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带老爸去旅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6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带老爸去旅游

老爸今年八十有三,身体尚好,真正带他出门旅游并不太多,只是每年清明节带他去给我爷爷奶奶扫一次墓,再去看看我的伯父及姑姑成了十多年的固定项目。2014年也是“十一”长假带他去了秦皇岛、锦州、沈阳转了一圈,原计划也是准备去昌图老家看看,但因沈阳至昌图正在修路没有去成,留下一个小遗憾。这遗憾一留就是三年,今年早些时候我就决定今年“十一”一定带他去昌图老家看看,所以这次出行也是圆老爸多年的一个梦想。
我家祖籍河北秦皇岛,太爷爷曾是晚清举人,当年家境殷实,但随着晚清政府的覆灭家里的日子也渐渐衰落,到了爷爷自己成年时家里已不再富有,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我小时候与爷爷接触颇多,现在一闭上眼睛爷爷慈祥的面孔就会浮现在脑海中,爷爷给我的印象是为人非常善良厚道,平时总是和蔼可亲,从未见他老人家与谁争吵过,更没见他与谁发过脾气。就是觉得爷爷脑子里永远有讲不完的道理和故事,爷爷尤其对周易研究很深,阴阳五行,算命测字样样精通,三国演义可以从头讲到尾,尤其善打算盘,双手打算盘打得飞快,毛笔字也写的非常漂亮,现在看来少年时家风一定很好,也曾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从未听他说过他的过去与童年,也有可能当时正处在文革时期“封建”、“四旧”家庭出身是贫下中农是不能讲过去生活怎么好,当时正盛行“忆苦思甜”、“大批判”等政治氛围,所以也不能讲一些不合当时时宜的话。
上世纪二十年代,爷爷与奶奶在河北秦皇岛结婚并先后生下四个孩子,大姑,二姑,伯父,父亲。“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百姓生活日益困难,因生活所迫,父亲三岁时随着爷爷奶奶举家迁往辽宁昌图县,现在也可称上是“闯关东”,因当时昌图县有我的一个叔伯爷爷,他们也是投奔他而去。到了昌图后由于爷爷有文化就到了当时的昌图县“烧锅”(现在称酒厂)当会计,奶奶则在家里照顾家及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据老爸回忆当时就租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的两间小房子中。现在留下最早的一张照片是我老爸6岁时同家里的一张全家合影,那时是到了昌图有大约三年左右时间,当时的日子过的还不错,爸爸穿的是长袍马褂,身后是座钟等家具,前几年看到这张照片时还认为当时家境不错,因四十年代初平民百姓是没有钱去照相馆照相的,但这次去时老爸回忆说是到金家屯走亲戚时在镇上照相馆照的,并不是在家,现想起来过去照相哪有在家照的呀,全是去照相馆照,照相馆肯定会有一些“道具”供照相,当年照片的背景全是“道具”而以。
四五年日本投降四六年解放军进到东北进行“土改”,“烧锅”被取缔爷爷也就“下岗”回家,当时还分了十几亩好地,但种地并非爷爷的长项,他老人家从来就没有怎么种过地,所以日子也只是维持,只是靠伯父及老爸一边上学一边打点零工做点小买卖来贴补家里,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五零年朝鲜战争爆发,伯父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加了志愿军,因为伯父有文化且机灵就被安排到东北解放军的一个通信学校学通信,幸亏当年学了通信,在志愿军中当报务员,而且是铁道兵中的报务员,现在说来是非作战部队中的二线人员,真要是在战斗部队当战士上前线也早就血撒异国了。同他当年一同参军去朝鲜的没听说谁活着回来。由于伯父当兵在部队多少有些津贴,还能寄少许钱贴补家用,得以让老爸继续上学,直到老爸去沈阳上学伯父还每月给老爸及家里寄钱,可以说老爸的上学的零用钱也是由伯父所供。
老爸到沈阳上学后由于不用为家务操劳可以安心学习,加上天资聪明很快学习成绩在年级里就数一数二,在班里还当了班长,在学校不到20岁就入了党,是学校中仅有的几名学生党员之一。
毕业时由于品学兼优被刚成立的二机部(现称核工业部)选中进入北京。当年的二、七机部可是国家重点部门,罗列了国内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是当年政审最严业务水平要求最高的单位,当年能在好几百名毕业生中被选中,肯定也是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老爸也是当年参加工作离开昌图后六十多年就一直没有再回去过,回童年生活的老家再看看也一直是老爸晚年的一个心愿。
十月五日,阴历八月十六,为了避免高速路上堵车早上六点半我和妹妹、妹夫就从带上老爸从家里出发,沿着长深高速(G25)一路向东北方向奔袭。
长深高速在北京段叫京承高速,虽然是六点多但路上车并不少,美丽的秋天风光到是不错,气温20多度不冷也不热。北京及河北这边外面是一片绿色,只是偶尔能见到几片红叶,路边的庄稼也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色。车子走了一个多小时后远方山上的长城映入了我的眼帘,原来是到司马台长城了,这里也是北京与河北的交界处,一座山把北京与河北分隔,一条隧道通过后就到了河北属地,这里的长城叫金山岭长城,十年前我也来过这里。过了这个山明显地感到气候的不同,气温一下就低了几度,秋天气氛更加浓郁,路边地里的庄稼全是一片金黄,部分已经收获,但大部份还未收,可能还要等到最后的成熟。路边的树叶到是非常好看,红的,黄的,绿的非常漂亮,呈现出一片层林尽染的斑斓景象。这里虽然距北京不远但秋色正浓,但季节可能要早20天吧,一路上老爸精神高涨非常高兴,完全看不出已八十多岁的高龄。
中午时分到达辽宁省朝阳市,虽然是地级市但因地处辽西经济到是欠发达,朝阳市也是辽宁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城市。时间已近中午找了个吃饭人比较多的“庐嘉包子”店下车吃饭,味道不错价钱也不贵。吃完饭就匆匆上路奔向当天的目的地昌图县城。
傍晚5时车子驶离高速路来到了金家镇,过去的老名叫金家屯,这里离昌图老城还有20多公里,老爸小的时候经常来这玩,过去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屯子,这里也曾留下老爸的许多记忆,最早的一张全家合影照就是在这里照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有照相馆的镇子应该算是比较大了,但现在比过去虽有变化但变化不大。
经过了金家镇再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昌图老城,老爸自1956年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离开这里已经60多年没有回来过。老爸童年、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全在这里度过,这里虽然不是老爸真正的老家和出生地,但也可称得上是成长地,许多童年记忆全在这里。但这里现在已是物是人非,依稀能见的只有两条主街道,其它建筑已全都不见,更不要说当年住的大杂院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些新盖的民房和商铺,最高的楼也就是二层,仅有几家小饭馆和小杂货店,连一间像样的旅馆都没有,可见这里的经济也是发展不快。据老爸回忆当年的老城市场繁荣,最热闹的是当地有一个粮食交易市场,逢集时车来人往很是热闹,由此也带来了当时经济的繁荣与兴盛。现在因为县城已经迁往火车站旁边的新城区,这里的发展也就相对缓慢,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在老城镇转了两圈后我们就出发去新县城,那里有火车站及县城的行政机关,老城镇离新城也就十几公里,由于城镇的扩张走了很短路就看到远方的一片高楼及耀眼的灯光,现在的城市楼都很高灯也非常亮,从远处一接近就可以看到,到了这才有了一点县城的感觉。老爸一路走也是一路回忆,当年下了火车就到站前,从站前坐马车去老城镇,现在这里已经成了汽车客运站,下了火车的人在这里转汽车去往目的地。我们的旅馆就在车站旁,先去办了入住手续,这的入住手续真是够严的,不仅要登记每个入住人的身份证,还要对每个人照相,也可能是要开“十九大”了吧。
办完入住后我们又开车逛了一下新县城,在这里更找不到当年的影子,这里基本全是近一、二十年的建筑,有可能是过去太落后,全是一些破平房,没有什么建筑可以留下。随即找了一家正宗的东北饭馆吃饭,这家饭馆最大的特色是饼烙的非常薄,20多张摞在一起也就一厘米厚,饼放在盘子中都透亮,盘中的图案看得一清二楚,卷起菜来吃非常筋道,这也是我有生之年吃的最薄的一种饼,这家的东北锅包肉做的也很地道,外焦里嫰酸甜可口恰到好处。尤其是店家送的腌小黄瓜老爸吃起来格外好吃赞不绝口。老爸一边吃一边回忆过去的日子,也想找找过去的几种小吃,但经多方打听不是季节不对就是现在已经没人做了,就这样我们在昌图美美地吃了一顿正宗的东北菜。
6号一早起床退房后我们又来到当地的早市,准备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昌图最著名的特产就是“亮中桥干豆腐”,在北京称为豆腐片,亮中桥干豆腐具有豆质纯正,香味宜人,色泽光亮,薄如纸张,韧性极强等特点,历史悠久远近闻名。铺在书上可透字,十公斤秤砣压不坏,无论生熟都是餐桌上的佳品。又买了些西红柿,韭菜,南果梨等土特产,随后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沈阳。
昌图距沈阳130多公里,新修好的上下八车道高速路平整宽阔。2014年的“十一”长假从沈阳就准备到昌图结果就是因为这条路没有修好,铺路又非常堵车没有去成昌图。路上虽然车很多但由于路宽行驶也很通畅,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沈阳。来到了老爸上学的学校沈阳黄金学院(现在称东北大学基础学院),学校内部到是变化不大,当年的教学楼、宿舍楼,科技馆、食堂依然存在,虽然看起来很破旧,但仍然能看出当年的奢华。院子里有很多百年以上的银杏树和松树,参天的银杏树比旁边的四层楼都高,胸径近一尺,松树长的也是遮天蔽日煞是好看。这里教学楼全是水磨石地面,宿舍地面则是实木地板(当年也确定没有复合地板),这当年也是全由苏联援助建立的一个学校,设计风格办学理念全是照搬苏联,这样的环境在当年来说可谓屈指可数。我老爸是这里建校后的第二批学生,当年能来这里上学对当年的老爸来讲真是到了天堂一样,现在回想起来也全是幸福满满。诸多当年老师和同学的名字全是随口道来,老爸当年在这里也是渡过了几年快乐时光。由于城市的扩张,当年处在郊外四周全是庄稼地的学校现已变成市区,经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许多建筑已成危楼,现在也没有学生在此学习,只是听说要拆迁改造。我陪老爸又在学校转了转还是想再看看当年的学校,再多照几张像,因为下次再来还不知何时,学校是否还在更不得而知。随后我们出发驶向下一个目的地——兴城。
从沈阳一出来上到京沈高速明显感到路上的车多了许多,也许是由于路窄十一长假路上车多的缘故,有些路段只能是走走停停,路上还有好几起事故。由于假期车太多服务区全都爆满,很多车全停在服务区外面的路边,这样一来本来不宽的路又被占了一条道,所以造成了每到距服务区还有几公里就出现拥堵的现象。就这样一路走来到了葫芦岛出口驶离了高速公路,走进了葫芦岛新市区。
下了高速再往前走十几公里就到海边了,这里是葫芦岛与兴城交界的龙回头景区。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果园,属当地的一个海军部队管辖,现在就只剩下一个部队医院了。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个核工业754矿,现在也没了踪影。海边被开发成海水浴场,顺着新修的海边宽阔公路一路走到了兴城。
兴城市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泳装名城  、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是集山(首山),岛(觉华岛),泉(温泉),城(古城),水(海边)五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城市。
兴城也可称的上是我的第二故乡,那是1969年当时的“文革”正搞的热火朝天,春天时珍宝岛事件把中苏关系搞的非常紧张,苏联当年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到了夏秋之交全国上下一派战备气氛,当时的北京到处在挖防空洞,随时准备与苏联打仗,真要打起仗来首都北京很可能是苏联空袭的首选之地。到了10月当时的副统帅林彪发布“一号命令”,主要精神是防止苏联突然袭击疏散人口,和现在的疏解人口只是一字之差哟。为了应对苏联的核威胁,也为了生产更多的核原料,当年从五所抽调一部分人员去兴城建立一个当年亚洲最大的镭生产厂,但也可以生产铀,这可都是生产核武器的原材料,这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战备所需。当时老爸就是兴城750厂主要生产车间的主任,可以说当年厂里的主要产品全是在老爸的指导下生产的。
当年来到兴城时我刚9岁正在上小学,刚来时单位宿舍还没建好只是借住在温泉边的工人疗养院,还住过一段时间果树研究所家属宿舍,到了1971年才搬到盖好的厂里家属宿舍。在兴城我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上了一年多,76年底年我与大哥随老爸到了石油部管道局工作,算起来在兴城呆了整整七年,兴城也可称的上是我的少年成长地,儿时的许多记忆全是在兴城留下的。
这次到了兴城后我们先去厂区想找找当年的车间,那也是老爸洒下青春汗水的地方,但现在已不复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家战略调整750厂已全面停产,随后几年又做了无害化处理,现在基本上什么都见不到了。就连当年通往厂区的路都没有了,现在只是一片树林。附近的海边到是很热闹,原来的庄稼地全都没了,新建了一个浴场,一片片饭馆旅馆布满了马路的两边,成了著名的旅游区,比过去繁华了许多。
随后我们又到了750厂的家属区,当年的家属区全是平房,现在院子里也盖了七栋宿舍楼,原来的平房剩下的不多,我们又去找了我们家当年住的平房现在还在,再向东的平房就都不在了。经过了近五十年的风霜雨雪现在的平房显得很旧,看到门上挂着锁也就没能进门,也不知现在谁在居住。
随着厂区功能的调整和时间的流逝,当年与老爸一同工作的同事现在也是所剩不多,我们只是来到当年老爸的一个同事戴文忠家探望,也很巧老两口全在家,因时间关系也仅仅聊了一会就匆忙奔向下一站—秦皇岛伯父家。
从兴城出来我们也没走高速路,沿着海边的公路修的很好,只是比前几年刚修好时车多了些。这条路一直沿着海边走景色很漂亮,走了不到十公里只见海边一片通红,这里也有红海滩,只是不如盘锦的面积大但也很红,在夕阳的照射下也是非常好看,但这里的人却不多。路边靠海一侧不时有各式的度假村和小浴场,路西边全是一个个的养鱼池,鱼民可以抽海水在这养海鱼。
顺着海边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到达绥中县境内渔民的一个小码头,路边有个专卖海鲜的小市场,前几年路过这里时也曾在这买过,这里的海鲜很新鲜全是刚打上来的,我们也停下车来买了一些。
沿着海边公路过了东戴河再过了老龙头就进入到秦秦皇岛市,晚上七时许到了伯父家,老两口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但由于伯父大半辈子全在部队,并且是到处流动的铁道兵,去的全是国家最艰苦最落后的地方。由于常年在外流动没有一个安稳固定的家,伯母一直随军到处流动,到了晚年他们身体都不太好,伯母现在已经病卧在床不能下地,伯父也是靠拐杖简单活动,两人现在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只好请一个小保姆来照顾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退休工资也不高,小保姆的工资还是由孩子们分摊。看到这种情况我的眼泪都落了下来,一个为祖国奉献了一辈子的铁骨军人晚年的生活怎么能这样。我们来到伯母的床前,伯母拉着我的手用他那断断续续的语言问长问短久久不愿放开。伯父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张罗让我们休息吃饭,吃饭间还在询问昌图老家的一些情况,也讲了当年的一些轶闻趣事。伯父也只是在二十年前回去过一次,要不是他们身体不好真应该带他们老俩口一起回老家会多好。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后悔,早年在他们身体好的时候真应该带他们去昌图看看,现在只能祝他们老俩口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再去一次昌图。
饭后我们又与伯父聊了会天,九时许我们离开伯父家,踏上了回京的旅程,喧闹了一天的高速路车已不再拥挤,我们也是一路急驶于凌晨1时许到了北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旅行。
此次旅行总的来说比较顺利,基本按照事前的计划行进,两天时间走了2000多公里,该去的地全去了,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老爸也是一路谈笑风生给我们讲了许多他当年的故事,他老人家也是难掩心中的喜悦和快乐,看到老爸如此高兴我们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唯一的遗憾是老妈身体欠佳不能与我们一起同行。
最后祝愿伯父、伯母,老爸、老妈身体健康,永远快乐!!!

2016年10月  老白条
2#
发表于 2017-11-6 21:5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能看到白条兄铁血男儿,侠骨柔情的一面。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2 17:50 , Processed in 0.0228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