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8|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冬泳人健康知识研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14 17: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季摄生宜忌
冬三月,天地封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肌肤,逆之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斯时伏阳在内,有疾宜吐,心隔多热,所忌发汗,恐泄阳气故也。宜服酒浸补药或山药酒三杯,以迎阳气。寝卧之时,稍宜虚歇。宜寒极稍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惟无寒即已。不得频用大火烘炙,尤其损人。
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裘,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早起服醇酒或暖汤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凉膈之药,以平和心气,不令热气上涌。不可多食炙煿、烧烤之类。
冬月夜卧,叩齿三十六次,咽津,以双手搓热熨腰眼数多,极补肾精。
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禁炙饮食并火焙衣服。
冬三月,六气十八侯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
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宿疾。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2 收起 理由
白云515 + 5 很给力!
绿水青山13 + 2 赞一个!
崔大嘴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18:00 | 只看该作者
冬季补益药酒验方:
组成:熟地60克   黑芝麻30克   怀牛膝20克  五加皮20克  地骨皮20克  
防风15克  仙灵脾15克  肉桂5克     川椒5克     
用法:上药粗粉,装入纱布包中,以高度酒(50度以上)2500毫升浸泡7天后,即可服用,每日1次,每次15-25毫升(半两之内)。
功效:填肾精,补骨髓,益气力,逐寒湿。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12-16 06:0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中医赵大夫》开办“北京冬泳人健康知识研讨”专栏!
通过你的这个专栏,为我们冬泳人向科学冬泳;健康冬泳迈进!祝你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16:12 | 只看该作者
益寿延年最佳食物——粥
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粥的功效:
1. 除饥,吃粥能够充实人的口腹,让饥饿感马上消除。
2. 增力,吃粥能够滋补羸弱的身体,增长气力。
3. 益寿,吃粥能够补养人体的所需,增加寿命。
4. 养颜,吃粥有益于身体,能够让人的脸容丰满有光泽。  
5.消食,吃粥能够温暖人的脾胃,帮助人消化掉胃中的积食。
6.安乐,吃粥能够促朝进身体清净柔软,这是让人能够体会安乐的饮食。
7.化湿,吃粥能够调和身体,上下通利,并且消除风寒、祛除湿气。
8.消渴,吃粥能够让人喉吻沾润,干渴的感觉得以消除。
健康养生粥疗歌:
山芋去皮切成块,添米加水制成粥。
可防便秘和痔疮,利尿降压抗纹皱。
大米放入核桃仁,加水适量煮成粥。
健脑补肾治失眠,化痰定喘睡通宿。
玉米面粥要常有,翁妪冬食合胃口。
适应心梗冠心病,降压降脂且益寿。
栗子大米煮成粥,适宜腰痛等症候。
还治肾亏小便频,健脾养胃乐悠悠。
黑色芝麻需炒熟。混入大米煮成粥。
总食养血补肝胃,又润五脏人俊秀。
枸杞红枣和大米,一同加水煮成粥。
健脾益气抗衰老,滋补肝胃明双眸。
山药去皮先蒸熟,入锅同米煮成粥。
益脾补肺止咳喘,固肾益精也能够。
萝卜大米煮成粥,消食化痰止咳嗽。
适应老年慢支病,饮食积滞服之消。
欲治失眠小米粥,养心安神胜药酒。
健脾胃来补虚损,除热解毒止吐呕。
菠菜大米煮成粥,止渴润肠便畅流。
常吃促进血循环,抑制中风寿长久。
芹菜连根带嫩叶,切碎同米煮成粥。
利水消肿又凉血,防治痛风效果优。
莲子大米制成粥,养心补肾非忽悠。
止泻健脾增记忆,失眠首选利咽喉。
燕麦牛奶合成粥,想要安康速结友。
“三高”病人多亲近,滑肠通便利老叟。
薏米仁粥历史久,赋诗赞美是陆游。
浮肿患者效果好,能消黑斑多种疣。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17 06: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4-12-16 16:12
益寿延年最佳食物——粥
在中国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8 09:18 | 只看该作者
“三九”穴位贴敷疗法
12月22日冬至,开始数九,各大中医院都开展三九穴位贴疗法,什么是“三九贴”呢?
“三九”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三九”天在特定穴位上贴敷特定中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此疗法的主要适应症就是“冬病”,即那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反复发作、加重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及风湿病,如:哮喘、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顽固性咳嗽、体质虚弱反复感冒者、小儿肺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急慢性胃肠炎等病症。
三九穴位敷贴是依据中医“天人合一”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的一种“适时开穴”、“内病外治”传统疗法,具有简单、方便、高效、廉价的特点。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药物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调和阴阳的整体作用,所以此法适用性非常广泛。
1、何为“天人合一”?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天地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自然界有四季的更替,四时寒暑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人体的气血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冬至阳生,自然界从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自然界从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
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治疗和调养,才能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
2、为何选择在“三九”?
穴位贴敷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不过三九天进行贴敷的效果最好。冬季人体阳气潜藏蛰伏,抵抗力相对处于一年中最低水平,陈年旧病极易复发。很多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都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之时伺机发作的。
此外,三九天也是冬天里最冷的时候,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较弱,寒气更易侵入人体。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病,如慢性肺系疾病患者冬天更容易咳喘,风湿病患者冬天关节肿痛更重。此时通过特定穴位贴敷来疏通经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望取得减轻临床症状、根治病源、预防复发的作用。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在农历“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选用具有温经通脉功效及渗透性强的中药,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可起到扶正固本、调节阴阳、清宣肺气、健脾益肾、化痰平喘、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可激发人体正气、抵抗外邪入侵的作用。
现代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此时进行敷贴治疗,可以祛除寒邪、扶助正气,还能增强病人抵抗寒邪的能力,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维护肺、脾、肝、肾等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进一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及抵抗能力。
如果夏天贴过三伏贴,千万别忘继续贴三九贴,可以温肺络,祛寒痰,通气血,缓解咳喘病人的不适症状,这种加强治疗疗效更好。
3、什么是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此法根据选药及选穴的不同有不同的治病防病,预防保健的功效,是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经临床证实,穴位贴敷法对于多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有特效。
中医穴位贴敷法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
4、穴位贴敷疗法有何药理作用?
穴位贴敷中药有类似针灸的效应,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患病之处;激发全身的经气,起到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调和营卫、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穴位贴敷疗法不仅对穴位有刺激作用,还可以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当贴于体表时,药物会通过对皮脂的溶解作用,和对角质层的软化作用,透过毛孔到达真皮层、皮下组织,然后逐渐释放,作用缓慢而持久。
现代医学认为穴位贴敷可刺激局部皮肤,使它充血和加强药物吸收。对于慢性肺系疾病来说,药物通过穴位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新的兴奋灶,遗留了痕迹反射,长期的后抑制作用改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吸收后使免疫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可使肺内有关感受器发生相应改变,进一步使表面活性物质得到调整,以达到止咳、平喘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5、穴位贴敷法适用哪些人群?
 由于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数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对于衰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
冬季由于小儿肺气不足,因此小儿的发病率相对比其它季节高一些。冬天常见的小儿呼吸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其次还有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哮喘以及一些慢性咳嗽、咽炎、扁桃体炎等,都比其他季节发病率高。以上疾病除了处于高热期外,都可选用穴位贴敷疗法。
对于成人来说,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尤其是由于气侯寒冷或者冬天气候变化时引起的咳嗽、气喘、泡沫痰或者形寒怕冷等患者尤其适宜。
此外,风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以及一些胃痛,经常腹泻的患者也可贴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配不同的药物进行贴敷治疗。医生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中药内服,内外同治效果会更佳。
6、穴位贴敷有哪些注意事项?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清除局部残余药物,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贴敷时间成人为4个小时,不可追求发泡故意延长时间,经临床验证,4小时左右药效最大,起泡者和未起泡者临床疗效一致。儿童尤其注意贴敷时间40分钟~2小时。
特殊体质和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水泡,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贴敷禁忌:
1、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3、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4、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5、妊娠期妇女。
一九: 2014年12月22日      二九:2014年12月31日   三九:2015年1月9日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3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冬泳博士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2-19 16:47 | 只看该作者
开卷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19 19:45 | 只看该作者
健身加养生,越活越年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3:1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1冬至概述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至这一天,阴气达到极致, 阳气开始生发。此时最宜养生,食补“一马当先”。冬至意味着最寒冷的时节到了,天地间一派阴霾之气,所以冬至前鼓励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对抗阴气。这个时节阳气也已经开始逐渐生发。

2冬至养生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故曰"冬至"。冬至这一天,阴气达到极致, 阳气在这个时节开始逐渐生发。在《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即是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在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此时最宜养生。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三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该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
冬至要坚持"冬令"进补的原则,因春、夏两季是人体生理活动发挥效率最高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伤气耗精,机体代谢亢进。进入"冬至"后,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减慢。根据"冬主藏闭",冬藏精的自然规律,冬令进补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滋养五脏。冬令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冬至后的"三九"。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多饮豆浆,多吃萝卜、胡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番茄、荸荠、藕、白菜等。
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冬季养生要诀: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卧室向东。冬日冬脑,宜温暖衣,宜食热以养于阴,宜减酸增苦以养心气,药宜沉,以顺"封芷"宜用热及养肾之方,填补精血以为来春发生之本,以培阳气。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3冬至多发性疾病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4冬至调治
①        芡实红豆养生粥
组成:芡实3克、红小豆6克,桂圆肉6克,枸杞子3克,小米75克;
用法:上药及米共煮粥,每日早餐服用。
功效:固肾培元,清心解郁。
②        冬至养生药茶
组成:白参2克、熟地3克、洛神花1克、桂圆肉1克、甘草1克、竹叶1克;
功效:补气养血、固本扶正
使用方法:代茶饮。
③        牛黄清心丸每日晨起1丸,连用3天;
功效:清上除烦,温下固元,沟通心肾。
④        冬至养生操
晨起平坐床上,伸直双腿,双手从大腿推向脚踝,再从脚踝推至大腿,反复18次;再用双手按住双膝,用力下压9次,并叩齿36次,徐徐咽津。
功效:强筋健骨,补肾纳气;通利筋脉,祛除关节湿寒。
⑤        冬至为数九的开始,可以开始进行“三九贴”治疗。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19:5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1冬至概述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间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三九是天气最冷、地面积蓄热量最少的日子,所以也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在我国长江流域更有天虽寒,独有腊梅来争妍的迷人景观。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至这一天,阴气达到极致, 阳气开始生发。此时最宜养生,食补“一马当先”。冬至意味着最寒冷的时节到了,天地间一派阴霾之气,所以冬至前鼓励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对抗阴气。这个时节阳气也已经开始逐渐生发。

2冬至养生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故曰"冬至"。冬至这一天,阴气达到极致, 阳气在这个时节开始逐渐生发。在《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即是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在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最好时间。此时最宜养生。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三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该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
冬至要坚持"冬令"进补的原则,因春、夏两季是人体生理活动发挥效率最高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伤气耗精,机体代谢亢进。进入"冬至"后,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新陈代谢减慢。根据"冬主藏闭",冬藏精的自然规律,冬令进补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滋养五脏。冬令进补的最佳时间是冬至后的"三九"。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多饮豆浆,多吃萝卜、胡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番茄、荸荠、藕、白菜等。
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冬季养生要诀: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卧室向东。冬日冬脑,宜温暖衣,宜食热以养于阴,宜减酸增苦以养心气,药宜沉,以顺"封芷"宜用热及养肾之方,填补精血以为来春发生之本,以培阳气。
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3冬至多发性疾病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4冬至调治
①        芡实红豆养生粥
组成:芡实3克、红小豆6克,桂圆肉6克,枸杞子3克,小米75克;
用法:上药及米共煮粥,每日早餐服用。
功效:固肾培元,清心解郁。
②        冬至养生药茶
组成:白参2克、熟地3克、洛神花1克、桂圆肉1克、甘草1克、竹叶1克;
功效:补气养血、固本扶正
使用方法:代茶饮。
③        牛黄清心丸每日晨起1丸,连用3天;
功效:清上除烦,温下固元,沟通心肾。
④        冬至养生操
晨起平坐床上,伸直双腿,双手从大腿推向脚踝,再从脚踝推至大腿,反复18次;再用双手按住双膝,用力下压9次,并叩齿36次,徐徐咽津。
功效:强筋健骨,补肾纳气;通利筋脉,祛除关节湿寒。
⑤        冬至为数九的开始,可以开始进行“三九贴”治疗。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2:02 | 只看该作者
内脏有多干净!脸蛋就有多漂亮。 外面长什么, 里面就有什么病。
面为心之外华,气血上荣之处,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冲于面,面部色泽、神情及形态的变化与脏腑气血变化密切相关。
面部常见问题提示:
1、        面部长痘:多主火热;
祛痘茶饮:野菊花1克 金银花1克 百合2克 山楂2克 薄荷1克
用法:代茶饮
2、        面部色斑:多主血瘀
消斑茶饮:月季花1克 玫瑰1克 西红花0.1克 菊花1克  石斛2克  柠檬片1片
用法:代茶饮
3、        面色晦暗:多主阳虚
美白茶饮:桂圆肉2克   大枣1枚  西洋参2克 月季花1克   百合1克
用法:代茶饮
4、        面部干燥:多主血虚
润肤茶饮:西洋参2克红枣 1枚桑椹1克 百合1克石斛2克
用法:代茶饮
5、        面部泛油:多主湿盛
控油茶饮:黄芪2克   菊花1克 陈皮1克 薄荷 1克 柠檬片1片
用法:代茶饮
6、        面部皱纹:多主阴虚
抗皱茶饮:麦冬1克 石斛2克 玫瑰花1克 桑椹子1克 山楂1克太子参2克
用法:代茶饮
面部部位对应脏腑:
1. 额头:人神居处的位置,出现问题提示心理压力有关;
改善:不熬夜,多听音乐,保持心情舒畅,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2.双眉间:对应脏腑为心脏,出现异常多提示心脏有问题;
改善: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3.鼻头:对应脏腑为胃,出现异常多提示消化系统有问题;
改善:规律饮食,禁忌暴饮暴食,少吃冰冷食物;
4.鼻翼:对应生殖系统,女子还代表卵巢机能,出现异常提示生殖系统问题;
改善: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不宜久坐。
5.右脸颊:对应肺脏,出现异常提示呼吸系统问题;
改善: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6.左脸颊:对应肝脏,出现异常提示肝脏解毒功能减弱或情绪问题;
改善: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少饮酒。
7.唇周:对应脾脏,出现问题提示运化功能问题,及运动系统出问题;
改善:多走路,多锻炼,多吃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及水果。
8.下巴:对应肾脏,出现异常提示内分泌出现问题;
改善:注意保暖,避免小腹受凉,少吃冰冷的东西。
9 .太阳穴周围:对应胆脏,出现异常提示胆囊出了问题,或血脂异常;
改善:饮食定时定量,宜清淡,忌油腻及小食品。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崔大嘴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2-23 13:43 | 只看该作者
开卷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2-23 13:48 | 只看该作者
牛黄清心丸每日晨起1丸,连用3天
这是我的常备药
应酬一多就吃一丸儿
连用三天可没有过
赶明儿个试一试
不会是降火降大发了吧?
冬泳是要有一点儿火气的啊!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8-5-1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2-23 18: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4-12-23 12:02
内脏有多干净!脸蛋就有多漂亮。 外面长什么, 里面就有什么病。
面为心之外华,气血上荣之处,五脏六腑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8:46 | 只看该作者
都市e翁 发表于 2014-12-23 13:48
牛黄清心丸每日晨起1丸,连用3天
这是我的常备药
应酬一多就吃一丸儿

牛黄清心不仅可以去火,里面还有温暖下焦的温阳药物,属于清上温下,不会降火降大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2-25 1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2-25 16: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4-12-23 18:46
牛黄清心不仅可以去火,里面还有温暖下焦的温阳药物,属于清上温下,不会降火降大发的。

这就是知识,学着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0:0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数九”,“数九”的含义是什么?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一种民间计算时令的方法
“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到现在已有1445年的历史,“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到了明代,又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不仅是一项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
为什么从冬至开始数九,数九的含义是什么?
冬至日,为一年阴气最盛之时,阴极生阳,冬至日一阳初生,自然界的阴寒之气正是鼎盛的时节,但每经过一个九天,自然界的阳气都会经过一次蜕变;经过九个九天,阳气终于冲破阴寒的封锁而现见于外,同时阴气也由鼎盛逐渐消散,暖阳显露,万物复苏。古时,人们用最大的单奇数“九”来表代表阳,因此从冬至阳气初生时,开始用“数九”的方式来记录自然界物候的变化,实际是对阳气生长、阴气消散过程的记录。寓意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同时也为漫长寒冷的冬季带来一些乐趣。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8-5-1 15:4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崔大嘴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2-26 10:2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4-12-26 10:07
什么是“数九”,“数九”的含义是什么?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一种民间计算时令的方法
“数九 ...

讲的好,下次我还来听讲。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8-5-1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8:25 | 只看该作者
拍百会——升清阳——脑袋不够灵光时,就会拍拍大脑,噢,这个我明白了
2014年12月26日 15:13
常见的小病小痛比如头晕头痛,颈椎不利索,落枕,眼花鼻塞,手麻,肩痛,胃胀,乳房胀痛,腰痛,腿脚抽筋等病症。这些小招小法不一定非得要我们医生做,病人们自己学了,也能够自我保健。好比如这拍百会法,人体自己觉得阳气不够,脑袋不够灵光时,就会拍拍大脑,噢,这个我明白了。或者人体在不能决断一些事时,患得患失,其实脑力已不足,这时他自发性都会去搔搔脑壳。这也是通过把阳气调上大脑来,帮助决断地自救,所以皆可引为拍打百会、按摩原始点。这样很多小毛小病一方面不用很辛苦地到处求医,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很多没必要的付出。毕竟连《伤寒论》的仲圣,也不是鼓励大家一有不适就马上服药。他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按摩,不要让自己肌肤九窍闭塞,这样病邪就不会深入进去,如果又能保持让自己五脏元真通畅,那就能经常保持健康。而这些所谓的导引吐纳按摩之术,其实就是中医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一些招法。而我们常用的一些小招小法,目的无非就是顺其性,养其真,让五脏元真通畅,病邪自然消于无形。

中医认为血随气升,气为血之帅,阴随阳升,阳为阴之先导。拍百会,是因为百会是人体诸阳气之会,一拍打,就把周身的阳气调了上来,阴血也随着聚上来,这样脑供血不足的状态就改善了。所以拍完后病人头晕好转,鼻塞也通了,甚至有些病人觉得眼睛也亮了,整个大脑都灵活了,就是这个道理。而一些脑供血不足的病人,他们都吃了不少补血的药,发现改善不大,但是通过这般拍打,效果却很明显。补进来的血需要这股阳气去气化,它才能够向上养脑窍,如果缺乏这股阳气,它就是一团死阴,蒸腾不起来。我们帮他拍打百会,就是增强阳化气的功能。很多鼻流清水的,你一拍打完,他鼻窍一开,清水就消失了,这就是阳化气的表现。

所谓拍打百会就是直接用掌在病人头顶上,用适当的力度拍打。一般二十秒到一分钟就有明显效果。拍打百会的适应证,主要是头部阳气不够引起的头晕鼻塞,鼻流清涕,整个人晕晕沉沉,缺一股阳气,头脑不清爽,看东西也昏花。

点评

学习  发表于 2018-5-1 15: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2 13:44 , Processed in 0.24316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