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bywwcnll9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名人知多少《待续》水墨画画家----高荐

  [复制链接]
34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2: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以上二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2: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6-24 11:59 编辑

伦杰贤



书法家伦杰贤先生照片



法家伦杰贤简介:
   
伦杰贤  1950年生于大连市,辽宁金州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人大代表,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相继荣获全国第四届书法展一等奖,全国首届电视书法比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兰亭书法大赛一等奖及辽宁省政府奖,大连市文学艺术最高奖“金苹果”奖等。部分书法作品被中南海、中央电视台、中国美术馆、辽宁博物馆收藏,书法作品曾入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首届全国篆刻展,首届全国艺术博览会,中日代表书法展,香港中日书法交流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名字被编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法名人辞典等。
   大连书画院一级美术师。伦先生身材高大魁梧,嘴角、眼角常挂着笑意,一脸善相,只有躲在镜片后的那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透露出的睿智异于常人。他是小行草书风的代表性书家,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实践者。他高大魁梧的身躯与俊秀雅致的书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对传统用笔、用墨、结字、章法及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来龙去脉理得很清晰,对“二王”一路帖学的精研和对汉隶、魏碑的借鉴吸纳上,他是做得最到位的。他从不骄矜张扬,总是那样谦和平易。记得在一次省内书法展开幕式书家签名时,他在别人大名的左下角只落了两个小字“杰贤”,仿佛是别人大名之款,足见其虚怀。在辽宁书界,年龄小者都亲切地叫他“伦老师”,年龄相仿者都叫他“老伦”。他也常以“老伦”自称,其颇有情趣的“老伦手段”画语便是见证。

伦杰贤先生作品欣赏:



伦杰贤书法作品

来源:www.artxun.com

来源:www.artxun.com
  
  来源:www.artxun.com
来源:www.artxun.com

                      2009-12-09 16:24:31 来源: 博宝艺术网 作者: 晶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3#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6-24 12:01 编辑

媒体对伦杰贤先生的报道:  
书坛杰贤 卓立群伦——记当代书法家伦杰贤

伦杰贤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全国骤然兴起的书法热中涌现出的一员骁将。他以一手地道的小行草驰骋在当代书坛上,成为小行草书 风的代表性书家、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实践者。因此,我将其姓名嵌入了这样的一个题目之中。
    伦杰贤,辽宁金州人,1950年生于大连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伦先生身材高大魁梧,嘴角、眼角常挂着笑意,一脸善相,只有躲在镜片后的那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透露出的睿智异于常人。他从不骄矜张扬,总是那样谦和平易。记得在一次省内书法展开幕式书家签名时,他在别人大名的左下角只落了两个小字“杰贤”,仿佛是别人大名之款,足见其虚怀。在辽宁书界,年龄小者都亲切地叫他“伦老师”,年龄相仿者都叫他“老伦”。他也常以“老伦”自称,其颇有情趣的“老伦手段”画语便是见证。
     
作家柳青曾说•人的一生关键只有几步”,伦杰贤在关键的时候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在下乡回城后的70年代(中国书法热刚刚兴起),他毅然丢掉在一家工艺厂“铁饭碗”的工作,为了痴爱的书画事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闲置在家,钻研艺事。他耐得了生活的清苦,艺术取得了显赫的成绩。80年代,他的作品在全国性书展上几次获奖,而且在首届电视书法大赛和兰亭书法大赛、全国第四届书法展上均荣获一等奖,奠定了他在当代书坛的地位。因为他艺术上取得的成就.1991年他被调入大连书画院,做了专职画师,工作和爱好终于结合在一起,为他施展才艺增添了腾飞的翊膀,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谈到近20年流
行书风,不激不厉的小行草书风恐怕是不能回避的,同时谁也不会否认伦杰贤是当代书坛小行草书风的代表性书家。伦杰贤着实在孙过庭《书谱》、二王法书、智永及怀素小草《千字文》等小字行草书上下了一番功夫。“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孙过庭语),他写这些小行草达到了形神毕肖的程度。无论是临池,还是指导他人,伦杰贤总是反复强调“首先要把点画写地道”,加上整体把握得到位,所以他笔底的小行草如山间流泻的清泉,汩汩而出,泠泠作响,扣人心弦,沁人心脾。一个东北大汉写出如此俊秀的字十分令人惊诧,然而正如聂成文先生在《伦杰贤印象》一文中所说:“有的南方朋友很纳闷:像杰贤这样地道的东北人为何能写出这样好的王字,丐得这么美,这么雅致?我笑着说:‘杰贤心很俊。’”的确,他“心很俊”,又肯下“笨功夫”,写得好自在情理之中。
     
1989年周俊杰先生在《书法导报》创刊号头版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书法新古典主义”这一重要的
书法美学观点。然而,伦杰贤的书法实践在先。他沉潜传统,对用笔、用墨、结字、章法及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来龙去脉理得较为明晰,故而说传统的菁华建构厂他书法的形质。同时,他又能善取善舍,熔冶古今,强化自我,推陈出新,进而逐渐呈现出个人的独特风貌,做到了“溯古哲之精神,抒一己之怀抱”(黄宾虹论艺语)。在对二王一路帖学的精研和对汉隶、魏碑的借鉴吸纳上,我以为伦杰贤是做得最到位的。而且,他的作品风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现了渐变渐进的特性,可见他是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作品一看便知是伦杰贤的,而且耐推敲、耐寻味,残次品极少,不像某些书家的作品风格缺乏定力。基于这一点,我才敢说他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书家。
   
去年周永健先生发表文章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书法越写越差的原因,石开先生针对这个问题在“北京十月书法展与当代
书法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我很赞同。他说:“依我看,当今书家著名的大约在百名左右,恕我直言,其中一半在‘著名’以前就没有写好,这部分我们不去提它;另一半是有实力的书家,但好像都在不同程度地走卜坡,能不断进步、越写越好的大约仪占其十分之一。”从伦杰贤头上的几顶桂冠(头衔)来说,他已跻身于当代著名书法家之列。这是凭高格调、高品位、见功见性、雄秀天成的书法作品在重大展赛上折桂夺魁而赢得的,是无可非议的,所以拿石开先生的观点来衡量,伦杰贤应当是著名书家中“有实力的书家”。今昔对比,他的作品无论是用笔的丰富上(原来主要是取法二王、孙过庭,现在吸纳了宋人和明清一些大家的用笔)、结字的姿态上(更多了欹侧呼应、萧散开张)、章法的构成上(尺幅的变化、用印的考究,借鉴题跋的随意布势)、形式的创意上(用纸的多变、特小幅的装帧等等),都较原来有所突破、有所进步,明眼人一看便知。因此,我以为伦杰贤书法是越写越好,应该是石开所说的“十分之一”中的一员。

                      2009-12-09 16:24:31 来源: 博宝艺术网 作者: 晶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6-24 12:17 编辑

艺术品收藏大全 > 伦杰贤

http://art.findart.com.cn/240256-art.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23:41 | 只看该作者
第26集当代书法名家伦杰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6#
发表于 2010-6-24 10:28 | 只看该作者
活了这么多年也没学会写字,看到好字甚是羡慕。这不,昨天弟弟给我送来一位书法家学会会员所写的一幅字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写得真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0# 浪淘金沙


    和你一样很喜欢书法,也一直想参加个学习班,古人云:写书用于养心愈病。有益于意志身心的锤炼。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书法无异于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2 21:21 编辑

于培智

旅美著名书法家于培智先生擅真草隶篆诸体,与于植元先生、于涛先生并称“大连三于”,是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大连市书法家协会第一任秘书长,组织举办过大连市第一届书画篆刻展。
    于培智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移居美国,此前在大连文物部门工作,与启功、刘海粟、叶浅予、梁树年、张衍、徐邦达、谢稚柳、陈云浩、溥雪斋、罗福颐等大师交往深厚,常有书画印往来。
    于培智先生现任美国加州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有《于培智书法作品集》、《北美百名书画家作品集》问世。
   



读于培智书法

崔自默


     于培智,号大愚,真个是愚而生智、智而返愚,那是怎样的精神境界呢?1934年出生的于培智,由农村而城市,由无学而有学,由普通而不普通。大学中文本科,是他的问学之始;而后是为人之师表的经历,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再往后有机缘进了文物部门,搞古代书画鉴定,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和积累,所谓穷究毫末,岂可轻易言哉。实践出真知,没有切身的笔墨经验,对于书画鉴定而言,总是隔膜。明乎此理,是于培智从事书法创作的客观动因之一。张珩、徐邦达、启功、谢稚柳、陈云浩、溥雪斋、罗福颐等都是他的指路人,他由业余爱好者,开始走向专业化。地利条件,使他亲自触摸到全国出土的许多文物实物资料。秦汉简牍、铜器铭文、碑版砖碣、墨迹手札,他悉心临摹、揣摩。时间就这么一日日地过去了。

      平地起波澜,生活的真味,没有遭遇到大的波折者是难以体会到的。波折,也只是为成功者准备的,一个人的幸福度,与他的挫折商有密切关联。使于培智刻骨铭心记忆住的,也许是两年的牢狱之冤屈;虽然可以象叶浅予开导他说的那样,人没坐过牢其经历是不完整的,但是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经历来实现人生的完整呢?不管怎样,人的傲骨和正气,会自然地散发在他的周身四围,从于培智书法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这种消息。读他临习的《中山王错铜器铭文》,读他的篆书、隶书或篆刻,优游不迫,沉着痛快,其风骨洞彻,气格凛然。

       传统,我以为可以分为活的和死的两部分,我们所要承继的,当然是活的部分。启功先生认为,要了解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要找活人交谈,而要学习优秀的书法作品,则要去找古人。其实不管是找今人还是古人,也不论是面对实物真迹还是亲聆大师教诲,其目的还是一个:掌握活的所在。惟有其活,方得以变通融会。于培智的书法,能推陈出新,依靠的原动力,还在于激活了这活的因子;这活的因子不存在于外物一隅,而在于内心诸方。

      一切由新始,心与时间俱。已届古稀的于培智先生,对于笔墨之道,乐此不疲,老笔弥坚,其成就存乎其中。一个人的成就,不由自己主观决定,而且其大小总是相对的,重要的是要自己经由“日日新”之路,来验证知行合一的率性之道。艺术的境界,同生活的层次一样,必须以不可知的领域来最后区分。过去与未来,有许多未知的成分,而当下,不间断地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快慰,则可以证明个人的崇高性--------那是行而上的精神生活,是超脱了行走在米盐之地后的冰雪之心的极至升华。愿与于培智先生共勉。
                                                   摘于《书法江湖》2005年第12期



浩歌一曲大江东

半翁

    于培智是我市书法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四十多年前我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启蒙老师。
  去年9月,老师携夫人回连探亲。再次相见,我已年近六十,而先生更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先生早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后供职于大连市文物店。“文革”前,当书法艺术刚刚在我市普及的时候,他便开始从事我市业余书法活动的教学与辅导,并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文革”后,他曾主持筹备举办了首次大连市书法篆刻展,并参与了大连市书协的组建工作,为我市的书法事业作出过贡献,被辽南书界称作“三于”之一。而后来发生在他身上的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经历,令他的家境和人生跌宕起伏。

  那是8年前,先生第一次回连时,曾到我家作客。多年没有见面,他即席为我留下了两件墨宝。一件是摘录陶铸诗句的篆书联“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其深刻的寓意、平和的襟怀可想而知;另一件是他特地为我作的一首七言诗,并在诗后补跋曰“我与德鹏相识三十余载,栉风沐雨,始终肝胆相照。去国五载,书此以致友情”。师生情谊,跃然纸上,令人百感交集。作为一位身居海外十余年的中国传统文人,他在国外的生活并不富裕。从前些年经营书画和鬻字治印到如今依靠微薄的退休金,他的生活可谓清苦。但环境和生活的改变却未能改变他坦然处世、不卑不亢的顽强个性,更改变不了他为之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艺术事业。先生的书法,四体皆能,兼工篆刻。这些年他以自己从艺数十年的深厚功力和在文物部门工作多年的丰富阅历,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探索书法篆刻艺术,创作出一批艺术精品。前几年,在由中国书协、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同日、韩等书法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书法大展上,先生的作品曾荣获海外组金奖;近年国内编撰的一些篆书字典,也收录了他的墨迹。目前先生还担任美国加州书画协会的顾问等职。人书俱老,艺有所成。

  去年春天,他让从日本来连出差的女儿捎来留我存念的一件行书中堂,内容为“历尽艰辛七十春,陶流书艺至于今。白发忧梦儿时事,异国更怀故乡人。汤山忧患同忧患,三峡欢欣共欢欣。华夏艺葩绽寰宇,纵于泉下亦称心。”是他于非典时自作七言诗,翰墨行间表露出他对故土、对艺术的一片赤诚。

  其实前年春节我同他通话时,他本打算回来的,却因非典未能成行。这次回连探亲期间,他先去北京联系出版自己的作品集,又专程去山东文登祭祖寻亲,日程匆忙,亦不忘给家乡留下大量墨宝。先生耳闻近几年多位书界知己的相继谢世,追忆往昔,更不免多了几分伤感与哀思。

  “年届古稀近归程,一如秋叶渐凋零。宴席好聚应好散,浩歌一曲大江东。”这是临别前老师相赠的又一件墨宝。他说:“心求其静,人求其德,艺求其精。”

  当春天他的书展在家乡开幕的时候,我们期待他的作品会散发出艺术的芳香,也由衷地祝愿他办展成功!

作者简介  书法篆刻家张德鹏,号半翁、素斋主人,国家二级美术师。1946年生,大连市金州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市职工文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入选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第二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西冷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展”、“当代细朱文精品篆刻展”、“第二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25 | 只看该作者
“大连三于”于培智先生的书法
              宫本朋于庄河
                 


   大连书协的源头
    于培智先生与于植元先生、于涛先生并称“大连三于”,是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于先生移居美国,此前在大连文物部门工作,与启功、刘海粟、叶浅予、梁树年、张衍、徐邦达、谢稚柳、陈云浩、溥雪斋、罗福颐等大师交往深厚,常有书画印往来。
    于培智先生毕业于辽宁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对书法篆刻几十年如一日学习研究未曾稍懈,尤其对秦汉简牍、铜器铭文有很深的研究,金文、篆书、篆刻晓谕书坛。近年来,于培智先生又专攻黄庭坚和王铎书风,书艺为之更上层楼,多次参加国际书法大赛并获金奖。2005年,于培智先生在阔别家乡多年后首度回国举办了个人书法展。
   大连的巨变
    于老表示,大连的变化太大了
  洛杉矶著名的汉庭顿公园的“中国园”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题字都是于培智书写的,他说自己“梦中仍是大连人”。
  “大连的变化太大了,许多地方我都不认识了。”,74岁的于培智老人走在大连的街道上,连声感慨。他说自己和老伴都是“美国回来的乡巴佬”,老伴去温州城买东西,竟然走丢了,过了两个小时才找回来。“这16年来,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我家的电视机永远锁定在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上,天气预报是我必看的节目,因为那里会播报大连的天气。”老人用一句打油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别大连十六载,梦里仍是大连人!”
  写大字报练出了书法功底
  于培智步履矫健,一看就知道身体很好。“从1991年旅居美国以来,我一直在洛杉矶华人区居住,在院里养花,教人学书法,日子过得平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于培智与于植元、于涛一道,被并称为“大连三于”,为国内书法界所瞩目。说起自己与书法的渊源,于培智笑称全是偶然。
  于培智出生于山东,小时候在村里宗族家庙里念书时,老师教过他们练书法。“我的字从来没受过表扬,倒是家庙墙上悬挂的许多牌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后从山东到大连,他烧过锅炉卖过粮,还跟叔叔修过鞋。那是在天津街秋林公司附近,修鞋摊身后就是友谊书店,他时时跑到书店里看书,整整一年多,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养分。凭着这点底子,他参加师范训练班并毕业,竟然当上了小学老师。4年后,这个初中、高中一天没读过的人,竟然考上了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读书时,正赶上“文革”,于培智因为会写毛笔字,被派去抄大字报。“天天都抄,我又认真,为了盖过别的大字报,写得独特,就找来字帖练习。就这样,练出了一笔好书法。”
  平静接受两个女儿的离世
  于老在艺术上的追求颇为顺利,生活上却诸多坎坷。他在天津街上的大连文物店工作了近30年,当初的文物店店名,就是他通过朋友求郭沫若书写的。那是1963年,为了求字,于培智托了北京和平画店的书画家许麟庐先生,郭沫若第一次题字,写成了“旅大文物商店”,与真正的名字“旅大市文物店”有两字之差。没办法,只好再求许麟庐,这一次,总算写对了。
  1987年,于培智18岁的小女儿刚刚办好前往日本学习的手续。他清楚地记得那是7月7日,在七七街上,一辆拉沙子的大货车冲向正骑着自行车的小女儿,瞬间将她卷在轮子下……几年前,大女儿又因为身患癌症在日本去世。老伴异常伤心,倒是于老不断开导:“人老了,应该有一种阿Q精神,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痛苦难受也改变不了现状,还是不要想吧……”多少年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于老一直用这样的精神来开导自己,积极面对人生。
  在美国强烈感受中国热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从文物店主任位置上退休的于培智跟儿子开了个画廊,赚了些钱。此时,他已在日本、美国等地举办过个人展,还受洛杉矶北美卫星电视公司的邀请去美国讲学。1991年,他举家移居美国,因为始终生活在华人圈子里,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他出任加州中国书法学会副会长,洛杉矶著名的汉庭顿公园的“中国园”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题字都是他书写的。方块字让于培智赢得当地人的尊重,许多华人将他们的“香蕉人”后代送到于培智跟前,学书法,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16年来,作为一名旅美大连人,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热在逐渐升温。”于老表示,美国曾做过一项统计,某个州的居民因为使用中国商品,人均年节省开销500美元。“中国商品又便宜又好,是所有美国人的共识。”美国绝大多数正规大学里全开设中文课,跨国公司招聘的一个要求就是会中文。“这次我回国,本来送老同学美国特产花旗参、维生素什么的,但他们说‘这些东西国内全有,不如送我们书法作品吧’。看来,只有民族的才是永恒的、珍贵的啊。”于培智表示,大连的高楼大厦、立交桥、林立的商铺,让他觉得自己就像个“从美国来的乡巴佬”,既有些陌生又极兴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ba55f0100gkxz.html) - “大连三于”于培智先生的书法_宫本朋_新浪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28 | 只看该作者
师生书法篆刻展在我市举行 于培智:梦中仍是大连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3:09 大连晚报
  
师生书法篆刻展在我市举行

  于培智:梦中仍是大连人
  ■文/图本报作者张明春

  本报讯昨天上午,大连中国工艺品旅游品交易市场流光溢彩,名流咸集,备受瞩目的书法家于培智先生,及其学生的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此间隆重开幕。这是于培智先生离开大连赴美国14年来首次在连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也是他首次在国内以个人名义举办书法篆刻展。
  这次展览由大连市文联、市文化局主办,由市书法家协会、大连文物总店、大连中国工艺品旅游品交易市场承办,展出于先生精挑细选的作品百余件,另有张德鹏、王成晃、栾传益、陈涛、刘峰、刘广圣、高岳等于先生的高徒的作品参展。
  于培智先生号大愚、大愚居士,1943年生于山东文登,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副研究员,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古代文学及考古学专家,曾担任大连书画院院长,为当时“辽南三于”之一。于先生现旅居美国,担任美国中国甲骨文书法学会会长、洛杉矶中国书法协会副会长、中华艺术学会艺术顾问等职。
  于先生淡泊名利,专心致力于学术及艺术,其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得到刘海粟、启功、叶浅予等大师的赞誉。于先生的作品线条圆劲刚韧,威严古朴中融清秀,如启功先生所言,“斗酒风雷醉不休,梅花一曲见风流”。这次回国办展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好友的鼎力支持与协助,于先生感激之余即兴赋诗曰:“与时俱进日日新,海外仰望辽海滨,我别大连十四载,梦中仍是大连人。”
  林庆民等有关领导及毕锡祯、卞国胜、于尔明等老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并为仪式剪彩。展览将持续到10月2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2 17:48 编辑

于植元


简介
  于植元(1927-2003)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生前曾为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辽宁省文史馆馆员。1927年生于大水泊村,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书法造诣颇深,尤以行草见长。进入了现代中国著名书法家20余人之列。多次出国讲学,先后被英国剑桥世界人物传记中民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终身成就奖,被聘为海外分部顾问。

生平经历
  于植元1

927年5月生于文登大水泊村。他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承著名学者原上海劳动大学教授、书法家梁国铨,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汤景麟等施教,在少年时代便学完中学及大学的文史课程,并开始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同时练习武功。

  1946年,他告别故乡,北渡大连,在大连市立初级师范、旅大师范任教;1953年,调旅大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

  "文化大革命"中,于植元遭受迫害身患重病,1971年春被遣返故里,受到乡亲们的保护。1973年,平反昭雪后重返大连,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79年,先后任旅大师专副教授、校长等职;1980年始,任大连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大连大学副校长等职;1987年,任大连师范学院终身名誉院长。2003年1月26日,于植元先生病逝于大连,享年77岁。

出访日本
  1982年,于植元首次以中国书法家的身份随大连市文艺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方邀请代表团参观馆藏的中日古代书画碑帖和文物,并突然提出进行"评价"。当看到一幅署名中国宋代皇帝赵佶的绢地花卉画时,于植元从绢的出产年代、题字画押的风格以及画体特征等细微处论证,作出"该画系赝品"的鉴定,令日本专家连连点头称是。接着,开始书法表演,日本书道联盟会长提笔写下"金契兰结"四个字,于植元随即笔走龙蛇书写一幅短文"因仍用《周易》之言以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他深厚的汉学功底,敏锐的反应,精妙的书法,令日方专家学者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1985年春,于植元率大连市文化代表团又一次出访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受到隆重的礼遇。在参观奈良唐招提寺等三座寺院后,日方请于植元以"古都奈良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为题作学术报告,他以赴日本留学的唐代僧人弘法为例,在高度评价其名著《文镜秘府论》的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反馈、逆输现象作了深入阐述,用大量例证说明日本从中国学来汉字,又以汉字翻译许多欧美词汇,再逆向输入中国,成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部分。这种客观精辟的论述不仅使日本学者耳目一新,更体现了中国学者的文化视野和气度。

中日文化关系
  关于中日文化关系史,于植元写出《弘法大师与中国书法》、《小仓城与黄檗文化》等论文,在中日关系史年会上宣读,得到与会日本专家的肯定,并被日本学者收入关于弘法大师研究的论文集中。同年秋,日本安田海上火灾保险公司董事长后藤康男慕名到大连拜访于植元,并带来一封政界要人的信函,请为时任日本大藏相的竹下登写一条幅。于植元对竹下登的为人、政治态度略有所知,遂书写郑板桥的咏竹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以竹之节隐喻,示相知之心。当时竹下登正准备竞选首相,得到条幅后非常高兴,特意挂在府中醒目的地方。其后,又派自己的学生中川赶赴大连,力请于植元手书一幅能嵌入竹下的名字,并含有龙年上任吉言,且字面典雅的条幅,以壮竞选声威。于植元略加思索,随即写下"能从竹下登龙门"一幅行草,其章句与隐义契合之妙,使竹下登大喜过望。5个月后,竹下登果然荣任首相,日本各新闻媒体遂对此插曲作了迅捷披露和详尽渲染。

中国学者
  于植元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身份,20多年间先后访日50余次,与竹下登、中曾根康弘等12位日本首相有文字交往,与诸多日本政界名流元老结为挚友至交,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民间文化大使"。多年来,于植元的书法在日本一直备受推崇。他的书法艺术精湛,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够根据求字者的身份、职业、心态,题写富有深刻寓意的文字,如为"佳能""精工"两大公司题写的"唯佳方能"、"精为上工",竞被两家公司奉为经营方略。1986年,日本一家公司在大连市开办合资企业,日方签定合同的条件中有一条为:日方向大连市赠送一套贵重物品,大连回赠一幅于植元的书法作品。1988年1月,日本最权威的书法专刊《书道艺术》,开办"现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专栏,介绍20多位中国现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其中对于植元的评价非常高,誉之为"传统谱系的继承者"。鉴于于植元教授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重大影响和卓越贡献,日本政府特赠送重五吨的日文原版图书,从日本空运到大连以示答谢。后来,于植元怀着对故乡特殊感情,将这些图书全部捐赠给家乡。

荣誉和成就
  于植元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上,

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辽宁省暨大连市优秀专家、曾宪梓全国师范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

  于植元刻苦勤勉、治学严谨,精通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对明清小说、满族文学、文物鉴定、中医中药等也广泛涉猎;对中日关系史研究精深独到;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尤以行书见长。早期曾发表过小说、诗歌和散文;解放后在大连任教期间,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如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中年以后致力古代文学研究及现代文学评论。先后发表过《论后西游记》、《林兰香论》、《满族的政治家和诗人》、《论宋代几位女词人》、《岳飞的诗问》等,校订出版了明清小说《后西游记》、《林兰香》,收入《明清小说选刊》丛书。其专著《英和与奎照》,因列入满族文学研究丛书的首部而受到重视。

于植元晚年成就
  于植元晚年,曾身兼全国高校古汉语研究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顾问、大连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日本中日友好文化经济技术协会全国总会顾问等国内外学术及社会团体职务90余个。先后被英国剑桥世界人物传记中心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其终身成就奖,并聘其为海外分部顾问。

                                                      ---------百度百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40 | 只看该作者
新中国60年大连英模谱:教育家书法家-于植元
中广网    2009-10-30
      



  2003年1月30日,《大连日报》第一版发表了一条题为《桃李满天下 令人长忆君》的消息:“于植元先生走完了他75年的坎坷、勤勉,成果等身的一生。2003年1月29日8时,在他题写牌匾的大连殡仪馆,各界近千人怀着惋惜悲伤的心情向先生作最后的诀别……”
  仅仅十几天前,先生还在商场大堂为群众书写春联,那爽朗笑声犹在,那鲜红对联未贴,他却溘然长逝。
  桃李满天下,令人长忆君。作为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于植元先生这一生为这座城市在多方面作出的贡献,真是数不清说不完。他生前担任大连大学副校长,大连师范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于植元先生曾连续三年获得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为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辽宁省暨大连市优秀专家。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文革”后聘任的第一批具有终身荣誉称号的文史研究馆馆员。大连市政协第七、八届委员会常委。
  多有建树的学问大家
  于植元先生1927年生于山东文登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功底深厚。
  于植元先生学识渊博,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在学术研究上,所跨门类很多,在古代汉语、满族文学、明清小说、中日关系史、文物鉴别、书法美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不少课题都是应某个学术领域研究中的急需而又难以解决或无人涉足的问题,但由于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才思敏捷,能在几个学科的交叉中取得开拓性或填补性的成就。其代表性学术著作《文史探幽》、《英和与奎照》、《卷卷书屋论丛》等,皆以其精辟见解为中外学者所注目。
  从1946年到大连任教起,于先生从事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培养、输送人才无数,各级干部、各类行业中皆有受教者。担任领导职务后,针对师范教育特点,力主改革,为全国全省师专系统主持、制定了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教学大纲,主编出版统一教材,填补了“文革”后的许多空白。
  在课堂上和许多场合,于先生博闻强记,过目成诵,让人们惊叹不已,钦佩有加。
  大连新时期书法的开拓者
  于植元先生的书法艺术,被公认为典型的传统书派,艺文并茂,享誉国内外。同时,于先生还是“文革”后大连书法文化事业的开拓者。他主持筹备建立了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为使祖国的书法艺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极力搜寻、发掘分散在各个领域中的人才,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童稚少年,都不乏其例。
  他还尤为重视系统的书法教育,创造性地在全国首倡并推动全省大专院校开设书法课,亲自主编《书法教程》,开设书法研修生班,成立书法教学研究会等。为把书法事业普及深入到社会基层,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积极扶持、鼓励在各行各业中成立书法协会,哪里有书法协会成立,哪里有书法作品展览,哪里即有于先生亲临现场,予以指导。他还团结、组织众书法家、爱好者为社会服务、参与国际交流。
  如今大连市的书法事业蔚然成风、健康发展,于先生功不可没。
  于先生书法作品,豪爽泼墨,慷慨贻人,他甚至经常为广大群众义务写春联。许多大连人都收藏他的墨宝。于先生写字,非常注重思想内容,即兴赋诗,引经用典,都是匠心独运,与人为善。1988年,《大连晚报》创刊,他由“晚”字有感而发,特意书写了《易经》的一句名言相赠:“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整天勤勤恳恳,即使在晚上,也时刻反省,谨慎行事,以致化解险情。
[1]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42 | 只看该作者
接上页


有求必应的社会活动家
  国学是学问,也是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于先生身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和发扬。于先生是一个热心社会事业的人,当许多学者大都在关起门来做学问时,他却走出书房,用他炽热的爱心、广博的学识、多方面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需求。
  于先生在医学方面也深有造诣,他从家传及古代医学经典中有所继承,并从西医及民间医学中汲取精华,“文革”期间在返回家乡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为当地空军官兵及农民群众义诊两万多人次,创造性地解决了诸多疑难病症。改革开放后,在济危扶困的公益活动中,更是义不容辞,不遗余力,全身心的投入。如为协助残疾青年筹建国内首个残疾青联组织,为旨在救助全国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为给日本阪神大地震赈灾,于先生不惜奔走呼吁、当街义卖、组织书画家捐赠书画,并亲赴灾区。而且于先生在与社会民众的广泛接触中,平易近人,事无巨细,“有求必应”,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各种需求。
  这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需求集于一人之身,在有限的时间里,逐一认真打点,那付出的辛苦自是难以估量的。故而一日之内,有请先生鉴定文物的、请他为著作作序的、有求医问病的、有请教学术问题的,还有登门求字的……于先生的夫人孙绍华教授在其学术新作《卷    书屋苏古求新集》的《后记》中写道:“当春风荡尽了科学天空上的乌云,这位学界的‘反动权威’亦从‘阶下囚’一跃而为‘座上宾’之后,他即走出书斋,以自己的学识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并将祖国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十次应邀出访远播于国外;偶在家中,则来访者、求教者接踵而至,电话铃声不绝于耳……其忙迫之情非常人所能想象与承受,而且其势愈演愈烈,犹如《红绫艳》中的芭蕾舞演员穿上了红舞鞋,完全失控地旋转而欲罢不能……”于先生无怨无悔、几十年如一日为社会做好事,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中日交流的文化大使
  于植元先生以中国学者的身份,20多年间先后访日几十次,在日本各界与大连之间,多层次多方位地搭设起友谊的桥梁,促进了日中友好,被日本友人誉为“文化大使”。多年来,于先生的书法在日本一直备受推崇。如为“佳能”“精工”两大公司题写的“唯佳方能”、“精为上工”,都被两家公司奉为经营方略。1986年,日本一家公司在大连市开办合资企业,日本当时有一个条件:在日方向大连市赠送一套贵重物品的同时,大连要回赠一幅于植元的书法作品。
  一次,时任日本大藏相的竹下登准备竞选首相,即派自己的学生中川赶赴大连,请于先生手书一幅能嵌入自己的姓名,并含有预祝竞选成功吉言的条幅。于植元当即写下“能从竹下登龙门”七字行草,事后,竹下登果然荣任首相。他在深夜第一时间告知了于先生,与他分享喜悦。此事在日本一时传为佳话,很多媒体争相报道。
  爱国的知识分子
  于先生还是一位极具民族自尊心的爱国知识分子。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于先生满怀激情,拿出从来不舍得用的明清时代古纸,挥挥洒洒即兴赋诗,除了赠送给香港、澳门特区的行政长官董建华、何厚铧先生外,还书写了若干,广赠友人。香港招商局局长罗林竹先生由衷地称他为“一个不知疲倦的爱国知识分子”。
  虽然于先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但是他也很有分寸,应对得体,自觉地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
  有一次,于先生应邀去北九州某市参加笔会,在许多日本朋友的热情要求下,他全神贯注地泼墨作字。这时,有个日本右翼组织的头目对先生发出挑衅的要求,第一次,先生没予理睬;第二次,先生瞪了他一眼,仍未回应;接着,那人又喊了第三声。这时,先生迅速铺好一张宣纸,疾书八个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场肃然以对。第二天,日本媒体爆出评论,称赞先生:不仅是非凡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而且具有外交家的风范。
  还有一次在日本讲学,有日本学生提问,中国以前称日本为东夷,是不是一种轻视的称谓。于先生从文字学入手,解释道:“夷的本意是带弓之人,东夷,就是东方的带弓之人,这是一个生产方式问题,不存在褒贬。”这番解释从学术入手解决了民族感情上的症结,在现场博得赞赏,为人们津津乐道。
  先生已去,精神永存,大连不能忘记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3:48 | 只看该作者
我市各界送别于植元先生
[■本报记者 阿考]  2003-01-30 03:56
情意深深送先生 ■本报记者 阿考前天还是寒风刺骨,可昨天早上一下子温和了许多,天气似乎也在为我市著名学者于植元先生的离去而悲伤,不忍心让一早赶来为于先生送行的人们再添寒冷。在于先生生前亲笔题写馆名的大连殡仪馆告别大厅门前,挤满了近千名自发而来的我市社会各界人士及普通市民,他们手持鲜花、胸佩白花,沉痛地等待着和他们心目中敬仰的于植元先生见上最后一面。早7时左右,记者赶到殡仪馆时,告别厅内外摆满了社会各界人士敬献给于先生的花圈和花篮。市书法家们的挽幛幅幅肃穆,字字有情。正墙中央是于先生生前慈祥微笑的一张大幅彩色照片,勾起到场的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在一本本悼念于先生的签字簿上签满了来自全市各地的群众的名字,不一会儿工夫就签满一本又重新换上一本……难舍难分的场面,感人至深。赶赴与于先生告别的人太多,很多人站在厅外的寒风中一等就是1个小时,人们默默无声地静等,毫无怨言、秩序井然。出租车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从早晨6时10分开始他往殡仪馆拉的第一趟活到8时50分的最后一趟,他拉了16趟活儿,全是去参加于先生告别仪式的人。 8时,于先生的灵柩缓缓推进告别大厅。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孙春兰及怀忠民、董文杰、王会全、魏小鹏、刘长德等市领导和原省市老领导毕锡桢、卞国胜、杨国喜、杨惠民等到殡仪馆向于植元遗体作最后告别,对于植元家属表示慰问。省委常委、市长夏德仁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永金等市领导及崔荣汉、林声、于学群等原省市老领导敬献花圈向于植元病逝表示哀悼。社会各界人士、普通市民在悲痛的哀乐声中陆续向于先生的遗体告别,回想于先生生前的学者风度,很多人流下了惋惜、伤心的泪水,泪水成了人们此时的惟一语言。于植元先生的亲属和学子们最后一起为他鞠躬送别。记者在和众多前去吊唁的我市教育界、书法界、考古界人士的交谈中发现,人们之所以如此喜爱于植元这位学者,最重要的是欣赏他懂得做学问与做人的关系。法国著名学者萨特说:当一个人的失去使其他人感到遗憾时,这个人的价值就在人们的心中得到了升华。于植元先生,验证了此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2 21:05 编辑




于涛
近代==大连美协主席==于涛.书法条幅==(2010-03-18 19:23:48)


于涛(1936-2002)幼嗜绘画,15岁考入大连市文艺补习学校学习美术。学书从唐楷入手,尤得益于颜真卿楷法,对《史晨碑》、《张迁碑》诸碑无不精心临摹,取法传统而不为绳墨所囿。擅多种书体,尤以行草、隶书见长。所作行草宗“二王”及颜真卿,又从篆、隶化出,章法错落,清新活泼,韵味生动;所作隶书以汉隶为基,融入篆意,用笔多变,古朴秀美。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先后三次应邀访问日本交流书艺。1978年9月应邀在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有的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书法百家墨迹精华》、《中国现代书法大观》以及日本出版的多种书法专集。亦擅国画、连环画,时有作品参展或出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大连书画院副院长。
姜堰市博古斋画廊:



2010-3-16 19:36







2010-3-16 19:36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758e10100hchp.html) -
朋哥小藏_新浪博客






2010-3-16 19:36







2010-3-16 19:36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758e10100hchp.html) -
                                                                                      朋哥小藏_新浪博客








作者:宫本朋
来源:宫本朋次[发表日期:2010-4-3 6:50:00]

我对大连“三于”中的于涛的印象宫本朋

     
我在大连读书时,见到大连书画苑有一本《于涛书画集》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感觉于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作品很巧妙······
   

于涛,男,1936年5月生,河北省黄驿市人 1951年5月毕业于大连公安干部学校。自学书画、转益多师。早年从事漫画、连环画创作。以我理解植元先生执著于行草,大约是一种人生的追求。
    于涛先生是书家,也是画家。所谓书画同源。他的字与画都源于他的修炼。于涛先生的字与植元先生的字迥然有别,如果说植元先生是千古不变的一体,于涛先生则是风云变幻的多体,隶篆真草,变化多方,各标其异。读他的字,能读出金石之味。尤其是他的独具面目的隶书风格,将篆书、草书的笔意字势熔铸于隶法之中,在意象的营构。章法的布置上更是匠心独运,有开阖变化不可端倪之妙。如气韵陡生,让你感到曲折与变化便是流畅。他的魏碑行草,能化开古意,化出清新,让人想起比魏碑更深厚的东西。读他的正书小楷,则让你感到他曾经去过一个极清静遥远的地方,在那里独坐了几十年,他的心安宁如寺。这是他的财富。


   

他的财富还有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最令人叫绝的是达摩。他可以画上百幅神态各异的达摩面壁图。画达摩,重在画眼睛。在于涛先生的笔下,达摩负责任时,金刚怒目,大火熊熊,不负责任时,则形容散漫,目闭神游,“忍”是达摩,“不忍”也是达摩。这一点,于涛先生与植元先生很相近,所书所画,必载其道。
    我读于涛先生的画时,更能受到启教的是工笔与写意手法的妙用,画达摩眼睛用的是半工半写,让你看见火的颜色,找到人未走近意已破壁的感觉。画达摩的身体则是几根线的勾勒,是真正的大写意。中国画用墨讲究浓淡干湿焦,布局讲究留白,我从这种虚与实的辩证里,竟至深悟出为文之道,甚或为人之道。是,不论做什么,你要为某种东西竭尽全力,也要在一些方面不太经心,乃至淡化,只为灵魂能够飞。
    读于涛字画的享受,不能言尽。饱蘸中国文化之营养,何其乐哉!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李振盛 百科名片




李振盛

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在黑龙江日报社做记者20年,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执教15年。1988年20幅文革组照获“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系列新闻照片大奖”。1996年5月16日退休后应邀赴美访问讲学,出书办展游走世界。菲顿出版社出版《红色新闻兵》,2003年评为“世界最佳摄影画册”,2004年获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最佳摄影报道奖”;美国多所大学选择《红色新闻兵》作为教材。2005年入选自1855年以来150年世界54位新闻摄影师,2006年入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牛津大百科的《牛津摄影指南》单独列入“Li Zhensheng”。

  
  李振盛 1940年8月生于大连,祖籍山东荣成。
  1963年7月,李振盛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
  1963年8月,李振盛在《黑龙江日报》任摄影记者、摄影组组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亲自拍摄并完整保存近10万张历史见证照片。
  1982年5月,李振盛调到北京在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任摄影教研室主任。
  1987年12月,李振盛的20幅文革系列专题照片以《让历史告诉未来》为题,在“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中荣获最高奖——系列新闻照片大奖。
  1988年3月,“艰巨历程”影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出席开幕式时接见李振盛并表彰说:“你为人民记录了历史,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人民会感谢你的。”
  1996年10月,李振盛应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邀请赴美访问讲学,先后在哈佛、普林斯顿、纽约大学作学术演讲。
  1996年12月,李振盛在纽约应邀担任新创办的华文刊物《天下华人》杂志总编辑。为旅美侨胞举办“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源头风情”幻灯影展及演讲会。
  1997年4月,李振盛在北京潘家园废品站包圆买下数以万计的全国大展和国际影展的参展、获奖作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海内外数百家媒体广泛报道这起“废照片事件”。
  1997年7月,李振盛以美国华文媒体《天下华人》杂志的名义获准采访香港回归祖国庆典;同年9月,李振盛在北京以相同名义获准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8年11月,李振盛应联合国中国书会邀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黄河文化”幻灯影展及专题演讲会。
  2000年1月,李振盛在纽约与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合作整理数万张历史照片,编辑《红色新闻兵》画册,策划环球摄影展览,编辑策划工作长达三年多。
  2001年9月,李振盛在纽约目击并记录9.11事件世贸大楼遭恐怖袭击爆炸倒塌的情景,随即深入灾区前沿拍摄救灾活动,为世纪大劫难留下历史见证。
  2002年1月,李振盛的图文专著《追忆瞬间》列入江苏美术出版社名人手记系列丛书首册出版,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为此书制作30分钟访谈节目。
  2002年6月,李振盛应美国独立电影制片人卡玛邀请,作为受访者参加大型文革历史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拍摄。
  2003年1月,李振盛的《时代映像——李振盛卷》摄影集及“李振盛珍藏照片系列丛书”《过去》4册(民生中国、民俗中国、民间中国、民居中国)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3年6月,法国文化部主办《李振盛:一位中国摄影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为题环球影展,在巴黎摄影历史博物馆首展90天,创下该博物馆观众人数历史新高。《红色新闻兵》画册法文版以《一位中国摄影家的小红书》为书名,为配合巴黎影展同期出版。
  2003年7月,世界摄影泰斗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大师看过《一位中国摄影家的小红书》画册之后,热情邀请李振盛在法国南方名城阿尔勒会面,布勒松大师破例邀请李振盛为其拍照并与之合影。
  2003年9月,《红色新闻兵》英文版出版发行,张爱萍将军为该书题词“让历史告诉未来——李振盛‘文革’摄影作品集”;英国菲顿(PHAIDON)出版社已推出英、法、德、意、西、日等多种文字版本。
  2003年10月,意大利文化艺术博物馆继巴黎首展之后,作为环球巡回展览的第一站举办李振盛的影展,展期70天。
  2004年1月,《红色新闻兵》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2003年“世界最佳摄影画册”。
  2004年2月,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市政厅主办李振盛环球影展,由第一副市长亲自主持在市政厅豪华的哥特厅开幕,并在市政厅贵宾厅举办演讲会,展期52天。
  2004年4月,英国伦敦摄影中心举办李振盛环球影展,展期80多天,观众数超过10万人。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为李振盛举办演讲会。
  2004年5月,《红色新闻兵》荣获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第65届欧利维尔•罗博奖——最佳摄影报道奖。
  2004年6月,德国柏林摄影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李振盛环球巡回影展,展期92天。同时在柏林大学举办演讲会。
  2004年9月,《红色新闻兵》入选英国皇家学会摄影图书大奖的6部摄影集之一。
  2004年10月,中国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李振盛的5张巨幅文革摄影作品。期间李振盛与其他国际摄影大师一道应邀在北京电影学院作演讲。
  2004年11月,西班牙巴塞罗那Caixa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李振盛环球影展,展期90天,电脑统计观众数为106851人。该影展在西班牙6座城市巡回展出近两年。
  2004年12月,鹿特丹的荷兰摄影博物馆举办李振盛环球影展,展期90天。设在海牙的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邀请李振盛作演讲。
  2005年4月,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大百科全书中的《牛津摄影指南》单独列入“LI ZHENSHENG”个人词条。
  2005年7月,美国杜克大学举办李振盛《让历史告诉未来》影展,展期60天,同时举办李振盛作品研讨会。
  2005年8月,墨西哥首都的墨西哥大学博物馆举办李振盛环球影展,展期53天。同时在墨西哥大学作演讲。随后在该国5座城市巡展近两年。
  2005年9月,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委会举办普雷基与李振盛的联合演讲会。
  2005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举办李振盛《让历史告诉未来》影展,并举办李振盛作品研讨会及演讲会。
  2006年2月,李振盛应邀在美国塔夫茨大学和中国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合办的国际领袖训练营举办影像放映演讲会。
  2006年3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举办李振盛《让历史告诉未来》影展,展期60天,并举办演讲会。
  2006年4月,美国《摄影领域新闻》(PDN)资深总编辑瑞威•戈登(Reuel Golden)选出150年以来世界54位新闻摄影大师作品编辑出版《1855年至今的新闻摄影》画册,李振盛名列其中。
  2006年5月,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举办李振盛环球影展,展期56天。丹佛大学为李振盛举办演讲会。
  2006年6月,日本NHK电视台跟随李振盛追踪采访文革老照片的主人公,历时40多天,制作一部90分钟纪录片《文化大革命,四十年后的证言》。
  2006年8月,香港凤凰卫视旗下的《凤凰生活》将李振盛选入“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
  2006年9月,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包括李振盛作品在内的“联系图片社成立30周年大展”,同时还举办李振盛自拍像展览。
  2007年3月,《美国人》画册作者罗伯特•弗兰克大师与夫人琼•莉芙(著名画家)看过《红色新闻兵》,先后两次盛情邀请李振盛到其纽约工作室会面。
  2007年4月,美国加州摄影博物馆举办李振盛环球影展,展期70天。开幕时举办专场演讲会。
  2007年6月,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影像国际集团主办《红色新闻兵的红镜头:李振盛见证香港回归》摄影展,在观复博物馆展出,展期两周。
  2007年9月,国际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与普雷基策展的《李振盛摄影50年》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举办联展。
  2008年10月,中国摄影家李振盛与著名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在西班牙维多利亚摄影节举办纪实摄影作品联展。
  2009年5月,《李振盛半世纪摄影回望》在香港展出。
  2009年10月,《李振盛半世纪摄影回望》在中国河南永城市芒砀山小镇摄影节展出。
  2009年10月,李振盛应邀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举办演讲会。
  近年来,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读者文摘》,法国《新观察家》杂志,德国《明星》周刊,香港《亚洲周刊》等国际主流媒体大量刊载并评论李振盛的文革历史照片;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挪威、卡达尔半岛等多个国家电视台对李振盛作电视专访。李振盛的摄影作品被国际著名博物馆和哈佛大学等名校图书馆收藏。
  李振盛教授现在旅居纽约,主要从事访问讲学与学术研究,先后应邀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柏林大学、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塔夫茨大学、丹佛大学、墨西哥大学等国际名校举办演讲会;还在中国大陆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大学、大连医大影像艺术学院等高校举办演讲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2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9 23:30 编辑


接上页


李振盛:用镜头记录汶川历史
    嘉宾:国际著名摄影家 李振盛
    时间:2009年6月2日14:30
    简介: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上下乃至国际社会都注视着四川灾区重建的进展,大灾之后的人们能否走出心理阴影、他们面对今后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态度?中国网特邀国际著名摄影家李振盛先生共同回访灾区,用镜头记录下震后一周年的四川灾区。


详情:
http://www.china.com.cn/fangtan/2009-06/20/content_17983189.htm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22: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0-7-10 05:19 编辑


李振盛入选150年以来世界54位新闻摄影大师行列(组图)
http://zx.china-b.com/blgdx/zixun_61100.html




摄影家李振盛在首都经贸大学演讲




http://blog.china.com.cn/lizhensheng/art/2181153.html




李振盛,影像记录一个特殊年代
http://news.sohu.com/s2007/lizhensheng-interview/




李振盛与罗伯特纪实摄影联展西班牙举行
http://www.dpnet.com.cn/News/2/6747/1.shtml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发表于 2010-7-14 17: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组织开展深入打击整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经侦支队积极行动,从路边张贴的出售假沈阳发票小广告和制售假票证宣传小卡片的海量信息中认真梳理出有价值的线索,从中发现一东兴籍妇女吴某长期从事假发票经营。经循线追踪,深挖出一个以彭某等湖南涟源籍人为主的制假贩假团伙。经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经侦支队在6月28日上午重拳出击,在防城捣毁了彭某等7人经营的假沈阳发票窝点3个,在东兴捣毁吴某经营的假发票窝点1个;然后乘胜追击,当天下午在南宁捣毁了该团伙传播出售假发票信息窝点1个。6月28日,在市公安局和公安厅经侦总队领导的指挥及相关警种的配合下,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展开打击整治沈阳发票犯罪“端点二”收网行动,在防城、东兴、南宁共捣毁假发票窝点5个,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端点二”收网行动,一共捣毁假发票窝点5个,当场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8人,打掉犯罪团伙一个,一举破获重大发票犯罪案件4起,缴获假发票和各种假证件30000多份、传播出售假沈阳发票信息的手机群发器以及假车牌、假公章、制假售假宣传名片等涉案物品一批。据统计,自开展专项行动至今,经侦支队先后缴获各类假沈阳发票和各种假证件近60000份,狠狠地打击了销售假沈阳发票假证件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3:09 | 只看该作者
彭过春



  彭过春,别署过村,字子越,号青泥居士,三缘斋主。1955年1月生于大连。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评审委员会主任、篆刻刻字委员会主任。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一等奖。《全国第三届中青展》优秀奖;《第四届国展》二等奖;并获《全国首届“神龙”杯书法篆刻大赛》全能银奖(篆、隶、草、行、真、篆刻);《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90国际书法艺术博览会》银奖等。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一、二届篆刻艺术展、《首届西泠印社评展》及七届中青展。行草书入展《首届国际书法艺术大展》、《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中国近代书画展》等。应邀入展《全国首届楹联书法作品展》、《首届中国兰亭书法评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展》等。作品及传略入典《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现代卷》、《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百人精品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国展获奖书家创作谈》等。出版《说印、用印、刻印》一书,并有多篇文章发表。作品被中南海及各大博物馆收藏。荣获辽宁省委、省政府《优秀文艺创作成果奖》,省政府《优秀创作年奖》,《辽宁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称号。书法、篆刻在我国书法篆刻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10-18 19: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09:46 , Processed in 0.14596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