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谈专业书法与业余书法,服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23 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谈专业书法与业余书法,服了!
2020
02/23
10:43
帅哥现代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相信许多人对书法是有困惑的,尤其是练书法的爱好者,明明自己也付出同样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也在努力临帖,可有些人只是打眼一看,就定论曰“业余”“不专业”,为什么?
想来,任何人听到有人说自己业余,都是不服气的,书龄久者犹甚。科班练四年就专业,我练二十年还是业余爱好者,凭什么?
这理,真说不得。
当大多数爱好者还在问,我学颜体好还是欧体好?行书学王羲之好还是颜真卿米带好?
这个层面肯定是没有站在全局去看待书法的,所以肯定谈不上专业,哪怕你已经学了三十年,五十年,已经有些成绩,也只能算水平不错的爱这一点不夸张,也不残酷。
因为专业层面的知识,就像盐一样,能融入每一道菜,但是给每道菜带来的味道不同,你只会一道菜,就只能理解一家咸淡,自然只能算家庭妇男,当不得厨子,更当不得厨师。
无论专业、业余。
书法都要讲究个“笔法”“字法”“章法”。不讲,连业余都算不上,统称江湖体。
我们临帖,也就是为了学笔法、字法、章法。
而专业与业余的区别,也就在于对这三个“法”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同。举个例子,就笔法来说七个字“起、行、收、提、按、转、折”,古人是没有这样细致化的,这是今人总结的简本。
每一笔都有“起、行、收”三个动作,包括简简单单一个“点”,就是这个“`”。
想想看,下笔点一下,没有后余动作,跟下笔点下之后还能调锋收笔的,哪个专业?
肯定是后者。这就跟刷碗一样,有人规规矩矩刷三遍,有人用水冲一下就完事,傻子都知道,哪个更干净?!
可能就有人问了,为啥很多著名书法家随随便便点一下就是专业,我就是业余?
你可能只看到了一个动作,但是这一个动作中细微的发力变化,调锋变化,就是人家用功夫积累来的。
从慢到快,从肉眼可见的一点描三笔到一笔瞬间手指三次发力,靠的就是功夫,而且是正确的练习。
一笔一个动作,练十年也是一个动作,一笔三个动作,可能一开始需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去描,等时间久了,就可以在瞬间靠手指的细微调控完成。
所以功夫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
就好像我看到很多名家临帖视频下,有人是这样评论的。“临的这么慢,比初学者都慢,这书法家名不副实”懂书法的人,看名家临帖,一看临的慢,会惊呼好细致,每个用笔细节都表现出来了。
而业余的人,也就是对笔法看的没那么细致的人,看不到名家慢临中表现的用笔细节,就会觉的很生硬,很做作。
这很正常。
其实所谓的专业,不是水平多高,而是对书法理解需要到一定层面。
科班学三四年也没有多高水平,但人家依旧专业。因为人家理解到位,看的细致,看的准确,所以从水平低到高只是时间问题。
再举个例子,米带的经典反捺,跟螃蟹钳子一如果你不能从外形中看懂他运笔的内质,那写出来的捺,即便外形一样,也是拼出来的。就像上图中红蓝色拼接的一样。
如果你能看懂这一捺,是由于笔势向背的变化而来,那就不会拘泥于形状,而是学的内在运笔规律
如绿色箭头,是运笔方向的变化。先把笔锋向上撇,写捺点,然后运腕变换笔势方向,由上转下,拉出。
这就是对笔法理解层面的不同。
爱好者也知道是个反捺,每一捺也会有起行收的笔法,但是运笔中笔势向背的变换,他可能就看不清了。
其实专业和业余,区别就在于,一个看的深,一个看的浅。
只要书法理解层面够深,你看到的东西就会越本质,越脱离这个人。
就好比上图那个捺,如果你理解到笔势向背变换的层面,那就可以用到历代任何一位名家身上,而非只是米芾。
说个再通俗一点的“字法”问题。
还是上边那个“东”字,你知道是米带写的,但你能一眼看到他的出处吗?
不单这个字的外形,连钩,连捺,都是从王羲之单字里变出来的,这不是米带自创的。
这就是结构的出处问题。
你学了欧体,但你可知欧体是从魏碑加二王小楷而来?
一个人如果只看外形,他看欧阳询的字,肯定看不到二王的东西。
有人肯定会问,练字,把字写好了就行,研究这些出处有什么用?
如果你能看到一个人字的出处,那就意味着你能看的到古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如何创新。他既然能学二王而不露,这种思考方式,是不是对自己的创新有指导意义?
你不了解古人如何推陈出新,又如何能做到自己推陈出新?靠意念吗?
对书法的发展,脑子中有清晰的脉络,则看待所有的书家,看到的都不是外形。
这就要说到弘一法师的字。有很多人说弘一的字不算书法,或者说他字写的不好。
这没法解释,如果你连古人对前人的继承和创新都分不清,那你看弘一的字也不可能看懂,更看不出他这种创新是需要什么境界。
弘一的字,无相无形,得大自在。不要说俗人写不出,很多古代高手也到不了这个境界。
最后说弘一的取法,碑派笔法,已经化方为圆,而结字全法魏晋,自由一股风流气,综合来看,有南派俊秀,北派雄厚。
弘一的书法虽得益于佛法,但他书法的成就,可以完全与佛法脱离开,根本不必借佛法的高度去抬高他书法的境界。
专业与业余差在哪呢?
就是理解层面的深度与广度。当大多数人还在纠结米芾笔法,赵孟頫笔法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可以统一概括为帖学笔法。
字帖,怎么可能是碑派笔法呢?那你想想看。王羲之圣教序是帖学笔法,还是碑派笔法?肯定是帖学。
刻在石碑上的,不一定是碑派笔法,如赵之谦吴昌硕等碑学名家,写在纸上的也不一定是帖学笔法。
二者是完全可以在用笔方式,用锋方式上区分开。
帖学和碑学,用笔套路是不同的,可以简单到某个动作,或者用锋长短。
你看,总的很简单。
但是如果你要自己总结的话,就肯定要对书史上下几千年的东西都有了解才可以。
难道,书法练几年,会写几个字就算专业?
难道,书法练几年,会写几个字就算专业?
不否认练十几二十年能写的不错,但是离好还是有区别的。
好的作品,一个字中,一笔中,一篇中,处处是变化,处处透露着历代名家的信息,说白了就是有内涵。
而业余的作品,字也不错,但没有内涵,通篇没有变化,没有亮点。
比如这篇作品。
不看字,单看章法,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手札的章法,虽然他的内容不是书信。
还是显而易见的。专业和业余,差别不在学的是哪本帖,而在对笔法,字法,章法理解的深度。
专业也分理解层面高低,当代名家理解书法的层面肯定比我们要深,我们没练到那个层面也体会不到他们所知所想。
但从业余的角度来说,专业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看帖,看古帖,一定要理解历代的风格和演变,名家的继承与开创。
我可能说过不止一两次,我曾拿出两年的时间对历代名家的作品反复观看。我不知道什么样的字叫好,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字叫不好,对好没一个概念。这种“好”,绝不是喜好,而是历代都存在的一种标准。
所以我翻遍了古人一流名家的作品,又翻遍二流名家的作品。对比一个人看不出来,对比一群人总会看出差距的。
就拿下象棋来说,不说特级大师,哪个大师不对棋谱轻车熟路?一种开局,一步行棋,都有着数种变化在脑海里,业余的爱好者有吗?不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居多?
跟读帖写字一个道理,专业的人写一个字能写出几种变化,用不同的风格写,每个变化都有出处。
专业和业余一定是有差距的。
有人说我写颜体写了二十年云云,这跟那些下象棋说自己研究连环马,屏风马二十年的棋手一个道理。
你研究八十年也打不了比赛啊,虽然可能在某一种套路上研究的比冠军都深入,但是象棋不只有一种套路,是干变万化的,看的是综合实力。
屏风马再厉害,人家专业选手算力在那摆着,你走一步,他后边三五步都算出来了,提前给你堵死,你也没处施展。
专业毕竟比的是综合实力,就像田英章,欧楷虽然死板,不值得学,但没法否认,人家欧楷写的不错,只不过没有吹嘘的那么高。
但是你看他的行书,一点笔法和字法都没有,活脱脱连笔字,你说他是专业还是业余?
随便来一个学了几年的科班生或者业余行书爱好者,写行书草书都能毙了他,你说他就算顶个专业名头,不害臊吗?
书法,只是因为他没有一种公平竞技因素,所以他的专业和业余很难区分。全靠自觉。
你愿意学,愿意多学,那就离专业越来越近,乃至专业水平越来越高。
想对书法理解的层面高一些,就只能先广泛去吸收古人,从书法史开看,然后深入各个朝代,各个名家,每个名家的年龄段,作品风格的变化与发展等等,最后串成一条线,然后从中提炼出相通的东西。
很累,很烦,很枯燥,这就是业余变专业的代价。
专业不是要求水平有多高,而是你需要具备一定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是十年八年每天花一两个小时练练字就能得出来的。
这不叫枯燥,这叫休闲。
专业和业余,无论哪种领域,都有一定共性,象棋就不说了,前文说过。单会开局,单会某一套路,或单会残局,这都不算专业,专业需要都得会。
斗地主呢,打发时间的游戏,专业名叫二打一,要看自己的牌型决定行牌的套路,每个人出过的牌都得记住,一局记下来很简单,但是几局下来脑子就崩溃了,而且每一局要通过每个人行牌的信息合理推算出牌张的分布,都是比较费脑子的事儿。
跟书法是差不多的,很多基础性的技能,还是要具备的比较全面,否则就只能当爱好。
任何事做好都不容易,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
所以说,专业看待笔法和业余看待笔法,有很大差距,“起、行、收、提、按、转、折”这几个初学者就能练的动作,为啥能引出这么多逻辑?
读书就是先读厚,再读薄。大道至简没有错,但每个人都是从简开始,也没见得大道。
可见中间还是需要一个从简到繁,从薄到厚的过程。这里就不多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山水游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1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1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0-2-23 20:12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2-23 20:2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2-23 20: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帖子,涨了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1 21:49 , Processed in 0.03506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