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1 11:58
岑参最“让人大笑”的唐诗,不醉不归,前5句能猜出用什么修辞吗
2019
09/10
21:08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唐代的边塞诗歌是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因为在这些边塞诗里,写出了最美的边塞风光,也写出了最为豪壮的气象。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雄心壮志,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这样的诗歌在盛唐绝无仅有。其他朝代也有不少边塞主题的诗篇,可惜却从来没有一个作品能够比得上盛唐时期。
今天我们说谈到的这首古诗就是春申的经典之作。读这首古诗,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两句,之前考试也经常会考到。但我们认为这首古诗最出彩的还在于前几句快节奏的诗句。尤其是其中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给这首古诗增色不少。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这首古诗就是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两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人生这一辈子能有几次真正的开怀大笑呢?今天的相逢,每个人都必须要畅快痛饮。
诗歌当中有一种欢快的语调,最后不醉不归的豪迈也想象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即便是面对边塞的寒苦之地,即便是面对战场上的九死一生,他们依然内心充满着豪迈,视死如归。一杯浊酒不醉不归,如此豪迈的胸怀,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体的精神风貌,所谓盛唐气象。
其实今天我们读这首古诗,前5句更值得玩儿。“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的开头都是上一句的结尾,在文学修辞当中这叫做顶真。在阅读和背诵的时候,更能感受到其中整齐的音节韵律之美,也是诗歌独有的风格。
诗歌的一开始从弯弯的月亮到边塞之地,再到此地之人喜爱弹琵琶,进而引出漫漫长夜。诗词内容从大到小,从广阔的世界延伸到到细微细节。无一不带有诗人独特的感悟。前六句构成轻快的语调,写出凉州城的宏大,写出凉州城的繁荣,而后面引出的漫漫长夜,让这首古诗的节奏突然慢了下来。
这首古诗写诗人岑参和朋友买饮酒聚会。“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他们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彼此也就更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他们来到边疆之地的追求,自然就是为了建功立业。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这两句就表演出了其中的主题。时光飞驰,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但有如此豪迈的雄心壮志和眼前纵情享乐的瞬间并不冲突,最后两句更是以酒助兴。虽然大醉,但体现出的是豪迈乐观,和李白等人的借酒浇愁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
边塞诗人笔下的酒,大多都是饮酒助兴、借酒抒情,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壮志。这一点和其他时代或者其他诗派的诗人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盛唐边塞诗在文学史上备受好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的风貌、精神状态,和其它所有朝代的诗篇风格都不一样。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1 14:37
李白山中听僧人弹琴,随手写下一首唐诗,堪称在琴声之中神游
2019
09/09
23:30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李白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奇才。他的诗歌自不必多说,对于其它的弹琴、舞剑、包括书法都有相当的造诣。
虽然这个诗人一辈子郁闷不已,一辈子怀才不遇,但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他能够用最为美丽的语言来描绘,来歌颂。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笔下的壮丽山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风景,唯有这样豪气的李白才能够写得出来。
而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唐诗,则是李白天山中老僧弹琴所写出的感悟。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就是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看上去平淡无奇,但诗人胸中却有万千沟壑。
在琴声之中神游,是李白这首古诗传达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这一位老和尚来自川蜀地区,那里也是李白的故乡啊,所以不觉间就对此人有了几分好感。
接下来的诗句更是让李白沉浸其中,“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这样的琴声铿锵有力,连李白这样的谪仙人都为之震动,可见老僧的弹琴技艺之高超。
在这琴声悠扬之中,李白开始了神游。“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耳边是琴声悠扬,胸中却有万千沟壑。心灵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洗流水”更有高山流水的历史典故,神游的李白和弹琴的老僧已经成为一对知音。
这琴声能够涤荡他的心灵,自然也让他沉浸其中,甚至忘记了时间。“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不知不觉当中,夜色已经笼罩整个青山。不知不觉当中天上的云彩暗淡,布满了黄昏的天空。
音乐的表现力是神奇的,对于听众李白来讲,他更注重对其中情感的感受。全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一种独特自然的艺术之美,也更容易打动人的心灵。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1 14:40
苏轼送别好朋友,感慨人生就是过客,一首宋词最后10字无限寄托
2019
09/10
22:5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苏轼的诗词当中经常有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诗句。他充满挫折的人生经历,让他在诗词当中充满了太多的感慨。把这种感慨写进诗歌当中,就赋予诗词无穷无尽的哲理意味。
他的诗歌流传后世那么多年,而且还有那么多的经典之作。一直到今天,依然被解读为各种意思。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诗词,就是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是其非常经典的一首词。而且最经典的部分,当属最后的十个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其实就是一座旅店,你我都只不过是其中的匆匆过客。
虽然今天我们对人生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慨,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支持人生的大问题。但我们并不见得能够像苏轼这样,坚定地参透人生且有如此的人生觉悟。苏轼送别一个三年未见的老朋友,尽力夸赞对方的品德美好。
但在这样的送别场景当中,总难免带有几分伤感。所以下片在劝酒之时就感慨人生,还劝对方不必如此伤感,也不必如此悲伤。这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常态。虽然有不舍,不妨能够敞开胸怀,一醉方休。
毕竟人生真的非常短暂,毕竟人生就如同一个旅社一般,而我们都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罢了。好朋友“天涯踏尽红尘”,以至于“一别都门三改火”不觉间已经三年没有相见了。“依然一笑作春温”,相逢欢笑的时候就像春天一样的温暖。而且多年未见,但你依然是那样的品格,所谓“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上篇写相聚,对对方的赞誉不吝赞美之词,下片就写离别的惆怅。“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故人易离别,从此天高路远,心中难免会有几分伤悲。但是即便如此。“尊前不用翠眉颦”,也不用如此皱着眉头如此的不痛快。
因为人生其实非常短暂,而且就如同一个旅社一般,我们都是人生途中的匆匆过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所以面对这人世间最常见的离别,大可不必如此伤怀。我们都是旅途中人,又何必在面对这一次离别的时候如此伤感呢?
苏轼内心的旷达由此可见一斑。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1 15:08
诗人被强盗拦路,即兴写了一首诗,却成千古名篇
2019
09/09
21:17
读书狗子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1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成就最高的时代,因而唐诗才能成为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唐诗的成就之所以这么高,不仅仅是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等杰出诗人的贡献,也是因唐代诗歌受众众多,喜爱者多,有此基础,方才有唐诗之辉煌。
在唐代人人爱诗,上至皇帝、中至王公百官、举子士人、下至黎民歌姬,无不以诗相酬唱。无不仰慕钦佩诗坛名家。若是能得当世诗坛名家题一首诗,足以炫耀数日。就连拦路抢劫的强盗也爱诗,但凡抢到了诗人头上,便舍钱财而“抢诗”。
比如中唐诗人李涉,曾遇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强盗一听是著名的李涉,反而盗“抢”了他一首即兴所作的诗,便是下面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井栏砂宿遇夜客
唐·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于今半是君。
李涉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因层做过太学博士,时人称之李博士。在现在很多人看来,李涉其名颇有些陌生,但大家一定读过他的一句诗: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个千古名句便是出自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上面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也是李涉的代表作,而且这首诗还是一首被强盗抢劫时即兴所作。李涉曾经宦游路过九江,夜间路遇强盗拦路抢劫。强盗们听闻是大名鼎鼎的李涉,纷纷便的恭敬起来,说道:如果是李博士,那咱们可不用劫掠您。不过久闻李博士诗名,希望能赏脸题一首诗!于是李涉就即兴作了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充作了买路钱!
这首诗虽是即兴所作,但颇有些耐人寻味的幽默诙谐,而于这诙谐之中又寓意着严肃的社会现实,很是难能可贵。诗中前两句写景叙事,写当前路遇绿林豪客之事。一句“绿林豪客夜知闻”写出了自己诗名闻名绿林的自喜,也带有对绿林豪客的欣赏。
后两句则即事抒发感慨:所谓“逃名姓”意为隐居不出之意,“他时不用逃名姓”表明自己本打算隐居,却见绿林都听过自己名声,看来不必在隐居“逃名姓”!连眼前的绿林豪客都听过自己,何况“世上于今半是君”!世上半数百姓流离,起义不断,尽入绿林为盗了!
这脱口而出的一句“世上于今半是君”蕴含着诗人对时事的感慨,中唐内宦官外军阀,乱象已起。即使盗贼数量不多,但那些勾心斗角,结党相争的人比之盗贼更胜。相比之下,眼前的绿林豪客反而显得可爱质朴。
一首即兴之作,不仅讨得绿林强盗的欢心,且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喻讽刺于诙谐风趣之中,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据说强盗们听了李涉即兴的诗,纷纷较好,还给李涉送去了牛肉和美酒,一路护送李涉渡江。可见诗写得好,也是一门求生之道啊!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1 15:25
amtf 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2 11:41
应是绿肥红瘦,十首《如梦令》
2019
09/12
11:18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前言: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其中,以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为脍炙人口。其后更有小说或流行歌曲以此为题,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评价非常得当。
《如梦令·春景》【宋代】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如梦令·春景》【宋代】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细味全词,词人高明之处在于善用极省净的笔墨,描绘了一个典型环境──古代简陋的驿馆。鼠之扰闹,霜之送寒,风声阵阵,马嘶人起,如耳闻目睹,俱以白描手法出之。毫无缘饰,不用替代,只坦直说出,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力量。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五代】冯延巳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华丽的梳妆台已经落满了灰尘,我的头发也很久没有好好梳理打弄过了,美丽的帘帐上,流苏系绳静静垂立,似乎也在为你不在而哭泣,玉屏遮掩着屋里的愁寂,没有一点声息。我已病了多时,如那天上浮云,无法安定心神,也无法捕捉你的踪迹。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宋代】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清代】纳兰性德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金井周围的石阶上层层落红铺砌,使人不忍践踏,而满地的落英又不可遏止地勾起了词人善感的心绪。常人以落红喻无情物,红色本是暖色调,“落红”便反其意而用,既是他自己寂寞阑珊的心情写照,也是词中所描写的恋爱的最终必然的结局的象征吧。最美最动人的事物旋即就如落花飘堕,不可挽留地消逝,余韵袅袅杳杳。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清代】纳兰性德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之中,我们可于此秋景之中,可听到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也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秋情怀。
《如梦令·野店几杯空酒》【宋代】向滈野店几杯空酒。醉里两眉长皱。已自不成眠,那更洒醒时候。知否。知否。直是为他消瘦。这首小令写别后的绵绵相思。分别之后,旅居野店,思乡怀人之情,不能自已。空酒几杯,未能消愁。醉里尚且双眉紧皱,更那堪酒醒时候!全词轻柔雅丽,语浅情深。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宋代】曹组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睡起”二字是全词关目。睡起之前,写词人所闻所见;睡起之后,写词人所感所行。先是词人睡梦中听到两两相应的黄鹂鸣声,睁开迷朦的双眼向门外望去,只见绿阴千顷,分外宜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2 11:55
都是《少年行》,盛唐与晚唐作品别无二致,都写出了唐人的自信
2019
09/12
10:05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唐朝是一个迷人的时代,曾经屹立东方,繁花似锦,也曾让四夷臣服,万邦来朝。作为唐朝人,内心是高度自信和宽容的,这在唐诗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别的朝代,送别诗往往伤感不已,唐诗中却流露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别的朝代,边塞为苦寒之地,边塞诗歌往往叫苦连天,唐诗却不同。当时唐人以建功立业为任,以报效祖国为荣,边塞诗往往写得昂扬奋发,毫无半点苦楚之情。
初唐、盛唐的诗歌如此,即便到了晚唐,国力衰退,政局不稳,但是大唐的荣光依然在唐人血液中流淌,成为了永恒不变的基因。别的不说,就拿这盛唐王维和中晚唐令狐楚所写的《少年行》对比,就可以看得出那一脉相承的蓬勃之气。
王维的《少年行》是由四首诗构成的组诗,写的是一群急人之难、充满爱国情怀的少年游侠。诗歌通过赞美游侠精神,给我们展现了盛唐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其中第二首极为精彩: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诗人以汉指代唐朝,从游侠入伍之后,成为羽林郎说起。他随着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渔阳征战,与匈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争。谁都直到边塞的艰苦,然而,大丈夫又怎么能不戍守边防,为国效力呢?即便是战死沙场,也能闻到侠骨的芳香。
这就是盛唐人对于戍守边防的看法,边塞虽然仍旧是苦寒之地,但再也不是畏途。往小了说,那是大丈夫取富贵的地方,在这里大展身手,就可以博取万户侯,就可以做人上人。往大了说,那是一个大唐子民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谁都不守边将,个个贪生怕死,那又怎么能让唐朝威震四海?
盛唐的王维如此想,如此说,那么到了中晚唐时的令狐楚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同样写过一组《少年行》,同样是四首。小珏看它的形式和内容,与王维的同名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很有可能,令狐楚是以此向诗佛致敬。在他的《少年行》中,写得最好的是这一首: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这首诗依然是洋溢着爱国热情,诗中写道为国戍边的将士,背着弓箭,佩戴着明光闪闪的宝剑,在西风萧瑟的秋天弛离京城。他没有半分犹豫,没有半点悲哀之情,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没有收复天子的失地,永生永世也不准备回头看一看故乡。
令狐楚将弓箭、宝剑、晚霞、夜风组合起来,生动描述了主人公的坚强形象。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家和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最后两句诗,颇有一些霍去病当年所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感觉。
梁启超曾经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古人们早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盛唐和中晚唐两位诗人,都是用了《少年行》为题,成就了一组充满着壮志豪情的诗歌。这样得动人情怀,无论是在唐朝那个时期,都是当时的主旋律,也是时代的最强音。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2 14:47
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2 16:26
林黛玉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出色的语文教师
2019
09/10
19:00
红楼梦赏析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读《红楼》,看黛玉教香菱学诗,我觉得如果黛玉生在现代,她会是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
话说“呆霸王”薛蟠一日在酒席上惹恼了心高气傲的冷郎君——柳湘莲,被暴揍了一顿,薛蟠在家抱羞养伤,伤势并不重,只不愿出门见人。
后来决定跟着老管家回南方历练一年,这就解放了他的侍妾——香菱,香菱得以搬到大观园和宝钗住在一处,香菱来到大观园的最大心愿就是跟姑娘们学做诗。
林黛玉就是这样一不小心,就做了一回教诗歌创作的语文老师。
林老师虽然是初次尝试做老师,我却觉得她的语文素养、教育热忱、教学艺术很值得一些做了许久的专业老师借鉴、学习。
她教人写诗,首先她自己就是一个“诗人”,她的代表作《葬花吟》是多么地感人肺腑,她的菊花诗独占鳌头……
不像现在一些老师让学生背大量的古诗文,自己背的东西掰着手指算都能算出来;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自己却写一手让人心惊肉跳令人汗颜的字;教人写作自己却除了工作总结什么文章都懒得写。
薛宝钗也很会做诗,她有极高的天赋,她的《螃蟹咏》压过林老师,但她没有做老师的兴趣与热情。
香菱搬到她处,迫不及待地要宝姑娘教她做诗,宝钗说:“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香菱于是去寻黛玉。
再也想不到的是,清高孤傲的林黛玉一听就答应了,极爽快地说:“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
可见林黛玉有极难得的教育热忱,宝钗空有一肚子才华却没有教人的热情,对香菱来说不也白搭吗?
黛玉老师教香菱做诗是很讲究方法的。
第一步,给香菱圈定阅读篇目教给阅读的方法。
王维的五律100首,杜甫的七律120首,李白的七绝一二百首要细心揣摩透熟,这是现在语文教学里常见的一种方法——精读;然后再把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一看,这就是略读了。
第二步,在香菱阅读的基础上,引导香菱谈出对诗的领悟。
林老师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原以为讨论法是现在的新发明,却早就被林老师抢了先,实在是让人佩服。
第三步,指导香菱写诗。
香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咏月诗。先给宝钗看了,宝姑娘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且看黛玉怎么说?
黛玉说:“意思倒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得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你看宝姑娘否定得多么干脆,说不是这个做法却不明示错因及努力的方向,林老师就不一样了,她对香菱的诗有正面的肯定,鼓励香菱放开束缚大胆去写。
香菱得了指点就又重新写了,林老师说:“自然算难为她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做。”
你看林老师既鼓励她又不肯姑息迁就,不行就一定要重做,对香菱要求很严格,不把香菱教好不罢休。
宝钗却总是打趣香菱:“何苦自寻烦恼!你本来就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或者不知是褒是贬地说:“真成了诗魔了!”
就这样在林老师的教导下,香菱第三次写的诗竟得了个交口称赞,被赞为“新巧有意趣”。大观园诗社社长探春竟邀请她加入诗社,这真是让香菱喜出望外的事了,也真应了宝姑娘开头说的“得陇望蜀”那句话了。
大家看林黛玉教香菱做诗,和宝钗比除了更印证了黛玉真性情的可爱,是不是也觉得她要做老师会很出色?
作者在开篇第一段里,开门见山地告诉大家他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是“使闺阁昭传”。
通过作者的笔我们确实见识了王熙凤的驰骋叱咤运筹帷幄,探春的踌躇满志锐意改革,黛玉、宝钗的满腹才华……
但是她们却是生不逢时,终是被那个时代埋没了。所以作者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想到她们的被埋没,想到作者的辛酸,联想到自己,就觉得很尴尬很辛酸:林老师他们是空有才华,那个时代却不能提供展示的舞台;我们更多的时候却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却没有多少才华可展示。
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辽阔的飞翔的天空,我们却没有一双展翅飞翔的翅膀,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拿着放大镜在寻找千里马的伯乐,可是我们实在是太庸常。
如果韩愈生活在现在,他会不会新做一篇《马说》,感慨“伯乐常有,而千里马难寻”?
这恐怕是许多人的尴尬和辛酸吧!怎样不尴尬,怎样免辛酸?惟有“努力”可以使得吧。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2 16:36
虽然这首古诗的知名度不高,但写出了每一个中年人不如意的悲苦
2019
09/11
23:20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8
真正成熟的诗歌都是人到中年之后所作,此时的诗人们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也有了相当的才华积累,也才有最为精彩诗歌的产生。
杜甫的唐诗基本上都是这样来的。并非说诗词都喜欢大器晚成,但唯有人到中年之后写出的诗词,才有最深切的人生思考,才能更引起今天我们的共鸣。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诗人薛逢的《长安夜雨》,无论是这个诗人还是这首唐诗,在浩若烟海的《全唐诗》当中都掀不起多少浪花。甚至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非常之少,只知道他是晚唐一个进士,恃才傲物不畏权贵,仕途相当不顺。
夜雨通常带给我们凄凉之感,今天的这首古诗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读进去。“滞雨通宵又彻明”,秋雨连绵,下了一天又一夜,诗人的忧愁也如同雨中的青草一般不断滋生。
他忧愁的是什么呢?“心关桂玉天难晓”柴米昂贵、生活艰难是作者为生活而忧;“运落风波梦亦惊”是作者为命运的不顺而忧。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活下去,但人到中年,生活的艰难如重重的压力,时常让人喘不过来气。
而外面的秋雨,更是让诗人感受到未来的黯淡无光。“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淅淅沥沥的秋雨之中,在树上栖息的乌鸦也都“飞不散”,凄冷的秋雨之中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片,沉闷的鼓声传到窗台都已经听不出来声音。
在这样的秋雨当中,诗人心中的苦涩更是难以压抑。人到中年之后已经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能更加感觉到人生的不容易,以至于“当年志气俱消尽”。再看今天个人的处境,“白发新添四五茎”,头上的白发又增添了几根。
“志气俱消”“白发新添”,生命的衰老是挡不住的自然规律。人到中年是压力最大的,恐怕也是人生当中最可悲的。梦想的破碎,生活的压力,青春的逝去,无一不让人心中充满悲苦。
虽然这首古诗的知名度不高,但写出了每一个人到中年不如意的悲苦。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2 16:40
月是故乡明,十首中秋诗词诉浓情
2019
09/11
15:21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中秋将至
又见月儿圆
月是故乡明
人是家乡亲
人生弹指一挥间珍惜每个团聚日
01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长向 一作:偏向)
02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03
《西江月》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秋凉 一作:新凉)
04
《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05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06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07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08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09
《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10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3 13:48
他是盛世大唐最后的名相,被贬时写下此诗,开头就是千古名句
2019
09/13
12:51
小珏说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他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那是唐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他却亲手葬送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将其推到了“安史之乱”的深渊。关于他由明君变为昏君的原因很多,用人不当是相当重要的一个。
他任用过的宰相很多,前期有姚崇、宋璟,中期有张说、张九龄,可到了后来就只有李林甫、杨国忠之流了。当张九龄离开时,当时的人一定不会意识到,他就是盛世大唐最后的名相,带走了朝廷之中最后一缕清风。
张九龄斗不过奸相李林甫,遭到贬谪之后,去处是荆州长史。这样一个正直、睿智的长者,却不能再护佑大唐的辉煌盛世,只能远走他乡。经历了舟车劳顿之后,他在荆州写下了不少诗篇,大多为感怀之作,其中包括《感遇十二首》,更包括这首脍炙人口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流传度非常广,也是唐人诗歌选集中必入之作。在小珏看来,它不仅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而且还是盛唐时最后的风采。以此为标志,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这首名篇之中,首句就是难以忘怀的千古绝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看起来没有一个字出奇,也没有一点渲染的成分,但是这十个普普通通的汉字连在一起,就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它气魄雄浑,妙手天成,将自然的奇妙之美与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完美联系在一起。
历代以来,多少文人对这句诗爱不释手。相思之情的背后,不是凄婉的啼哭,不是唉声叹气的感伤,而是大唐特有的奋发气度。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后来人有的解读为作者自己,有的解读为有情人。在我看来,这没有什么区别。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当然包括了作者在内的有情人,因为没有能够团圆,怨恨着漫漫长夜,也辗转难眠,勾起了思念之苦。
第五、六句则紧紧联系着上面的内容,诗中的人也许是心事重重,辗转难眠,起来吹灭了烛火,走到户外来欣赏这一轮明月。看到皎洁的月亮,更加难以入眠。夜已深,露水沾满了他的衣裳。这两句,不仅如实描写了对月不眠的场景,更使得全诗增添了生气,不再是静态的画面。
在结尾两句中,诗人其实是翻用了“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这是晋朝陆机的名句,张九龄将其改写,更有诗意。他写出了一个彷徨的人,又没有什么好赠送远方亲人的,只能捧着这美丽的银光,尽早入梦与他们相会。
诗到这里,就嘎然而止了,留给读者的是挥洒不去的余韵。这首《望月怀远》也成为了千年以来怀念亲人的佳作,被后人传颂不已。它的首句,成为了中秋佳节时被提及最多的诗句之一。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3 14:41
中秋佳节,最经典的一首唐诗一首宋词,道尽千古相思
2019
09/13
11:00
解忧历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中秋节,赋予了中国文人最缤纷的感情色彩,最易使人感伤,也最易使岁月惊蛰。
秋高气爽,月光铅华,仿若人间,可越是佳节越能催生唐诗的凄美,越能催发宋词的缠绵,荒荒大地流落了多少相思之人,芸芸众生又酝酿了多少故乡离愁?
这一天,你仍在忙吗?是忙着张罗着美酒佳肴庆祝团聚,还是在忙着把酒泣问明月孤芳自赏?
热烈向往的心跟随月光奔回了远方,斑驳潮湿的泪却止不住地留在了异乡。
这一天,遥远的你应该忙,应该忙着抓月亮,然后将月亮放在枕旁,轻轻地告诉它,如果有可能就不要变圆了。或者,为它读上一行诗一句词,寸心远表,聊诉衷肠。
说起咏月,首先想到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没有奇特的想象,没有华丽的辞藻,李白以真情写真情,意味深且长。但很可惜,它并非写在中秋,所以并不是中秋诗。小解认为大唐最好的一首中秋诗出自小诗人王建之手。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意境极美,情景如画,王建那极具魅力的想象别具一格,创造性地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秋思”具象化,将离愁这种东西表现得近在眼前又遥不可及,令人之相思欲罢而不能。
首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环境,暗写人情:地为何而白?是因月色辉映,这正是李白“疑是地上霜”的同种感觉,给人以清净冷艳之感,而这处描写恰恰侧面反应了人的情态,月色笼罩下的人间萧瑟苍凉,而人则沉浸于这种苍凉之中。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最精绝处就在于“桂花”二字。秋天,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而中秋更是花香最为浓郁的时候,所以王建写桂花合情合理。另一边,月亮上的阴影像极了桂树的形状,而神话传说中月宫中有桂树,所以这一句诗是为下文抛砖引玉,暗指诗人抬头望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由个人的赏月联想到了天下人的赏月,又由天下人的赏月演化为天下人的相思,继而抛出了这一个极具浪漫气息的疑问:不知明月会眷顾谁家,将远方亲人的秋思送达。诗人将秋思具象化,更显相思之深,一个“落”字更是不同凡响,生动形象,无比巧妙。
如果说史上最好的一首中秋诗是这首《十五夜望月》,那么最好的中秋词该是哪一首呢?相信这个没有争议,一定是苏轼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词的写作动机是思念弟弟,他在小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此时苏轼与苏辙已七年未见,到了异乡密州之后,恰恰又是中秋团圆之际,苏轼心中的思念更加澎湃,便写下了这首名篇。
不过,在这种极度想念的情境下,苏轼没有因为政治失意而自怨自艾,也没有因为远离故乡而自暴自弃,没有产生消极抑郁的情绪,反而是非常超然豁达,不仅自己解脱了,更希望天下人一起赏月抒怀,藉慰乡愁。
中秋佳节品诗词,明月镜下思故乡,希望大家都能够和王建、苏轼一样开观豁达,望天下而坚韧,因思念而坚强,也希望我们全部都能如苏轼所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了,小解心目中最好的中秋诗词就是如此,不知大家的相思生长在哪一首哪一句上呢?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3 17:54
50句冷门诗词,韵味十足,读了一遍,就爱上了
2019
09/12
13:55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诗词浩如烟海,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诗词可能只是沧海一粟。
今天,诗词君要分享50句冷门但很有韵味的诗句,看看,你知道多少呢?
1.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2.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3.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王绩《夜还东溪》
4.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5.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冯延巳《南乡子》
6.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落花》
7.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晏几道《蝶恋花》
8.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9.
江南飞暮雨,梁上下轻尘。
——王绩《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
10.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秋夜独坐》
11.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陈亮《临江仙》
12.
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倪瓒《桂花》
13.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朱熹《秋月》
14.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
15.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
16.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17.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18.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辛弃疾《鹧鸪天》
19.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
20.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即景》
21.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2.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23.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吴文英《风入松》
24.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昚虚《阙题》
25.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张岱《陶庵梦忆》
26.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27.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柳恽《江南曲》
28.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宋.朱淑真《菩萨蛮》
29.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0.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湘中女子《题玉溪泉》
31.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沈约《别范安成》
32.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摊破浣溪沙》
33.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欧阳炯《春光好》
3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35.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6.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李商隐《春雨》
37.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王勃《咏风》
38.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江亭月夜送别二首》
39.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40.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
41.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江总《长安九日诗》
42.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43.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孟冬寒气至》
44.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唐.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45.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46.
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
——李益《赠毛仙翁》
47.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张可久《小桃红》
48.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储光羲《钓鱼湾》
49.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皇甫松《忆江南》
50.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曹植《明月上高楼》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3 18:21
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4 10:07
诗佛王维绯闻缠身,为什么到头来还是孤寂终身?
2019
09/14
08:41
阅读悦读之写乎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乔永胜
(王维)
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大都知道表达相思情意的红豆,也知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或许人们会想,写出这样一首诗的男人,应该也是一位感情丰富,颇多情事的人吧。
其实不然,《相思》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却是一个地道的规矩男人。他一生只结过一次婚,而且在三十多年时妻子去世后,竟然一直独居,再未婚娶。他奇诡的感情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又有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故纸堆来看看吧。
(一)新婚夜里难新郎
王维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9岁时便能写诗,15岁写《过秦王墓行》,16岁作《洛阳女儿行》,17岁就写出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七言绝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播茱萸少一人。而这个时候的大多数人还在迷惘中或者受父母庇护时。
那么,此刻的王维又在想什么呢?他想家了,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对这个声名远播的青年才俊来说,结婚只是迟与早的事,仰慕他的女士早已踏破铁门来寻觅了。于是,他抽空回老家,和父母一谈,分分钟就把婚事办了。这也不奇怪,对这个名满大唐的年轻诗人来说,想要什么总是会有人给的,更何况他还有一大把的年龄来攫取功名。
新娘是个知书懂文的人,也很懂情趣,对这个年纪不大、闻名遐迩的夫君早就心动,如今花前月下、洞房花烛,自然想看看这个如意郎君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名不虚传?新婚之夜,红烛摇曳,酒过客散、两厢清静,王维兴致勃勃地要入洞房,新娘却挡在门口,笑着说:夫君且先对我上联:‘一幅古画,龙不吟,虎不啸,花不芬芳,猿不跳,笑煞蓬头刘海’,请夫君赐教下联,然后再进洞房好吗?”王维顺口便道:“这有何难!我如果对不出这下联,就去跳井!”哪知他搜肠刮肚、夜半三更,居然还是对不出来。
正在羞愧之余,来到后花园转悠,却见石桌上有盘残棋,这才茅塞顿开,对出了下联:“半局残棋,马无主,车无轮,卒无兵器,炮无声,闷宫束手将军。”王维虽然对出下联,入成洞房,但却惊觉:这还了得!一介妇人,足不出户,居然也识得文章妙对,若是自己不好好学习,这日后文章功业,自然是不足炫耀了。看来学习这件事,还是得持续抓紧,不得懈怠啊。他在家中小住一段时间后,就又去长安,一边用功读书,一边准备应考。
(二)公主引荐中状元
在长安,王维早已是岐王宅里寻常见的嘉宾。有了岐王这位知名人士的引荐,王维带着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去拜见当时正炙手可热的玉真公主。在公主的筵席上,王维怀抱琵琶,倾心独奏了一曲《郁轮袍》,一时间琴声悠扬、曲调婉转,颇有司马相如演奏《凤求凰》的风采,让在座者不禁怦然心动。
公主为琴声吸引,当好看到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不免心中泛起涟漪,得知此人就是声名远播的王维,竟有些喜欢了。她不顾众目睽睽下的男女之别,径直让王维趋前就座。还问他小小年纪,是怎么构思出《相思》那样美妙的诗歌?
王维见公主垂青,心下便引为知己,遂全无拘束,侃侃而谈。“写诗得有灵感,灵感来自依托。《相思》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故事:相传一男子出征,死在边地。其妻日夜思念,常于树下哭泣。泪哭干了,又流出血,血滴化为红豆,红豆又生根发芽,长成大树,树上结满了红豆,人称相思豆。我以小小红豆作喻,象征男女间的相思!”这一番创作谈,自然深得公主赏识。
公主从王维的字里行间,隐约感到王维也是位痴情绝恋之人,更加上王维本就风姿卓绝,颇有知识分子的书香气质。在这位公主的引荐下,王维在当年的科举中一举高中状元。
(三)绯闻缠身难自弃
风流倜傥的状元郎当的第一个官是太乐丞,也就是负责官方乐舞教习与管理的小官。不过,这官当得有点儿憋气。王维春天上任,秋天就被贬了职。原因是伶人们私自搞黄狮子舞,犯了皇家禁令。因为他是领导,属管理失责,被贬为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司库参军。
这不算个什么事的错误为什么会处罚这么重呢?再说凭着王维和玉真公主这铁磁的关系,也不至于这样处理啊?
慢慢地包打听的关系猜测,当初玉真公主为王维安排太乐丞,就是为了自己与王维见面时方便一些。但王维当了官,竟然未和玉真公主报告就私自娶了妻子。这种”一当官脸便阔”的举动,让玉真公主非常恼火,便以犯错为借口把王维撵出京师。
王维在济州待了四年多,在此期间妻子不幸去世。王维到底还是年轻,按捺不住远离京师朋友圈的寂寞。现在妻子离世,家已不家,真有种万念俱焚的感觉,不如辞官去职,过个普通人的日子算了。于是,王维就偷偷溜回了长安。
明星就是明星,走在哪里都有人瞩目。在长安的这段日子里,“星探”们发现,王维就住在玉真公主在宫外的住处。正是这个不经意的发现,才使坊间有了王维与玉真公主关系不一般的传闻。更何况,此时的王维正值三十壮年,此后非但没有再娶,而是孤居一室、潜心佛学,于情于理也让人有些不解。
这样的日子,居然过了有三十多年。期间,王维虽然遭逢“安史之乱”的打击,短暂下狱。最后却又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过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再加上其弟因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朝廷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累迁中书舍人,最终做到尚书右丞。
不能不说,与玉真公主的这段绯闻,让他在人生的最后,还是得到了几许庇佑,毕竟他也算沾了皇亲的人!
【作者简介】乔永胜,太原作协会员,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4 10:15
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4 10:24
王实甫《西厢记》中最美的唱段,灵感来自这首精美无比的宋词
2019
09/14
06:51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今天我们谈到元杂剧,就会想到元曲四大家,也都会想到其中经典的曲目,比如《窦娥冤》,比如《拜月亭》,又比如《西厢记》。
在这几首作品当中,王实甫的《西厢记》应该是流传最广的。其中所描写的爱情故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古往今来有多少戏曲,其中都在演绎这个故事,其中的经典唱段更是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元曲当中《长亭送别》的这一折,更有充满美感的诗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一折,对于杂剧整个故事的走向有重要引导作用,而且是其中情感抒发最动人的篇章。
实际上,这曲子中最精美的诗句都是来自北宋范仲淹的一首宋词作品。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就是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有所不同。
范仲淹的诗词向来如此。虽然当时并没有豪放词的产生,但是他所写的诗词已经有了豪放词的苗头。在诗词中注入悲凉的意蕴,阔达的灵魂,为豪放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词写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环境描写意境之美令人惊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云天蓝碧,黄叶落满地,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就是在这样诗意的环境之中,诗人看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着江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一直延伸到夕阳之外的天际。
上片是景色描写,下片都是对故乡最真切的思念。“黯乡魂,追旅思”,因为思念故乡夜不能寐,除非每天晚上有好梦相随才能真正睡得着。
即便是借酒浇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但最终只能愁上加愁,都化作对故乡思念最真切的泪水。
这首宋词最惊艳的部分在于开头的那几个字,也就是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中直接引用的那几句。“碧云天,黄花地”,萧瑟之景最容易带给人伤悲,无论是思乡还是离别。这几个字看似简单,但无论是表达思乡还是爱情,都是最好的背景衬托。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4 10:27
杜牧笔下最有凉意的秋天,一个“冷”一个“凉”,就有无限境界
2019
09/14
06:55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晚唐诗人当中李商隐的名气应该是很大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更加喜欢杜牧的诗句。李商隐的诗句虽然著名,但是不太容易读得懂。
相比而言,杜牧的那些古诗更加容易理解。他的诗歌虽然也可以进行更丰富的解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来说表达的意义是确定的。比如这首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就唐诗就是唐代杜牧的《秋夕》,堪称杜牧笔下最有凉意的秋天。整首古诗只有第一句当中提到了一个“秋”字,但是给人却没有普通诗人所表达的那种悲苦萧瑟之感。反而在他的诗歌当中,更加侧重于用“冷”,“凉”这样充满触感的词语来表达诗人抒发的情感。
这种诗词所表达的是宫女的寂寞。经历了春天的百花盛开和夏天的热闹,抒情主人公就体会到秋日的寒冷和孤独。她独自一个人住在冷宫,终日只能和野草和萤火虫为伴,此地的荒凉可想而知。
而且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她很孤独。她所感受到的只有冰冷、冰凉、寒冷,更需要有人来给她温暖。但是在她周围都是都是什么呢?银色的烛光,冷色的画屏,还有宫殿门前的凉如水的石阶,无一不带有冷意。
外在的冰凉或许多穿几件衣服就可以解决,但是精神的空虚和孤独是一个人最难受的。这个女子就是如此。她一个人经受着寂寞,经受着孤独,而且还没有任何的指望。此时的她只能百无聊赖地拿着小扇子,扑打周围的萤火虫。也只能看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是一段美丽的传说,那里有最为美丽的爱情。虽然是一个悲剧,但他们至少每年都有相聚的时刻,生命的历程总会有一个美好的盼望。但对于杜牧这首古诗当中的抒情主人公来讲,她有什么能够盼望的呢?
一复一日,年复一年,秋天的她是这样的表现,其它季节的他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这种没有希望的日子,这种孤苦寂寞百无聊赖的日子是最为难受的。虽然杜牧全文用字非常的朴素,平时简洁,但是每个字的背后都是说不出的悲情,说不出的凉意沁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9-14 10:31
王维最“佛系”的唐诗,每一句都是随心所欲,如此境界我们也想要
2019
09/14
06:26
老张侃诗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我们今天谈到王维,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对于佛教的尊崇,而且被誉为是诗佛。王维在40岁左右的时候,就离开京城到山上隐居,前后一共大约有20年。
他被尊称为诗佛的那些诗歌,基本上都是在这20年的时间内完成的。其中有他研究佛法所带来的感悟,也有诗中有画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而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人生豁达从容的生活状态和境界,是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财富,也是今天的我们最为向往的。
今天的这首唐诗堪称是王维最佛系的唐诗,每一句都充满了任性的随心所欲。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就是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古诗是王维的代表作,流传度非常之广。其中最经典的诗句,莫过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随心所欲已经达到了化境。就算是沿着山泉寻找到它的终点,已经无路可走,那也不妨坐下来看天上的云卷云舒。
之所以说这首古诗是王维最佛系的诗作,就是因为那一切都充满了任性,充满了随心所欲。“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人到中年以后,王维就非常倾向于潜心修行研读佛法,本来没有什么。
但是王维非常任性直接搬到了山上修行,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这种豁达,这种从容,这种随心所欲,今天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而后的诗句更凸显出他的自由和任性,“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每当兴致来了就独来独往,去看森林中的花开,去看下雨之后形成的瀑布,随心所欲的穿梭,无人阻挡。这种惬意的生活环境,今天哪一个人不心生向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接下来的诗句更为佛系,即便是到山间看泉水,走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但是也不慌也不着急,慢慢坐下来,让一颗心归于平静。甚至还能够从容地看天上的云卷云舒,真是达到了化境。
最后的“谈笑无还期”,可进一步显现了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也就这为佛系的状态。在山林当中遇到老乡,和他们谈话来甚至忘记了时间,真正自由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如此慢节奏,如此惬意,不管做什么都能到任性的境界。
这样的诗歌,这样的人生境界,称为佛系也好,任性也罢,那可真是让人向往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