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1|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知青忆:乡下过年一生中最难忘的春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4 0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5-6-4 03:45 编辑


老知青忆乡下过年:每人吃一口大饼子就算“忆苦饭”
2015年06月04日 00:03来源:中老年时报 作者:孟国

核心提示:大娘灵机一动说:“正好篮子里还有半个大饼子,旧社会,过年我们吃的就是这个。”这样每人吃了一口大饼子,就算吃了“忆苦饭”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吃起饺子来。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3年3月8日第08版,作者:孟国,原题为:《1969:那年乡下过春节》

       1969年的春节,我们刚到扎兰屯插队半年,大家在饱尝了农村的艰辛后,仍对那里充满好奇,想领略一下北大荒的严寒。另外,我们也必须像当地农民那样利用冬天准备好转年的烧柴。于是我们决定要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我们的决定给村里添了不少麻烦,周围的天津知青差不多都回去了,农民们感到怎么让我们过好年是他们的责任。老队长在会上提醒大家,要帮助知青过好年。农民们似乎很理解老队长的意图,也知道我们的所需。年前的几天,你就看吧:这家送来了新鲜的鸡蛋,那家送来了宰好的鸡;这家送来了酸菜,那家送来了粉条;这家送来了蘑菇,那家送来了木耳;还有的家送来了炒好的瓜子等过年的嚼物。年前那几天,我们的锅碗瓢盆都放满了农民送来的各种各样过年的东西。农民们送来的岂止是好吃的,那里充满了深情厚谊。这个春节我们没感到北大荒严冬的寒冷,没感到第一次离家过年的孤独,更没感到物质缺乏而造成的艰苦。

       而我们也想办法回报农民的热情,按照天津过年的习惯,我们准备了红纸、笔、墨,编写“革命化”的春联。大年三十我们成群结队地到各家,把刚写好的红艳艳的春联贴到各家的门框上,顿时,村里充满了年味儿。村里的年轻人也改变了年三十和家人在一起的习俗,来到了我们知青点,并带来各种好吃的零食,一边嗑瓜子儿,一边打扑克、下象棋、聊大天儿,好不热闹。不知怎的,一个知青忽然干咳起来,原来瓜子儿皮卡住了嗓子,咳了半天也没有咳出来。有人出主意,吃几口大饼子。虽然农民们一年四季都吃苞米面大饼子,可是过年了,谁家还贴啊?一个农民说:“我家可能还有点,年前剩的,没舍得扔。”这个大饼子还真的救了这个知青。事后这位老兄幽默地说:“大年三十,却必须要吃平常天天吃的大饼子,看来我就是吃大饼子的命呀。”

       过春节怎么体现“革命化”呢?队领导和我们知青商量后,决定每个知青到一个农民家里吃年饭,当然这个农民必须是正宗的“贫下中农”,特别强调要吃“忆苦饭”,以示不忘“万恶的旧社会”。可是什么是“忆苦饭”呢?谁也说不清。我到了一个姓刘的农民家中,这家是当年“闯关东”的河北人。到他家时,饺子已经包好,正要下锅,我说:“不是说要吃‘忆苦饭’吗?”刘大娘愣了一下,说:“还真吃呀!”显然大娘家没准备,也不打算吃。可是我这么一说,他们也不好拒绝,因为那时“突出政治”高于一切,谁都怕因此招来麻烦。大娘灵机一动说:“正好篮子里还有半个大饼子,旧社会,过年我们吃的就是这个。”这样每人吃了一口大饼子,就算吃了“忆苦饭”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吃起饺子来。晚上回家,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各家的“忆苦饭”:有的是荞麦面和团粉包的干菜馅儿饺子,这位知青说:味道还真不错;有的是把猪食菜和苞米面和到一起包的菜团子,这位知青说:别有风味;还有的把秋天晾的干白菜和苞米面一起蒸成窝窝头,这位知青说:比我们吃的大饼子好吃;也有的图省事,或是没有什么准备的,就拿大饼子和土豆充事。显然,农民对这种形式上的东西也看不惯的,但迫于形势又不得不搞。

        这就是1969年我在农村过的第一个春节。谈不上温馨,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没和父母在一起过春节;说不上热闹,因为没有鞭炮,没有成群结队拜年的人们;更不够丰盛,因为我们吃不到家里的荤腥、糕点水果。但这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春节。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4 收起 理由
今日后海 + 3 赞一个!
三石泉 + 2
日不落 + 4 赞一个!
赵明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6-4 17:11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知青的那个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12:22 | 只看该作者
赵明 发表于 2015-6-4 12:01
质朴的农民为这些知识青年过的难忘的革命化春节。

      赵明下午好!谢谢妹妹在第一时间的关注、评论和加分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6-4 15:46 | 只看该作者
    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曾将这首诗改动几个字,表达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2:44 | 只看该作者
冰客 发表于 2015-6-4 23:05
吃口饼子咬口葱
添把柴火不挨冻
昔日插队苦中乐

好诗一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2:47 | 只看该作者
铁锚 发表于 2015-6-4 1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6-4 12:01 | 只看该作者
质朴的农民为这些知识青年过的难忘的革命化春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上海人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5 13:56 | 只看该作者
上海人 发表于 2015-6-5 02:52
谢谢版主的介绍,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6 20:24 | 只看该作者
那时确实太苦,值到80年代初叶才有了明显改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5 08:01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年三十稀饭、馍、咸菜,与平时一样。很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6-4 16:55 | 只看该作者
牢记心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6-4 15: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6-4 15:09 编辑

我在农村过了一个春节,当时任知青组长,同组的知青都返城过春节了,组长留下看门,很正常,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2:45 | 只看该作者
韩水冬游 发表于 2015-6-4 22:07
欣赏了

谢谢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2:51 | 只看该作者
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5-6-4 15:46
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难忘知青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2:5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海洋 发表于 2015-6-4 16:55
牢记心间了

是的,谢谢关注和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2:48 | 只看该作者
快活鱼 发表于 2015-6-4 19:03
历史的记忆,难忘。

的确是,谢谢关注和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6-5 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6-6 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6-4 19:03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记忆,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6-4 23:05 | 只看该作者
吃口饼子咬口葱
添把柴火不挨冻
昔日插队苦中乐
今朝顺逆皆从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上海人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5 04:39 , Processed in 0.05689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