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01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1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0-1 18:11 编辑



我们只打顺风球?

球在篮框里洗了一圈,终于不甘不愿地穿网而下。“两分!”裁判向记录台比划手势。
刚得分的是阿吉。阿吉常是这样,之前一次反快攻,在无人防守的轻松局面下错失理所当然的得分机会;这会儿在一堆人严密防守的艰难情况下,反而突破重围拿下分数。怪异吧!我们嘲笑他该得分时得不了分、不该得分倒得了分,他的自我开解一贯的是先讥笑我们“欺负弱小”、“只会打顺风球”,然后自诩是“君子不乘人之危”、“水手不怕当头风”,说得自己颇有侠士之风。
阿吉说自己是“不怕顶头风”的好水手,我们是一致怀疑的。那有好水手却处理不了顺向风的?只打顺风球当然不是好球员,但一打顺风球就手软,这又是那门子的队伍呢?至于他说我们“只打顺风球”,这倒不得不承认是有那么几分真实。
有人说我们球队的特质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遇强则强,所以在逆境困境中总能有不俗的表现,显示出奋力向上、咬牙硬撑的精神;虽则不一定会赢。遇上弱队呢,照说该当游刃有余了,却是遇弱则弱,而且还可能输掉。问题出在那里呢?就算我们不以胜败论英雄,但是,遇弱则弱实在有问题,而遇强则强似乎也未必是好事。
“遇强则强”和“遇强更强”不同。
“遇强更强”是以我为主,以客为辅,清楚地掌握自己,运用本身的强力,进而和外在的刺激相结合;“遇强则强”则不然;只是迫于外来刺激的压力,为了要纾解压力,或是被压力所挤迫,于是释放出自己潜在的能力,因缘恰切地正好突破了眼前的困境;其间分不出谁主谁客,因此,赢了也是赢得莫名其妙,不知从何而来。所以,“遇强则强”和“遇强更强”从表面看起来虽然很像:同样是强,同样是赢,同样是在逆流中向上奋游;但是如果拉开视野,从长远的累积效果回头看单一表现,两者的差异就清楚地比较出来:能够认识自己,掌握本身能力,则便增强了下次通过考验的能力;但若是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会善用自己的特性,则这次会赢得莫名其妙,下次也会输得一头雾水,于是在每次面对的都是不可知不可理解的局面里,弄到信心渐失。
“遇强则强”和“遇强更强”毕竟不同。那种可以胜不骄、败不馁,愈战愈勇愈战信心愈强的关键在于:“知己”。熟知自己的能力,于是该胜的便可以胜,会输的也自能坦然面对。确切地辨析清楚:我是决定胜负输赢的主要条件,外在的因缘际会只是附带的辅助条件。掌握住主要条件,再去运用外在的辅助条件,而不是外在的附属条件反过来控制我限制我。
但我们却往往受到外在条件的牵制,影响了原有水准的发挥。睡不好、伤兵多、裁判不公、球场不熟、灯光不良……;这些不能说不是失败的原因,但却不是失败的充分条件。临场胆怯、水准受限……,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不足,训练不足所以定性不够。
定性,是我们真正的实力、真正的本质,是我们再差也差不到那里去的那个水平。水平其实只有六十,因为外在条件凑合、灌水、掺水,于是达到八十分的刻度,久而久之,便自以为已经有八十分的实力了。而还要自欺欺人地在八十分的刻度上再添加十分。殊不知,原来从六十分到八十分所增加的二十分已经是极限,尚且难保,遑论其他。因此,不但九十分的梦想达不到,膨胀的八十分也达不到,还因为对自己怀疑起来,于是连原来的六十分也无法正常地表现。
球场外的你我,岂不也是如此。在家庭中受到称许,在学校里受到嘉奖,在职场里受到赞赏,这其中原也带着一些父母、师长以及同事们同情而鼓励的成份。这些同情鼓励的成分,在我们的“定性”水平上多少溢增、提高了刻度,未尽是如实的指标。因此所谓的“成绩很好”是指的:这次表现不错;“会办事”是指:这次活动进行顺利;“表达能力甚佳”指的是:这次(简报、演讲、歌唱、…)比赛,表现比其他成员好。如果我们不能省察到这些溢美溢增的刻度,因而对自己有逾越本性的膨胀,则以后便也可能会有压抑本性的退缩。不是吗?会不会别人一句:“这季的业绩不佳”,于是自己把它夸大为:“你的工作能力实在很不好!”“这次活动筹划得不够充分”,于是夸大成:“你的办事能力要多加强!”“这次简报不够周详!”于是夸大成:“你的表达能力有问题!”
定性够,省察强,便能清楚:这一季的业绩如何,除了原有实力外,还加上勤前讲习的投注、讲习后的努力练习,还加上了同事同业的切磋,还加上了对客户简报前灵机一动的猜题……。这种种有形无形,可以掌握的努力与不可掌握的机运总合而成这一季的业绩。原有的实力是第一层级的条件,切磋用功是第二层级的条件,机运是第三层级的条件;综合考量,然后我们可以切实分析:这次的优胜,从何而来?是实力本来不错?还是实力加用功?还是一、二、三各层级的因素皆有?
从因缘论来看,第一层级的实力是“因”,是主要条件;第二层级的努力和第三层级的机运都是“缘”,都是辅助条件。有因有缘才有“果”的成就。因此,只有主要条件而没有“乘势待时”的配合,便会误会“成功操之在我”,有时不免会有“天亡我也”的落空挫折。但是也该分辨,“缘”的从事,重点不在于坐待那不可知、不可求的机运,而要从可知、可求、可把握的部分着手,才可能将累积的努力转换成实力。
从可掌握的部分去累积实力是尽本份,尽了本份后,是不是真能成功,得看机缘,这是“尽份而随缘”;虽则成功得看机缘,且不去管机缘如何,成功机率如何,但就应该从事应该努力的部分去蓄积能量,这是“随缘而尽份”。既尽份且随缘,如此,便可以胜出而无骄气,因为多少有赖不可知的运气才能够臻此佳境;也因此而可以失败而不丧志,因为:除了时运不济,自己也不够用功、准备有欠妥当,而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水平依然存在,“青山仍在,来日方长。”
能够如此省察,就不致于被人一句话捧上天去,更不会被人一句话掼到地上。遭受责难时,因为了知事情本末,知道什么是我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负责的;不该我负责的部分,则骂的不是我,大可心气平和。该我负责的,亦了然:什么是可以改善、什么是目前能力的极限,于是亦可以无怨无尤。同样的,当别人赞赏时,亦如是省察。再不要那么“一句话使我们笑,一句话使我们哭”地任人摆布。主权,毕竟在我。仍可以歌,仍可以哭,仍可以怨,仍可以愤;但不是怨自己的实力差天赋低,而是愤自己准备不足努力不够;不是得意自己的实力与天赋高强,而是赞赏自己适时地努力、适切地运用最有效的机缘。如此便不会顺风来则张扬,逆风来则翻倒地随波逐流。
我们不只会打顺风球,我们也不怕顶头风。因为我们知道:“处逆境要耐得住,处顺境要忍得住”的智慧,从自知自省中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7-10-1 18:11 | 只看该作者
“处逆境要耐得住,处顺境要忍得住”,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5-2 19:48 , Processed in 0.03525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