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徐沟背铁棍,最早产生于4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它本是天旱缺雨,老百姓抬神祭祀的一种活动.后因抬神不便,有人扮作王母娘娘.童男童女.历史上徐沟的第一根背铁棍叫做"凤凰拉车龙打伞".随着晋商经济文化的发展,徐沟背铁棍民间艺术出现"十老社"组织,由富商出资承办,成为元宵节红火的主要活动内容.相传徐沟"张老六"的商号在河南,为生意兴隆,作为"十老社"的成员之一,将背铁棍艺术带往他乡.徐沟的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群体舞:其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 "无言的戏剧".徐沟背铁棍的表演内容,大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传说戏剧.一支铁棍,一支背棍就是一出戏,但它不是具体地表演其中某一情节或某一场影,而是将整个故事情节加以提炼.浓缩.凝结,从而形成一种内容上的高度概括,使人看到这一特定造型就可联想起整个故事始末,真可谓雅俗共赏. 二. "空中舞蹈".徐沟背铁棍从表演形式上非常注重动作的舞蹈性.无论是下面背的,抬的,还是上面拜的,都有特定的舞蹈步伐和规范的动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上下协调配合形成有一个表演整体,并且根据其不同的表演内容,不同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定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 “流动杂技”。徐沟的背铁棍制采玄妙,造型奇特,直观看去下面的人好象一个大力士,一只臂膀毫不费力地托着一个道具(如:菜篮子.雨伞等),而在道具上还站着一个(甚至两个.三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这个姑娘一只脚踩在一把雨伞上 ,或一张弓的弦上:或者仅是一只手攀着一支细细的树枝悬在空中,使人看后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然而又不得不信.每逢春节.元宵节等民间节日,徐沟城内七街近百只背棍.十多支铁棍,布满长街,缓缓前进,翩翩起舞,再配以特定的锣鼓.号子,形成人的海洋.花的世界.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徐沟背铁棍这一艺术奇葩注入了新的活力.经不断的挖掘.整理.创新.发展,使这一艺术越来越美,知名度越来越高,辐射面越来越大,由明代徐沟独此一家到现在不仅发展到本县十多个乡镇,而且邻近县区也竞相仿效.一九五九年参加山西省城国庆十周年庆祝大游行,初次亮相省城:八十年代初,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成新闻记录片,演遍全国:一九八八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龙年元宵晚会"表演:一九八九.一九九一.一九九三年连续三次参加山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届"两会一节"表演,分别获得银奖.金奖:一九九一年走出三海关应邀赴深圳参加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大游行"活动,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九九二年台湾长乐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将徐沟背铁棍摄入<中国民间艺术>专题片,播映海岛:一九九四年,美国.英国.法国及中央电视台将徐沟背棍摄入<外国人看中国>,在徐沟摄背铁棍时,法国制片人称徐沟背铁棍为"东方一绝"!并兴致勃勃地穿起服装进行表演:同年,徐沟背棍代表太原市参加<山西省新人新作精品展演>活动,获取银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也将徐沟背棍列为全国十八个重点项目之一进行收集编撰:一九九五年夏,徐沟背棍再度被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邀请表演两个月,受到了港澳同胞,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一九九八年和一九九年春节先后两度北京市丰南区和宣武区组织的民间花会上进行表演,与首都人民共度佳节. 一九九五年徐沟镇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明间艺术之乡".一九九六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清徐县徐沟庞春柱背铁棍民间艺术又将搬上了舞台.2007年,庞春柱背铁棍多次参加太原市青年宫原生态演出,随后又参加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文艺晚会"舞台演出",受到省市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接着庞春柱又将背铁棍这一民间艺术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沟背铁棍这一传统明间艺术,正带着黄土高原纯朴的民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