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十五歲,仍然能輕鬆愉快地冬泳,是和我六年的軍旅生活分不開的……
鐵道兵培養、燻陶了我的鋼鐵意志及堅韌不拔的毅力;加格達奇孕育了我不畏嚴寒、不懼冰雪的精神……
人老了,昨天吃的飯,今日可能記不清了;可年輕時的經歷想忘懷也忘不掉……
六二年春節前,年輕力壯、鬥志昂揚的天津新兵,從北站凱旋門禮堂,最後吃了一頓告別家鄉飯。登上北行的列車,行駛了三天三夜,纔到達黑龍江喜桂圖旗、牙克石鎮新兵營駐地。
第一堂政治課:著名將軍王震是我們的司令員;鐵道部部長呂正操兼政委。鐵道兵的前身,在抗美援朝時期,稱鐵道縱隊(相當一個加強團)。名著《炸不爛的剛鐵運輸綫》是真實的軍事報導。入伍時只有三個師。一師一團一營一連命名為《登高英雄楊連第連》“楊連第的故事”已納入教科書,家喻戶曉。楊連第的家鄉在天津,也是天津人的驕傲!
那時,是英雄輩出的年代,繼雷鋒、王杰之後“捨身攔驚馬的劉英俊”、“鋼鐵戰士麥賢德”……他們的英雄事跡歷歷在目,至今仍激勵著我們……
新兵訓練結束後,開拔到原始森林大興安嶺、春谷里。(地圖上根本找不到。)修筑了一年的“森林公路”, (自稱“反修路”,當時和蘇聯關係十分緊張,有備無患嗎。)一整年也沒見過一個長頭髮…… 一年多時間就擴充到十二個師。(我們的十二團,擴編成十二師。進京參加“地鐵工程”施工。不久,經雲南,換裝(剃光頭著蘭色工作服,簡單學了幾句越語。)、無聲無息,秘密潛入越南,參加“抗美援越”戰鬥。
三、六、九師共同會戰“加嫩綫”(即加格達奇至嫩江)建成後,可使東北鐵路環行。(計劃五年實際三年完成了全部鐵路工程。)
三師師部就設在加格達奇,我所在的三零零二醫院,(師醫院)也安營在加格達奇。三面環山一面繞水,不大的一個山溝,只有一個農場,不足二百人;還有一個軍人小賣部。(女人更少的可憐,幾乎見不到。)整個加格達奇地區一踏綠。(除了森林就是軍人。當時加格達奇也稱為“特區”有地區補助。在內蒙古、黑龍江交界處,隸屬不清。)
在零下47度,惡劣環境下施工、軍訓……
……突然,接到團衛生隊電話:隧道塌方了請求馬上支援……立刻趕到現場,我們驚呆了…… 打上止疼針、止血針、興奮劑、強心針之外,束手無策……兩米見方的巨石,把一戰士擠壓在隧道縫隙中……眼只能看著、想盡辦法還是救不出來……一天一夜過去了,多次昏迷過去……師領導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最後把各團的千斤頂都調來,從不同角度使力,連拉再拽,終於把多處骨折、奄奄一息的戰士托出來,送上擔架,奔向師醫院……(當時沒有救護車,即便有也沒有路。)抬擔架的戰士,在冰天雪地、寒風凜冽的情況下,穿著秋衣各個滿頭大汗、濕透了衣衫……
這個最後搶救出來的戰士,名叫“張春玉”當他第一次蘇醒時,第一句話就問,“戰友怎麼樣……”。在搶救途中,他的眼睛多次注視著自己的上衣口袋,我們從中取出僅有的沾染血跡的六元錢,(因為是特區,每月纔發八元錢。)春玉微笑著、小聲斷斷續續地說:“這是我……下個月的……黨費……”所有在場人員,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各個熱淚盈眶……
張春玉的事跡被中央軍委任命為《硬骨頭戰士張春玉》,在鐵道兵、軍區乃至全軍、全國,掀起向英雄學習的高潮……
張春玉是天津人,給天津人增了光,是天津人的驕傲,做為天津人而感到光榮、自豪……
……戰友,我們不會忘記你!加格達奇不會忘記你!!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你!!!
退伍時,鐵道兵已達十四個師。分別在全國最艱苦的地方,戈壁沙漠、林海雪原原始地帶、或無人區。除了逢山開山、遇水架橋外……參加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越自衛反擊戰;在航天事業上,作為鋪路先鋒,做出應盡的責任;在和平時期為建設祖國,隴海鐵路、鷹廈鐵路、成昆鐵路。成渝鐵路、通往拉薩的公路、鐵路…… 機場、港口碼頭,都有鐵道兵的身影、流血流汗乃至獻出寶貴的生命,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成為“天津引灤工程”的主力軍……(僅此工程就有二十一名烈士,長眠在潘家口水庫的烈士陵園內,長年被青山翠柏圍繞、清水碧波陪伴…… 愿英烈們萬古長青、永垂青史!)
全國百萬裁軍時,以著稱“鐵軍”的鐵道兵全體將士官兵,向軍旗行了最後一個軍禮!
十多年後,有幸和旅遊團,故地從游,親近我的第二故鄉加格達奇。見到高樓大廈依山而建,商店飯莊交錯縱橫,現代化的城市納入眼簾,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的奇景。一股熱流直湧胸膛,心情有說不出的高興,激動萬分。由於時間關係,還要匆匆離去,我卻戀戀不捨離開,日夜思念的第二故鄉……歸途中,當經過“老龍頭”車站時,(英雄張春玉受傷的地方。)我的眼睛濕潤了…… 當時的場面又浮現在眼前……我把頭轉過來,看到窗外的金達萊花開滿山坳,那裡有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青春、我們的情感……
再見:加格達奇! 再見:林海雪原中的明珠 —— 加格達奇!!——再見!!!
(在此,向戰友們泳友們敬禮!!!)
侯兆田 201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