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74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3-1 19:09 编辑


记忆中的毛主席、周总理和郭沫若——谈谈口译工作中的花絮 刘德有
2011-6-17



编者按:2010年9月17日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题为《我的人生与中日友好交流——选自刘德有影集》的图片展。在展览会开幕前,中国文化部前副部长刘德有向200多名日本观众发表了讲演,题目是《记忆中的毛主席、周总理和郭沫若——谈谈口译工作中的花絮》。以下是讲演全文。

    今天很高兴有这么多朋友在百忙中拨冗出席,我谨向各位表示衷心感谢。在图片展开幕之前,主办者要我讲一点什么,所以我想就这里展出的照片,谈谈我做口译工作中的一些花絮。
    我最早参与对日工作是1951年春在我的家乡——大连。二战结束后不久,大连就成立了人民政府,并创办了为人民政府留用的日本技术人员子弟开办的学校——大连日侨学校。人民政府派我到这所学校教中文,这便是我从事对日工作的开始。想来,经历了60个春秋。转过年——1952年12月,我被调到北京,参与了面向日本的综合性杂志《人民中国》的创刊,从此我搞了长达12年的笔译和编辑工作。当时,中日关系尚未正常化,还处于民间交流的阶段,在日本,要求日中友好的呼声开始逐渐高涨,要求恢复邦交的国民运动也此起彼伏。
    随着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的增多,日本代表团相继来访中国。中国也开始向日本派出代表团,——虽然为数还不多。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些口译人员。我本人一方面做《人民中国》的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常常被临时借调到接待部门去做日常的口译。后来,渐渐地开始做重要会见和会谈的口译。我参与接待的第一个日本代表团,是1954年7月在出席斯德哥尔摩世界和平会议之后返日途中来访北京的日本超党派国会议员代表团。团员中有后来分别担任总理大臣、众议院议长和外相的中曾根康弘,樱内义雄和园田直。当时,人们称他们为“青年将校”或“少壮派”。
    如果说在我的人生中有什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刘少奇、邓小平、陈毅、郭沫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会见日本朋友时,屡屡担任过口译工作。
    那时,我还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刚来北京不久就担任如此重要的任务,简直就像做梦。
    一个人的命运,是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可分的。这样想来,我只能说我是幸运的。
    当时,像如此重要的会见,都由国务院外办统筹安排。根据工作需要,外办便向外文出版局《人民中国》编辑部借调我去做口译。
    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做口译,不同于一般的口译,每一场都感到很紧张。我本人也是从“实习”开始,经历了从失败、失败、再失败,到逐渐熟悉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次给毛主席做口译
    我第一次给毛主席做口译是在1955年10月。由于过分紧张,一上来就出了纰漏。
    那是10月15日的下午5时,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会见厅里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铺了一块白色台布,看上去,简朴、大方。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陈毅等中方领导人坐在外侧,日本客人在内侧落座。我被安排坐在团长旁边。我从大连来到北京后,只是在国庆节的时候,从天安门广场远远地眺望过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但是坐在毛主席对面,近距离地看他的面容,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大概是因为太紧张的缘故吧,我感到全身僵硬。
    会见一开始,毛主席先向日本客人让香烟。团长说:“谢谢!我不会吸。”毛主席风趣地说:“不吸烟?好。你的道德比我高尚。”说罢,自己点了一支香烟,用那难懂的湖南口音说:“热烈地欢迎你们,我们都是同一个人种。”
    如果我当时按字面老老实实地翻译,就什么问题也不会发生,但我想把“人种”译作“种族”,结果,很糟糕!由于心脏在蹦蹦跳,慌乱之中我竟把“种族”说成“民族”。
    真不愧是周总理!在场的周总理听到我的翻译错误,立刻纠正说:“不是‘民族’,而是‘人种’。”——我更加紧张,陷入不知所措的“恐慌状态”。就在这时,坐在长桌边上的出生于东京、会讲东京土话的廖承志急忙坐到毛主席身旁,微笑着说:“我来,我来”,就自告奋勇地担任了这一场重要会见的翻译。我感到十分惭愧,但心情比先前轻松得多了。
    会见的时间,包括翻译在内,持续了三个小时。对于我来说,这是学习口译的绝好机会,我全神贯注地听毛主席的谈话和廖承志的翻译。廖承志的翻译,不仅日语流畅,而且很传神,该俏皮的地方俏皮,该严肃的地方严肃,使日本客人能够感受到毛主席的讲话既有很深的哲理,又风趣、幽默,引起了他们阵阵笑声。
    当时,世界人民反对美帝。毛主席说,美国的“手”很长,在世界各地到处伸“手”,各国人民一定会把美国的“手”顶回去。朝鲜战争时,中国“就顶过美国的‘肚子’……”
    廖承志把毛主席说的“顶”,译作“突き飛ばす(tsukitobasu)”。应当说,译得很传神,非常恰当。但是,廖承志在译到“顶”字时,稍微迟疑了一下。毛主席忽然发现自己在讲话中用“顶”这个词,可能不好翻译,便问坐在旁边的廖承志:“‘顶’字怎么翻呀?不好翻吧?”说罢,自己笑了。廖承志微笑着说:“可以翻。”
    这一天,毛主席兴致特别高,他纵论天下大事,旁征博引,运用辩证法谈了如何对待核武器和世界大战以及世界和平等问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961年10月7日上午11时。
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了前来参加国庆盛典的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和教育代表团等日本友人。同时被接见的还有住在北京的、人们称为“民间大使”的西园寺公一。
站在门口迎接日本朋友的毛主席,这一天身着深灰色的中山装。他红光满面,一头乌发,显得比往常更加精神。
廖承志站在毛主席身旁一一介绍来访者。
毛主席边与客人握手,边亲切地询问:“你是第一次来中国吗?”
不消说,在温馨的气氛中我做翻译的心情也不那么紧张了。
教育代表团中有一位客人告诉毛主席他是搞儿童文学的,毛主席听了,风趣地说:“那你是安徒生的朋友喽!”那位日本客人异常兴奋,赶忙说:“今天见到毛主席,是我人生戏剧的最高潮。”
勤政殿的客厅很大,正面挂着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红色地毯上,摆放着藤椅和藤茶几。在中国国旗前合影后,毛主席随手拿起茶几上听装的“熊猫”牌香烟,向24位日本客人每一位都让了一支。客人当中有人不吸烟,但是毛主席的盛情多难得啊,便把接过来的香烟珍藏在上衣口袋里。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日本代表团的这次访华,是在社会党书记长浅沼稻次郎被右翼分子刺杀后一周年时实现的。在这一年当中,日本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日本人民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声浪中,岸信介内阁垮台,池田勇人就任了首相。
毛主席对客人表示欢迎后,操着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开始发表了“朋友有真朋友,有假朋友”那篇著名的讲话。
“你们是真正的朋友。日本除了亲美的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军阀,广大的日本人民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你们也会感到,中国人民是你们的真正朋友。朋友有真朋友,有假朋友。通过实践,可以辨别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
毛主席的讲话,总是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像我这样水平的人是无法企及的。特别是在翻译时很怕毛主席引经据典,讲一些不熟悉的成语、谚语。
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毛主席在谈话中引用了中国一句谚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时进入我耳朵里的是浓重的湖南口音:“wu yi lei gyu yin yi kyun fen”。如果用普通话来说,就是:“wu yi lei ju  ren yi  qun fen”。由于没有听懂湖南话,我紧张得脑子轰地一声,不知如何是好?
在场的廖承志看到我的窘相,又一次助我一臂之力。用日语说:“類は友を呼ぶ(rui wa tomo-wo yobu)”(同类呼友)。
哦,原来如此!的确译得好!佩服之至!
后来,我查了一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出处是《易经》。
“你是哪一年入的党?”   
   1962年1月2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住处会见了以铃木茂三郎为团长的日本社会党第三次访华团。这一次也是安排我去做的翻译。
    宾主落座后,毛主席带着赞赏的口吻突然说:日本社会党不同于欧洲的社会党,是一个有战斗性的“奇怪”的党。我立刻意识到这是指日本社会党旗帜鲜明,坚决反美。
    铃木茂三郎在致辞中谈到,日本人民掀起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斗争之后,新上任的美国驻日本大使赖肖尔一上任,就积极地开展对日本工会和知识阶层的工作,借此要削弱和瓦解从1960年初高涨起来的反美斗争。
    毛主席对铃木的讲话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问在座的廖承志:“赖肖尔的名字,英文怎样拼?”
    我知道毛主席一直在学习英文,所以,毛主席问赖肖尔的英文拼法,是不奇怪的。
    廖承志把拼法写好后,让另外一位陪见人确认了一下,便送到毛主席手中,说:“赖肖尔的名字很罕见,看来,不像盎格鲁撒克逊的后裔……”
    毛主席在谈话中向代表团着重地介绍了中国革命的过程。在谈到各个历史时期参加革命的人数时说,现在年轻的党员大量增加。毛主席一面说,一面把脸转向我问:“你是哪一年入的党?”
    “1956年。”我回答后,毛主席对客人说:“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入的党。”
    在谈话过程中,代表团团员、军事评论家石桥政嗣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问题:“毛主席善于用兵,所以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请问,读的是什么兵法?是《孙子兵法》嘛?”
    毛主席笑着回答说:“我不是靠看书本打仗。靠书本是打不赢战争的。我是边打边学。”
    “您读过克劳塞维茨的书吗?”
    “革命前没有读过。后来读了。克劳塞维茨的著名论点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这句著名的论点,我曾在什么地方读过,所以还记得,使我能够顺利地翻译出来。译完,不觉松了一口大气。
          毛主席问我名字,并问“你有德没有德?”
    进入1962年,为毛主席做翻译时,有两次我被问过姓名。
第一次是1月3日晚,毛主席会见日本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理事长安井郁时。那一天,日方出席者还有安井郁的女儿和在北京常驻的西园寺公一夫妇。中方有廖承志和王晓云。
我比客人早一步来到会见厅。也许我在毛主席看来是生面孔。毛主席问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德有。”
在一旁的廖承志介绍说:“是今晚的翻译。”
我同毛主席“对话”,这是第一次。像我这样的“小不拉子”,毛主席是不可能记住名字的,但尽管如此,我也感到很高兴。

第二次是1964年7月10日下午。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社会党系统的五个代表团。
    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我进会见厅看到,毛主席和乔冠华、赵安博等人坐在藤椅上等待着客人的到来。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身穿一件短袖白衬衫。我的这一身打扮似乎跟当天的庄重气氛不协调。我只好安慰自己:我不过是一个翻译,着装可以不必太讲究。
    按惯例,那一天还另外配备了一位译员。毛主席知道我要担任那一天的主要翻译,便亲切地问我:“你叫什么名字?”
    前面已经说过,1962年1月3日毛主席在会见安井郁时曾问过我的名字,但他不可能记得,这也不奇怪。
    我回答:“我叫刘德有。”
    “德有?你有德没有德啊?”毛主席问。
    听父母说,我的名字是出生后请私塾的先生起的。据说出处是《论语》中的“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摘取了其中的“德”和“有”。按汉语的习惯,应该是动词在先:“有德”。但是,私塾的先生却按《论语》的语句顺序,定为“德有”。也许在毛主席听来不像汉语,觉得挺别扭的,便问了“你有德没有德?”
    毛主席这一问,使我不知怎样回答才好。自己不好说“我有德”,但又不好说“我没有德”。正在发窘时,赵安博从一旁说:“他品质很好。”
    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
还可以和“马马虎虎
    我最后一次为毛主席做翻译,是在1965年8月26日下午。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参加中日青年大联欢的几批日本青年代表团。我在这前一年,作为《光明日报》的记者常驻东京。当时我因休假正好在北京度假。那一天,我得到通知要我去做翻译。
    有400多名日本青年聚集在大厅里,而团长和主要人员则在另一间屋子里,等待着中国领导人先行会见。
    不一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贺龙、郭沫若、刘宁一等人来到这间屋里。中国有这样多的领导人一次出面会见日本青年,是罕见的。由此可见,中国领导人是多么的重视中日青年交流。
    常驻北京的日本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砂间一良夫妇和驻京的西园寺公一作为陪见人也被毛主席接见。
    毛主席简要地介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讲完后,毛主席请日本朋友发言,问:“谁有什么要谈的?”也许由于砂间书记在场,日本青年们不好意思开口,都保持沉默。过了一会,砂间书记打破沉默,说:“主席身体好吗?”
    毛主席说:“还可以。”
    我把“还可以”译作日语“まあまあです。(maa maa desu,)”
  毛主席听见“まあまあです。(maa maa desu.)”,便模仿“maa maa”,说:“马马虎虎”。
  这引起了在座的中国领导人一阵愉快的笑声。我立即又把“马马虎虎”译成另外的日语。
    然后,毛主席等中国领导人移到另一个大厅,去会见那几百个名日本青年。这次会见结束后,我又回到东京。不到一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我为毛主席做翻译,这竟成了最后一次。
“日本没有虎吗?”
    下面,再谈谈我为周总理做翻译的一些情况。
    我为周总理做翻译,最初也是从“实习”开始。我在几次周总理会见日本客人的现场,集中精力观察周总理讲话的内容、神态以及发音的特点。当时在中国领导人中,周总理的话最接近普通话,很容易懂。但是,个别字的发音也有独自的特点。例如,“矛盾”,一般读作“mao dun”,但周总理在上世纪50年代却读作“mao shun”。我觉得奇怪,回家查了字典,才知道“盾”同于“楯”,古音读作“shun”。周总理是按古音把“矛盾”读作“mao shun”,而没有按现代音读作“mao dun”。
    有一次,周总理会见日本关西经济代表团。在谈到日本向东南亚渗透的问题时,周总理说,“东南亚人一听到‘日本’,就‘tan hu shi′t  bian’。”
    “tan hu shi′t  bian”?什么意思呢?在那一刹那,我没有听懂。
    周总理把“色”读作“shi′t”,因此我把“色变”错误地听成“事变”。但,从这句话的上下文分析,判断讲的不是“事变”。我开始犹豫,不敢往下翻,便停顿了下来。
    周总理诧异地把脸转向我,问:“怎么?日本没有虎?没有‘谈虎色变’的成语吗?”
    我一下子领会周总理说的是“谈虎色变”,便赶忙翻译过去。
    想来,我的这次“失败”,一来是由于不熟悉周总理的发音特点,二来是由于平时对国际形势学习不够。应当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在那一时期,周总理不止一次地在对外宾的谈话中,谈到这一问题时使用过“谈虎色变”这个成语。只是我到后来才知道这一情况。
什么是“阮玲玉”?
    我在翻译中遇到困难时,周总理亲自向我伸出过“援助”之手,如今这已成为难忘的回忆。
    “阮玲玉”。
    当我从周总理的口中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心里着实发慌。“Ruang Ling-yu”,到底是哪几个字?我脑子一片白。
    这是1957年3月11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周总理会见以著名导演牛原虚彦为团长的日本电影代表团。在谈话中,出现了“Ruan Ling-yu”。这个人是谁呢?
    “Ruan ling-yu”,是上个世纪20年代在中国曾红极一时但又遭受不幸命运的女演员阮玲玉。对于这位超级女明星,中国人太熟悉了。然而,由于我当时还很年轻,况且出生在一度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大连,对于中国内地上海的情况不甚了了,又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尤其糟糕的是我对于中国电影界的历史和明星漠不关心,所以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阮玲玉。
    “这便如何是好?”
    我心中焦虑,急切地盼望着有谁能助我一臂之力。没想到周总理看我译不出,很为难的样子,便在我翻译用的笔记本上,用铅笔写了三个字“阮玲玉”。也许总理觉得字迹潦草了点,怕我认不出,在本子上又一笔一画地写了一遍。我照着汉字译出,说:“げんれいぎょく(gen rei gyoku)”时,牛原等人频频点头。看来,他们早就熟悉这位名伶。不知道的只有“不学无术”的我。
“应当让年轻人懂得历史”
    会见结束后,周总理把中方陪见人和我留下来,说起我翻译中“卡壳”的事。
周总理说,“应当让年轻人懂得历史,不能割断历史。割断历史,不好。”
周总理的这一教导,指出了当时社会上一般不重视对年轻人进行历史教育的倾向。或者说只强调重视革命历史教育,而忽视进行全面的历史教育。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周总理对我进行了批评、帮助和教育。周总理的批评,一针见血地触及了我的弱点,同时又给我明确地指出了努力方向,使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周总理当时留下宝贵字迹的本子,我一直珍藏到现在。每当我拿出本子,看到周总理那具有特点、饱含殷切期望的手迹时,总是感到有一股无穷的力量,在鞭策我,鼓舞我。
     我在工作中深深感到周总理对翻译人员要求严格,但同时又特别关心翻译人员在政治上和业务上的成长。周总理希望翻译人员能多学习和掌握政策,多了解情况,多熟悉业务,并指示有关方面为此给翻译人员创造必要的条件。
有一次,周总理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一批日本客人。接待班子的负责人孙平化带着我和其他几位工作人员先一步到大会堂福建厅,等候总理,以便向他汇报。周总理来到福建厅落座以后,孙平化便开始汇报。当时我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翻译,而且顾虑所汇报的内容我听了不知是否方便,就选择一个离汇报的地方稍远的位子坐下。周总理发现后,用轻松的但又严肃的口气对我说:
“你过来坐嘛!你也来一起听一听。你怎么自外于人民啊?”
周总理的关怀,使我在进入那一场翻译工作前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对我做好当天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别开生面的“车中会谈”
在谈到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时,我们自然会忆起周恩来总理和众多日本方面的“掘井人”。如果要我举出其中一位代表性的人物,我要举出松村谦三先生。
因为松村谦三是一位在中日邦交未恢复前的那段严峻时期,推动中日关系由“民间往来”向“半官半民”阶段发展的日方有功人士。
从1959年到1964年,松村谦三总共三次访问中国,与周总理进行过多次会谈。我担任了这些会谈的翻译。
松村谦三战后第一次访华,是在1959年10月。当时,中日之间的“战争状态”在法律上尚未结束,两国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但是,民间的交流在加快发展,经济往来自不待说,文化交流也已开始。中日之间的往来有了相当的进展。
然而,1958年5月在长崎发生的日本右翼分子污辱中国国旗的事件,彻底破坏了中日两国间已经出现的友好气氛。不消说,这是当时的岸信介内阁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的必然结果。由于“长崎国旗事件”的发生,中日两国间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交往渠道几乎全部中断,剩下的只有中国方面向日本中小企业提供“照顾物资”这条细小的渠道。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从1959年起,日本一些有远见的政界人士忧虑中日关系的现状,开始展开活动,以谋求改善中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位到中国来访问的有影响的日本政界人士,便是前首相石桥湛山。那是1959年9月的事情。紧接着就在当年10月,松村谦三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率团来华,其目的是要打开当时的僵局。
说到松村谦三的第一次访华,应当大书特书的是那场著名的“车中会谈”。10月25日上午,周总理陪同松村谦三一行,乘坐特别安排的专列前往位于北京西北的密云水库参观,在列车上举行了“周恩来、松村会谈”。
这趟专列从北京出发时就挂有一辆公务车。列车启动后不久,我陪同松村先生来到这辆车厢。车厢内布置得像一间客厅,秋日柔和的阳光透过车窗射进来,显得明亮、温馨。我看到周总理已经等候在那里。根据双方约定,中方陪同人只有廖承志,而日方没有安排陪见人。这是一次深入的会谈,日方后来把这次会谈称为“车中会谈”。
周总理和松村谦三利用往复北京、密云间的各两个小时,就中日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在会谈中,周总理对岸信介内阁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和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动向明确表示了反对,同时,强调说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中日两国关系。松村说日中两国有两千年的友好传统,他表示不希望把现在这样的不幸状态持续下去,应当早日恢复正常关系,并且强调说日本愿意与中国一道为世界和平而努力。但是,松村却极力为岸信介内阁进行辩护。
有一次在会谈中,松村表示担心中国强大后会成为威胁。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样发展下去,会变得很强大”。松村用的日语是“恐ろしく大きな国になる(osorosiku ookina kuni-ni naru)”。
我想,在外交场合,翻译要严密、准确,就机械地按字面把这句话译为“中国会变得可怕的大”。也许日语的“恐ろしく大きい”,只意为“很大”,而没有“可怕”的意思,但我把它译作“可怕的大”。
这样,就引出了周总理的一段阐明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话。他说:“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苦。因此,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绝对不会侵略别国。中国怎么会侵略日本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由于我的翻译不甚恰当,竟使会谈稍微偏离了方向。正因为这是一场重要场合的翻译,我深感自己的责任。不过,我当时很不严肃地自己安慰自己,暗暗地想:由于我翻译的不准确,反而引出了周总理关于和平外交政策那一段富有哲理的谈话,这岂不是“歪打正着”嘛?当然,这是很不应该的。  
在这次会谈中还有一个插曲,那就是松村先生总想给外界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方面完全同意了日方的主张。对此,周总理明确地说,“我是中国共产党人,松村先生是日本自由民主党的成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怎能都一致呢?不一致是自然的,不可能全都一致。在这个前提下,中日两国实行和平共处,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我们是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周总理态度明确,毫不含糊。真不愧是周总理!
松村谦三的第三次访华,为中日贸易从民间的友好贸易发展成为民间的长期贸易奠定了基础。紧接着,高碕达之助率团来北京,于同年11月9日与廖承志之间签订了“中日综合贸易备忘录”。据此,取廖承志的“廖(LIAO)”和高碕(takasaki )的字头“LT”二字的LT贸易—— 一种新型的中日贸易问世了
在这一基础上,1964年4月松村谦三第三次访华。为了顺利进行“LT贸易”,日方通过与周总理会谈,商定互设常设的贸易联络办事处,并且商定两国新闻界渴望已久的互换常驻记者事宜。双方就这两项事宜签订了协议。
1964年8月,以孙平化为首席代表的廖承志办事处在东京纪尾井町建立,同年9月29日,中国的7名新闻记者(我是其中的一员,中方保留了两个名额)抵达东京。同一天,日本的9名记者到达北京。从此,中日之间战后第一次实现了互换新闻记者。
松村谦三的三次访华,把中日关系从“民间往来”推向“半官半民”,应该说,这是具有画时期意义的。而1972年实现中日恢复邦交,也是有赖于“半官半民”所奠定的重要基础,我想,这样说是决不为过的。
这里,我想插一段话。大家很想知道周总理是否曾想过访问日本?记得,我在做翻译的过程中,周总理曾关切地询问过京都附近的琵琶湖的情况。还有一次,在欢迎高碕达之助的宴会上,高碕问周总理:“您可否在适当时候访问日本?”由于当时中日尚未建交,周总理回答说:“现在不可能。不过,法律上有‘假释’,如果总理可以‘假辞职’,我就可以去。”  由此可见周总理的心情。仅仅是由于当时不具备周总理访日的条件。后来,中日建交有了这个条件。如果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很快就签订,周总理很有可能访问了日本,但遗憾的是这个条约竟拖了6年之久,于1978年才签订。而周总理在此之前于1976年已经去世。这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从郭沫若访日想到的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50多年前,1955年12月郭沫若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访日的一件往事。
我当时是随团的译员。郭沫若一到日本就提出要去北镰仓,为岩波书店创始人——岩波茂雄扫墓。那时还年轻的我,开始很不理解郭沫若为什么要为一个日本人扫墓?
大家知道,郭沫若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受到旧政权的迫害,在上个世纪20年代曾亡命日本,住在千叶县的市川市。1937年7月发生芦沟桥事变,郭沫若只身逃出日本,回到中国,投身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留在日本的妻子和五个孩子受到日本政府的政治迫害,在经济上也陷于极度的困难。夫人被宪兵抓去,一家人进退维谷时,岩波茂雄到市川市找到郭沫若的长子,表示要负担一家的生活费和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在当时来说,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会被说成“通敌”和“卖国”。然而,岩波茂雄却丝毫也没有犹豫。
遗憾的是,岩波茂雄在新中国诞生前三年,即1946年故去。对于郭沫若来说,岩波茂雄是未曾谋面的恩人。郭沫若要利用相隔18年访日的机会,去为从未谋面的恩人扫墓。
当岩波茂雄的后人向郭先生道谢时,郭沫若也正襟危坐,感慨而郑重地说:“我虽然没有见过岩波茂雄先生,但受到他多方关照,我非常感谢。18年前,我把家属留在日本,只身回到中国,而岩波先生出资供我的孩子上学。现在,两个孩子大学毕了业,长子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员,次子在上海工作。我不知怎样向岩波先生表示感谢才好?……”。
说罢,郭沫若挥笔写了这样一首诗:
生前未遂识荆愿,
逝后空余挂剑情。
为祈和平三脱帽,
望将冥福裕后昆。
“识荆”,是久闻其名而初识面的敬词。诗的第一句“生前未遂识荆愿”,是说岩波茂雄先生生前,我未能实现与他见面的愿望。第二句“逝后空余挂剑情”,是说我本想向岩波先生当面表示感谢,但先生却已不在人间了,只得现在到墓前补上。这一句用了一个典故“挂剑” 。“挂剑”的典故出自《史记》和《蒙求》。春秋时,吴国的王子季札使鲁途中,来到徐国。徐君见季札所佩宝剑,很是喜欢,但未能说出口。季札虽然看出徐君的心思,但由于是在历访各国途中,不能把剑送给他,就离开了徐国。回国时,季札想满足徐君的愿望,便又来到徐国,但徐君已经故去。季札把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了却了自己赠剑的心愿。这一句,是说我本想向岩波茂雄先生当面表示感谢,但先生却已不在人间了。
最后两句“为祈和平三脱帽,望将冥福裕后昆”,是说我在岩波先生墓前祈念和平,并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获得幸福。
我认为,这段动人的佳话是为一般人所不大知晓的中日交流史中的宝贵一页。在中日关系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先人为构筑今天的中日关系付出了艰辛努力。在处理两国关系时,毫无疑义,彼此都要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但在两国人民的交往中,我认为“情”也很重要,在发展今后的中日关系和文化交流中,“情”是不可缺少的。
说到中日关系,我深切地感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日关系中,民间交流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日中友好运动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民间的“草根运动”。中日关系能够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局面,正是凝聚着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掘井人”的心血。迄今为止的两国交流的历史证明,中日友好的基础正是广大两国人民的友好。对于这样得来不易的中日友好的果实,两国人民有千条理由万条理由去加倍地爱护和珍惜,而没有一条理由去损害它。
今天,中日关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进入了全面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时期。在新形势下,两国的民间友好交流是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因而已经过时?依我说,不能这样看。
民间外交,无论在推进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继续发展,在教育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加深相互理解和信赖,消除两国间存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制止和反对破坏两国友好关系的活动方面,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毋宁说,两国的复交使人民间的友好活动有了更广阔的交流渠道,而且更加增强了这种活动的力量。我认为,今后最重要的是两国人民要在坚持中日关系的原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中日民间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从而继续推动中日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我认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
21世纪中日关系的关键词,应当是和平、友好、合作、发展,而不应该是不友好、不合作、反目、敌对。这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应该追求的目标。这次举办图片展,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和愿望。如果它能对今后的中日友好交流多少起一点作用,那将是望外之喜。




来源http://tokyo.cccweb.org/cn/sy/fxzg/7972.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3-1 19:27 编辑



刘德有新著出版 披露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翻译经历
四位翻译届元老专题对话: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http://www.bisu.edu.cn/Item/17817.aspx






日本创价大学授予著名翻译家刘德有名誉博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3#
发表于 2012-3-6 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05 | 只看该作者
渤海辽河 发表于 2012-3-6 13: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12 | 只看该作者

杨连升


    1967年生于大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大连画院副院长。作品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国画展银奖,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铜奖,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全国书画院作品联展徐悲鸿奖,第四届全国当代山水画展优秀奖等。作品特邀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等。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收藏,国内外辞书、期刊、媒体多次介绍画家及作品,出版有个人作品集。



出处:http://yujunfu001.blog.sohu.com/164798786.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16 | 只看该作者

人物简介  杨连升,1967年生,辽宁大连人。毕业于大连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书画印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书法家协会、大连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大连创作中心主任,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秘书长,大连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连画院副院长等。1993年在大连市举办个人画展;中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书画展并被收藏;中国画作品及简历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作品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北京艺术交流中心藏画选》等多部编集。书法作品曾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奖展览”中获成就奖并入编作品集;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有《杨连升画集》等。

作品年表  1994.9 中国画作品《古塬》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美术作品展”(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1995.6 中国画作品参加“第三届东京国际邀请展”。

  1997.1 中国画作品《秋色赋》获“第三届国际枫叶奖水墨画大展”优秀奖。

  1997.7 中国画作品《往事如云》获“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辽宁省美术作品评奖大展”佳作奖(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1997.11 中国画作品《对话》参加“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并被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1999.9 中国画作品《世纪景观》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美术作品展”(辽宁省美术家协会)。

  1999.9 书法作品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华人画家、书法家作品大展”成就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9.12 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新人奖(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9.12 中国画作品《石散晴雪》入选“99澳门回归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0.4 中国画作品《往事如云》入选“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0.5 中国画作品《富贵图》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家扇面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0.8 策划、实施“首届大连艺术博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2000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集》。

  2000.10 中国画作品《深山访友图》入选“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1.2 中国画作品《山居图》获“民族魂、国土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1.3 大连电视台摄制专题片《平凡世界——画家杨连升》。

  2001.5 在日本东京举办个展,《富士风光》等5 幅作品被日本KNACK株式会社收藏。

  2001.6 中国画作品《夏韵图》被日中道民会议议长古川隆之收藏。

  2001.8 策划、实施“2001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首届国际中国画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2001大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集》、《2001国际中国画年展作品集》、《2001国际中国画年展论文集》。

  2002.4 中国画作品《西部风情》获“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优秀奖(中国文联)。

  2002.5 中国画作品《回望》参加“第六届亚洲美术大展”。

  2002.6 中国画作品《西部回忆》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辽宁展区金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2.8 策划、实施“2002大连艺术博览会”、“中、日、韩名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2002大连艺术博览会作品集》。

  2002.9 辽宁电视台摄制专题片《关东艺苑——青年画家杨连升》,美术报发表总编斯舜威专访“构筑文化风景线”——访大连艺术博览会秘书长杨连升。

  2002.10 中国画作品《世纪景观》获“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3.4 中国画作品《秋山图》参加“中国美协江苏创作中心成立全国著名画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3.5 中国画作品《清韵图》获“全国小品精作大赛”优秀奖(《国画家》杂志社)。

  2003.8 中国画作品《西部回忆》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3.10 中国画作品《荷韵》参加“彩与墨的对话”两岸当代艺术家交流展(国际彩墨画家联盟、中国美术出版社)。

  中国画作品《荷》参加“中国美术名家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4. 3 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创作研修班(文化部、中国美协)。

  2004. 7 中国画作品《岁月如歌》获迎接第十届全国美展辽宁美术作品展金奖。

  2004.12 中国画作品《金秋》获“辽宁省群星奖”银奖(辽宁省文化厅)。

  2005..2 中国画作品《暖冬》参加“第二届全国书画院作品交流展”获徐悲鸿美术奖。

  2005.10 中国画作品《暖冬》获“第三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展”银奖(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

  2005.11 中国画作品《朋友》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5.12 中国画作品《暖冬之二》入选2005年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4 中国画作品《二零零年的第一场雪》入选“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7 中国画作品《壶口瀑布》参加“中央电视台藏画展”。

  2006.11 中国画作品《暖冬之三》获“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最高奖—优秀作品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7.10 中国画作品《原上草》参加首届草原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

  2007.11 中国画作品《暖冬》参加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

  2008.1 中国画作品《远声》参加“继承与发展”第四届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巡回展。

  2008.6 作品《海天一色》参加中国当代优秀美术家慈善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

  2008.6 策划2008大连中国画名家提名展(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大连市文联),主编《大连国画家》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8.8 作品《岁月如歌》特邀参加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奥组委、文化部)。

  2008.9 主编《大连画院作品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

  2008.10 中国画作品《远声》参加北京保利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22,500元。

  2008.12 中国画作品《大机器时代》参加北京嘉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100,000元。

  2008.12 中国画作品《远声》系列参加回顾印象中国画学术提名展(中国国家画院)。

  2009.3 出版《远声·杨连升中国画作品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9.5 策划主办“新翼·第二届大连青年美术家学术提名展”主编作品集(大连出版社)

  2009.6 作品及简历入编《当代中国画三·山水卷》(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10 中国画作品《川西印象》入选中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并编入作品集

  (中国国家画院·成都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9.10 中国画作品《暖冬》参加首届中国美术家翰墨飘香作品展并编入作品集

  (中国国家画院·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10 中国画作品《渤海湾——生民》入选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并编入作品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10 中国画作品《涛声依旧》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编入作品集

  (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11 中国画作品《雅园清韵》参加“神州风韵”首届华人书画艺术年展并编入作品集

  (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12 中国画作品《千树万树梨花开》参加“中国气派·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画家学术邀请展”并编入作品集(《中国艺术报道杂志社》、北京、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12 中国画作品《暖冬》入选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并编入作品集(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

  2010.02 中国画作品《黄河壶口》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迎新春中国画邀请展”,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04 中国画作品《远声》之十九、二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无锡博物院展出,并出版作品集。其中《远声》之十九被无锡博物院收藏。

  2010.07 中国画作品《远声》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纪念建党89周年红色之旅中国画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08 组织策划当代中国画名家大连雅集活动。

  2010.09 组织实施第四届东北四城市关东新生代美术作品展,并任评委。

  2010.10 水彩画《生民·渤海湾之二》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在江苏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11 中国画作品《贵州印象·天生桥》等3幅作品参加“水墨年华·中国画名家巡回展浙江站”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11 中国画作品《玉龙春雪》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在桂林美术馆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11 中国画作品《川西印象》、《苏斯达里写生》参加大连艺术家赴美作品展,在美国洛杉矶长青文化广场展出。

  2010.12 中国画作品《太行晨晖》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在河北省美术馆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12 中国画作品《贵州印象·天生桥》等3幅作品参加“水墨年华·中国画名家巡回展深圳站”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2010.12 中国画作品《暖冬》等4幅作品参加“高峰体验·当代中国画十名家山水画作品展,在大连图书馆展出,并出版作品集。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094747.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3-12 15:19 编辑



杨连升


2010-08-11 www.dlxww.com
       




杨连升,1967年出生于大连,1993年毕业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2004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大连画院院长助理。用大连的符号表达自己的语言    作品《远声》的面前时常只有一位观者,静静地驻足,很长一段时间,静静地离开,一会儿,又一位观者……画面上是一艘木制的古船在白茫茫的天际下静静地停泊在一片素洁迷离里,这里没有马达轰鸣,船上没有乘客,甚至无人来掌舵,仿佛岁月的车轮,碾过历史的过往,演绎着世间的沧桑蜕变,这样的沉静无法不让观者凝神深思。这是以画古船与海、雪景见长的杨连升带来的作品之一。    “2005年,我开始寻找怎样创作国画才能表达自己的语言和风貌。”杨连升介绍着自己的创作历程。“画国画的人都注重写生,南方有优美的风景,我们即使到南方写生,一年也只能去几次,所以我当时就想在大连寻找写生的素材。”在大连生活的40多个年头让杨连升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审视,他在脑海梳理了这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渐渐沉淀出这个城市岁月痕迹留下的特征,于是古船这样的海边景色跃入眼帘。古船是大连人过去和现在出海的工具,作品中的城市符号给观者亲切可信之感,也就更能引起观者灵魂的共鸣。    《远声》系列的两幅作品色彩上有所不同,一幅色彩相对鲜明一些,杨连升介绍说这是他的前期作品,他的作品不囿于传统的中国画,写实的风格,特写式的聚焦,以及融入西方水彩、水粉画的一些笔墨画法,让他的作品拥有自己的特色。当然在实践中,杨连升也在不断改进,现在他的作品风格多以黑白调子为主,整体渗透出的现代气息更与时代结合得紧密。“另一幅画是后期的作品,我弱化了西画的色彩,色彩尽量平淡,让画面显得更为静态,这样更能表现内心的平和。”杨连升笑着说:“我的工作要求我不仅要创作,更要思考怎样引导大连的作者进行真正的创作。”这样的作品就在传递着作者在时代大潮中不为金钱所动的平静的创作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21 | 只看该作者


远声的召唤
——读画家杨连升作品有感

作  者      壁 光

    艺术的价值,在于他用图式的符号来表现某种精神上文化理念,来唤起人们隐藏在心灵深处的共鸣,鞭笞着人们向着更深更远的方向走去……
    杨连升的艺术作品多以表现海边独特景观为主题,将散乱的布景整理成一幅幅新奇的画面,表达对往事的不舍与眷恋,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其笔下极具个性化的物象价值取向,重新审视那些海岸上的礁石,锚链,旧船,坚实而有力量,这些作品的精髓不仅仅在于选材上的独特,更在于他将一种人类灵魂的情感注入了物化的世界,使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我最初接触到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便是《远声》系列作品,那载满记忆年轮的船舶,孤独的停靠在岸边,远处天海茫茫如同岁月穿梭时空没有边际,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伫立在河岸,回首来时路,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传奇而坎坷的一生,每个人回忆起年少往事都会不禁感慨万千,敦促着我们站在历史面前,理性的思考手中的今天……无法忘记的是《大机器时代》,对海岸一堆废旧锚链的特写处理,那些扭曲着交织在一起的锚链给人以沉重的思考,斑斑驳驳的铁锈吞噬着沉重的链条,使人联想到他曾经沧海一粟的过去。我们站在《大机器时代》面前,通过沉睡的锚链回忆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回忆着每一次浪潮的革新所带给我们的沧桑巨变。加之夸张的色彩运用,使得本无生命的铁锚如同干瘪的血管充溢着新鲜的血液,奔流至今。这些被人遗忘的弃物,在杨连升的笔下变得鲜活生动,一如暮年的老人,在伤逝与哀婉中同岁月做着最后而有力的抗争,这也正是画者将乐观的心胸传递给人们的生活的感受。作品《浮云》采用的是俯视的视角,将船的整体描绘的坚实挺拔,表现出人类内在的不屈服性。《往事如云》以真实的视角再现船舶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黯然消逝,似乎向人们上演着当年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诉说着无以释怀的往事云烟,唤醒曾经与他共患难的人们心灵深处的呼声,岁月已逝,人去楼空,唯独这记载历史的旧船依然守望在那里,见证着往事浮云。这些或悲或怀的景象,牵引着人们迸发出久违的奋发向上的力量。《世纪景观系列》则有着独特的审美视觉,强烈的冲击力,跌宕起伏的意境,画面通过苍老古朴的万物的变迁,揭示着人类永恒的情感的延续,可以说他在用他的人生阅历品读着世界,而后又将其物化传递给更多的共鸣者。作品《对话》让人们感受的是来自远方的呼唤,静心聆听着藏传佛教的经声,渐行渐远的钟声时隐时现,将人们从凡事中唤醒,沉静在佛教的空明的世界,让人的心灵微妙的颤动。
    可以说,杨连升的作品是写实的,以真实细腻的手法描绘着岸边似曾相识的景物,他既是一位旁观者,也是一位历经者,真真切切的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紧抓生活的这片土地所赋予他的灵感,借助礁石,锚链,旧船绘制心中的索引图,透过视觉体验给予读者理性的思索,他的造型能力是不可忽视的,深厚的功底促使他笔下的景物简约明了而又深邃刻骨,往往借助象征和隐含寓意的手法来表现大自然赋予他的艺术启迪和他对海洋故土的热爱与执着。也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定位在深层次的灵魂的呼唤上,岁月沉淀出生活的真谛,细细品味那一艘艘停泊的船只,演绎着世间的沧桑蜕变,刻写着读不尽的经书,呼唤着人们对待向往的生活的执着追求,将艺术的生命力发挥至极。
    艺术之路在他的脚下延伸,拓展……




来源:http://www.biguang.net/yinxiang/yangls.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3-12 20:05 编辑


杨连升 作品欣赏



大机器时代 布面 彩墨  (图片来源:博宝艺术家网)


杨连升 暖冬之三 (图片来源:博宝艺术家网)



家园  (图片来源:博宝艺术家网)



往事如云  (图片来源:博宝艺术家网)





(图片来源:博宝艺术家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5: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3-12 15:36 编辑





大家风范杨连升





高峰体验—-当代中国画十名家山水画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1#
发表于 2012-3-17 00:41 | 只看该作者
多次参观过杨连生画作,古船铁链那粗狂的画风十分震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发表于 2012-3-17 11:56 | 只看该作者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2-3-12 15:31
杨连升 作品欣赏

太漂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6: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3-23 16:01 编辑




津子围

2010-02-10 www.dlxww.com

                津子围,原名张连波,1962年出生,汉族,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专业。历任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地区公安局秘书,牡丹江市人事局信息综合科副科长,大连市人事局副处级调研员,大连市人事局《大连人才报》执行总编,高级经济师。大连市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全国林业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研究生毕业。60年代出生,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文不作品150多万字,其小说《蝴蝶》、《黑玫瑰》被译介到海外;长篇小说《残局》、《残商》、《残缘》被美国耶鲁、歌伦比亚、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藏。  创作发表散文随笔60余篇,全部作品近300万字。作品先后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短篇小说选刊》《传记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权威选家选载,并被收入《中国年度最佳小说选》《中国年度小说精选》《中国年度小说经典》《21世纪中国小说精选》《名家最近作品速递》及当代中国文学排行榜等。  著有长篇小说《残局》、《残商》、《残缘》、《夏季最后的洋槐》,中短篇小说集《一袋黄烟》、《相遇某年》,报告文学集《来自改革试验区的报告》、《边贸之光》等。发表文学作品150多万字,其小说《蝴蝶》、《黑玫瑰》被译介到海外;长篇小说《残局》、《残商》、《残缘》被美国耶鲁、哥伦比亚、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藏。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分别获得辽宁文学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辽宁文艺之星等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6:16 | 只看该作者



津子围

    津子围(1962—)原名张连波,大连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8部,中短篇小说集1部;创作中短篇小说百余篇,并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发表。

编辑摘要

目录
[url=http://www.hudong.com/wiki/%E6%B4%A5%E5%AD%90%E5%9B%B4#]

津子围


津子围 - 人物简介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2
民  族:
汉族
    原名张连波。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业管理专业。历任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地区公安局秘书,牡丹江市人事局信息综合科副科长,大连市人事局副处级调研员,大连市人事局《大连人才报》执行总编,高级经济师。大连市作家协会理事、副主席,全国林业文联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研究生毕业。60年代出生,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文不作品150多万字,其小说《蝴蝶》《黑玫瑰》被译介到海外;长篇小说《残局》《残商》《残缘》被美国耶鲁、歌伦比亚、哈佛大学图书馆馆藏。
[/url] 津子围 - 主要作品
    创作发表散文随笔60余篇,全部作品近300万字。作品先后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短篇小说选刊》《传记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权威选家选载,并被收入《中国年度最佳小说选》《中国年度小说精选》《中国年度小说经典》《21世纪中国小说精选》《名家最近作品速递》及当代中国文学排行榜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分别获得辽宁文学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辽宁文艺之星等称号。
津子围 - 创作情况
[url=http://tupian.hudong.com/a4_76_59_01300000199483122146595590607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5岁惊奇的眼睛看这个世界



一、出版长篇小说8部,中短篇小说集1部:
1995年1月《残局》(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北京)出版(《残局》在《大连日报》连载,1995年6月13日~7月11日)
1996年5月《残商》(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北京)出版(《残商》在《大连日报》连载,1996年8~9月)
1997年月《残缘》(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北京)出版
1998年《大连日报》连载《洋槐下的小楼》(长篇小说)
1999年1月
《相遇某年》(中短篇小说集)大连出版社出版。
2000年1月
《爱的河流》(长篇小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0年5-6期大型文学期刊
《啄木鸟》连载《平民侦探》(长篇小说)
2003年1月《平民侦探》(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
2003年1月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布老虎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13日7月2日《新商报》连载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2003年8月
《死亡证明》(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2003年《新商报》和上海《新闻午报》分别连载《死亡证明》)
2003年8月
《蛋糕情人》(长篇小说)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长春《都市晚报》连载《蛋糕情人》)
二、中短篇小说主要有:
1995年2期
《小说林》《津子围的朋友老胡》《津子围的朋友阮作华》(小说两篇)
1995年6月
《海燕》《红码头》(中篇小说)
1995年6期《小说林》发
《持绿卡的杜磊》(小说)
1996年5月《海燕》发
《窗口》(中篇小说)
1996年6月《小说林》发《关于“大清”》(小说)
1996年12月《海燕》发
《槐下弥望》(中篇小说)
1997年5期《小说林》
《某年》(小说)
1998年2期《大雨》
《鸭绿江》(小说)。
1998年12月《海燕》发
《静听天籁》(长篇小说节选)
巴黎歌剧院门前


1999年2月,《青年文学》《三个故事和一把枪》(中篇小说)
1999年7期《海燕》发
《开元通宝》(小说)
1999年10月《鸭绿江》发
《我家的保姆梦游》(中篇小说)
1999年10月《长江文艺》发
《复活的日子》(小说)
2000年1月《小说林》发小说
《搞点研究》(小说)
2000年7月
《人民文学》《老铁道》(小说)
2000年8月《鸭绿江》发
《马凯的钥匙》(小说)
2000年10月
《芒种》刊发《横道河子》(小说)
2000年11月《鸭绿江》刊发津子围小说两篇
《在河面上行走》《裂纹虎牙》(小说)
2000年6期
《寻找郭春海》发《小说林》(小说)
2001年1月《芒种》发
《共同遭遇》(小说)
2001年4月《延河》发
《宁古塔逸事》(小说)
2001年4月《鸭绿江》发
《手机锁上了》(小说)
2001年5月《长江文艺》发
《寻找》(小说)
2001年10月《青年文学》发
《战俘》(中篇小说头题)
2001年11月《鸭绿江》发
《陪大师去讨债》(中篇小说头题)
2002年1月《小说林》发
《方家族的消失》(小说)
2002年2月《上海文学》发
《案子》(小说)
2002年3月《安徽文学》发
《搓色桃符》(小说)
2002年4月《春风》发
《心灵的钥匙》(小说)
2002年3期《十月》发
《一顿温柔》(中篇小说)
2002年3期《时代文学》发
《古怪的马凯》(小说)
2002年10月《春风》发
《月光走过》《隔街爱情》(短篇小说)
2002年10月《山东文学》发
《上班》(短篇小说)
2002年10月《布老虎中篇小说》发
《情感病历》(中篇小说)
2002年11月《青年文学》发
《说是讹诈》(中篇小说)
2002年11月《延河》发小说两篇
《戴黄色安全帽的丈夫》《没什么大事儿》
2002年11月《清明》(6期)发《无处传说》(中篇小说)
2003年5月《剧作家》发
《遥远的父亲》(话剧)
2003年5月《鸭绿江》发
《民工大宝的约定》(短篇小说)
2003年9月《岁月》发
《匿名上告》(中篇小说)
2003年9月《青年文学》发
《拔掉的门牙》(短篇小说)
2003年10月《延河》发
《黑客兄弟》(短篇小说)
2004年1月《芙蓉》发
《自己是自己的镜子》(短篇小说)
2004年1月《岁月》发
《持伪币者》(短篇小说)
2004年1月《当代》发
《谁最厉害》(中篇小说)
2004年3月《当代小说》发
《情报》(短篇小说)
2004年5月《中国作家》发
《小温的雨天》(中篇小说)
2004年5月《十月》(三期)发
《求你揍我一顿》(中篇小说)《审判》(短篇小说)
津子围作品



三、转载情况
1995年5-6期《青年报刊世界》转载《别小瞧俄罗斯人》(散文)
1996年4月《中华文学选刊》转载《津子围的朋友老胡》(小说)
1999年4月《小说选刊》转载《三个故事和一把枪》(中篇小说)
2000年8月《搞点研究》(小说)收入《2000年最新名家小说速递丛书》
2000年11月《小说选刊》转载《马凯的钥匙》(小说)
2000年11月《中华文学选刊》转载《马凯的钥匙》(小说)
2001年1月《马凯的钥匙》被收入《中国年度最佳小说?2000年卷》
2001年2月《小说月报》转载《寻找郭春海》(小说)
2001年4月《小说月报》转载《共同遭遇》(小说)
2001年5月《北京文学》转载《马凯的钥匙》(小说?全国小说排行榜)
2001年6月《小说月报》转载《宁古塔逸事》(小说)
2001年6月《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手机锁上了》(小说)
2001年9月《传奇传记文学选刊》转载《黄金埋在河对岸》(中篇小说)
2002年3月《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方家族的消失》(小说)
2002年5月《小说月报》转载《搓色桃符》(小说)
2002年7月《中华文学选刊》转载《天堂的钥匙》(短篇小说)
2002年7月《中华文学选刊》转载《一顿温柔》(中篇小说)
2002年7月《中华文学选刊》转载《古怪的马凯》(小说)
2002年12月《短篇小说选刊》转载《上班》(小说)
2002年12月《短篇小说选刊》转载《隔街爱情》(小说)
2002年12月《小说精选》转载《上班》(小说)
2002年12月《小说精选》转载《上班》(小说)
2002年12月《小说月报》转载《月光走过》(小说)
2002年12月24日开始《作家文摘》转发《说是讹诈》(小说)
2003年1月《小说精选》转发《没什么大事儿》(小说)
2003年1月《小说月报》转发小说《没什么大事》(小说)
2003年1月小说《说是讹诈》收入“当代中国社会写实小说大系”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1月小说《搓色桃符》收入《中国短篇小说精选》中国作协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1月小说《一顿温柔》收入《中国2002小说精选》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2月《小说选刊》转载《说是讹诈》
2003年8月《搓色桃符》收入《中国年度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3年11月《小说月报》转载《匿名上告》
2003年11月《小说精选》转载《拔掉的门牙》
2003年11月《短篇小说选刊》转载《拔掉的门牙》
2004年1月《拔掉的门牙》收入《21世纪中国年度小说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2月《自己是自己的镜子》转载《短篇小说选刊》
2004年3月《自己是自己的镜子》转载《小说精选》
2004年3月16日开始《谁最厉害》转载《作家文摘报》
2004年4月《匿名上告》转载《中国新写实系列小说》1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年4月《一顿温柔》转载《中国新写实系列小说》2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年4月《自己是自己的镜子》转载《中华文学选刊》
2004年5月《匿名上告》改编后发《连环画报》
2004年5月18日开始《作家文摘报》连载《小温的雨天》
2004年6月《小说选刊》(下)转载《求你揍我一顿吧》
2004年四期(7月)《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小温的雨天》
2004年7月《小说选刊》(上)转载《小温的雨天》
2004年7月《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转载《求你揍我一顿吧》

四、获奖情况
1998年3月,长篇小说《残商》获中国小说学会、全国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学奖”获二等奖。
2000年5月23日,中篇小说《三个故事和一把枪》获大连市优秀创作奖中篇小说奖。
2000年9月,传记文学
《灵魂的锚》获辽宁省首届传记文学奖。
2000年12月,被评为第五届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称号(四年一次)。
2001年11月,短篇小说《马凯的钥匙》获第二届辽宁文学奖(两年一次)。
2002年5月,获得辽宁省“文艺新星”称号(两年一次)。
2002年5月,《马凯的钥匙》获大连市优秀创作短篇小说奖。(两年一次)
2003年9月中篇小说《说是讹诈》被评为辽宁文学奖。

与作家王蒙夫妇在一起



五、评介文章
《独特的观照视角,新鲜的艺术风貌》(评论,作者何镇邦)
《大连日报》1995年3月2
《评长篇小说“残局”》(评论,作者何镇邦)
《黑龙江日报》1995年3月2日
《九十年代一场悲喜剧》(评论,作者何镇邦)《新闻出版报》1995年3月10日
《从“新生存状态”到“后写实”》(评论,作者朱凌波)《大连文艺界》1995年4
《从“新生存状态”到“后写实”》(评论,作者朱凌波)《黑龙江日报》1995年6月6
《关于“残局”的文学对话》(作者王稀君、扬子)《大连晚报》1995年5月14日
《结构与幻想》(创作谈)《大连文艺界》1995年6月
《妙笔挥洒一片情》(评论,作者代一)《海燕》1995年12
《红码头评论文章》(评论,作者陆文采)《海燕》1996年1
《社会转轨期生存状态的体味与表现》(评论,作者轶戈)《海燕》1996年8
《我与长篇小说“三残”》(创作谈)《大连文艺界》1997年3
《大连长篇小说述略》(评论,作者王晓峰)《大连文艺界》1997年4
2001年11月13日,
《津子围中盘发力》发《文艺报》(作者学忻)“作家剪影”
2001年12月4日,《‘战俘’评论》发《文艺报》(作者张学忻)“擒贼先擒王”
2002年2月1日,《钥匙作为权力的实现解码──评小说(马凯的钥匙)》发北京《今日周刊》“刊林擒王”
2002年6月《生命是最高的权利》(辽宁作家研究?作者刘红兵)《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3期)
2002年2期《辽宁作家》发《生命是最高的权利》(评论)作者刘红兵。
2002年7月《中华文学选刊》发《看好的作家》(评论,作者王干)
2002年10月《春风》发《超越世俗的智性叙述》(评论,作者张学忻)
2002年12月《短篇小说选刊》发《生命中的树》(创作谈)
2002年12月《短篇小说选刊》发《权利的解码》(评论)作者刘红兵。
2003年1月
《小说精选》发创作谈《悄悄地写作》
2003年1月评论《津子围阅读笔记4篇》收入《真实的分析》一书,作者张学昕。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6月刘红兵的硕士毕业论文《失态的诗神》,重点评介了津子围的小说。
2003年6期(11月)《当代作家评论》发《进入恒温层的写作》(评论,作者刘恩波)
2004年4月《19-20世纪东北文学的历史变迁》重点评价评价津子围小说。吉林社科院文学所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6月《小说选刊》发
《后窗》(创作谈)
2004年7月《中篇小说选刊》发
《每个人的雨天》(创作谈)
2004年7月《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发
《关门》(创作谈)
[/url] 津子围 - 主要经历
[url=http://tupian.hudong.com/a2_82_60_01300000199483122146606217177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俄国海参崴广场



    津子围,一个有着官员身份的知名作家。在文坛,他很低调,文学评论家陈晓明称他是八九十年代苏童余华那批先锋作家“落下的人”。
在生活中,他更低调,他身边很多人不知道他写小说,也不知道他就是津子围,张连波是他生活和工作中的名字。
如今在机关工作二十多年的津子围已发表文字300余万字,却遵循自己的原则,从不写官场小说,他一直坚持将知识分子写作风格转换为平民化写作的视角,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和人文的关怀。
身边很多人不知道他就是津子围
    津子围说自己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很偶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他还在大学校园里,学的是法律专业,偶然写了一篇小说,叫《棋迷》,很顺利就发表了。接着在《青年文学》发了《鸟墓》等作品,从那时候起,他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986年,他的小说《黑玫瑰》获得了“青年与和平”奖,进入2000年以来,他是国内被选载和转载中短篇小说最多的作家之一。
文学评论家陈晓明曾评价他是八九十年代先锋作家“落下的人”,津子围认为:“‘落下的人’是评论家没有把我归纳到那一拨作家里,归纳是评论家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写作。
在文坛如此低调的津子围,在生活中也很低调,他身边的人很多不知道他写小说,也不知道他就是津子围。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很多角色,社会的、家庭的,职业有职业的要求和规范,需要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没有专业写作的福分,所以写作只能是业余时间。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不会打麻将,也不喝酒,所以,在这些方面节省了时间,并用以读书和写作。”
就这样一个用业余时间写作的兼职作家,每年创作七八篇小说,他的作品几乎发遍了所有的文学杂志,在文坛是属于高产作家的行列。
在联合国安理会大厅


平民化写作视角受读者追捧
    如今已创作300余万字的津子围认为自己还没有代表作,而他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面世五六年了,至今还有人在评论,至少说明他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这部作品是中国图书第一品牌“布老虎”系列中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被称为“都市白领的情感羊皮书”。对此评论,津子围认为读者阅读一向是“各取所需”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有些年轻人很喜欢,但也有人“误读”。
“比如,有人认为这部书很‘小资’,也有人干脆写了论文,引用大量的学者的观点和外文,来说明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贵族。有人认为我在写中国的贵族,说明他没读或者没认真读,其实,我批评的正是目前出现的‘伪贵族’现象,现在有很多‘有钱人’,但他们不是贵族。而单就批判而言,显然是单薄的,我所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性’问题。”
何为“精神性”问题,津子围给出了具体的解释: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有的时候我们对具体的事物根本来不及思考,或者这样说,你还没有搞清事实真相的时候,这件事已经成了“往事”,同时,这还是一个移植和复制的时代,有一天回家,你突然找不到家了,你家的门口突然移植来很多高大的树木,你看不到树木生长的过程,会让很多人产生失重感,从而在情感生活中产生错位。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精神如何赶上来才重要。
这位坚韧的精神“秉烛者”,将知识分子写作风格转换为平民化写作的视角,才得以让自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追捧。他曾引用艾柯的话:“读者在上游”。他认为,只有用真诚充分地尊重读者,读者才认可你。所以读者一直能看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和人文的关怀。
追求作品的深度首先应该提升作家自己
    2004年,在津子围作品研讨会上,李敬泽、贺绍俊等评论家提出了中国作家的“高原现象”。认为有一个作家群体已经有很高的水准,理论准备、写作实践和社会影响力都进入了“高原”,但中国更需要产生国际影响的“山峰”级作家。
谈到自己的写作被评论家称为处在“高原期”时,津子围表示,自己算不算“高原”这一拨作家另当别论。“就创作来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但更不能过分自我肯定。我觉得,毕竟我们离文学国际化和文学大家还有相当的差距。”
津子围认为,要想追求作品的深度,首先应该提升作家自己。“我个人这样看,写作不仅需要智慧,但更重要的是善良、真诚和感动。要把爱渗透作品里面和作品外面。”
[/url] 津子围 - 人物评价
[url=http://tupian.hudong.com/a1_14_61_01300000199483122146612090285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意大利罗马但丁之家


精英与大众写作的类型化
    孟繁华(评论家):津子围是一个有潜力和实力的作家,我看了他的小说,第一个印象是他的小说的类型化,比如马凯的系列,罗序刚系列,小说处于精英化和大众化写作之间。比如《一顿温柔》,通过对小公务员的描写是非常准确的,他跟契克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不一样。比如象《老铁道》,都是一个片面化的,简单的,有时候一个场景就结构出来了。比如说“大麦”,事实上他占有银玲子不成,银玲子送他时问他,你对我是真心的吗?就这一句话,然后,大麦回来西装革履就把银玲子跟忘了。但是银玲子向他过去的方向张望,有人说她的头发都望白了,读到这的时候,内心砰然心动,现在我们很难读到浪漫和感动,体现了对某种东西的坚守。第二篇小说白蝴蝶,和第一篇形成了共谋的关系,但是都是对人性没有泯灭的尊重和瓦解。它对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以及暧昧或者混乱的时代仍然体现某种观念、价值和伦理判断。那么另外一种呢,就是隐喻,比如《撮色桃符》,主人公津教授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文化在今天在文化结构当中应该是一个剩余的文化,津教授和鸽子的故事对知识分子来说就是一个隐喻的故事,就跟今天知识分子一样,很有抱负、有胸怀,讲起来夸夸其谈,就像我一样,到最后一事无成。类型化的小说探索,我觉得构成了津子围丰富的小说世界。
美国国会大厦前


不满足于讲故事
    贺绍俊(原《小说选刊》主编,评论家)津子围写20多年了,我第一次见他的面。90年代初,我读过他的长篇小说《残局》,这次,我有幸集中读到他的一批作品,我以为津子围的创作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很大的潜力。如果说他是块宝玉还没有被充分的发现、发掘,这次会就是开发宝藏的会议。
津子围是一个爱讲故事,同时也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作家。就像《老铁道》,我挺喜欢的,从讲故事的角度看,津子围不像通常的文化寻根小说那样,精选最为典型的片断,加以渲染,强调出相应的文化隐喻。他靠的是完整的故事,在极短的篇幅里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显然比描述一个典型的片断要困难多了。爱讲故事还不能决定津子围的成功因素,关键是津子围也很会讲故事。会讲故事是一个技术性的话题,津子围显然是注意讲故事的技巧的。他知道故事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该把什么东西藏着掖着,该把什么东西夸张渲染,他也善于设置悬念,编织故事的路径。如《马凯的钥匙》,不过是马凯因为喝酒而把钥匙随手落在卫生间的浴具盒里,从而导致他多少天寻找钥匙的烦恼,但津子围把这个丢钥匙找钥匙写得就想破一桩刑事案件一样,带有一种神秘性和危机感,发掘出新的社会意义。《持伪币者》在叙述制造了迷团,却一个很细小的细节里揭示出重大的秘密。津子围爱讲故事,也会讲故事,但他又不满足于讲故事,这一点更重要了。他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小说明显的看出他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关注和探寻。比如《撮色桃符》这个小说我也挺喜欢的,也采用了一种隐喻的方式,虽然表现了文化男人虚伪的一面。文化就是撮色的颜料,它的内涵更丰富了。我觉得他对故事以外精神的追求今年表现的特别突出,如《小温的雨天》《求你揍我一顿》,这些对人的精神复杂性的剖析都可圈可点,我觉得今年是他很重要的一年。
重要的是深刻和生动
    王晓峰(大连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评论家)我觉得津子围的小说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刻”和“生动”上,《老铁道》由6个短篇小说组成的系列小说,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津子围小说的特点,这是一个地道的纯粹的东北文化的东西,是一种民族个性和民间的风情。在苍茫地冻的林海雪原之中生存、人性、包括人的理想、向往和人的奋斗,在一种平实的和荡气回肠的态度中表现的深刻和生动,读了这篇小说之后,我脑海中想起老作家洛宾基和萧红。在灾难、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的这些人,我指的是东北人,凭着自己特有的生存韧性,凭着白山黑水赋予给他们的顽强和大气坚定地走到现在。《三个故事和一把枪》,他的思考意想和指向了不同的方面,体现出人生的、人性的、人的命运上的或然性或者某种必然性。在我看来,至少在我看来,小说写到这个份上,就足够了。实际上,津子围在题材的选择上是比较宽泛的,在叙事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从他的小说文本上看,津子围的小说非常注重故事性,但是他很少采用一种误会、巧合、悬念等传统的讲故事的技巧,涉及到他的小说的现代性问题,他的小说叙事犹如生活一样,平实而实在,很多少有波澜大起,但也就是在这样平白无奇的叙事下,涌动着一种对人的存在、人的精神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状态的思考和表现。
[/url] 津子围 - 人物影响
[url=http://tupian.hudong.com/a3_86_60_01300000199483122146608900111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与老作家汪增祺(左)在一起


从表层的焦虑到内心的焦虑
    短篇小说《马凯的钥匙》构思比较巧,一开始就把你带入了一种寻找的焦虑,钥匙丢了吗,找钥匙,他让你在这焦虑中追踪悬念,又在追踪的过程中看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另一层内容。中篇小说《说是讹诈》也写了一种焦虑,甚至它通篇都写的是焦虑,悬念或者说故事在焦虑中进行,和《马凯的钥匙》相比较,更注重内心地描绘,内容上更沉重一些,从表层的焦虑进入到内心的焦虑。中篇小说《求你走我一顿吧》仍然是写了人的焦虑,所不同的是,前两篇的焦虑来自事件,而这一篇的焦虑则是来自生活无形的挤压,表现出一种失衡的心态,也表现普通人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的忧虑,这是一种无法排解的忧虑。它的主题也不再那么单纯了,它朝着多元意象努力。到了《小温的雨天》,津子围小说的变化就更明显了,他的创作心态似乎也变得更加平静了。在这里故事或悬念已经退居到次要的位置。津子围还是写焦虑,这焦虑来自生活琐事,比如说丈夫婚外恋的怀疑、公共汽车上的遭遇、对女学生的担忧等等。最后,随着另一个女人接二连三的电话“干扰”,小温焦躁失衡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当愤怒化成了宽容,作品慢慢向生活的深处、向人心的深处走去。
津子围比较会编故事,他虽然没有写震撼人心的故事,而是让人物在故事的载体中进行着鲜活的表演,他在处理故事与人物的关系方面,显得越来越成熟了。
[/url] 津子围 - 作家风采
[url=http://tupian.hudong.com/a0_86_50_01300000199483122146508104687_jpg.html?prd=zhengwenye_left_neirong_tupian]
德国莱茵河畔




来源http://www.hudong.com/wiki/%E6%B4%A5%E5%AD%90%E5%9B%B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1:45 | 只看该作者


于顺业




简介
于顺业,大连人,经过多年苦练。练就了一系列绝技,绝活。1996年6月6日脱手倒骑摩托平均时速70公里创造第一个吉尼斯纪录。2000年12月30日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再次挑战极限,再获三轮摩托车边斗无轮驾车吉尼斯之最纪录。2001年6月16日为支持北京申奥成功,不怕艰险,挑战极限,为国争光成功倒骑摩托车飞跃长城震憾世界,举世瞩目。由此成为倒骑摩托车飞越长城世界第一人,以上获得在项吉尼斯之最证书,已被中国现代博物馆永久收藏。
  为了让摩托车极限运动普及到更多的摩托车爱好者当中去,于顺业愿把30多年摩托车生涯的经验和绝技直接传授给摩托车爱好者,让他们感受到学会特技的快乐和收获。
职业
中华摩托车特技第一学校校长:于顺业
旅顺顺业摩托车特技表演队队长:于顺业
旅顺特技飞车俱乐部经理:于顺业
大连女子摩托车队总教练:于顺业

特技
1挺身而出(脱手站立行驶摩托车)
2赏月驾车(躺在行驶的确摩托车上用脚驾车)
3龙卷风(行驶车上反复转身)
4
英雄虎胆(蒙眼正骑和反骑摩托车)
5龙摆尾(后车轮左右摆动行驶)
6倒骑驴(摩托车倒骑或脱手倒骑)
7背水一战(倒骑摩托车打靶)
8群项荟萃(摩托车载我人行驶)
9勇往直前(起前轮单轮驾车也叫
龙抬头
10天无绝路(摩托车飞跃断桥)
喜出望外锦绣前程二龙双飞海底捞月雄鹰展翅倒骑罗汉
行车斗劫坐山观虎
翻江倒海无轮驾车脱手飞桥汽车侧行
等等几十个特技表演项目,无下绝技唯他全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1-23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1:50 | 只看该作者


“倒骑王”于顺业成功倒飞金山岭长城(组图)
2001-06-16 22:40:59 寇占文 杨海洋
  
  
  
  
  
  
  
  
  
  
  
  
  
   
  
6月16日,来自大连的于顺业倒骑摩托车成功飞越金山岭长城的一段城墙,总跨度为15米。这是于顺业飞越城墙的瞬间。
  
  新华社记者 陈晓伟 冯武勇 摄

  
  新华网石家庄6月16日电 “倒骑王”于顺业今天成功地实现了驾驶摩托车倒飞长城的梦想。
  
  “成功了!”上午11时52分10秒,当于顺业倒骑摩托车飞越金山岭长城稳稳落地的一刹那,数以万计观众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今天上午,在金山岭长城一侧搭建的高20米宽5米长110米的高台跑道四周,站满了数以万计的中外参观者,人们都为于顺业捏了一把汗,也默默地祝他成功。
  
  上午11时52分,于顺业倒骑在嘉陵145两轮摩托车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15米长的缺口飞驰而去,并稳稳地落在了长城另一端的临时跑道上。
  
  今年41岁的于顺业是大连旅顺旅游集团飞车演出队队长,从1981年开始进行脱手倒骑摩托车的训练,被誉为摩托车“倒骑王”。
  
  金山岭长城位于北京和河北承德的交界处,是巍巍长城最壮美的一段之一。1992年,柯受良正是在此驾驶摩托车正飞获得成功。
  
  于顺业此次“倒飞”与柯受良当年“正飞”相比,无论从飞越方式、难度、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极富悬念和挑战性。
  
  另悉,中国集邮总公司今日还为于顺业此次倒飞长城活动发行纪念封、明信片各一套,并在金山岭长城设立了临时邮局。(完)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1-23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8#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1:52 | 只看该作者


辉煌在刹那间铸就  掌声为胜利者而鸣
于顺业成功倒飞长城(时报聚焦)



  惊险腾飞一气呵成

  上车、起动、加速、腾空飞越、着陆,精彩的倒飞动作一气呵成。昨日上午11时52分10秒,大连旅顺旅游集团特技飞车队队长———于顺业倒飞长城一举成功。骑摩托车倒飞长城的世界纪录就在这腾空一跃中诞生,于顺业也从此拥有了世界倒飞长城第一人的称号。
    在高25米、宽5.6米、长107.5米的高台跑道上,于顺业倒骑着嘉陵摩托,从跑道的起点出发,到10米处突然加速,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直接冲向仰角的起飞点,腾空一跃,稳稳地落在了长城另一端铺着海棉垫的临时跑道上。一个滚翻,于顺业从台上跃起,毫发无伤。据现场的技术人员测算,飞越距离为21.05米。
    于顺业此次“倒飞”与柯受良当年“正飞”相比,无论从飞越方式、难度、技巧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极富悬念和挑战性。
    于顺业倒飞长城,吸引了近两万名观众前来助威。上午8时不到,许多观众便登上金山岭长城,占据最佳观看位置。9时许,飞越平台对面山坡上已变成一片花花绿绿的世界,所有能够看到飞越平台的地方都坐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9时30分到11时30分,金山岭长城脚下的平台上,当地的艺术团给观众献上了精彩的舞狮、舞龙、威风锣鼓表演和歌舞。“倒骑王”于顺业也在10时整出现在飞越平台上,开始试车、做准备活动和熟悉场地。
    飞越那一刻,万众屏息期待;飞越成功后,掌声雷动,欢呼声震耳,许多观众热泪盈眶。漫山飘舞的彩花中,于顺业搂着妻子,在众人的簇拥中缓缓走下长城。鲜花、香槟、欢呼声……人们尽情的流露着对于顺业成功挑战生命极限的喜悦。

  现场花絮

  天公适时作美
    天气预报昨日有雨,让所有关注着此次倒飞的人都捏了一把汗。没想到从早上开始,金山岭的上空就一片艳阳高照,习习山风还不时给焦急等候的观众带来阵阵凉爽。就在于顺业即将倒飞的时候,金山岭长城的四周乌云密布,惟独飞越上空一片晴朗。早就听于顺业说过自己是福星,总是得到上天关照。
    阳光下,金山岭青翠的山坡上点缀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原来是坐在山坡上的观众们撑起了伞,这伞本来是为防雨的,没想到遇到了太阳,结果花伞也派上了用场。
    凌晨3点出发
    早晨8时许,金山岭长城脚下的演出台前就聚满了穿着各色演出服的演员。来自承德师专的18位姑娘刚刚换上绿色的舞裙,正忙着对镜化妆。她们要演出第二场节目,舞蹈《长城长》。
    舞龙、舞狮队伍从山下敲打着上来,一位老先生穿着一身“龙服”,正在指挥排练。记者上前一打听,这位老人姓于,今年已经70高龄。这个表演队来自隆化县韩麻营镇牌岔子村,是附近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民间花会”演出队。为了赶这场演出,他们凌晨3时就出发了。
    今个好比过年
    从滦平县城赶来的赵女士说,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今个好比过大年。因为正是周六,附近几个县、镇、村的居民全家老小都赶来了,比春节赶庙会都热闹。金山岭入口处到长城脚下还有4公里的路程。从清晨6时开始,这条路上赶去看倒飞的人络绎不绝。离金山岭6公里的巴克什营的段秀田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大天没亮就往金山岭赶。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飞越平台上,除了于顺业和工作人员,还有一些身穿鲜艳的橘红色衣服的消防队员严阵以待。据金山岭长城的总经理介绍,金山岭附近树木多,要严防火灾,所以消防队开来了救火车。
    几个身穿白大褂的人抬着一架担架往山头爬,记者追上去一打听,原来是滦平县医院的大夫。为了这次活动,县医院出动了一辆救护车,10名医务人员,由院长亲自带队。
    虽然于顺业倒飞长城胸有成竹,但毕竟是风险性很高的活动,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烽火台上拼“枪炮”
    这次倒飞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几百个胸前挂着组委会特别颁发的“记者证”,在长城上四处找新闻。无论扛摄像机的,还是背摄影包的,各个眼睛挺亮,大家都瞄上了可以纵览全局的好角度,于是上下几个烽火台上都挤满了记者。你挡了我的角度,我碰了你的摄像机,为了抢到好镜头,记者同行们提前“开战”。腾空飞越不到一秒的时间,烽火台上齐刷刷一片“咔嚓”声。
    本报特约记者  刘元星
    《江南时报》 (2001年06月17日第四版)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1-23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1:57 | 只看该作者
倒飞长城真好汉--曾是捣蛋王的于顺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06月21日13:13 金羊网-新闻周刊
于顺业倒飞长城的精彩瞬间
  6月16日上午,身高1.80米的“倒骑王”于顺业在金山岭长城(河北段)驾驶国产嘉陵125型摩托车,从跨度15米、落差23.4米的空中以时速近100公里掠过,以软着陆方式成功“降落”在北京段的金山岭长城。  1960年5月出生的东北大汉于顺业现任旅顺旅游集团特级飞车演出团队长。1996年6月6日,于顺业脱手倒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24分钟行程28公里,创下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脱手倒骑摩托车第一人,人称“倒骑王”。  曾是捣蛋王  于顺业从小在军营长大,其父是海军驻沪某部的侦察科长。于顺业从小就经常“捅漏子”,父母怎么管也改不了他好动、爱冒险的性格。无奈之下,父母把他送进宝山区体校。  军营离体校有10来里地。于顺业不愿坐公交车,而是乐意骑自行车,经常骑车追巴士,有一次,差一点钻进车轱辘里,被怒气冲天的司机扇了两耳光。自行车骑腻了,他便玩起新花样,先是脱手骑,后是倒着骑,最后脱手倒骑。为此,他不知摔破了多少身衣服,摔伤了多少次手脚,甚至被摔成骨折,连父亲的那辆新飞鸽也摔变了形。但歪打正着,他的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训练成绩稳步上升。1977年春天,在上海市运动会上,他一举获得十项全能和撑杆跳高两项冠军。  1981年,于顺业当了三年兵,复员后,成为海军4810厂的一名修理工。于顺业不抽烟不喝酒,业余时间唯一的爱好就是骑摩托车玩新花样,日久天长,就在倒骑自行车基础上,练就了倒骑摩托车的绝技。每当他表演,操场上便里三层外三层,聚集了众多爱看热闹的父老乡亲。  今生有缘  1982年开春,于顺业已到了谈婚论嫁年龄,亲戚朋友给他介绍了十来个姑娘,他一个也没看中。  一天,父亲告诉他,今天晚上你别乱跑,你谢叔叔给你介绍个对象。于顺业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说:看了也白看。那天晚上,一个女青年出现在于顺业的面前,于顺业只看了一眼,便觉得面熟。分别时,父亲命令道:顺业,你把这位姑娘送回家吧。于顺业不便推辞,只得陪姑娘往家走。姑娘低着头在前面走着,于顺业默默地在后边跟着。穿过几条大街,又越过几条小巷,姑娘停住脚,用手指往前面一指,说:我到家了,谢谢你送我。于顺业一拍脑袋,突然冒出一句:原来真的是你!姑娘吃惊地看着他,有些莫名其妙。  接着,于顺业便道出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1978年底,也就是于顺业当兵之前,那时住户还兴买水票,一座楼指定一个勤快的人每月挨家挨户收一次。一天,自来水公司奖励每人一张电影票,请大家看新解禁的译制片《简爱》。于顺业早早来到电影院,身旁的位子一直空着。开演前,一个少女走过来,借着朦胧的灯光,于顺业惊呆了——这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那场电影,于顺业的余光老在女孩的脸上晃来晃去。散场后,他似乎有意无意地跟着女孩往前走,直到女孩走到家门,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看了他一眼。于顺业吓得转身就跑。忙乱之中,竟没记清女孩家的具体位置,但女孩的面庞却铭刻在记忆里。回想当年,两个人都惊叹今生有缘。  1985年5月,这个叫胡伟的姑娘成了于顺业的妻子。两年后,他们有了个漂亮的女儿。  悲壮“倒骑王”  吉尼斯运动,上个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现已风靡全球。荣获吉尼斯纪录证书者,就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之最”。于顺业是一个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人。他总是感到自己所作的一切,太没劲了。人生如此,有啥意思?1988年,他从电视中偶尔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外国人骑摩托车飞越十几辆汽车,创下吉尼斯纪录。他的眼睛唰的一亮:这有啥稀奇的,我还能脱手倒着骑呢!  于是,他毅然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干起了摩托车修理,并开始系统地进行脱手倒骑摩托车训练。  脱手倒骑,因为不能正视前方,视线受限,只能靠听觉判断有无障碍物,靠马路牙子判断行驶方向。又因为不能用手操纵,只能用身体来保持摩托的平衡,用脚上的阀门来控制速度。所以,这项运动既是胆量的检验,又是驾驶技能的展示。  1996年6月6日6时,于顺业踏上了创造吉尼斯纪录的征程。交通大队的两辆摩托车在前开道,于顺业脱手倒骑摩托紧随其后,既没戴安全帽,也没带通讯工具,后面是电视采访车和助兴观光车。行人都主动停下来欢呼,迎面行驶的车辆,也慢慢减速,还有一些车辆掉转车头,尾随而行。一时间,公路上车似长龙,绵延数里……  于顺业是个“人来疯”,公路上围观的人和车越多,他越兴奋。这次征程从旅顺出发,沿旅顺北路到大连市郊的周水子国际机场,约50公里。原计划,于顺业要倒骑摩托车走完这段路,谁料想,在28公里处,高速行驶的摩托车突然压到一片细石子上,刹时间,摩托车轰然一声摔在路中央。于顺业猝不及防,翻了好几个跟头,摔得满身是血。  于顺业被送往医院抢救。医生告诉胡伟:你要有思想准备,他摔得很重。  有人说,爱能创造人世间的任何奇迹。三个月后,此话真的在于顺业身上应验了。于顺业出院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摩托车修理部,并发誓再不摸摩托车。  1996年11月,于顺业收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上面写着:于顺业1996年6月6日在大连脱手倒骑摩托车28公里,所用时间24分钟。手捧证书,这位硬汉子喜极而泣。  两个破碎的梦  性格即人生。随着柯受良、朱朝辉飞越黄河的捷报传来,于顺业的心扉一次次被轰然撞击,他想,我也有飞越黄河,而且会飞得更精彩。1999年6月,也就是在黄河娃朱朝辉“飞黄”后不久,已经39岁的于顺业终于下定“飞黄”决心。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飞黄”投资巨大,于顺业一时一筹莫展。当年正值澳门回归,朋友们建议:水路不通走旱路。不如先搞个从大连到澳门的“倒骑摩托迎回归”活动,费用既少,意义又大,还能得到企业赞助,为“飞黄”筹集资金。说干就干。于顺业等人租了门面,挂起了组委会的大牌子,许多企业闻讯而至希望能助一臂之力。岂料,大型政治活动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的,有关部门一纸通知,于顺业“迎澳”活动夭折。  2000年年初,大连旅顺旅游集团慧眼识珠,为于顺业组建了特技飞车演出团,并任命他为演出队队长。同年12月,于顺业又创下了边斗驾驶三轮摩托车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帮助其实现“飞黄”梦想,今年春节前夕,又新成立了“飞黄”组委会。  2000年2月15日,“飞黄”组委会组织于顺业等6人前往黄河壶口瀑布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之后,大家对“飞黄”的难度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时间不赶趟。柯受良“飞黄”准备了三年,“黄河娃”朱朝辉“飞黄”准备了一年。“飞黄”地点以壶口为最佳,壶口飞越以五六月份为宜。满打满算,于顺业“飞黄”准备时间仅有四个月。“飞黄”计划只能忍痛割爱。  英雄情长  今年4月12日,大连旅顺旅游集团与金山岭长城旅游开发公司举行签字仪式,于顺业倒飞长城正式启动。此举得到了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北京奥申委的积极评价。  面对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于顺业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脱手倒骑无法判断摩托车的落点,不能及时采取对策,一旦处置稍有不当,几百斤的摩托、高速旋转的飞轮,都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尽管做了充分准备,但每次演练的危险程度,不亚于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一次,他的脸被摔肿了,下巴几乎要掉下来,连话都不能说了,脚面肿得像馒头一样,胡伟要送他去医院,他摆摆手,舍不得花钱治疗。  5月30日,倒飞长城新闻发布会上,于顺业成为准“倒飞长城第一人”。此次“飞长”的助飞跑道由专家根据于顺业的倒骑技术数据设计,长110米,宽5米,在距离起飞点15米处,以12度仰角缓缓扬起,起飞点距地面约23米。长城宽5米。预计,于顺业驾驶时速100多公里的摩托车起飞后,将依靠惯性飞出15米,并在数秒时间内完成飞越长城、人车分离等高难度,然后落在海绵、稻草组成的着陆区。由于惯性巨大,视界受限,人车分离时机不易把握,能否保证安全,只有天知道。  倒飞长城,如箭在弦。别看于顺业埋头做封闭性训练,表面上很乐观,心里却在不断加压。他倒不是光为自己考虑,更多的是考虑下岗在家的妻子和正上初一的女儿的未来。“飞长”前,他悄悄将一个大信封交给一铁哥们手上,信封里装着自己价值十几万的房证,还有十来个好朋友的住址、联络号码,他交待说,一旦我有个三长两短,请你将信封交给胡伟。房屋和财产都归她,以后的路由她自己去选择。要是遇到什么麻烦事,让她去找这些好朋友……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1-23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2-4-5 22:04 编辑




[tr]
于顺业牙拖五车挑战成功 坦言不是亡命之徒
2009-06-30 07:18:15
    天健网消息(记者 冉嬛)在今年的旅顺樱桃节上,人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身高1.80米的“倒骑王”于顺业倒骑在摩托车上,用牙咬住一根手指头粗细的尼龙丝绳,将5辆用尼龙丝绳连在一起的自重在1.5吨左右的哈飞路宝轿车拖动。    1996年6月6日,于顺业脱手倒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24分钟行程28公里,创下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脱手倒骑摩托车第一人,人称“倒骑王”。2001年6月,生长在大连旅顺老铁山脚下的于顺业倒骑摩托车飞跃了金山岭长城(河北段),成为“世界倒飞长城第一人”,这一冒险举动让于顺业名扬海内外。而在2009年,这个冒险家又一次创造了吉尼斯记录,挑战了自己的极限。
牙拖五车挑战现场。    为挑战 他搭上满嘴牙    “我选择这个项目挑战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挑战过。 ”对于此次挑战“倒骑摩托、牙拖五辆轿车”,于顺业说,这个项目与传统的用牙拖车相比难度系数更大,因为是倒骑在摩托车上,摩托车发动之后,想不拖都不行,一旦用力不当就会造成损伤。这次挑战的场地他也是第一次来,以前都是在水泥地上挑战,而这次是方砖地,摩擦系数要大很多,而且场地高低不平,这都增加了他挑战的难度,不过他对自己的这次表现非常满意。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于顺业为了挑战这个项目已经受到了很多伤害,他张开嘴让记者看,嘴里的门牙和其它主要受力牙齿都是假牙,原来的牙齿都已在挑战时被拽掉了。于顺业说,这个项目他准备了三年时间,从拖一辆车开始挑战,此前已经拖动了四辆车,这回他再一次挑战了自己的极限。
接受采访的于顺业也不忘演示一下。
倒飞长城的精彩一瞬。    从小好动 曾是捣蛋王    于顺业从小在军营长大,其父是海军驻沪某部的侦察科长。于顺业从小就经常“捅漏子”,父母怎么管也改不了他好动、爱冒险的性格。无奈之下,父母把他送进宝山区体校。    军营离体校有10来里地。于顺业不愿坐公交车,而是乐意骑自行车,经常骑车追巴士,有一次,差一点钻进车轱辘里,被怒气冲天的司机扇了两耳光。自行车骑腻了,他便玩起新花样,先是脱手骑,后是倒着骑,最后脱手倒骑。为此,他不知摔破了多少身衣服,摔伤了多少次手脚,甚至被摔成骨折,连父亲的那辆新飞鸽也摔变了形。但歪打正着,他的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训练成绩稳步上升。1977年春天,在上海市运动会上,他一举获得十项全能和撑杆跳高两项冠军。    1981年,于顺业当了三年兵,复员后,成为海军4810厂的一名修理工。于顺业不抽烟不喝酒,业余时间唯一的爱好就是骑摩托车玩新花样,日久天长,就在倒骑自行车基础上,练就了倒骑摩托车的绝技。每当他表演,操场上便里三层外三层,聚集了众多爱看热闹的父老乡亲。
摩托车让于顺业玩出了花样。
载人倒骑依然面不改色。
每一次挑战成功,于顺业都露出灿烂的笑容。    悲壮“倒骑王” 负伤已习以为常    “在电视上看到的总是外国人能挑战吉尼斯,我们中国人也一样能挑战。”于是,不甘寂寞、拒绝平庸的于顺业毅然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干起了摩托车修理,并开始系统地进行脱手倒骑摩托车训练。    脱手倒骑,因为不能正视前方,视线受限,只能靠听觉判断有无障碍物,靠马路牙子判断行驶方向。又因为不能用手操纵,只能用身体来保持摩托的平衡,用脚上的阀门来控制速度。所以,这项运动既是胆量的检验,又是驾驶技能的展示。    1996年6月6日6时,于顺业踏上了创造吉尼斯纪录的征程。但是,因为高速行驶的摩托车突然压到一片细石子上,于顺业猝不及防,连人带车摔了出去,当于顺业被送往医院抢救时,医生告诉他的爱人胡伟:你要有思想准备,他摔得很重。没想到奇迹发生了,于顺业在三个月后出院,而他发誓再不摸摩托车。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于顺业并没有实现这个诺言。    有挑战就有付出,于顺业还是经常因为负伤而到医院,而骨科医生没有不认识他的,不过现在已年过半百的于顺业早已多了一份责任,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于顺业改变了挑战的角度,不再以飞跃为主,而是稳扎稳打地在地面上用身体各个部分去挑战极限。
于顺业的名片也被设计成摩托车。
于顺业的挑战照片登上了奥运邮票。    挑战自我 不再看重吉尼斯纪录    于顺业已经拥有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但他表示自己不会再去申报包括吉尼斯纪录在内的任何纪录了。“什么纪录对我已经不重要了,我现在就是在挑战中找到人生的乐趣,挑战自我。挑战成功我自己开心,观众们也开心。 ”于顺业告诉记者,他不想吃老本,所有的成绩都已成为过去,但他的挑战还会继续,于顺业今年50岁,他说自己要挑战到70岁,至少还能挑战20年。    在采访快结束时,于顺业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件事,“也许你不相信,但其实我是非常珍爱生命的,也并不是别人口中的亡命之徒。我每次挑战之后,回头再干工作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会发生变化,都会有一个提高,有干劲。就像站在宇宙看地球,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很难想象,这个最有资格飙车的冒险家开车却比别人慢很多,因为于顺业认为,没有必要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而他不断地挑战也不图别的,只是为了“尽量做些后人未做而不敢做的事”。   

责编:王晓婕     来源:大连天健网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1-23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4 10:38 , Processed in 0.08113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