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ouzhaot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雪原中的明珠 —— 加格達奇

  [复制链接]
14261#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4:40 | 只看该作者
2
摄影·新疆·白云
014

点评

享受  发表于 2019-6-7 23:48
快乐  发表于 2018-2-3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2#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09:4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3#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05:01 | 只看该作者
蓦回首 又见灯火栏珊处
二零一二年末,我突然感到有胸闷气短的现象。说来也怪,几天来因心梗致死的报道连连不断,这使我不得不惊觉起来。幸亏我的大儿子夫妇都是医生,经他们安排,我在天津胸科医院做了支架手术,迄今已一年有七个月了。是医学科学救了我,硬把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使我第二次为人。
回忆在医院时,手术仅用了半小时,而且很顺利、很成功。术前术后共计一个月的时间就出院了。但这一个月却是不平常的一个月。一人有病,全家动员。大儿子夫妇整天为医疗运筹操心,老伴天天为我开小灶在家烹调,二儿子天天负责送饭,此外还得有专职护工照料。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忙到出院才算告一段落。
在一年多的恢复中,一切均好,只是逐渐感到思维能力较病前差多了。过去对不少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以及《古文观止》的名篇名段,张口即是,可以说是背诵如流。而今却头脑空空,甚或很平常的字都写不出来了,即使是一些很熟的朋友见面后,直呆呆地看着硬是叫不出名字来。……凡此一切,使我感觉到我比病前老了。我把这些现象告诉了大儿子,他告诉我是麻醉药的作用。因为用的是进口的好麻醉药,痛苦减少了,但麻醉副作用的消失较慢,还告诉我要好好锻炼,即可逐渐恢复,但不可累着。于是我便开始读点书、看看报,并想写点东西,一则可以解除寂寞,二则可以强化记忆的恢复。
当我提起笔书写时,久而久之,突然刹那间一股思绪不禁徐徐涌来,在眼前又出现了许多缕缕的光束,那微弱的灯光,忽隐忽现地闪烁着和置身于其旁的我拥在一起。当我猛一抬头,抖擞起精神,回眸一看,仿佛我又回到了当年在天津市承德道图书馆高级阅览室学习的景象:大约十几个人,每人在一盏台灯下认真地阅读。灯光非常微弱,只能看到眼前书本上的文字。室内静寂得很,除了沙沙的记录声和轻轻的翻书声,别无声响;仿佛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害怕影响别人的思考和阅读。……好一会时间,我猛然间,一耸身苏醒过来,砍断思绪,躬身自问,似水光阴,时不我待,于是更坚定了我写下去的决心……
一篇篇忆旧、思旧之作汇成的《往事钩沉》诞生了!诚然,她不是什么作品,也毫无新意,她的诞生,只不过是“过去残留在我脑海中的学习迹痕”的再现,而今用来锻炼思维,预防痴呆的产物。经过梳理分成《家事篇》·《敬业·励学篇》·《劝学篇》·《求是篇》和《闲适篇》留作自慰,除挚友当然不敢令人哂阅。以上可以为《序》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谨祝早日康复!  发表于 2014-9-9 0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4#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0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9-9 02:02 编辑

看了楼主的帖子让人倍加思念……
中秋·中秋

战友·战友
黑河·黑河有战友的青春·
战友的激情岁月
有铁道兵的足迹
有战士的鲜血……
六三年至六八年
黑河、甘河、图里河
是我三师十四团的营地
浴血奋战的地方……
今天的幸福
昨天的汗水
明天的光明
普照大地……
现在为你献上鲜花
……美酒
还有——希冀

—— 《怀念战友·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刘建华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5#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06:36 | 只看该作者
何其芳在1930年冬被清华大学开除后,滞留在“夔府饭馆”达半年之久,他一边补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一边读诗写诗,与表姐的重逢,尤其是频繁接触产生的情感,使何其芳苦闷的心又变得开朗了。他在与友人扬吉甫合办的小型期刊《红沙渍》发表的十二首诗,一扫《莺莺》情感的浮泛,而落在实处。“乡情”、“伤春”和“织梦”,共同织成“幼稚的欢欣”,成了他这时写诗的主旋律。对故乡的眷恋,是因为与表姐相逢而起,他乡遇故友,乡情自然会成为最初的话题。由此引发他与表姐对儿时的甜蜜回忆:

想起江南的夜曲,倾下屋檐,

夹着一网网雷声,一刷刷电,

楼上楼下,我在雨中走遍,

走过你的门前,不准你听见。

想起堤岸上,我们一排儿坐,

流金万点,是月影掉下江波

你们挨次说,我静静的听着,

静静地睡着,望天上的天河。

想起你,想起你小小的温存:

半夜里醒来,一粒荧荧的灯,

悄悄地,恰象我梦里的灵魂,

是你,不是窗角儿的那颗星。

——《想起》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老鲨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6#
发表于 2014-9-8 09:42 | 只看该作者

      祝侯大师:
            阖家幸福,中秋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白露賞菊紅 把酒思志同 王者花中魁 風範水上雄 ——《謝謝王者老師·泳醉不醒》   发表于 2014-9-9 01:45
祝王老夫妇健康!中秋愉快!!!  发表于 2014-9-9 01:3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收起 理由
houzhaotian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7#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2:05 | 只看该作者
王者 发表于 2014-9-8 09:42
祝侯大师:
            阖家幸福,中秋快乐!

中秋賞菊紅
把酒思志同
王者花中魁
風範水上雄

——《答王者老師·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谢谢大师!  发表于 2014-9-9 08:40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风范 + 2 赞一个!
王者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8#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2:11 | 只看该作者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4-9-9 02:05
中秋賞菊紅
把酒思志同
王者花中魁

兒媳贈貪杯
公爹肯歡喜
暗示少喝酒
自知多關懷

    ——《贈貪酒杯·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69#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4-9-9 06:03 编辑

五星廣東菜
微酸略含甜
北方食不慣
小碟品味全

  ——《新桃園酒店·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0#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2:2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何道理
捫心該應明
少則自飲足
多爾酒即空

  ——《神奇的貪酒杯·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8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1#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6:1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童年
我出手于1936年。第二年,即1937年,日寇图穷匕见、全面侵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从而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新篇章。当然,这年我正在襁褓中。听大人们后来说,当时“兵荒马乱”人们无目的地东逃西跑,不知所措。父亲也曾背着母亲,把我扔在路旁,母亲知道后,哭的死去活来,硬逼着父亲把我抱回来。在那个年头,有捡金子银子的,是没有捡孩子的。据说,人在三岁以后便记事了。如是,那就是在1939年以后吧,便依稀记得家庭的成员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两个哥哥,还有伯父和五个叔伯哥哥。爷爷奶奶伯父他们住在家的西邻王氏宅中,我们一家住在原宅南头也是一个姓王的家中,但我大哥已去天津学生意,即现在我们所说的“打工”。我家的房子,已被日军侵占驻兵了,不知又过多久,日军走了,我们才回到原居处。对此爷爷是非常愤愤的。据父亲说,爷爷一生气,就把右手食指弯着放进嘴里,使劲的咬,在日军侵占我村时,果然我常看见他咬手指头。 不久,村里有个学堂,其实就是学前教育,我也不知道是在几岁的时候,便懵懵懂懂地上学去了。在学校里只学了一首歌谣,我觉得很哏儿,很快就背的滚瓜烂熟:
小人国的人真叫小,听着我说不要笑,只要买到三寸布,围腰三围不嫌小。房子只有鸟笼大,火柴匣里好睡觉……
每当我在家里念这首歌谣时,总是逗得大人孩子们哈哈大笑,尤其是爷爷笑得都流出了眼泪,当然我很感到得意。但大人们尤其是爷爷为什么这样钟爱这首歌谣,其中的奥秘,我也猜不出,大人们也不跟我说,因为日本鬼子还在祖国国土上猖狂。
然而在我家这个地处华北平原、京津保之地的乡村,消息并不闭塞,也不时传来不胫而走的消息。如“北平失守了”、“保定沦陷啦”“天津被日军占领啦”等等。人们每天都诚惶诚恐地过日子。父亲和二哥天天种地干活,母亲干家务、做饭;我有时看看《百家姓》有时描红模子写毛笔字。母亲虽然没有念过书,在家姐妹排行最小,有三个哥哥,均已成家有了儿女。虽然外祖父家是个大户人家,但没有念书的人,家声平平。但母亲在耳濡目染的家教中,也能背诵一些唐诗,记得母亲给我背诵过孟浩然的“沉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也还给我讲过李白在辍学的路上,看见一个老妪为女儿出嫁“磨杵成针”的故事。自此以后,李白便下决心读书,终于成了一名传芳千古的大诗人。我父亲虽然没上过学,但脑子很聪明,识字很多,能看《四书》、《五经》。《论语》的名句背的滚瓜烂熟,而且讲得很好。每当到了冬三月,地里没活的时候,父亲总是在微弱的柴油灯下,给我讲《聊斋》故事。他不给我讲狐鬼精怪的内容,总是给我讲“义士豪杰”的仗义之事。他一面讲,一面想,讲得很慢,这不是他不懂古汉语,而是思量着如何把古文给我译成现代汉语,用白话文给我讲出来,可见他古文底子很深。他还自学过《牛马经》和很多兽医书。他一边学,一边给村里乡亲治猪、牲畜,受到乡亲好评,从而也为后来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阴任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就到了一九四一年。记得很长时间父亲不给我讲聊斋故事了,而且总是早出晚归,甚至有时彻夜不回。我委实有些纳闷,就问母亲,父亲怎么总不回家呢?于是母亲告诉我是爷爷病了,父亲天天在你伯父那里侍奉爷爷。听后我吃了一惊,祖父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瘦长的面孔,一双睿智的眼睛,留着白色的山羊胡须。每当与人说话时,总是慢声细语地喃喃而语,并用手不停地捋着颌下不长不短的白色胡须……正在遐想之际,只听得外屋传来父亲进来的脚步声,只见父亲在炕边一坐,垂着头对母亲说,爷爷过去了。“过去了”当时孩提时期的我,当然不懂得这句“讳示语”的涵义。但我看到父亲的老泪纵横和母亲的抽泣,自然了解了它的“意思”。于是“哇”地一声我便哭了。
伯父和父亲等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悼念祖父时,父亲说爷爷是个有功名的人。他在满清最末的一次乡试中,考取了秀才中了第一名,即为“贡生”。伯父说,他要为爷爷写篇祭文,并请他的学友吴江、字闿生的人润色署名,因吴是“五四”运动时期有名的学者。同时在整理祖父遗物中还发现了他写的一首律诗。后来伯父果然写好了诔文,连同祖父的一首诗,我全看过,但均放在父亲处,在文革抄家时全部抄走了。那首律诗我还记得,现抄之于下:
七律
天时人事竟何如?  家室田园付子虚。①
近借比邻资晏息,  庶几容膝边安居。②
老荆羸弱唯多病,  豚子荒嬉且弃市。③
安得稀纵陶靖节,  夫妻前后力耕锄。④
注释:
  付子虚:指日寇占据了自己的房屋。
  比邻:旁边邻居;资晏息:帮助休息;庶几:几乎。
  老荆:老伴;羸弱:衰弱不堪;豚子:指孩子们。
④        稀纵:仿佛;陶靖节:即陶渊明。
纵上所述,日军侵略、逃难、祖父去逝,这便是我幼小的心灵里记忆中的童年生活。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9-6-7 23:48
回忆  发表于 2018-2-3 1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4:58 | 只看该作者
去新城县上学
到了一九四四年,我时年八岁。因当时村内及附近村落没有学校,父亲便送我到新城县姑奶奶家上学。姑奶奶家是个大户人家,在县城东西大街上,一进东关大门的沿街两侧,都是姑奶奶家王宅的住所,几乎占了半趟街。北侧宅院无人居住,南侧宅院分为前后三个院落。前院是无间南房,东西各三间配房,东房三间为厨房,西房三间无人居住,院子中间是五间腰房,过了腰房,也是东西各三间配房,北房则是五间正房。二表叔住在东房,三表叔住北房的左侧房,中间是客厅,右侧房则是我和姑奶奶住,大表叔一家人居住在当时的北平。从正北房的左侧有一便门,进便门向北拐转到北房后面,有一个小后院,小院东面是厕所,正北面有三间较矮小的平房。这个后院,有一条直通到第一道院的小道,即从第二道院的东房后面、第一道院的东房(厨房)后面通到南房廊檐下面走道直达大门。
新城县小学是一所具有初、高小的完全小学。学校的老师多半是穿长衫或中山装,举止彬彬,谈吐文雅。但对学生的管理很严。每天早晨作完早操后,都由校长或老师讲话训育学生。有一次高年级两个男生在放学的路上打架了,第二天早晨,校长就把这两个学生叫到讲台上,让他们俩跪下,校长拿着棍子打这两个学生……我看的毛骨悚然,甚至害怕。学校的教学很是严谨,老师们讲课都很认真。抑扬顿挫的声调,引领着学生的思路环环入扣地达到文章中心思路的境界,特别是在作文课上,老师反复强调,写文章就是写话,但话要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把中心思想写的正确、明白,交待清楚了就是一篇好文章。他一边讲,一边唸学生的作文,以证明他的观点。我因为爱听语文老师的课,也曾下工夫写过作文,虽然写作文有进步,但从来没有在课堂上作为范文唸过。
到了一九四七年,我十一岁,上三年级的时候,·已经三年没有回过老家了。一天,我正在大门口呆着看风景,突然听到叫我名字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父亲赶着一辆毛驴车,车上坐着母亲,我赶忙边跑边喊着“爸爸、妈妈!”爸爸说搀**我赶忙扶着妈妈下了车,慢慢地上了台阶,走进大门,见了姑奶奶,相互问候后,姑奶奶告诉父亲住在后边小院内。就这样我们家暂住在新城,待大哥、二哥来后,带母亲去天津看病。
我坐在母亲身旁,看着母亲惨白的脸没有一丝血色,他的两个眼睛,直呆呆地看着我,猛然间嘴唇一动像是要说话的样子,我赶紧俯下身,把耳朵贴在母亲嘴上,但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呆了好大一会才听到“好……好……上学”一句话。我怕母亲累着,赶紧抬起头,频频点头,忙说道:“您放心,我会的”。就这样过了两天后爸爸和两个哥哥便带母亲去天津看病去了。
大约过了半年的时间吧,父亲和两个哥哥一齐把母亲送回来,但这回是抬着母亲回到后院小屋的。
我下学回家后,从远处就听到了家里人的说话声,知道是妈妈回来了。我连蹦带跳地喊着“妈妈、妈妈”。到了屋里,我一看就傻了,只见母亲躺在炕上,脸色惨白,两眼直呆。我一下扑了上去,爸爸忙楼住我,把我拽到一旁,告诉我**了,不能让她多说话。我一听这话,有点半信半疑,我转口说,今晚我在这睡吧。爸爸说你要听话才是孝顺孩子**事,过两天就好了。就这样,我仍然在姑奶奶屋里睡。过了两天,我自感到有些不对,也许是心灵感应吧,这天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了。我想,不行!我得去看看妈妈,就披上衣服,赤着下身,光着脚直向后边小院跑去,刚进小院,就听到一声叫>他*的哭声!我知道不好了,一边哭,一边喊着妈妈跑去,这时爸爸一把把我拽住,看着我,老泪纵横下来。……老家的一匹老马拉着母亲的灵柩,回到老家,把母亲安葬毕,全家人致哀禁礼送走了母亲。
回忆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辛苦的一生,也是可怜的一生。她心系全家,唯独没有自己。她拳拳服膺于父亲;殷殷爱护孩子。她对我们兄弟三人的深厚之情、慈爱之心,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至此,我便滞留在老家里。两个哥哥在外面谋生,父亲也登上了寻找工作的征程,临走时告诉我,找到工作一定来接我。此时,“家”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实在意义了。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9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6:2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2-3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4#
发表于 2014-9-10 08:40 | 只看该作者
蹉跎岁月,历练人生,苦辣酸甜,成就英名。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8-2-3 11:23
谢谢朋友精辟点评光临!  发表于 2014-9-10 1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0:38 | 只看该作者
4812 发表于 2014-9-10 08:40
蹉跎岁月,历练人生,苦辣酸甜,成就英名。



《摄影 ·于老》

点评

开心  发表于 2019-6-7 23:49
快乐  发表于 2018-2-3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0:38 | 只看该作者
2014-9-10 18:48 上传
下载附件 (83.8 KB)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9-6-7 23:49
快乐  发表于 2018-2-3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0:39 | 只看该作者
2014-9-10 18:49 上传
下载附件 (117.37 KB)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9-6-7 23:49
快乐  发表于 2018-2-3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0: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于老彩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快乐  发表于 2019-6-7 23:49
快乐  发表于 2018-2-3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7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1:07 | 只看该作者
中秋时节艳阳天,侯爷邀我到乡间,备酒备菜又赠瓜,让我心里不得安。
向南骑行近两舍,二零五国道西侧,侯庄既是向往地,扑奔养鱼专业户。
塘主今年已不惑,淳朴厚道很健谈,相聚时间虽然短,唠起发家磕更多。
池塘包了三百亩,个人投入也甚颇,水好料精鱼儿壮,几只海鸥盘水上。
几千里外求鱼苗,市场发展亟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喜看农家致富乐。
农民富了不差钱,普通婚礼百万元,生活水准普面高,关键党的政策好。
养鱼国家不纳税,养船还有补贴到,有了房子又分地,年轻人奔开发区,
老年人也不种地,承包出去净得利。日子过得如月望,我辈心里却惆怅。
可叹工人老大哥,老来生活最蹉跎,工农差别已颠倒,工再返农可难了。
真心拥护党领导,富农政策就是好,农村住房集群化,楼房成了家天下,
农民对此有异见,不愿离开老家园,个别乡宦瞎胡搞,反腐利剑决不饶。
骑行下乡感受多,身虽劳累心快活,基础牢固国祚稳,民丰国泰万民乐。



已有 4 人评分威望收起理由
天津老黄牛+ 3赞一个!
水上老毕+ 2很给力!
蓝色海湾+ 3赞一个!
新手上网+ 2赞一个!
总评分: 威望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9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8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21:08 | 只看该作者
本應飯店一小聚
不如野炊自逍遙

鯽魚滿鍋香撲鼻
鴨蛋不鹹美酒醉

回首往事二十載
泳後羊湯整盤雞
今天騎行三十里
可歌可賀心可安

——《答泳友·泳醉不醒》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9-6-7 23:49
欣赏  发表于 2018-2-3 11:23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刘建华 + 2 赞一个!
新手上网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5 12:20 , Processed in 0.414501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