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中医赵大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冬泳人健康知识研讨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1:53 | 只看该作者
简易鼻炎按摩操
由于空气的污染,气候的异常,导致鼻炎患者越来越多,据国家耳鼻喉专家统计,全国鼻炎病发病率高达37%,而且不分南北方,一般北方地区患者症状较为重,而且鼻炎又无法预防,向您推荐一组简易鼻炎按摩操:
(1)以右手拇指及食指夹住鼻子,由内眼睑处到鼻翼两旁,上下反复推按100次;
(2)以双手食指点压住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同时向内侧揉按100次。
每日睡前15—30分钟进行1次,轻者治疗1次,鼻塞、呼吸不畅症状即可缓解。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3:22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防流感小方法
由于气候异常,201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首次雾霾天,各地流感患者激增。纵观2014年末、2015年初的气候特点;这个冬季各地雪量偏少,天气冷热起伏较大,加之空气污染严重,各地流感偏多;主要原因是由于雪量少,不利于人的阳气潜藏,人的虚阳浮跃,虚热在外,人的防御能力减弱,即正气偏弱;复因冷热起伏大,以及污染的空气,这就是致病的邪气,即邪气偏盛;正是由于正虚邪盛,故外感流行。
如何来预防流感呢?
首先我们要把我们的虚热潜藏回来,再者就是要祛除入侵的邪气;
治疗原则:潜阳润肺,驱邪外出
简单方法:
1、        柠檬水
【组成】:柠檬片1片(鲜者更佳)
【功效】:潜阳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流感,咳嗽、咳痰等症
【使用方法】:开水适量,浸泡柠檬片10分钟,即可饮用。
2、百合银耳清肺粥
【组成】百合9克  杏仁9克   银耳9克   罗汉果6克
大枣3枚 大米75克 小米25克
【功效】清肺止咳,补虚建中。
【主治】由于空气污染、烟霾引起的呼吸道症状,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由于季节变换引起的呼吸道疾患。
【使用方法】罗汉果用纱布包好与其它药及米共煮粥,每日早餐服用。
3、桑杏汤
【组成】桑叶9克  杏仁9克  沙参12克  川贝4克  
淡豆豉5克  栀子7克  梨皮9克
【功效】清肺润燥,宣肺止咳,化浊解毒。
【主治】流行感冒或由于空气污染、烟霾引起的呼吸道症状,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由于季节变换引起的呼吸道疾患。
【使用方法】上方加水500毫升,武火煮沸,文火煎15分钟,取汁200毫升,分2次口服,小儿减半(可加冰糖少许)。
4、中成药可以选用:银翘解毒丸或百合固金丸.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0:25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1、        小寒概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2、        小寒养生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芥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杏子、桃子、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椽、佛手、栗子、核桃仁、杏仁、羊肉、猪肝、猪肚、火腿、狗肉、鸡肉、羊乳、鹅蛋、鳝鱼、鳙鱼、鲢鱼、虾、海参、淡菜、蚶、酒等。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俗话说“冬练三九”,但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一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3、        小寒多发性疾病
此节气虽寒冷,但还未到及点,天气寒冷对上呼吸道影响极大,寒易伤阳,易患咳嗽、  急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4、        小寒调治
①        芡实莲子养生粥
组成:芡实6克、莲子4克、黑芝麻6克、五味子3克、大米50克、小米50克
用法:上药及米共煮粥,每日早餐服用。
功效:益肾固元,补虚建中。
②        小寒养生饮
组方: 元肉3克、 红参2克、五味子2克;
功效:温阳益气,养血滋阴;
饮用方法:代茶饮。
③        金匱肾气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
功效:温阳益肾,培元固本。
④        晨起养生操
晨起盘腿端坐,一手按足,另一只手由小腹处缓缓向上推,推过头顶,直至最高,推过头顶时,抬头看手,然后手缓缓放下按足,换另一只手,向上推,双手交替各进行5次,叩齿36次,徐徐咽津。
功效:舒肝理脾,振奋胸阳,强筋健骨;
主治:胸闷短气,心悸心烦,肩背酸痛,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6:59 | 只看该作者
黑木耳治冠心病食疗小方:黑木耳是药食同源的,可以降低血粘度,保护血管,能补肾,又可通血管。每次10克左右的黑木耳,加上三片姜与五枚大枣,用六碗水,文火煲成两碗水,放点盐调味,不要过咸,每天吃一次,可使堵塞的血管再通。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8:33 | 只看该作者
你知道如何正确食用山药吗?山药在《药性赋》上云:山药色白入肺,味甘香补脾,汁液浓稠养肾精,肺脾肾并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特推崇山药治大病。山药乃寻常服食之物,性情平和,既能滋阴利湿,又能润滑收涩,能祛邪又能扶正,但山药用作平常服食,不能用炒,要用煮汁,煮汁滋润之功更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19 | 只看该作者
想知道你体内缺少哪种维生素吗?
1.眼干涩: 缺维生素A、胡萝卜素-

2.口臭 : 缺维生素B6、锌-

3.牙齿不坚固: 缺维生素A、钙、铁-

4.唇干燥、脱皮: 缺维生素A、B2-

5.贫血、手脚发凉: 缺维生素B6、铁叶酸-

6.易疲劳、精力差: 缺维生素B1、B2、B6-

7.脱发过多、头皮屑过多: 缺维生素A、B6、锌、钙-

8.头发枯黄、分叉: 缺维生素E、铁-

9.黑眼圈: 缺维生素A、C、E-

10.出现色斑、黄褐斑: 缺维生素C、E、叶酸-

11.皱纹出现早、多: 缺维生素A、C、E、硒-

12.皮肤无弹性、无光泽: 缺维生素B1、B2-

13.皮肤干燥、粗糙毛孔粗大: 缺维生素A、B6、锌-

14.发育迟缓:缺维生素A、B1、B2-

15.视力差、眼睛怕光、干涩: 缺维生素A、B1、B2、硒-

16.虚汗、盗汗:缺维生素D、钙、铁-

17.舌头紫红、嘴角烂: 缺维生素B3、B6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崔大嘴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1:3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1、大寒概述
大寒,与小寒相对,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2、        大寒养生
大寒不如小寒冷;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也略有不同。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另一方面,大寒时节仍然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进补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病状选择服用,如体质虚弱、气虚之人可服人参汤;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等。能饮酒的人也可以结合药酒进补,常见的有十全大补酒、枸杞酒、虫草补酒等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3、大寒多发性疾病
此节气最寒冷,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最易好发,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4大寒调治
①        大寒八宝养生粥
组成:糯米25克、大米50克、赤小豆10克、薏米10克、莲子5克、枸杞子3克、桂圆肉3克、大枣5枚
用法:上药及米共煮粥,每日早餐服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②        大寒养生饮
组方:枸杞3克、康乃馨1克、肉桂1克、 巴戟2克、肉苁蓉2克、洋参3克、
功效:补火助阳,温肾滋肝;
饮用方法:代茶饮。
③        金匱肾气丸每日早起服1丸,
杞菊地黄丸每日傍晚服1丸。
功效:滋补肝肾,培元固本。
④        晨起养生操
晨起跪于床上,双手向后按在床面上,支撑住身体,一足向前伸出,另一足坐于臀下,伸足时身体向上挺起,共进行5次,然后换足,再做5次;然后闭目端坐,叩齿27次,将口中唾液徐徐咽下。
功效:通调阴脉,通络散浊;
主治:胸腹满闷,九窍不利,四肢酸重等症。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1-20 11:5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5-1-14 14:19
想知道你体内缺少哪种维生素吗?
1.眼干涩: 缺维生素A、胡萝卜素-

真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0:1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1立春概述
立春, “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2立春养生
立春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立春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立春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3立春多发性疾病
立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4.立春调治
①立春养生饮
组成:肉桂1克   桂圆3克   决明子2克  菊花1克    乌梅等枚
功效:温肾益元,清肝生津
用法:代茶饮
②立春晨起养生功
晨起盘腿端坐,双手重叠按住脚踝,耸肩,向左右转头各7次;叩齿15次,咽津。
功效:升阳降浊,舒肝解郁
适应症:头目昏沉,颈肩酸痛,双目昏花,胸胁胀闷等症。
③晨起梳头从前发际梳到后发际100次,
功效:升清降浊,清利头目,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
④每日餐后,双手掩口,口吐热气,令手心发热,上下摩擦面部三十次;
功效:华彩光泽颜面,抗皱,明目。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4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都市e翁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2-6 06:0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5-2-5 10:14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1立春概述
立春, “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2:01 | 只看该作者
春季摄生宜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初春之际,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春来之病,多自冬至后夜半一阳生。阳气吐,阴气纳,心膈宿热,与阳气相冲,两虎相逢,狭道必斗矣。至于春夏之交,遂使伤寒虚热时行之患,良由冬月焙火食炙,心膈宿痰流入四肢之故也。当服袪痰之药以导之,可服二陈丸、小儿葫芦散等,使不为疾。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塞咳嗽。身觉热甚,少去上衣,稍冷莫强忍,即便加服。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是也。
春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发生之令,毋覆巢杀母破卵,毋伐林木。
春不可食肝。为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
春三月,卧宜头向东方,乘生气也。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5-2-7 06: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5-2-6 12:01
春季摄生宜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 ...


向《中医赵大夫》请教:
我的一个好朋友,年末体检核磁共震无问题,但医生又说全身老年性退化。这种情况中医怎样看,有何办法......。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09:20 | 只看该作者
崔大嘴 发表于 2015-2-7 06:41
向《中医赵大夫》请教:
我的一个好朋友,年末体检核磁共震无问题,但医生又说全身老年性退化。这种情 ...

人的生、长、壮、老、已,这是自然规律,到一定年龄,机体都会出现衰退,但衰退的程度与速度与本身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调养均有关系;并且通过调养可以使衰老得以延缓。
您的朋友西医很笼统的给了一个定义:全身性老年性退化;中医会根据个体的不同来进行诊治,中医对全身老年性退化的认识主要考虑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肝血不足,中气不足等。
调治需要全面调理:
1、饮食方面,宜清淡饮食,少油腻,晚餐不易过饱,不饮酒,适当吃果仁类食物;
2、运动方面,适当多做户外活动,走路即可,每日走路不少于4000米,并且适当变换路线;
3、起居方面,不熬夜,每日23:00之前上床休息,早晨太阳升起时起床,中午11:00——13:00适当小睡15分钟——30分钟,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4、心理方面,适当听听音乐,不适看电视连续剧,多做计算,保持心情舒畅;
5、如有特殊情况可以调服中药。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5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崔大嘴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5-2-7 14: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赵大夫 发表于 2015-2-7 09:20
人的生、长、壮、老、已,这是自然规律,到一定年龄,机体都会出现衰退,但衰退的程度与速度与本身的先天 ...


谢谢《中医赵大夫》,我转告我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5:4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1、惊蛰概述
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 “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阳历中,斗指丁时,太阳黄经为345度。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长大,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2、惊蛰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所以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本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3、惊蛰多发性疾病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之季,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应该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4、惊蛰调治
①惊蛰养生饮
组成:党参3   甘草2   菩提叶1  生麦芽3  陈皮1柠檬片1片
功效:健脾疏肝,通窍醒神
饮用方法:代茶饮
②牛黄安宫丸
惊蛰日起,每日晨起1丸,连续服用3天
功用:祛痰化浊,醒脑通窍,预防心脑血管疾患;
③艾灸:足三里,跗阳,涌泉,每穴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七天
功用:温阳益气,强健筋骨。
④惊蛰养生功
晨起端坐,双手握固,屈肘向后,挺胸抬头,徐徐左右环顾六次,叩齿36次,徐徐咽津。
功用:祛除体内蕴结之湿毒,补肺益气。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5-1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2 19:34 , Processed in 0.06675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