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6-1-14 19:55 编辑
冬泳三不宜
2016-01-14 作者:吴步根 泳者
作者:吴步根(盐城市冬泳协会)
冬泳,是以健身为目的,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户外自然水域里进行的游泳。冬泳有三不宜,不宜在严寒季节贸然入水,不宜起水后不运动回暖,不宜三天两头中断不游。
冬泳,是以健身为目的,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户外自然水域里进行的游泳。在寒冷的冬天里游泳,不仅能帮助人增强抗寒耐冻能力,而且能促进血管和肌肤等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不过,就像一部电视剧的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一样,夏季游泳可谓冬泳的开端,秋季是它的发展,冬季是高潮,而春季则是其尾声。虽然侧重点有不同,却一步也不能少。
我从 2008 年开始进行冬泳健身,至今已经连续七个春夏秋冬一直坚持在户外水域游泳。在炎炎夏日和凉爽的秋天我游泳,以锻炼体能为目标;在寒冬腊月和春寒料峭时节我游泳,以耐寒抗冻为目标。目标不同,锻炼的时长和方法则不相同。夏秋游泳,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其长;冬春游泳,四五分钟或一二分钟也不嫌其短。一切皆与时俱进,一切皆顺其自然,一切都以健身与快乐为目标,一切都以自戕、自残、自暴、自弃为大忌。
以我个人这七年的经验来看,冬泳有三个不能提倡或不宜:
第一,不宜在严寒季节贸然入水。
科学冬泳的一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冬泳一定要从夏秋起步。夏秋时节的气温水温与我们人体的体温大体接近,因而是我们能承受,也最感舒服的。以这时候为起点,可以一步步地跟着气温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对人体最无伤害。相反,若毫无冬泳经历,却不择时日,随意贸然下水,则勇敢固然是勇敢也,但潜藏的风险却是不可低估的。因为突遭冷水的刺激后,血压无疑会突然蹿高,若体质好还罢,不好或有潜在疾患在身,轻者发烧感冒,重者可能导致血管破裂甚至窒息昏厥。不要因为少数几人贸然下水“没事”而大意。一旦有事,那必然是大事。真的想冬泳,应该先从树立冬泳意识,确立冬泳意志入手,然后等待适宜时节到来。
第二,不宜起水后不运动回暖。
在成熟的科学冬泳理论里,大都会强调,冬泳起水后,一定要运动暖身,不论在冷水里“浸泡”了多短的时间。毕竟因为光身子下水,寒气已经侵入了体内。冬泳的时间越长,则寒气侵入的越多。为何有人起水后颤抖,就是因为寒冷侵入太多的缘故。因而,起水后,就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把它们驱赶出来。而驱赶侵入我们体内寒气的最好方式就是运动。运动的方式主要有跑步、跳绳、骑车、踢毽子等等。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游完冬泳后,借口时间紧、工作忙,忽视了这一后续步骤。结果,冬泳是冬泳了,但寒气却没有驱除出来。短时间或许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时间长了,难免会有问题。因为疾病的发生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突发性的,立马感冒生病,二是渐进性的,到了一定时候爆发。因此,我们切莫大意。
第三,不宜三天两头中断不游。
从科学冬泳角度看,我以为只要冬泳,不管在水中时间的长短,每天坚持就是最好的。这样的好处是,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每隔 24 小时,身体对这种到点发生的冷刺激,会自动形成一种需要和“冷应激”抵抗。反之,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十天里有七八天不下水,游一天却中断了好多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冬泳,应该保持一定的频率,即使不能做到每天,也应该间隔时间不要太多。每天早晨冬泳,我认为是最具稳定性的,你再忙,早晨总有时间。若早晨时间真的很紧张,那么不妨起早一点也行。若不能起早,则可以在家里洗个冷水浴,勉强代之也可以。最可怕的是连续几天不游,然后再来下水,这种不科学的方法须摒弃。
总而言之,实施冬泳锻炼的人,一定要明确冬泳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若以健身为目标,就要坚持和信守科学冬泳,不要把冬泳搞成作秀,也不要把它真的作为所谓“勇敢者的游戏”,更不要以创新为借口,还在尝新阶段就试图推翻前人的成熟经验。我们挑战严寒,但不挑战极限。我们要健身,却务必不要伤身。我们要刺激,但千万不要留下隐患。只有这样,才能事半而功倍,做冬泳健身的最大受益者。否则难免会适得其反,甚至贻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