么,有多少,政府以“详细资料涉及恐怖袭击调查”为由,再次推迟发布,并多次强调“呼吸困难、咽喉不适都是暂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