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汇之泳,在紫云里天然浴场,你起水后,百年古矶头见证你灿烂的笑容!(20180401) 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也没有任何报酬,不论官多大,不管多富有,汉江义务救援队员每个人都有值班时间,值守地点。他们把值守时时看见险情、施以援手的人性本能,变成了守望生命的共同责任。 救援队有本值班日志,值班队员每天签到,并记录当天的水上救护情况。记者翻看值班日志,发现在没有强制规定的情况下,很少有队员缺岗。7月16日上午,队员邓祥琴、熊平、关少华参加武汉国际渡江节,下午5时,他们仍旧赶回仙桃,准时到岗。 60岁郭黑子队里的“财政部长”,他是一个既跑腿,又得受委屈的人。队内活动赶得急,只好打车,由于财物制度严格,打车钱报不了;组织一次队委会,至少得给每个队长打2个电话,一个月电话费动辄数百元,只能报100元;举行救生培训,需要印发大量纸质材料,很多时候也得自己埋单…… 王铈伟是一个热心快肠的人,排班,宣传,策划,事无巨细,他都一一做得有条不理,对于因事临时请假的队员,他总是义务顶班。 “生命只有一次,请注意游泳安全!”每到下午5点,汉江边便响起了这样的喇叭声。 喇叭声响起的地方是岸边的瞭望台。在实施水上救护时,队员们有着明确的分工——3人一组,1名队员占据岸边高处作为?瞭望台?,关注水面动态,播放劝导安全游泳的口号,碰到危险情况立即示警;其他2名队员则在水中来回巡查,随时准备施救。 7月21日傍晚,鲁国华队长在瞭望台上发现,一名男子仰泳到江中心,而他身边,一艘渡船正在靠近。鲁国华喊道:那位仰泳的朋友!请注意不要被船只刮伤!深水区危险,请你到靠近岸边的区域游泳!看到这名男子听从劝阻,老鲁才长舒一口气:有好多溺亡事故就是被船只划伤后造成的,刚才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大多数市民对义务救援队的工作评价很高,称他们是汉江边的一道生命风景线,但对他们的工作不理解甚至发生冲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