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122鱼象鱼说【今日书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2 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写成这样不是个性,而是病
2019
01/22
14:45
大众书法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学习书法,一般都从正楷入手。但临习碑帖时,很多点画总是不尽人意,一般称之为“病笔”。可笑的是,很多江湖书法家、假大师等“半吊子”以此为个性,将病笔发扬光大,实在贻笑大方。这种低级毛病,我们一定要纠正。


为了能识别这些病笔,这就需要我们找出原因,改变用墨、用笔或书写技巧上的不良习惯,从而克服病笔。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下面这16种病笔,并一一加以分析,以便在临习或创作时,进行对照,避免出现病笔。


诊断

牛头病

像牛头状。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诊断

鼠尾病

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诊断

扫帚病

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诊断

竹节病

点画似竹节状。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诊断

蜂腰病

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诊断

鹤膝病

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原帖上的姿态,见好即收。


诊断

钉头病

钉头与牛头不同,它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小。一般系指力失控,随心所欲而致。这种情形应尽力避免。


诊断

折木病

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诊断

柴担病

样子与蜂腰差不多,但又不是“蜂腰病”,确切地说是“柴担”,或叫“扁担”。两头粗中间细,所不同的是-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因此,应逆入折锋,往右运行,以平横为主,按力不要大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不能过甚,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诊断

锯齿病

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稍不注意,其它点画亦有可能出现“锯齿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也有两边带锯齿状的病笔。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强调中锋用笔。


诊断

尖棱病

落笔过于露锋,致使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诊断

发丝病

在点画繁多的结体中,容易出现此病。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诊断

垂尾病

笔画的捺脚最后应顺势向上提,显得饱满有精神,充满形象与姿态。如果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捺脚在楷书中是很重要的主笔,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诊断

耸肩病

与鹤膝不同的是,耸肩以方折为主,虽然有楷书的“折味”,但过于高扬,故作姿态,与下方的竖画过于悬殊,不能自然过渡。与左方的横画亦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故在书写时应予以重视,防患未然。


诊断

脱肩病

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既“脱肩”又“塌肩”,与“耸肩病”恰好相反。脱肩病笔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诊断

柳叶病

笔画似柳叶形状,俗称“柳叶病”。一般来说这在楷书中是不允许的,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帖中,有些长撇呈两头尖中间粗状,但它过渡自然,反差不大,具有长撇的特点与优美形象,两者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点画成了柳叶状,也就成了病态。所以在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

内容源自书法思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18:17 | 只看该作者
15位书法家写《陋室铭》,让人安心舒心,你喜欢哪一个?
2019
01/22
14:45
大众书法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快过年了,相信很多人有过年焦虑综合症

这是因为你是一个不懈追求有理想有责任的人

越是因为理想和责任

也越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因为只有境界的提升

才会有真正的改变

小编今天为您选择了一个经典文章《陋室铭》

分别是历史书法家们书写的各种版本

洗涤一下自己的不安

让一切随遇而安


南宋文学家:文天祥
文天祥行书《陋室铭》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纸本,纵49、横131厘米;共19行,计86字。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




元代书法家:泰不华
泰不华篆书《陋室铭》

泰不华篆书作品欣赏《陋室铭》卷,纸本,纵36.9cm,横113.5cm。1346年43岁时作,书法兼善篆、隶、楷。篆法师宋徐铉,下笔多用方折,行笔圆活遒劲,结构疏朗工稳,末笔多作尖锋,即“悬针”笔法。此为迄今所见泰不华唯一的篆书真迹。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人,能写如此齐整秀逸的汉字古体实属难能可贵。



明代大书画家:文徵明
文徵明行书《陋室铭》



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
祝枝山草书《陋室铭》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
董其昌草书《陋室铭》



清末书法家:姚孟起
姚孟起楷书《陋室铭》







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
赵之谦篆书《陋室铭》



当代草圣:于右任
于右任草书《陋室铭》



近代著名书画家:溥心畲
溥心畲行书《陋室铭》



中国现代思想家:马一浮
马一浮篆书《陋室铭》


最后,大咖入场!

王羲之也有《陋室铭》“作品”?

晋代书家写唐代诗篇?穿越么?

诸位别紧张,下面这些是集字作品。

我们依次呈现王羲之、智永、米芾、黄庭坚作品:


王羲之字《陋室铭》
王羲之集字书法《陋室铭》



集智永楷书《陋室铭》
智永楷书集字《陋室铭》



米芾字《陋室铭》
米芾集字书法《陋室铭》:



黄庭坚字《陋室铭》
黄庭坚集字书法《陋室铭》


15位古代书法高手创作,

含集字作品的15幅《陋室铭》,

你最喜欢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1-22 18:30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1-23 14: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6 13:33 , Processed in 0.030240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