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夏天的时候,同事刘仪和我抱怨过他的父亲。 他说,母亲去世的早,农村夏天热,好不容易让父亲来城里避暑,结果闲不住的父亲,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广场捡矿泉水瓶。 他告诉父亲,他的做法会让别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说自己习惯了劳动,也过不来城市老年人的那些娱乐活动。 儿子说父亲不懂得享福,父亲说儿子看不起自己,最后的结果是,老人摔门而出,回了老家。 这样的小事,谁对谁错,根本不容争辩。 子女应该明白,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即使他们的一些行为在你眼里,是不合时宜的,是有失体面的,但想想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想想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惯,这些小事就不再是事。 《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是“乐其心”,就是让父母心情快乐。 杨绛在《我们仨》里说过这样的小事: “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的读音。 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 我也尽力伤他。 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人公断。 她说我对,他错。 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夫妻相处总会有分歧,一定要争个对错,殊不知,赢得了结果,却输了感情,自己也落个不愉快。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对一些小事上纲上线: 你想去学瑜伽班,Ta非说买个垫子回家练。 你要去外面吃饭,Ta非说外面都是地沟油。 你说大海很漂亮,Ta非说大海淹死过很多人...... 这样的事情,谁对谁错?其实都没有错,不过是看法不同,小事而已。 和伴侣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不欢而散之后,总有人问起: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人可能会回答是三观相合。 好的婚姻三观固然重要,但比三观相合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 刘涛和王珂的爱情故事为很多人称道,刘涛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彼此的相处之道,就是不争对错。 “有时候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但争论的过程会让大家觉得累,心里不舒服,我觉得任何的计较都是伤害。” 生活中,没有三观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家人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