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爱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难忘的河东地道外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2-4-8 12:56 | 只看该作者
爱冬 发表于 2012-4-8 11:15
天津曲艺(转)作者:天津卫天津快板  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2-10-19 20:5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内涵丰富,是个学习长知识的好地方。这是一杯醇香的茗茶,我感觉还要细细的品味这篇“舌尖”上的“难忘的河东地道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2-10-19 22:23 | 只看该作者
秋风的故事 发表于 2012-10-19 20:59
这个帖子内涵丰富,是个学习长知识的好地方。这是一杯醇香的茗茶,我感觉还要细细的品味这篇“舌尖”上 ...

天津卫的民俗!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2-10-19 22:47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回忆的是大杂院的邻里之间的亲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0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冬 于 2013-6-24 09:36 编辑
爱冬 发表于 2011-10-26 19:30
昔日繁华谦德庄 转载 谦德庄,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境内,大体四至:东临人民公园(三义庄);西接友谊北路(改 ...


一晃近一年没有转载关于老天津记忆的文章了,最近网站浏览发现又有许多新的老故事,今一一转来,飨以大家。

回复56楼
(转)天津记忆-两张小曹老师的谦德庄手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3-6-24 08:45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回忆!现如今都变了——高楼大厦平地起!

旧貌换新颜!谢谢爱冬!还有继续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3-6-24 09:02 | 只看该作者

       温故知新,好的文章,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好的民风民俗还是要继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0:01 | 只看该作者
(转) “王串场”一名的由来
王串场位于河北区的东南部,是一片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该地段原是一片农田和荒野,地旷人稀。1730年以前属武清县管辖,1730年(清雍正八年)划属天津县。乾隆年间(1736--1795年)末期,开始有人在那一带的东北方向居住,后来住户越来越集中,渐渐形成村落。当时有个姓王的人家,全家由南方来,这家的主人绰号叫“串子”,他们在那里购买了一些田地,建打谷场,每年夏秋收获季节,附近农民大都租用他的打谷场晾晒和收打谷物,人们便把王串子打谷场叫“王串子场”。天津人在方言中,特别容易吞音,这个“王串子场”叫来叫去,就成了“王串场”了。几经沧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附近一带的地名。
      到了民国初年,王串子第几代后人又重新迁居,重返南方故土,临走之前,把祖宗王串子留下的田地和打谷场卖给了当地一个叫张俊川的富户。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化治安,加强对天津人民的统治,于1940年把王串场村分成三大块,分别以姓氏命名为三条胡同,即:赵家胡同、崔家胡同、张家胡同。既便如此,王串场这一地名仍在百姓之间延续使用,而且解放后在此新辟的街巷和居民区,也多以王串场为主来命名地名。
      解放后,1952年开始至今,天津市政府以及河北区政府在这里统一规划开辟新居民区,使得王串场这一带成为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的大型居民住宅小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1:34 | 只看该作者
(转-锦衣卫桥)渐行渐远的天津节俗与禁忌
百年来,社会文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老民俗、妈妈例儿自然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尤其是年节文化中的某些不合理的成分,早已被人们舍弃。比如除夕那天“踩岁”,在屋中的地上撒些芝麻秸,任人踩来踏去发出“噼啪”的声音,以增加过年的气氛,可那是“青砖漫地”呀。如今,谁忍心在实木地板上铺上一层芝麻秸,供人踩踏?因此,这个民俗早就消失了。
    天津卫的年节禁忌大都体现在除夕与春节那几天。除夕掌灯以后,各家老少围坐一起准备吃“年夜饭”,这时的禁忌是“不接待外人”,俗称“忌人”,即除夕守岁,忌生人、忌女子、忌小人(女孩)、忌孝中人等,大杂院里亲密无间的小朋友也不能相互串门。饭前要祭祖先,给故去的先人们行礼才能坐下吃饭。这一天,身上有土不可掸,扫地垃圾不可倒,堆在门后称“隔年土”,包饺子时不可数饺子,下饺子前须大声喊“吃饺子了”,打碎碗碟须大声喊“碎碎平安”,以破邪祟。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的灯,赶紧回婆家过年,除夕和初一都不可动针线。这一天,还须“忌字”,如“死”“穷”“没”等字都不能说,包饺子面没了得说“馅多了”。新婚一年无子的夫妇,除夕夜要吃两个粽子,没有江米的,面蒸的“面粽儿”亦可,不许用手拿着吃,必须用筷子夹着吃,意喻“快种子”。因此,除夕夜胡同里卖小吃的除了糖堆儿、糕干、糖沾子外,还有卖粽子的。还有过年老太太带过的绒花,包括聚宝盆、石榴花等,过年后要扔到当街,任人踩踏,不可留待来年。这一切,其实都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的朴素心理。

    除夕子时,(夜间12点)是传说中“全神下界”的时辰,天上、地下、各洞各府、各路神灵都要集体出巡,视察人间善恶,要惩恶扬善。此时,全家要向供奉的“全神大祗”行礼膜拜,放鞭炮“迎神驱煞”。其实,放鞭炮恰反映了人们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来渴望得到诸神的眷顾和关照,二来怕出门冲撞了各路神灵,三来更怕神灵们到自己家里来,窥见自己平日里做得一些“亏心事”,故放鞭炮提醒各路神灵绕道而行。为全神上供的供品有佛前“五供”,花糕两柱,上插石榴花、聚宝盆,大小八件两盘,八仙人环绕,水果两盘、年饭一碗,上插两朵石榴花。祭拜完毕,可撤下“供尖”,给孩子们分食,拜完全神后,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向小辈发红包(压岁钱),全家开始包素饺子。素饺子馅的主料:面筋、香干、素帽、豆菜、香菜、花菜、香菇、口蘑、红粉皮、等,全部切为细丁,用香油、麻酱、花椒油、酱豆腐调汁搅拌而成。黎明前,煮好第一锅素饺子先给全神和祖先上供,全家向“全神大祗”行礼送神,然后将“全神龛”请到院中焚化,放鞭炮,即送全神各归神位。吃饺子前还要迎灶王,将年前请回来的灶王龛挂回原处,点上香蜡,就算灶王爷回家了。诸事完毕,全家开始吃素饺子。现在除夕大家都在看“春晚”,放炮也为的是高兴。哪里管什么“神灵”之事,这些风俗与禁忌注定要“寿终正寝”啦。
    子时过后,开始“守岁”。家里大人早就嘱咐过孩子,不许串门子。我们小时候都知道这个规矩。孩子们要去找玩伴,都会手拉手打着灯笼,唱着千古不变的童谣“打灯笼,烤手喽,你不出来我走喽……”穿行在胡同里,徘徊在各家院门口,呼唤着儿时的伙伴。
    大年初一,邻居、亲友互相拜年,但只限男主人和子女们,女主人仍不可相互串门。当日,到娘娘宫烧香的大都是风尘女子,全部一身大红,时称“满堂红”,津门专有一批纨绔子弟,成群结队到娘娘宫看这些姿色超群的女人,以至于惊动巡警局,派人到娘娘宫维持秩序。那一天,娘娘大殿只许女人烧香,男人不可进,一律挡驾。
     大年初二迎财神。旧时,居民家中很少通自来水,生活用水须担水师傅挨家送。黎明时分,担水师傅即出现在胡同里,在各家门前大声吆喝“送财水来啦”,还是平时的一担水,只是手中多了一小把用红麻绳系住的麻杆或苇子。这一天,是挑水人最高兴的日子,家家都预备了赏钱。现在家家都通自来水,送财水的习俗自然就消失了。
     津门不少店铺等不到破五,初三就请“全科人”开市,请人“开市”其实很简单,约好“全科人”(即公婆、父母、子女、丈夫全部健在的妇女),初三早上第一个敲门进屋,相互拜年寒暄,店主送上“开市大吉”的红包,即告礼成。大部分店铺还是等到初五日,才开门纳客。这一日,“全科人”从早上忙到中午,挨家给店铺开市,收到的红包自然也十分丰厚。
    天津人日常生活也有禁忌。钉扣子不要双,忌四六(民谚四六不懂)。吃饺子忌数数,说“数一数,少一五”。吃梨子,忌两人分吃一梨,梨、离谐音,怕分离。给病人送礼也忌送梨(离)。借人药锅忌送回,要等人家自取。出远门时忌说不回来。坐船忌说“翻”字。船上烙饼忌“翻个”必须说“划过来”。住房,忌让老人住厢房(东西房),家具摆放,忌立柜的玻璃门正对床,门口挂镜忌正对邻家,盖房忌门对门,门对窗,说: “门窗对着门,不请先生(医生)就死人”。准备做房梁的木料忌女人踩踏或跨过。扫地忌朝门外扫,说怕把财神扫走了。 到年节,禁忌又多起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比如“死”、“没”、“少”之类,包饺子忌说馅少、破、漏。除夕年饭忌吃完,要连年有余。忌说给炉子添煤(没),要说添火。忌打碎碗碟,如果打碎了,就要说“碎碎(岁岁)平安”以解邪祟。满地瓜子壳忌扫,说要踏碎(岁),也是碎碎(岁岁)平安的意思。天津人被失业吓怕了,正月忌买鞋,怕歇(鞋)业,忌买盐,怕闲(咸)着。
     对出行的人讲究“长接短送”。倘若家人或亲朋好友出行远方或长途归来,则要到车站或码头接送,谓之“送站”“接站”。同时,或在家中或在饭店设宴款待。送客之宴,称之“饯行”,迎客之宴,谓之“接风”“洗尘”。安排的主食根据迎、送的不同而分别是面条和饺子,即迎客吃面条,送客吃饺子,民间俗称“长接短送”。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是多元的生活,包括多元的年节文化。这些婆婆>他*的习俗和禁忌自然会遭到现代人的抛弃。但愿后来人还能记得这些琐碎的民俗和禁忌,权当闲谈时的“笑话”也可,一辈辈传将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30 00:43 , Processed in 0.03363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