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800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2:54 | 只看该作者
禅诗赏析:《临终偈》
2019年04月19日 11:1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禅诗赏析:《临终偈》(摄影:@海琳)禅诗赏析:《临终偈》(摄影:@海琳)
  临终偈

  尽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

  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作者]

  王随(生卒年不详),丞相王随居士,谒首山省念(923—993),得言外之旨。自尔履践,深明大法。

  [赏析]

  这是一位在世居士的临终偈语,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超脱。

  生死于俗人而言,是一件大事,可是对觉者而言,便是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命总是匆匆地流逝,谁能永远把它留住呢?! 所以王随居士说,我人生的草堂明灯在弹指一挥间已经燃尽了。不过,生死本是寻常事,只要佛心永住,一切都会像春风吹扫残雪一般,又显现出勃勃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2:59 | 只看该作者
谷雨:雨生百谷春将尽 家家户户采茶忙
2019
04/20
08:00
腾讯道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谷雨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在清明之后,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有“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三候。此时,茶树萌芽,所产的春茶色泽绿润,气香味爽,深受人们的喜爱。

  1

  雨生百谷


  谷(资料图)

  “谷雨”,即谷得雨而生。谷,本意是山岭之间汇水的通道,古代又作“榖”,表示用车毂状的农械打稻脱粒。

  《说文解字》解释为:“穀,百谷之总名。从禾,穀声。”我们日常生活的谷类食物,包括大米、面粉、玉米、小米、红薯等。

  《道德经》中有:“谷神不死”,有的版本写作“浴神不死”,古代多训“浴”与“谷”为“养”。

  后人用“谷”代替“榖”,多取谷中有水,可养万物之意。


  谷雨(资料图)

  谷雨的“雨”,古代若表“下雨”,念去声。

  《七修类稿·卷三天地类》中有:“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足,谷物受雨水的滋润,生得格外旺盛。

  2

  谷雨三候


  浮萍(资料图)

  一候,萍始生。“萍”的本字为“苹”,篆文表示横向生长、形态扁平的水生植物。

  《说文解字》解释为:“苹蓱二篆见艸部。篇、韵皆云。萍蓱同字。疑许书本有萍无蓱。

  小正、毛诗、尔雅皆作苹。尔雅、毛传皆曰蓱也......水艸也。从水苹。水艸也三字、释从水之意。”

  成语“萍水相逢”取“萍”的随水漂泊、集散不定来表示人生的偶遇。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有:“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个季节从水旁路过,看到水中的浮萍植物,不禁感叹人生的沉浮。


  斑鸠(资料图)

  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即斑鸠。《说文解字》中有:“鸠,鹘鸠也。”《诗·小雅·小宛》中有:“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阮籍的《咏怀》中有:“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刘基的《春日杂兴》中有:“鸣鸠语燕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

  在古代,斑鸠主营造之事,即“司事”,取“春来冬去”。此外,“鸠”这个字还有“聚合”,有词语“鸠集”、“鸠合”等。

  《七修类稿·卷三天地类》中有:“拂,过击也。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


  戴胜(资料图)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音同仁)。《方言》中有:“自关而西谓之戴鵀,或谓之戴颁,或谓之戴胜。东齐吴扬之闲谓之鵀。”

  《尔雅》中有:“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戴胜,大家并不陌生,与西王母的形象有关。

  《山海经》中有:“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胜”,郭璞注为“玉胜”,是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头饰。

  文人墨客也常在文章中提及,贾岛在其《题戴胜》中写有:“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3

  雨前茶


  武当·采茶(资料图)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喝茶,而每年清明到谷雨前后的茶更是弥足珍贵。

  中国人做事讲究火候,采茶也选用最佳的时间进行采摘,即所谓的“及时”、“应时”。

  宋徽宗曾言“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张源在其《茶录》中写有:

  “采茶之候,贵及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以谷雨前五日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

  其中,明确指出在谷雨前后不同的时间段采集的茶叶有品次之别。


  ti a

  明前茶(资料图)

  现代人多推明前茶,如狮峰龙井等,古代对“清明谷雨茶”也多有评论。

  《茶疏》中曾评有:“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

  关于茶叶的品次,笔者认为:中国的茶叶种植区域广,种类繁多,茶叶的种植又受到地方气候、地理环境影响。

  所以“清明”“谷雨”前后的茶叶孰优孰劣应因地而异、因品种而异。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茶香雨足。十五天之后,夏天便到了。

  (编辑:西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3:08 | 只看该作者
杨绛:半遮半掩的窗帘,藏着大秘密
2019
04/20
07:40
曾国藩读书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窗

  帘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

  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

  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赤裸裸,可以表示天真朴素。

  不过,如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

  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富有魅力,认真要赤裸裸不加遮饰,除非有希腊神像那样完美的身体,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


  倍根(Bacon)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赤露的身体,或赤露的心。”

  人从乐园里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所以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

  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

  如果没有轻云薄雾把日光筛漏出五色霞彩来,天空该多么单调枯燥!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增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辽阔。

  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惝怳迷离,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象。

  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闯进门、闯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

  像丁尼生(Tennyson)诗里的“夏洛特女郎”(TheLadyofShalott),看厌了镜中反映的世界,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真实世界。

  她的镜子立即破裂成两半,她毁灭了以前快乐而无知的自己。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

  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EN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3:13 | 只看该作者
老话儿30句: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2019
04/20
07:30
国学慧语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老话虽老,理不老;老话虽糙,理不糙。平易简单的老话背后往往折射出先人的智慧,揭示出人生的奥妙。

  1、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金钱面前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再好的关系也可能土崩瓦解。倘若你真的珍惜一段感情,就不要让这段感情与金钱扯上关系,谈钱伤感情也是有道理的。

  2、一人不说两面话,人前不讨两面光

  做人不要两面三刀,这个世界没有傻子,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才是真的傻。阳奉阴违的人不仅不会有好人缘,还会招人讨厌。

  3、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钱再多,权再盛,都不如有一颗善良的心。钱权堆出来的朋友,当钱权消失时都会离开你,但用心交的朋友则不论多大风雨,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4、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

  人一旦作恶比鬼更吓人,人的心一旦变黑,作下的孽比鬼更甚。鬼尚知冤有头债有主,人的心一旦被蒙住,则会六亲不认。

  5、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钱不是什么坏事,但千万不要为了钱为非作歹,不要让钱控制了你的心与思想,变得只认钱不认人。


  6、只可救苦,不可救赌

  帮助人也有有所选择,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帮。暂时遭受挫折与困境的可以拉他一把,但自己不思进取靠帮助度日的则没有帮他的必要,帮一次他就可能把你当提款机。

  7、生死不由命,富贵全在勤

  勤劳比什么都重要,逆境里靠勤能拼出一条生路,顺境里懒惰也会让人堕落后退。勤劳的双手能挣出一切,不勤劳什么也得不到。天上掉馅饼只是痴人说梦。

  8、有品德不贱,有学问不贫

  一个人穷不穷不能只看外在物质。穿金戴银满口粗话算不上富有,只要脑袋里有内容,心里有梦想有追求,就是富人。

  9、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人都是自私的动物,一旦有人遭难,第一想到的是明哲保身。关系再亲,在困难面前也会变得感情淡薄。

  10、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

  遇事退让一步,不是懦弱,反而是大气豁达的表现,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越计较越不快乐。当得意的时候也不要脱离朋友,他们会在关键时候给你忠告,避免你走上歪路。


  11、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

  父母养我们这么大不容易,凡事多体谅一下父母,不要跟父母顶撞,也不要跟父母赌气。当你在跟父母争吵的时候,你没看见父母的心在流泪。

  12、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猛虎可以靠近,它的攻击是在明处的,人们可以看到。人狠毒起来,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比猛虎更可怕。

  13、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人心隔肚皮,你认为关系很好的人,你也不可能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与人相处说话做事都要注意,不要谁都当成交心的朋友。

  14、鸟惜羽毛虎惜皮,为人处世惜脸皮

  人要脸树要皮,人活一世要有尊严的活着,没脸没皮虽然可以得到更多利益,但却会让人瞧不起。

  15、皮鞭伤肉,恶语伤心

  拳脚上的伤容易好,言语上的刺不易拔。与人交往用词要注意,话出口不要太冲,谁都不喜欢听人教训。


  16、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圈子不同,三观不同,没有必要硬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也不是所有圈子都适合你,朋友没必要太多,真心的有那么几个就够了。

  17、一年算得三次命,无病也要变有病

  求神保佑不如自己照顾好自己,自己注意饮食起居吃好喝好,比求什么神仙都管用。你自己就是最大的守护神。

  18、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嫌贫爱富的人不能交,人可以活得现实一点,但却不能过分势利。凡事都看对自己有没有用,不仅累心而且烦人。

  19、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这山望着那山高,别人的就是最好的,这种心态不能有。凡事莫攀比,你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别人生活的不好之处你看不到。

  20、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人本该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但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人。对待家人要有十二分的耐心,一百分的用心,不要不耐烦,更不要给家人甩脸色看。


  21、闷头狗,暗下口

  不要小看那些看上去闷头不语的人,这些人可能正在积蓄力量,一旦发起力来,就能让你刮目相看。

  22、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月亮再圆也会有弯弯的一天,花儿再艳也会有枯萎的时候,珍惜你现在拥有的,自足常乐最重要。

  23、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同一句话在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效果。说话要讲技巧,让人难堪的话不要说,无中生有的话不要说。

  24、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做人做事不要太绝,要给自己给别人留余地。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25、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人不怕失败,怕的是自己怀疑自己。如果自己都没有信心,那困难再小也跨不过去。


  26、是饭充饥,是衣遮皮

  饭能吃饱就行,衣服暖和干净就行,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所谓的名牌,衣服再贵也是一件衣服,但钱花出去容易挣钱就难了。

  27、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要受穷

  人不能不吃不喝,但不能胡吃海喝。挣一分花三分,没有一点打算,纯粹过一天算一天,那是不可能发家致富把日子过好的。

  28、心里木谱,拉不了二胡儿

  日子要想过得好,就要有计划。心里有谱有规划才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奏出和谐的生活乐章。

  29、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人要学会自立更生,自给自足,不能总是靠别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来的心安。

  30、不做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无烦恼

  给人做中间人做担保人要当心,不要碍于情面头脑一热就答应,要三思而行。现实生活中因为做担保把自己家庭折腾的乱七八糟的人不在少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3:26 | 只看该作者
成中英:《禅与现代管理》序言
2019
04/19
11:54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成中英,1935年出生,祖籍湖北阳新。著名哲学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国际中国哲学会创始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会长,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的学生阎雨博士在写完《C管理模式》之后,又写出《禅与现代管理》一书,把完成的初稿寄给我看,要我写一个序。我虽然工作忙碌,对写这个序不但感到义不容辞而且感到十分欣悦。这是因为他不但发挥了我在《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中的对禅学管理功能的探讨,而且更广泛、深入的研讨了禅宗佛学的发展背景与一些具体内涵,并能用当今中外(尤其中日)企业的许多例证来加以解读、诠释、演绎禅与现代管理的内在关联,使禅的心灵的管理作用呈现的更为鲜明,也更为深入。但什么是禅呢,什么是禅的管理作用呢,它又如何与人的心灵相关?我想基于我的看法进行简短的说明,以为阎雨的新书提出一个我认为重要的哲学基础铺垫。

  在生活中,我们思索一个问题,往往百思而不得其解, 但最后如果我们能够澄心净虑、清心寡欲的去面对问题,问题却能迎刃而解。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能够面对应负的责任,应缴的款项,不逃避,不文饰,不诿过,负起责任,付清款项,顷刻之间他就感到轻松愉快、心无挂碍、心安理得了。 所谓迎刃而解就是找到问题,认清问题,面对问题, 进入问题之中,谋取问题解决之道,然后解决问题。当然要点是真实的认清问题,不扭曲事实,拨开云雾, 就问题发生的真相,以及问题根本之所在,直指问题的核心,勇敢的掌握之,机智的处理之。无疑, 生活是复杂的,问题也许更为复杂,面对问题显然需要透析的眼光与悟觉的智慧。不但如此,我们还需要一项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来化解问题或承担问题,力求心灵的所安,精神的自在,不为物役,不为欲累。这样的智慧是中国哲学中的道的智慧,也是中国哲学中禅的智慧。此一智慧就其沉潜高明处说是道, 但就其洒脱灵活处言是禅,道是宇宙生命的发挥,禅是人心灵性的显露。

  在以上的理解下,我把中国禅学所说的禅悟看做消解问题,超越机械,创新系统的能力,在《C 理论》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上,这个角色是双重的,一是超脱,再是重生。合起来看,应该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化与提升。但这却不是从现实中逃脱,而是脚踏实地面对生命之流,创造新的生命。从这个意义说,禅悟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但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人们以为禅悟是悟觉了生命的虚无,把一切还归于寂。但这只是就原始的佛学来界定禅学的。禅学是中国佛学,是结合了道家的宇宙大化的精神发展出来的。是把大乘佛学无执的空性与道家自然的生理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心灵真实的发用,更显示心灵与世界真实的内在关连:心灵的迷幻也就是世界的迷幻,世界的真实也就是心灵的真实。

  人们如果问人的心灵究竟是什么,我们就不能不就中国道学的心性之学来回答。心灵是活动,一方面凭借人的性能实现它的理解与行为决策的可能性,另方面也能直接透过睿智表达宇宙真实之理。故有心即理的认识。但更重要的是此理一方面是洁净精微的,不著行迹,另方面却是生生不已之道,与气的世界密切相关。这就说明了何以禅悟具有超越与切入、舍弃与创新的双重性格与功能。因之也是与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的易学相互呼应的。明末智旭大师以禅解易,写了《周易禅解》一书, 同理,禅之为禅也可以用易之理来阐释的,可名为“禅学易诠”。 禅宗发展的传统中有“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即佛行” 的慧能坛经的再入世精神,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清规直截了当的实践精神。

  在今天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非常蓬勃的此时,经济管理已面临其重要发展的转型阶段,不但涉及到实质的经济资源的供应与分配问题, 也涉及到发展方向与管理方法调整的问题。显然,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走的西方资本主义突飞猛进的途径,不但造成高度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人的心灵素质的低落、偏激与焦虑不安。人们感觉到经济发展的压力,却无法摆脱经济发展的羁绊,求得一个整体生命、整体价值的思考空间,因为缺少了一个独立自主的管理哲学的思考框架,或一个属于自身的管理哲学的定位体系。 我在1993年首先提出以中国文化与哲学为主题的管理哲学体系,即前述《C 理论:中国管理哲学》,目的就在中国管理方法与精神的独立创新,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活力来进行平衡与和谐化的管理方式,既能摄取自利自强的西方企业化精神,又能实现利人利群的可持续的中国发展方式。 在此一整体的管理体系中 禅学作为 净化与再生的机制 C 7尤其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概而言之, 禅悟的作用在于 1)自主而无执; 2)积极而无贪; 3)超越而包融; 4)利人而利己;5)立足根本真实,持续改造。

  阎雨的书对这些重要问题都有重要的展开与阐述,并用清新的笔触表达出来。这是一本思考丰富、极具洞见的好书,很值得我们细读。 是为序。

  成中英

  序于美国夏威夷大学

  5.1.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5:05 | 只看该作者
偶得佳句实属不易,灵感有限如何成诗?
2019
04/19
11:49
梧桐树边羽飘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这个太正常了,“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好的句子确实是在人社会活动或游山玩水中灵犀一闪,就好像那些句子原本埋藏在那些生活的琐碎之中,我们做的不过是发现了它,让它瑰丽的本色得以重见天日。


  至于这种灵感爆发时得到的句子是起句还是结句,因人而异。大部分人在吟哦诗句的时候会讲究逻辑上的圆满,所以一般得到的好句都是结句。

  当我们有了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都会知道如何发散衍生出整篇作品。那么我们只有结句的时候,要如何才能补全前两句,让一首诗更加完整,甚至爆发出比光有两句更高的冲击呢?

  绝句除了格式上要严格遵守平仄关系之外,在写法上也有自己的要求。我们按照要求,即可大致完成绝句写作,但是,精研,个人特色那就是每个作者的性格和修为的不同了。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仓促临阵而作,大家不要要求太高,只是说明如何处理这种问题。比如过年站在高楼上看满城烟火,自然想起柳亚子先生的《浣溪沙》中名句:“火树银花不夜天”,果然好句又应景,不如化用此句来做一首七绝。


  这句诗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知道结句补写前两句的意思,这句只能放在三四句,按照绝句的规则,第三句该是仄声收尾,“不夜天”为“仄仄平”,平声收尾,只能摆在七绝的最后一句。

  通过平仄推导规律(如何推导,请关注看以前的文章,不赘述),我们得出整首七绝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以“天”字为韵脚,以平仄格式为限制,以绝句写法为纲,我们补完全诗。

  绝句写法与律诗写法大同小异,以“起承转合”为纲,首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但是尾句一般就不“合”,而是发散开去,为整首诗的意境留白或者升华,不像律诗要回应首句。

  我们根据整个意象“过年、烟火”,和上面的内容规则、平仄规则来写诗:

  烟火橘洲年

  渚冷城空夜不眠,

  长空星耀度华年。

  潜龙暴起沙洲焰,

  火树银花不夜天。

  前两句写过年了,城空了,但是人们并不睡觉,守岁呢。因为咱们这里是花炮之乡,又是洲城,所以过年过节的时候洲上会有大型焰火表演。第三四句转换情绪,写橘洲上跨年的那一瞬间,烟花暴起,将整座城市映成了不夜天。


  以上纯属举例写作,主要是解答初学者如何在平仄和内容上补齐七绝的问题。

  实际在写诗的创作过程中,讲究的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是并非人人都是大才高手,这篇文章只是举例说明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并非建议大家如此写诗。高手们绕道,不必喷。

  诗的内容,见仁见智。

  仓促为之,难免粗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5:10 | 只看该作者
唐朝最有工匠精神的诗人,每写诗词,都推敲良久,终得千古名句
2019
04/19
09:58
青楼诗词江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在唐朝的诗坛,有这样一个特别的人。

  他早年的时候本来是个和尚,可是在庙中却酷爱作诗,最后一生的精力与心血都花在了诗词上;他曾经作诗入迷,无意间惊扰了当时大文豪的仪仗队,反而成了文坛上的一桩佳话;他是唐朝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的苦吟诗人,他们二人造就了唐末五代,与其他作家全然不同的苦吟精神,他就是被称之为“诗囚”的贾岛。他所写的诗词,要反复推敲良久,才敢下笔;他的人生际遇,也是一路坎坷,但是也如同他《剑客》中所写,十年磨一剑,也难掩他的豪情壮志。


  公元779年,贾岛在范阳一个极为贫苦的家庭出身,家门的贫穷寒微,为了能够在这世间生存下去,所以他只能出家做了和尚,法号无本。早年的他长期生活在孤寂的寺庙中,每日与佛经青灯为伴。但是他也毕竟是年轻气盛的少年郎,古寺中的那份清冷寂寥,只有诗词,唯独能够缓解他那份孤寂的心情,所以在寺院中,他也总是全身心的投入自己诗词的创作中去,甚至在他睡觉吃饭的时候,都在想着诗词的创作。贾岛在诗词创作上追求完美,他曾经写过一首《题诗后》,里面所写到他所作的一首诗,三年字斟句酌,最后却只能成诗两句,最后一吟双泪流。不懂作诗的人,或许会觉得他太过于咬文嚼字,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份不断推敲的工匠精神,才能让他写出千古名句,也才能让他的人生际遇有所改变。


  在现在这个每日匆忙的大时代中,人们其实最为缺乏的就是这份静下心来的推敲,所以无论是生活,亦或者是工作,总觉得少了一些原有的精致。那么过度拿捏诗词用句的贾岛,在追求完美的同时,这种精神又给他带来了哪些不同的际遇呢?首先所要说的第一则故事,就是以前在课本中所了解到的“推”与“敲”二字。当贾导还是一个和尚的时候,寺庙中的那份寂寞,总是满足不了一颗少年的心。在千年以前的一个平常夜晚中,或许是夜晚的古寺显得更为清冷,他便在去找寻他的好友李凝,想与好友这个漫长夜晚中,来一次闲谈。他沿着山中小路在夜色中来到了李凝家,可惜好友并不在家,他便写下了那首《题李凝幽居》。


  当然这个故事并没有因为这首诗而结束,到了第二天,他骑了一头小毛驴返回长安城。虽然他的整首诗都已经写完了,但是他还却在忧虑在古诗中是用“推”这个字好呢,还是将它改成为“敲”字,他就坐在毛驴的背上苦思冥想,任由毛驴载着他在长安城里漫无目的的穿梭着。结果走着走着,便遇到了迎面而来的一只尊贵的仪仗队,在那个时代里,人们见到这些仪仗队都是要站在路的两边恭候着的,像他这样大咧咧的直接骑着毛驴冲进了仪仗队里的事,绝对是要受责罚。


  可是他所做撞的这支仪仗队,并不是那些以权谋私的官员,而是当时有才华,又清正刚直的韩愈。当他的手下将贾岛带到了自己面前时,韩愈并没有直接让手下对贾岛进行惩罚,反而是询问他失神的缘由,贾岛一见这位有名的大文豪出现在自己眼前,边将自己对于这首诗的看法讲给了韩愈听,最后两人经过探讨,不仅将诗词中的“敲”字定夺下来,两人还成为了好友,推敲的这段故事,也成为了文坛上的佳话。


  日后他经常拜见韩愈,俩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他的是诗词在长安城里,也流传得愈发广泛。韩愈看到了贾岛这样的一身才华,他觉得贾岛的一生应该大有成就,不应该就这样在古寺中清贫度日,空有抱负却无能实现,因此韩愈就全家早去还俗应举,想要踏上科举之路,任何时候都不晚。古寺中的方丈,也读得懂贾岛的心思,与其让他在佛祖面前毫无心思的念经点灯,倒不如趁着年轻时完成自己的志向。在多人的劝说下,贾岛脱下了袈裟,开始了他的科举之路。


  而这条科举之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顺畅。先是他的好友韩愈因为直言进谏,在得罪了当时的唐宪宗以后,被贬到了山穷水恶的潮州去做刺史。这个时候官场上也无赏识他的才华,能够举荐他的人,接连多次的科举,他都以名落孙山而告终。尽管多次为进士及第,贾岛仍然没有失去信心,依然坚持在科举之路上。但是在元和年间的这一次科举上,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导致他的科举生涯就此终止。


  多次参加考试的贾岛,在这一次科考中前半场进行得十分顺利,他觉得凭自己的文采,绝对能够一举中第。而科考下半场,就迎来了诗赋环节,这次是以“蝉”为题作诗。多年写诗的经验,让他自己觉得对于此次的题目绝对十拿九稳。唐朝所写的咏蝉诗,大多都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沉闷悲痛之情,贾岛所写的这首诗,更是将自己心中那份压郁了多年的郁闷情感全部抒发起来,几经推敲便写了一首《病蝉》,他写完诗放下笔,从容的走出考场,却不知等待着自己的却是一场灾难。


  等到放榜的时候,朝廷说他所写的这首诗里面有嘲讽公卿的意思,完全就是无才无德之人,还给贾岛安了一个“考场十恶”的罪名,从今以后也不再允许他继续参加科举,从此他的仕途之路就被打上了句号。直到长庆年间,韩愈因为在贬谪的时候立下功绩,又一次被招回了长安,这时候贾岛就凭借着好友的举荐,终于给自己谋求到了一份差事,也跟着韩愈认识了不少长安城里的诗人名流,也算是正式踏入仕途了。


  他在长安城做小官的这几年岁月,有好友与诗酒做伴,仕途在韩愈的照顾下也算顺畅,也迎来了人生中最为潇洒的日子。只可惜他前半生过得过于孤苦,所以他所作诗,总是少不了悲愤孤苦之意。有一次宰相府的宴会没有邀请贾岛前往做客,当他路过裴相爷的门口时,便写了一首带有着讽刺意味的诗歌,不久这首诗歌就传到了宰相的手中。过了几日,他独自一人在郊外寺庙做诗的时候,一位不速之客我走入寺庙,看到桌上放着他的诗稿,便吟诵了几句,谁知贾岛见此人穿着华丽,定不是懂他是诗词,并将诗词从他手中夺了下来,并将此人赶了出去,谁知道那可是当今的圣上。得罪了皇上又得罪宰相,第二日他就被贬职去了,长江做主簿。


  等他刚接到调任普州司仓参军的圣旨,还未前去上任,就已经病逝了。贾岛的一生如同他自己所做的那些诗词,确实也满是寒凉凄苦。他所写的诗词没有李白的豪迈,也没有杜甫那样的大格局,大多都与人生感悟为主。但是他在遣词造句上所下的功夫,都是值得当下人所学习的工匠精神,在这个所有事情都以“快”为主的年代里,需要他的那份“慢”精神,去做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


  作者:青楼诗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5:32 | 只看该作者
达摩禅法
2015-07-14 18:59:13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而已,禅本来就是一个铜墙铁壁,无门可入。所以人家问赵州和尚狗子有没有佛性?他就答一个“无”。后来以这个公案就形成了禅宗的话头。到了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无门慧开禅师根据这个话头写了一本书叫做《无门关》。这个《无门关》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这就是入禅之门。“佛语心为宗”是《楞伽经》中的一个品题“一切佛语心品”。“无门为法门”,说它是一个禅机也可以,说它是佛法的一个真正的门径也可以。大家都知道,佛法讲究的是法无定法,定法不是法。所以严格地讲,说到禅的实际理地的时候,它是无门可入,是一个铜墙铁壁,历代祖师也不得不在无门可入的前提之下开一个方便之门。所以说无门可入而又开了百千法门,又有所谓一千七百则公案,那些都是禅的门。

  今天我们讲“入禅之门”,先介绍一下菩提达摩大师是怎样教导我们进入禅的这个门槛的。中国的禅宗是菩提达摩大师奠基的,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任何一个宗派都是以其思想内涵或者说是修行的法门作为这一宗派和另外一个宗派的区别。大家都知道菩提达摩大师有一篇法语,专门阐述入禅之门的方法,我们在座的很多法师可能都知道,那就是《略辨大乘入道四行》。有的地方又叫《略辨大乘四行观》、《入道四行观》。菩提达摩教导的修禅方法就是“二入四行”,“二入”就是理入和行入,“四行”就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是菩提达摩大师禅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

  在这篇五百多字的论文前面有一篇昙琳法师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昙琳法师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但是这个信息历来没有受到禅门以及学术界的重视。这篇序文除了介绍达摩祖师的简要生平和其禅法中的成就以外,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达摩的禅法。达摩的禅法有四句口诀,修任何法门,这个口诀都是非常重要的。菩提达摩的四句口诀是他直接跟慧可、道育这两位弟子所说的:“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这四句口诀也就是四个“如是”。

  什么叫做“如是安心”?昨天讲了达摩祖师在嵩山九年面壁,他的安心法门就是面壁。所谓“如是安心者壁观”,这是一句口诀。第二句口诀叫“如是发行”。发行是行为的行,“如是发行者四行”。第三句口诀叫做“如是顺物”。随顺的顺,“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第四句口诀“如是方便”,“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我感觉这四句话非常重要,这四句话既是达摩大师的真传,也是从达摩以后禅门所有禅法的源头。当时昙琳法师在写好这篇序言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是菩提达摩大师所传的真道,真正的道就这四句口诀。我们可以简单地从这四句口诀来分析一下菩提达摩大师是怎样教我们进入禅门的。

  首先说“如是安心者壁观”。唐朝时候,圭峰宗密禅师写了一本很重要的书叫做《禅源诸诠集都序》。在这本书上面,他总结了达摩的禅法,说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壁观是什么内容呢?包括四点:“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四句话就是圭峰宗密对壁观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安心,就使我们这一颗心成为一道墙。这一道墙不是土墙、不是泥巴墙,是什么呢?是个铜墙铁壁。连苍蝇蚊子都钻不进来,任何细菌都侵蚀不进来,象这样的一道墙叫心如墙壁。所谓心如墙壁是一个比喻,比喻我们把这个心防护得像一道墙,任何的尘劳妄想、世间的物欲都无法侵蚀进来。

  我们现在有时候也用这样的比喻,比喻我们要“筑起一道心理的长城”。这个心理的长城做什么用呢?作为社会上的人来说就是要防腐败。我们修行人要这个墙壁做什么用呢?就是要防你的烦恼无明妄想产生,防止外面一切物欲对我们的侵蚀。所以说我们能够做到心如墙壁必须“外息诸缘”,外在的一切的缘都要让它法住法位,互不干扰。息是息不住的,你就让一切法住在它应该住的地方就可以了,互不妨碍,你不要去攀缘它。因为一切东西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烦恼都是自己找的,没有哪一个烦恼会跑到我们心里来,都是我们去攀缘所致。我们能够让一切东西安住它的本位,不要去攀缘,那就是“止息诸缘”。这些缘包括什么呢?“苦乐忧喜,人我是非”,如是等等而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太难太难!我只能加三个这样的词。

  洞山禅师有一句开示,说我们修行人,要防范我们这个心里的种种攀缘,就像我们进入到蛊毒之乡。蛊毒之乡是什么呢?蛊毒者就是吸血虫,过去江苏、广东等地方都有。血吸虫病传染得很快,你只要喝了一口水,只要脚挨到有血吸虫的地方,这个虫就进入到你的身体里面,你就一辈子摆脱不了。我们修行人就要把一切攀缘心看作是蛊毒。将要进入蛊毒之乡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不可沾着一滴水。我们修道学佛的人,能够这样来对待一切人我是非、苦乐忧喜,用现在的话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那样修道就不愁不成功。能够做到这一步,修行旧有希望。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是心如墙壁了。这是讲对外要“止息诸缘”。

  对内要“内心无喘”。喘就是喘气的喘,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方面是真正的从修行的用心方面来讲,我们这个心要越用越细。比如说我们修数息观——数息观“息有四相,风喘气息”。我们用心的时候,不能在“风”上用心,不能在“喘”上用心,不能在“气”上用心,要在“息”上用心。在“息”上用心,就能够绵绵密密、若有若无,用心就会越来越细,可以说是“内心无喘”。这是从用心方面来讲的。但是我想应该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让我们这种观照的力量、觉照的力量不要有间断,不要有起伏,要真正作到绵绵密密。时时刻刻能够观照当下,这也是“内心无喘”。

  能够做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那么可以说,我们的心就能够心如墙壁。心如墙壁就是能够把一切内外的攀缘干扰一眼识破。怎么才能识得破呢?就是要真正看到诸法的本质是什么,诸法的实相是什么。诸法的本质、诸法的实相就是“缘生无自性、无自性故空”,这就是诸法的实相。做到了这样的三点,就可以进入禅门,就可以入道。这就是达摩讲的第一句口诀所包涵的内容,叫做“如是安心者壁观”。

  但是到了壁观是不是就究竟了呢?我看还不是。那叫入道,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记得过去周恩来总理写过一首诗,里边就有一句话提到菩提达摩大师的这个公案,叫做“面壁九年图破壁”。面壁九年不是目的,要穿透这个墙壁才是目的。“面壁九年图破壁”,这句话讲得非常有深度,用世间话来说,就是来一次飞跃、一次突破嘛。用修行的话来说,就是悟。所以说做到心如墙壁以后还要把这个墙壁捅破,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一切任运,一切随缘度生,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做到这样了,那就是修行到家了,有一个结果了。

  四句口诀的第二句叫“如是发行者四行”。实际上这个“四行”是内在心态的一种保持。所谓“报冤行”的中心就叫逢苦不忧。冤就是冤家对头嘛,在冤家对头面前,我们如何对待?这个报不是报复的意思,这个报是对待的意思。菩提达摩告诉我们,对待冤家,我们要秉持佛教忍辱的精神、忍让的精神、包容的精神、化解的精神,不要针锋相对。在这里,我也顺便说一下,佛教的思想学说,是以人为本,从人出发,从个人出发,它是对个人身心性命的修养。严格来说,它不是社会学说,所以它没有详讲到这个群体对待那个群体应该怎么样,而更多地是讲我们个人应该怎么样。假设我们把“报冤行”这样的思想运用于社会生活,那人家会抓辫子,说我们敌我不分。但是,我要申明,佛教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怎么做,每一个人把自己个人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个社会自然就会安定团结。这种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和谐,社会风气也会逐步地有所改善。所谓净化人心、祥和社会是要从每一个人做起,然后形成一种风气。所以佛教的一切精神是重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所以说这个报冤行看似消极、实际上最为积极,可以用它来化解一切人我是非矛盾。

  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说从三受的角度来看,“报冤行”重点指的是如何对待苦的感受。

  “随缘行”的重点是指如何对待乐受。好事面临了你怎么办?你会不会很高兴?达摩祖师是怎样教我们的呢?教我们不要为喜风所动。高兴的事,也是因缘所生法,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何喜之有?好事来了,你也要保持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态,不要有一点好事就忘乎所以,趾高气昂,目空一切,那样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第三是“无所求行”。就是说苦受也好,乐受也好,不苦不乐受也好,一切随缘,不要去着意地追求个什么。因为世间一切事情都是有求皆苦,知足常乐,对于修道的人应是如此。修道的人要了解到一切法随缘,随遇而安,不可执意地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因为,因缘不具足,你有那种想法也不能够实现,与其想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创造条件。一切东西都是条件的组合,条件不成熟缘没有到,你所追求的目标也就不能够实现。

  我们修德、积福,实际上都是在创造培育各种善的因缘。培植善缘的时候,恶缘就停止了,善缘成熟了,恶因就会推迟现报。如果我们不去培植善因善缘,那么恶因恶缘就会提前兑现,这是一个规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因果定律是铁的定律,所以我们要做到在直接的目标上不要强求,努力地把自己应该做的一切善事、一切好事都做到位,不求有功,这就叫做“只问耕耘,莫问收获”。有的人恰恰与此相反,他不去耕耘只望收获。不耕耘只望收获就是一种强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一种无所求。修道的人能够做到无所求,那我们离道就会很近很近,也可以说本身就在道中行。

  第四行就叫“称法行”。这个法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性净之理”。也可以说指的就是缘起法,一切按照缘起法的规律去做,就是“称法行”。菩提达摩大师在这里讲到了六度。在这四行当中,前三行重放在止恶,“称法行”是重在修善。也可以说前面的三行重在破,“称法行”重在立。立什么呢?立一切善行,立六度万行。修行六度的时候,达摩大师又说,你不要执著,你不要有修的这种相。他以布施度为比喻说,你布施的时候要做到“三轮体空”,就是施者、受者、中间物这三者都是缘起性空的,你不要执为实有。你执为实有、执为实在,认为我是能施,你是所施,我给了多少东西给你,这是著相布施。著相布施功德有限,无相布施功德无边。上面讲的这些内容就是四句口诀的第二句,叫“如是发行者四行”。

  第三句口诀叫“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这是菩提达摩对弘法的人、传道的人提出的一个要求。什么要求呢?就像十大愿王里所说的要“恒顺众生”。怎样才算顺物呢?就是要“防护讥嫌”。做任何事情,不要让众生有怀疑,不要做有损我们形象的事情。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令众生“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长”。我们做出一件事情来,千万不要产生没有信的人不会信、已经信了的人不信了这样的负效应。唉,你这个和尚、你这个佛教,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如果是那样,那我们起了相反的作用,就有了讥嫌了。由于讥嫌所致,我们弘法的目的就达不到,教化的目标就不能落实。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对我们现在的佛教界,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僧团,非常具有针对性,要“防护讥嫌”。我记得弘一大师有两句话——在座的比丘尼师父们和女居士请不要介意,因为这都是彼此的——叫“远离女众,慎护讥嫌”。我觉得我们女众也要记住这句话,女众也要“远离男众”, 我们也要“慎护讥嫌”。 这样,我们这个佛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否则的话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恶性循环就引起社会的讥嫌,佛教的形象就没有了。佛教形象没有了,未信者不信,已信者退失信心。所以这句话我们很有必要反复地咀嚼领会祖师的苦口婆心。这口诀,我们要记住。

  第四句口诀“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我们要常行二利而不执著,二利就是自利利他,但是又不要执著。一执著就有片面性,就有主观性。执著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有主观性就产生了片面性,有片面性又加深了这个执著。这个执著无非是“人执、法执”,或者叫“我执、法执”。我们众生都把五蕴所组合的身体看得非常的重要,看得非常的宝贵,而且在几十年的生活当中形成了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就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所说的:“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我的、我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放在第一位。从哇哇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一口气不来,这个“我”都放不下。

  有人说了个笑话——它是笑话还是真话就不知道了。有一个人要去世了,他的眼睛始终不合上,而这个手总在比划。人家都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因为打手势好像禅机一样,家里人也猜不透,外边的人也猜不透。后来忽然有个人猜透了,说他的意思是,他现在还是十三级,他希望能够给他涨一级,涨到十二级。那样就是高干待遇,一切就都不同了。马上就告诉他的单位领导,领导承诺下来,一定给他涨一级到十二级,他逝世以后按照十二级的高干待遇来办理一切后事,他马上脚一伸、手一伸走了。

  这个我执啊!“我、法;我、我的”。“我”就是我执,“我的”就是法执。这种执著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就是不了解诸法缘生性空的实相。既然一切法都是有条件的存在,你执著也枉然,一切条件并不由于你的执意追求而有所改变。所以我们在行方便、行救度的时候,一定不能有执著。这里所说的方便,大家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方便”这两个字就可以有随意性。方便者智慧也,方便就是智慧,你在运用智慧的时候又不能有执著。为什么说方便就是智慧呢?有几句话大家可能都记得,叫“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方便是究竟,你有方便才有究竟,没有方便你这个法门不可能究竟,所以说方便者大智慧也。这个大智慧有个前提,就是不能执著,执著就是片面性,就不是智慧的表现,就是愚痴的表现。所以我跟大家讲一讲达摩祖师的四句口诀,这四句口诀既是入禅之门的要领,也是我们修一切法门的入门要领:“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

  下面我们再回到菩提达摩关于禅修的这篇文章的整体部分来看一看。菩提达摩的这篇论文大概是五百一十个字,连题目在内,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那时禅不像我们现在有一个稳定的称呼,现在由于禅法流行一千多年,禅宗成立一千多年,一切的称谓都定型化了。在当时来说,禅有时候叫做“道”,又叫做“心”,又叫做“佛法大意”,又叫做“西来意”,或者叫做“祖师西来意”,有多种称呼。但是当时以“道”作称呼的比较普遍。道的翻译,在印度梵语中就是菩提。菩提译为道,当然后来菩提译也为觉、觉悟。

  菩提译为道是从什么意思来说的呢?是从能修、能证、能行,从指引我们走一条通达目标之路这样一个角度,把菩提翻译成为道,是道路的意思。当时把禅也当作入佛大海的一条路,所以禅也是道,故云“大乘入道四行”,这个四行实际上只是行入的内容。但是菩提达摩认为进入禅的途径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理入和行入二种。菩提达摩在这篇文章中就讲:“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理入是进入禅门的正行,行入可以看作进入禅的助行。有正有助、有正有辅、有主有次,但两者又是不可或缺的,两者不可偏废。当然理入是根本。

  什么叫做理入呢?菩提达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定性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叫我们要“藉教悟宗”,理入者“藉教悟宗”。从这里可以看出,禅宗的创始人没有说要排除经教文字,而是说“宗不离教”,而且要以教作为前提、作为指导、作为方便来进入禅宗。

  那时讲的教就是言教。宗就是他最终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能够把握事情的本质,这就是宗。所以,从菩提达摩那时起就把“宗”、“教”两字的位置摆得非常明确,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因为教毕竟都是一些符号,就好像说天上有月亮,我们用手一指,聪明的人去看月亮,不聪明的人老看手指。假设通过手指直接看到月亮,这就叫“藉教悟宗”了。如果说手一指,你老看指头不看月亮,那就是“因教而迷宗”。所以一切言教如标月指,它不是事物的本身。比如说我们要吃饭了,要吃饭仅仅是给你一个信号,让你知道有这件事。如果你不实际地去操作,不接触食物,拿到食物不往口里送这叫说食数宝,肚子里面却是空空的,越说越饿。所以我们要用这样的一种方法,这样的一种立场来看待言教——既不可以排斥它,又不可以死死地执著不放。

  我们世界上的一切纷争、一切问题都是因为在知识的圈子里打转,在理性的圈子里打转 :你这一句话会引起什么严重的后果,你这句话又会怎么样,对我有什么影响,对我有什么损害……。当然从世间法来讲,彼此都有执著嘛,所以确确实实会因为一句话产生不同的后果。因为都是在执著当中、在符号当中来打转、往来兜圈子,自己的本性就被淹没了,就被盖覆了。

  所以菩提达摩说,我们要“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无凡无圣,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先是说要藉教悟宗,但是你不要把那个教就当成是实在的东西。教上面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就不要去执著这个东西。你以为当真的是三无差别,你以为当真的你现在就是佛,你执著这个东西,你执著你就错了。虽然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我们的心还被客尘烦恼所盖覆着,现在还不是主人在当家,而是客人在当家。所以我们还要有一个修为的过程,有一个修行的过程,有一个把无明烦恼逐步排除的过程。我们能够这样做了,自然就“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这就叫理入。

  这里讲的理入实际上就是从禅的正修、正行出发,要把握修行的关键是什么。修行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到它的核心、它的实相、它的源头、它的本质。如果忘记了修行的中心目标是什么,只是在助行上面兜圈子,那就叫舍本而逐末,或者叫本末倒置。所以修行禅法要找到根本,找到了根本,我们才真正有门可入,找不到根本就无门可入。

  关于行入的道理刚才已经讲了一部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

  通过刚才初步地了解达摩的思想,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禅宗所提倡的一些思想或者修行方法,从菩提达摩的这些教诲当中都能够找到根源。这篇文章才五百多字,虽然从字面上看好像不是在讲禅,但是全篇的义理都与禅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看作是修禅的入门方便,或者说是基本教材。

  刚才我也提到,在理入方面值得留意的就是要知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之所以不能“显了”,就是因为被“客尘所覆”,所以我们要能够“舍妄归真”。“舍妄归真”惟一的方法就是“凝住壁观”,使我们的心地像墙壁一样,不要被一切客尘烦恼所侵蚀,客尘烦恼无非是人我是非。怎样才能够凝住壁观呢?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文教”,这就是凝住壁观的基本要求。

  所谓行入就是修禅乃至于修其它所有法门的通途要求。可以成为助行,助行虽然是起辅助作用,但并不等于它不重要。可以这样说,行入的四行涵摄了佛教所有的修持法门在内。看起来只有简简单单的四行,但是我们要深入地去理解它,真正深刻地领会了它的内容,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佛教讲的一切修行法门,包括禅修在内,都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我们的心态之所以不能平衡,不能安静,不能潇洒自在,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分别之心、好丑之别、取舍之念。就禅修而言,这些都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这些东西原本不属于我们心地所固有的,都是附着在我们心地上的尘垢烦恼,所以称之为客尘。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清静心比喻为主人的话,那么这些尘垢烦恼就是客人。对于修道的人来说,或者是对所有追求真理、希望开发智慧的人来说,如果不去除我们心地上的种种尘垢烦恼,不对我们的心尘来一番彻底的大扫除、大扫荡,修道就无从入门,智慧也就无从开发,真理也无从认识,佛性也无从彰显了。

  我们心地上的尘垢可以说是无量无边的,但总体来说不出达摩大师在这篇教材当中所列举的前面那三条:苦啊、乐啊、物利的追求,这就是我们毛病的总根子。我们用来对治心地尘垢烦恼的法门也同样是无量无边的,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而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包括在六度当中。六度又称为六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彼岸到”、“到彼岸”,或者就是“圆满”。六度法门就是使我们从此岸到彼岸的六条船,度嘛,就是从此岸渡到彼岸,一定要通过这六种方式。六度,大家都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个方法就是六条船,六条船都可以把我们从烦恼的此岸渡到清凉的彼岸。在这里我要请各位居士们注意,不要误会,不要以为此岸和彼岸真正有一个遥远的距离。此岸和彼岸在一个空间、同一个点上。我们的法师们可能都知道这个意思,希望居士们也能够知道。

  从此岸到彼岸有一条河、有一个苦海,我们要渡过去。这个苦海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无明烦恼执著。这些东西要对治,要说难也很难,要说容易也很容易。六祖大师讲,“一念迷就是众生,一念悟众生就是佛”,多么容易啊。在一念之间,翻掌覆掌之下就完成了。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掌握到这个法门的究竟。彼岸就在此岸,极乐世界就在娑婆世界,天堂就在人间,佛与众生不隔纤毫,一点距离也没有。因为我们一心具足十法界,一念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若能有片刻做到这样,那一片刻就是佛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有一片刻产生了自利利他的心态,虽然我们没有去做,或者说没有做很多,那时你就是菩萨的境界。你一念能够自觉,把一切的烦恼我执都去掉,你当下就是声闻缘觉的境界。反之贪心重、瞋心重、痴心重,你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一切都在一念之间,所以叫“一心具足十法界”。

  今天就简单地把菩提达摩教导我们进入禅门的口诀大家介绍了一下。再重复一次:“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

  如果大家有条子的话,可以拿来,我也很希望能够在这里下不了台。我在这里下不了台,就说明大家的水平比我高,那样我们的佛教就有希望了。

  有位居士说,他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样的话:“理性太强者往往难以产生气感与喜乐觉受,修法上难以深入,难以形成机用;念力强大者往往形成偏执紧张,内心不得喜乐自在;感觉灵异者往往缺乏自我把持,难有身心的安宁,甚至误入魔境;安祥和乐者通常难有作为,无法利于帮助他人。”确实是如此,这四种情况,都是在执著当中。修行佛法就是要去掉执著,不可以有执著,一有执著就有偏差,一有执著就背离了真实。当然他看的这篇文章不一定完全是学佛的人或者引导学佛的人写的文章,从气功的角度来写来讲,他也可能是这样。修行在于破执,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破执的过程。先破我执,后破法执,最后把能破所破全部都破掉,所以叫三空。我空法空,最后把能破的这种智慧的力量也要破掉。破是什么呢?就是说不执著。

  另有一位居士说,他在参禅打坐的时候,在寺院的禅堂里容易入定,回到自己家里坐的时候,因为环境不同,不容易入定。寺院叫做道场,道场这个词和现在的科学是吻合的,道之场。现在不是说有磁场吗?那是磁之场,这个寺院就是道之场。所有来这里的人都是抱着一颗善良的心、求道的心,所有人的意念都集中在这个地方。这个意念是什么呢?这个意念叫无表色。这个意念一种能量,它也是色法的一种,但是看不见。这个意念就是像我们的戒体一样的意思,戒体这种力量也是无表色。一个人真正得到了戒体,他就能够坚持不犯,他有持戒的毅力在支持他。这个道场就是道之场,修道、成道、证道都在这个寺院里。寺院中最年轻的恐怕就是我们的玉佛寺了,120岁,从人的年龄来讲,也算不得了。还有的寺院1200岁,它的场的力量就更大。当然我们这120岁的道场,大家都来修持,这个磁场的力量、道场的力量就会增强,这是肯定的。佛陀时代提倡要修八关斋戒,而八关斋戒那一天一定要到寺院来过,那是什么道理?当然,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是一个方面,另外,在寺院里面过,你会非常清静,非常洒脱自在,无忧无虑,所以在寺院里你修行一天时间会比你修一年更有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0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0:10 | 只看该作者
毛泽东诗词中的河
徐廷华

2019年04月19日07:51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毛泽东诗词中的河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领袖,他的诗词同他的革命理论一样,与风云激荡的历史现实紧密结合,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法宝,展现出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诚如古人所说:“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
  毛泽东诗词中写到河的诗词为数不是很多,而在这不多的闪光诗章中又无一是直接明写一条河的。细览品味仅有的几首写河诗词,也是或以间接隐喻、或以侧面暗示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但这几首诗词都表达出了诗人深藏于内心的阔大胸襟,展现出了他的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天下情怀。那种运笔呼来、收笔遣去的神韵,令人读来每有纸上神游的震撼。
  先看毛泽东间接隐喻写的两首河的诗词。
  一首诗是写于1935年10月的《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由通渭向六盘山进军途中所写。词中有“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这里的一个“河”字,是指黄河,而江是指长江。整句是说黄河长江都发源于昆仑山脉,到了夏天,昆仑各脉的冰雪融化,每使江河水量大增,溢出河岸,泛滥成灾,于人为害,人或许为鱼鳖所食。后来毛泽东将这首词发表在刚刚创刊的《诗刊》1957年的1月号上。作为一个政治家,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发表这首词作,其中蕴含着深刻寓意,寄托了毛泽东深刻的思想。诗中以莽莽昆仑山象征祖国,从昆仑山的冬日写到夏日,先写昆仑山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的生存之源,后又写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的灾祸,进而又发问这千秋功过是非,究竟待后人如何评说?莽莽昆仑、大江大河,太平世界、环球凉热都构成了诗词的宏大气象,也正因如此,虽诗中仅此“江河横溢”一句提及黄河,但是意象博大壮观,舍之便不能出其雄浑之气也。
  另一首诗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且影响最大的《沁园春·雪》。词中有“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之句。这里的“大河”,是毛泽东沿用古代以河为黄河的专称,通称大河。这里用来泛指黄河的上下游。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河水已经结冰,顿时失去了滔滔滚滚之势,加上开篇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将北国的严寒之烈写到了极致。以北国江山的多娇,为后面“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了厚重的铺垫。
  这两处“河”字,均是以隐喻笔法出现在诗词中的,虽仅一个字,却在整首诗词中别具只眼,似一个激越的鼓点,一个跳荡的音符,一个嘹亮的号角。
  再看毛泽东侧写、暗写的两首河的诗词。
  一首写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中的《七律·长征》,其中有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字面上虽是写的大渡河,实则是侧写大渡河上的一座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县城,横跨大渡河上,是四川通往西藏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必经之路。桥面由九条碗口粗的铁链构成,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木板,两面各有同样粗的两条铁索链作为栏杆,共用十三根铁索组成。桥头的碑上镌刻着“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桥下的大渡河怒涛奔腾,白浪滔天,地势十分险要。
  1935年5月下旬,红军长征到达大渡河岸,在战士们的掩护下,一支小突击队英勇奋战,先行强渡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取得了胜利,为部队的前行打开了通道。诗句中一个“寒”字极有分量,一是写出了裸露的铁索,双手接触时有一种寒冷的感觉;二是写出了英勇的红军战士手攀铁索前行的形象,桥下是滚滚的万丈怒涛,桥的对面是敌人密集如雨的机枪扫射,战士们却毫不畏惧,迎着枪林弹雨,冒着战火硝烟,勇敢地冲上去,使凶恶的敌人魂飞魄散,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场景。
  另一首诗写于20多年后的1958年,即《七律二首·送瘟神》。这首诗中出现过两处“河”字,其一诗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二诗中有“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前者中的“一千河”,毛泽东在1958年10月25日致周世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信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有数据的。……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们人类只是‘巡’在一条河中,‘看’则可以无数。”其二诗中的“三河”原是指黄河、淮河、洛河,是古代典籍所称谓,毛泽东是以此来概括全国的大小河流水域。
  两处“河”字,用得豪迈、壮观。一是展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现诗人高度的概括力,整首诗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挥汗如雨、战天斗地、撸起袖子改造祖国山河的壮举。看出毛泽东对新中国建设初期所取得胜利的欣喜之情,是毛泽东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的由衷体现。
  毛泽东在写就这两首诗的7月1日曾说:“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余江县基本消灭血吸虫,十二省、市灭疫大有希望。我写了两首宣传诗,略等于近来的招贴画,聊为一臂之力。”同日,毛泽东还致信胡乔木说:“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为灭血吸虫而作。请你同《人民日报》文艺组同志商量一下,看可用否?如有修改,请告诉我。如可以用,请在明天或后天《人民日报》上发表,不使冷气。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诗中坐地、巡天、红雨、三河之类,可能有些人看不懂,可以不要理他。过一会,或须作点解释。”
  后来《七律二首·送瘟神》没有在两三天后发表,而是在三个月后才见诸报端。推迟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他自己反复修改所致。真可谓“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一诗千改始心安。这种精神对于今人的诗词创作,当可引以汲取营养。
  毛泽东写河的几首诗,同他所写的其他诗词一样,景象壮阔、气魄雄伟、意蕴弘深、诗兴如燃、笔驰如风,誉满海内外,家传而户诵,艺术性极高,充满革命豪情,影响之深,无与伦比。读之,如饮陈酿,若品佳茗,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流逝之后,依然能够强劲地拨动和激荡着人民的心弦,体现着伟大和不朽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1:35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31+28=90+21=111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331共207,829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谢组织培养。
优哉游哉冬泳,成立青田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突发卒中。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行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3:2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躲开人生中的众多妙欲陷阱
2019年04月21日 08:3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我们都应反观,看自己这样过一辈子,离开世间时会是什么样。我们都应反观,看自己这样过一辈子,离开世间时会是什么样。
  问:如何躲开人生中的众多妙欲陷阱?

  索达吉堪布:现在散乱的因缘特别多,而古代世界并非现在这样五彩缤纷,所以也没有这么多散乱的外因。我以前讲国学时发现,孔子、孟子、荀子都认为,当时的外境色彩斑斓,很诱惑人心。其实跟现在比较起来,远远不如。所以,如果自己没有抵制欲妙的心念,不要说其他的,就是玩手机,人生也基本上够了,因为很多人天天都在手机上打游戏等。这不仅是个别人的现状,整个世界已变成了这样。现在藏地很多修行人都特别担心,但也没办法,众生的共业。

  从表面上看,21 世纪的人应该比古人的福报大。因为,人们穿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全是特别时髦的装束,就拿在座居士穿的衣服来讲,可能以前的王妃和国王也不一定能穿到。但实际上,在短暂人生中享用美妙服饰等,也拯救不了生生世世的灵魂。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受苦、受乐的,就是所谓的“我”。它没有解脱之前,就要跟随善恶业继续不断地漂泊。所以大家都要懂得,自己的前途如何?现在应该怎么做?

  我经常在想:现在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在短暂几十年人生后,所作所为全部要舍弃,那将所有精力全部付出就不值得。的确,当我们离开世间时,就像从酥油里拔出一根毛一样,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积累的财产、培养的子孙等,一点一滴也带不走。无论怎样有名声、有财富,只有独自一人前往中阴,并随着前世所造业感受苦乐。若能多想一想这样的因果道理,也许追求五欲的积极性就会减弱。

  因此,我们都应反观,看自己这样过一辈子,离开世间时会是什么样。无常迅速,在很快的时间当中,我们都会被送到殡仪馆,变成一堆灰。所以,每个人都要考虑,若不考虑,这就是我们的愚痴。大家每天都看新闻报道,很多人前五分钟还活在世间,后五分钟就变成中阴身了。其实这是很深的教言。对修行人来讲,这特别鼓励我们修学佛法。对世间人来讲,这也很重要,否则每个人都会盲目追求五欲生活而永无止境。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提醒,有了这样的勉励,自己就会做好两手准备。

  但我们也不能太极端,今天听了开示,明天就对家庭等不负责任,拿着包就前往寂静地方出家,两三天后又还俗。不能这样,首先要明白真理。在世间,很多人都自认为是大学生、研究生等,但实际上所作所为却很盲目。因为,人欠缺信心、智慧、教育,就会迷失方向,有这个可能性和危险性。

  ——摘录自索达吉堪布著《梦中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3:34 | 只看该作者
老子关于虚空的智慧,对当今社会太有启发!
2019
04/21
10:15
腾讯道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在有的人看来,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有的东西,他才承认存在,才认为有用,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虚空的东西,就往往认为不存在,认为没用。

  然而老子对“虚空”并不这么看,他不仅明确承认“虚空”也是一种存在,而且通过列举一个个例子来证明“虚空”的大用。


  虚空就是无用吗(资料图)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一个车毂上,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才有了车的作用;抟揉粘土制造器皿,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修建房屋,正是因为有了房屋中的空间,才有了房屋的作用。老子列举了车子、器皿、房屋这三件事物,来说明“虚空”的作用。

  车子是用来载人运货的,只靠看得见的实有——辐条,可以发挥这个作用吗?正因为车毂中有个空间,车子才能行驶、载运。

  器皿是用来盛装物品的,只靠看得见的实有——外壁,可以发挥这个作用吗?正因为器皿中有个空间,器皿才能盛水、装物。

  房屋是用来供人居住的,只靠看得见的实有——梁柱顶墙,可以发挥这个作用吗?

  正因为房屋中有个空间,墙壁上有门、有窗,房屋才能让人自由地出入、采光、呼吸、居住。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资料图)

  空间,是一般人认为“虚空”的东西,但是这三个事物之所以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不是单靠它们“实有”的部分,更是凭借它们“虚空”的部分。

  所以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说器物(作为一种有)给人带来了种种便利,而器物的作用却是由于有了空间(作为一种无)。

  道家老子的“有无之论”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处处可见“有”与“无”的巧妙处理。

  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为了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更加有意境,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人留有想像的空间。

  这与西方油画填满整个画面,密不透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手法,两种风格。


  唯见长江天际流(资料图)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仿佛看到天地之间,一个人多么孤寂惆怅的身影,远远凝视着长江的尽头,而江水在无声地向前流去,这是中国诗词中的留白。

  “那时胡斐万分为难,实不知这一刀该当劈是不劈。他不愿伤了对方,却又不愿赔上自己性命。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小说在最关键的结局处设下悬念,让读者根据人物性格来自行构想他们的命运和结局,久久难忘,这是中国小说中的留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无”比“有”更加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信息资源成为基本发展资源,信息、知识成为了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互联网构筑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如何理解并协调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达到互促互补,是时代提出的新的课题。

  而这个时候回过头去,认真研究一下老子的智慧,体会他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或许会给这个时代的人们以更多更大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3:39 | 只看该作者
《左传》十句名言,句句有深意,蕴含人生哲理!
2019
04/21
09:23
素道堂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左传》十句名言,句句有深意,蕴含人生哲理!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史学家,鲁国人,《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是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

  一、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这句话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是孔子弟子子罕所说的话。你把这块玉石当宝贝,可我把俭朴的生活和不接收礼物看作是宝贝啊。

  二、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奢靡会导致自我毁灭,专制会导致外人起来毁灭。


  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和贤人,有谁能没有过错呢?

  四、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选自《春秋左传·襄公三十年》。现在你喜欢谁就把军政大权交给谁,这就好像让一个不懂操刀的人硬去拼杀一样。


  五、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选自《左传·昭公三年》。人如果没有了礼仪,那还不如早点死去。

  六、礼,国之干也。杀有礼,祸莫大焉。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年》。礼仪,是国家的主干。即最重要的杀害追求礼仪的人,没有比这更大的祸患了。


  七、立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选自《左传·哀公元年》。树立自身的德行,要以宽大为上,撤除自身的顽疾,要彻底完全为好。

  八、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子会想到的是大事情,会考虑的深远。小人只会想到那些小的事情,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


  九、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们喜欢的,我就去实行它;人们讨厌的,我就去改换它。

  十、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选自《左传·成公十八年》。举荐选拔人才而不失去职责,身居官职而不改变常规,所得的爵位不超过自身的德行,老师而不不欺凌正,弟子也不去逼迫老师,人民没有诽谤的言语,这边是晋悼公称霸诸侯的原因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3:45 | 只看该作者
40句惊为天人的诗词,哪一句是你的最爱?
2019
04/21
10:36
古典书城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不知你喜欢诗词古文多久了?

  可曾遇到那种一眼倾心,

  直击心灵的句子?

  一壶酒,一窗风月,

  又值此春暖花开之际,

  正宜吟诗赏景。

  今夜,无论你来自何处,

  皆是志趣相投者,

  今夜,我们

  以天地为庐,欢聚一室

  聊聊那些曾惊艳过你的句子,

  (PS:仅限诗词和古文哟)

  古典君先来,留言区等你们,

  不见不散……


  图| 视觉中国

  01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每当沉溺往事难以自拔时,

  就会想起这句。

  年华似水流,与其空留遗憾,

  不如把握当下,放目四海,

  游走天下,快意潇洒。

  02

  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每个人心底,

  大概都有一个隐居梦。

  抛却名利,屋前栽花,屋后种菜,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足矣。


  03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清·王国维《蝶恋花》

  时光匆匆,

  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

  红颜易老,花开终要落,

  愿珍惜。

  04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偶遇故友的欣喜之情,

  只此一句足矣。


  05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有趣的灵魂大抵如此,

  一丝醉意,生了浪漫诗意。

  06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宋?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最惬意的生活,

  捧卷而读,倦极则眠。


  07

  曾是惊鸿照影来。

  ——宋?陆游《沈园二首》

  初遇一见钟情的人,

  脑海里全是此句。

  08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汉?佚名《古诗十九首》

  人生百年,岁月忽已暮。

  人之渺小,如蜉蝣于天地。

  想通后心若明镜,此生且行且歌。


  09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以为爱就是朝朝暮暮,

  后来才知世事无常,

  入骨相思唯有自己知。

  10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最美的长安都在诗词里,

  秋天落叶,

  冬日则“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11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唐?冯延巳《长命女》

  女孩子表白,用这句多好,

  够纯真,又洒脱。

  12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最诗意的迷茫,

  桃源难寻,四处雾茫茫。


  13

  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

  夜晚,孤身坐在阳台,

  四周静寂,明月当空,

  清风徐来,宜独思。

  14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明?唐寅《一剪梅》

  想一个人的时候,

  茶饭不思,坐卧皆念。


  1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宋?陆游《幽居初夏》

  年龄越长,朋友愈少,

  时常会想,等老了,

  好友又会在何处?

  16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唐?李商隐《花下醉》

  每次聚餐结束,

  酒醒后,就想独自走走。


  17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至简的词句,

  那夜的风雪和归人的心境,

  尽到眼前来。

  18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词里的庭院,

  在杨柳的掩映下重重叠叠。


  19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约客》

  最诗意的等待,

  灯火明灭,棋子黑白分明。

  20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花落伤春,

  愿你能珍惜眼前人。


  21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宋?岳飞《小重山》

  人生最大的寂寞,

  大约就是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一模一样的的惆怅。

  22

  坐觉苍茫万古意,

  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每次看那些有厚重历史的物件,

  情不自禁的怅然,颇觉苍凉。


  23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重回故里,物是人非,

  甚至会有沧海桑田的感慨。

  24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春景》

  人有时候,总喜欢做傻事,

  明知不可为,偏想试试。


  25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有些离别呀,

  一去经年,

  再见不知在何日。

  26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宋?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你怎知起风了,

  衣袖知。

  好美的意境。


  27

  正月:兰蕙芬。瑞香烈。樱桃始葩。

  径草绿。望春初放。百花萌动。

  二月:桃始夭。玉兰解。紫荆繁。

  杏花饰其靥。梨花溶。李花白。

  三月:蔷薇蔓。木笔书空。棣萼韡韡。

  杨入大水为萍。海棠睡。绣球落。

  四月:牡丹王。芍药相于阶。罂粟满。

  木香上升。杜鹃归。荼穈香梦。

  五月:榴花照眼。萱北乡。夜合始交。

  薝匐有香。锦葵开。山丹赪。

  六月:桐花馥。菡萏为莲。茉莉来宾。

  凌霄结。凤仙绛于庭。鸡冠环户。

  七月:葵倾日。玉簪搔头。紫薇浸月。

  木槿朝荣。蓼花红。菱花乃实。

  八月:槐花黄。桂香飘。断肠始娇。

  白蘋开。金钱夜落。丁香紫。

  九月:菊有英。芙蓉冷。汉宫秋老。

  芰荷化为衣。橙橘登。山药乳。

  十月:木叶落。芳草化为薪。苔枯萎。

  芦始荻。朝菌歇。花藏不见。

  十一月:蕉花红。枇杷蕊。松柏秀。

  蜂蝶蛰。剪綵时行。花信风至。

  十二月:蜡梅坼。茗花发。水仙负冰。

  梅香绽。山茶灼。雪花六出。

  ——明?程羽文《花月令》

  四季之美,读来花香满溢。

  28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明?施耐庵《水浒传》

  比白驹过隙更细腻,

  一击而中的美。


  29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明?洪应明《菜根谭》

  凡事只达七八分处,才有佳趣产生。

  正如酒止微醺,花看半开,

  则瞻前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断绝生机。

  30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少女多情,欲说还羞,

  自古至今,都如此。

  最初的悸动,眼神未触,

  心底已泛起涟漪。


  31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五代?李煜《忆江南》

  大城市熙熙攘攘,灯火辉煌,

  住着多少人的梦想和青春。

  32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时过境迁的沧桑感,

  年岁渐长,

  慢慢懂得了其中的凄凉。


  33

  天涯万一见温柔。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相思令人老,相思令人瘦。

  女儿家的心思,被写得如此透,

  一字一句,都恰到好处。

  34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人的悲欢有时是相通的,

  殷切的挂念,

  从关心一日三餐始。


  35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这句,单纯的喜欢她的意境。

  36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五代?李煜《浪淘沙》

  寄人篱下,

  或在陌生的环境里,

  起晚后的懊恼,贴切。


  37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菩萨蛮》

  最有江南韵味的诗句。

  3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其实,全篇都喜欢,

  但尤爱这句,

  自认为是写景色的顶峰了。


  39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40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有时候自信心暴涨,

  就特喜欢这句。


  中文真的好美,

  古人笔下尤甚。

  不知你喜欢哪种?

  是清新婉约,

  还是豪放大气,

  是儿女情长,

  还是家国情怀,

  是平易朴实,

  还是浪漫雅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4:11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
2019
04/21
10:12
诗词世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和别人在一起,我们总处于社会状态;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接近自然状态。

  孤独是自己走向自己。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

  社交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孤独是一种最本质最昂贵的自由。因为只有孤独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不能享受孤独的人,不配拥有自由!

  杜拉斯说:“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

  庄子的书,就是孤独的暗夜之中,大声唱出的一首自由之歌。

  白落梅说:“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其实,享受孤独和自由,就是在享受人生。


  享受孤独,与世俗相处

  庄子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的精神境界高,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同时庄子并不是隐士,而是混俗人间,藏身于人群中。

  庄子钓鱼,看鱼儿游来游去,能感受到鱼的快乐;一段时间以编草鞋为生,有时穷得去借粮食,却不妨碍他的快乐和自足。

  享受孤独,最能体现庄子的精神在俗世生活中的历练。

  享受孤独,是清淡恬然的欢愉,与物质无关,与利益无关,它应是一种心灵的修行,无需豪情壮志,却需豁达之心;无需禁欲绝俗,却需冷静自持;无需归隐山林,却需淡泊名利。


  庄子把心灵自由看得比名利地位要重要得多。

  当楚王派使者来邀请他担任楚国相时,庄子正在钓鱼,对使者他讲了一个典故:一只龟死后,它的尸体被放在庙堂之上,受人祭拜,尊之为“神龟”。

  庄子问两位使者:“对这龟来说,是死后留下尸骨让人崇拜好呢,还是活着在泥水里撒欢好呢?”

  两位使者说:“还是活着在泥水里撒欢好!”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也选择在泥水里撒欢!”


  享受孤独,顺人不失己

  庄子讲了一个“虚舟(空船)”的小故事:有一方舟在渡河行进,突然被一条船撞上,方舟上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立即向撞来的船高喊着要对方回避,一呼不听,再呼不听,到了第三次呼喊时,便骂声连连,就在此时却发现撞来的船上,竟然空无一人,不仅骂声停止,而且哈哈大笑起来!

  人如果能像虚舟那样在世上遨游,就不会触犯任何人。

  庄子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如果我们怀有一颗自足的心,顺人而不失己,不有待于外物,那么就像小船一样,虽然几番风浪,却不会沉下去,在风平浪静之后,仍然可以保持着本来的状态漂浮在水面上,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将狂风暴雨都容纳进内心,却不为之困恼和苦闷。

  享受孤独,是一种心境,“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不过分严苛,也不过分放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享受孤独是一种姿态,是一些人行走于纷繁世间的姿态,不急不缓,享受一季花开的明媚,守候一季飘雪的纯澈;不被浮名蒙蔽双眼,不让虚伪遮住心灵。他们谦恭,温雅,与世无争,但他们有傲骨,有锋芒。


  享受孤独,与造物者游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浩瀚宇宙中,作为个体的人,在这时空里卑微如尘土。

  我们生在世界是孤独的。这孤独是多么强大的存在,它不屑于成为你无病呻吟的措辞,而是你头顶之上笼罩万物的苍穹。

  这孤独是上天的赏赐,不会带来什么,貌似也不会带走什么,但却在那惊鸿一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与荒芜。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认为,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必须突破自身局限,视死生为一途,和宇宙融为一体,才能获得绝对自由。

  庄子说,“在上与造物者同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

  所谓绝对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的是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6#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4:22 | 只看该作者
除了生死,都是闲事
2019
04/21
07:04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世,

  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

  ——仓央嘉措


  少年的爱情永远不够用,

  一杯酒足以了却一件心事。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一些人被另一些人用旧了,

  也只能在酒色中辉煌地度日。

  唯独那个努力不幸的人,

  却依然幸运地一步步死去。

  ——仓央嘉措


  如果落难,骨头越贱越硬,人与人越爱越轻。

  ——仓央嘉措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仓央嘉措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

  逆着时光行走,只为今生与你邂逅。

  ——仓央嘉措 《若能在一滴眼泪中闭关》


  一个人既可以深思熟虑地忠于自己的选择,

  也可以不假思索地忠于自己的心。

  ——仓央嘉措


  一眼望去,浮世中的英雄个个落魄,

  镜中的美女悄悄迟暮。

  我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地活了下来,

  而其他人却随处羞愧。

  ——仓央嘉措


  我伸不出抚摸天空的双手,

  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回归深海或者没入尘沙。

  我可以微笑着告诉佛祖,

  告诉你——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14:55 | 只看该作者
尊重生命,需要身体力行
2019-04-16 01:45:24 来源:嘎玛仁波切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Lofter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导语: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尊重生命呢?
一个有信仰的人,除非对其他宗教怀有敌视的情绪,否则,他对他人,甚至动物的生命都是非常尊重的。很多国家都有动物保护协会,如果对动物都用心保护,对人的生命就会更重视,并加以保护了。但是,现在却有很多人从不好好珍视生命,更不懂得尊重,所以才会发生种种伤害他人的事情。现实当中,有不少人为了一件衣服、一部手机就伤害他人,甚至夺人生命。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夺取他人的生命,因果不虚,一旦造作杀生的恶因,业力终究会成熟在杀害者的身心上。这就是不懂得生命的可贵,更不懂得尊重生命。

为什么佛教徒经常放生?放生的目的,并不是要干扰大自然的生物链,因为每一种动物,包括人类,都有各自生存的法则。所以,我们放了大鱼,它也会去吃小鱼,小鱼可能会吃小虾米,这都有可能。放生的目的,并不是要它们互相伤害,而是要让大家学会尊重生命,长养内心的慈悲,停止因欲望驱使,带来无情地杀戮。

给予一个生命无畏的布施,让对方从被囚禁,或面临死亡的恐惧威胁中,获得哪怕暂时的解脱,这样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即使动物无法和我们沟通,但当它们被释放以后,重获自由的欢喜,曾经参与过放生的人都会记忆犹新。这样尊重生命的善念善行,可以延长施者的寿命、财富,是增长福报和智慧的来源。人类的生命,比动物更珍贵,所以在学会尊重小生物之后,自然就会慢慢地学习尊重生命。只有在真正尊重生命的同时,哪怕面对一个作恶多端的坏人,我们也会试着找到他良善的一面,凡夫俗子都有优缺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也没有人是绝对的恶劣。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多一点掌声和赞美,最好永远不要受到伤害,当需要帮助时,还能得到更多人的援助。但是,我们也要反省,是否也能对别人如此付出?如果自己都无法做到,凭什么期望别人来关爱自己?

我的家乡有个人,对佛法没有真正信仰,所以从不帮助别人,也从不参与地方建设或兴建寺庙等等。他年轻时经济能力还不错,可以自给自足,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需要求助他人。可是当他家的老人过世,他年纪也大了,需要乡亲们来协助处理时,很多人不愿意去帮忙。他很难过地说,别人为什么一点都不慈悲。我就问他:“以前别人需要帮助时,你怎么不慈悲?怎么没想到自己也会有今天?你很可怜啊!”一般人都可以理解融洽的互助关系,但他却只会抱怨。后来,我还是让佛学院的学僧们,去他家协助处理丧事。

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必须尊重生命呢?从种种生活实例就能体会到,如果不尊重生命,就更加无法感同身受。人们经常说要相互关爱,其实都是光说不练,没有几个愿意付出行动的。尤其是佛教徒,经常说要利益一切众生,但久了以后就变成一种想像,该付出的时候没行动,变成只会喊口号。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愿菩提心”,是很好,但在要行菩萨道时,我们真的太欠缺实际的行动。尊重生命,是佛教的教义基础,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宣讲了殊胜浩瀚的《大藏经》,所有经典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生命。因此,应该以实际行动弘扬佛菩萨的精神,在身体力行当中,感受佛法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这才是最大的虔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0:36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31+28=90+22=112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331共207,829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谢组织培养。
优哉游哉冬泳,成立青田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突发卒中。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行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1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3:39 | 只看该作者
印光法师:怎样绕佛
2019年04月22日 10:44  学佛网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印光法师:怎样绕佛(摄影:@海琳)印光法师:怎样绕佛(摄影:@海琳)
  闭关专修净业的功课如何做?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晚课仍照丛林规矩。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

  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熟极,再背念。晚课《弥陀经》,《大忏悔》,《蒙山》,亦须日日常念。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又立一规矩,朝念一次,未念前拜若干拜。(先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次拜阿弥陀佛若干拜,再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三拜。)念佛或一千声,或多或少,念毕再拜若干拜。午前一次,午后一次。再歇一刻做晚课。初夜念《蒙山》,后念佛若干声,拜若干拜,发愿回向,三皈依后,心中默念佛号养息。卧时只许心中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伤气,久则成病。虽是睡觉,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著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著魔无疑。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有十分,此亦著魔之根。……入关仪式,亦无定章,总以至诚恭敬为主。要在先日礼佛,陈己志愿。当日大殿礼佛,至关房令护关人锁门。门上只贴“不慧明心,发心闭关,专修净业,普为自他,忏除宿咎,增长善根。”作两行写于一纸上,贴于门正中上节。不必学不洞事的人,用三叉封皮写封条,俗鄙之极。日期自择,亦不可请人封关。此种都是摆空架子,光极不以为然。(《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23页 复明心师书)怎样绕佛?绕佛乃表示随顺佛意。绕佛不能围佛绕,但在佛前围绕,亦与围佛绕同。又绕佛当如日月之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以顺绕有功德,逆绕有罪过。

  绕佛,当如日月之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以顺绕有功德,逆绕有罪过。围绕之法,西域最重,与礼拜不相上下,其意便随顺于佛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八第92页 复宁德晋居士书)

  绕佛不能围佛绕,但在佛前围绕,亦与围佛绕同。(《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61页 复宁德晋居士书五)

  念佛之法,当先立念偈后念名号,第二声即行围绕。或地方宽则作圆绕,地方窄作直绕。圆绕则从东至南,至西,至北而行。直绕则壁直走向前,又壁直回头。然亦须依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之规矩以回身,切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此名逆行有过。(《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366页 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20#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3:45 | 只看该作者
《资治通鉴》最经典的10句话,通古今,晓人情!
2019
04/22
10:27
素儒堂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资治通鉴》最经典的10句话,通古今,晓人情!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等人历时19年编撰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巨著。

1. 事不副言,惧贻谴诘——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齐纪》

释义: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就会招来谴责和质问。

2.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听人说的不如去亲自经历,亲耳听到的不如亲眼见到。


3.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一辈子都不说一句怨恨的话,圣人都很难能够做到这样。

4. 君无君德,臣安有臣节!——《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

释义:君王如果没有德行,臣子怎么会有臣子的礼节呢?


5. 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

释义:标杆如果是弯曲的,那么他的影子也一定是弯曲的。如果水源是清洁的,那么流出的水也一定是干净的。这句话说明,如果上级是公正廉明的,下面的人自然也不会有所偏私。

6. 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释义:从古至今,任用那些文韬武略的人辅佐,哪里全部都是通过科举选拔的呢?


7. 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人人都有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我不勉强回答我原不了解的事,这是我能做到的事。

8. 菟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燕麦有麦之名而不可以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

释义:菟丝有着丝的名称,但是不可以用来纺织,燕麦虽然有着麦的名字,但是不可以当做食物来食用。指华而不实。


9.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释义:能够确定决定性胜负的方法有三点,第一是形,第二是势,第三是情。

10.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也,积美之源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释义:国家汇集了天下所有的权势和地位,得道的国君就会能够得到大的荣耀和显贵,成为那幸福的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7 00:17 , Processed in 0.0507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