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20-3-20 16:16 编辑
11 淡化个人, 方成大家。 疫情爆发以来,张文宏精准精湛的专业,和形象亲民的语言,一次次让他圈粉。 但是,很多场合,他都拒绝谈自己。 有记者问他:“你作为主任的华山医院感染科,有着中国最强的传染病团队,您当初上大学为什么选择了感染病学?” 搞过新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挖掘个人血泪史和苦难史的典型套路,张文宏也一眼看穿了这一点: “采访我个人就没有意思了,我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但你说到传染病,我觉得这个可以好好聊聊……”
不给自己加戏,不在忆苦思甜中变相贩卖成功,不凸显个人削弱专业和疫情,这反而更让人明白,张文宏缘何是张文宏:
他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当初逃离故乡不过是为了谋生。
但不断钻研和奋斗,又让他超越我们大多数人,惠及了很多人和一个时代。
12 尊重常识, 就是最好的共情。 一位女记者正在采访张文宏时,张文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 女记者当即开心地说:我们还没有见过张主任和妈妈通话的样子。 张文宏哼了一声,说了4个字:
“我偏不接。” 女记者还不走开,张文宏只好解释:这是私事,你们记者就爱打探别人的隐私。 女记者马上问他,这么久在病房想不想妈妈。 张文宏反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我问你,哪个孩子不想念自己的母亲呢?”
怼得太漂亮了。 作为一个前新闻记者,我觉得长久以来,我们媒体的弱智问题简直太多了: 英雄去世了,去问人家的爱人:“你难过不难过?想不想他?” 孩子没有了,去问人家的父母:“你痛不痛心,这么憔悴是不是吃不下饭?” 为了制造煽情和泪点,却背叛人性和常识的采访,真的该摒弃了。 将心比心,是最好的共情。这不需要技巧,只需要当个正常人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