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第四届河北省十大女杰评选活动现场,组委会曾为一个人写下了这样的颁奖词:“她是一个特殊的园丁,她用如山的爱耕耘着特殊教育这片沃土;她是一个特殊的母亲,用淳厚的情拂去残疾孩子生命中的阴霾。她像冬日的阳光,她如和煦的春风,温暖滋润着祖国大花园中那些特殊的花朵。”她,就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苏富梅,一个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情,一个将一生奉献给特殊教育的“特殊”校长。
9月份,苏校长的行程排得满满的,她要去中央电视台录制教师节特别节目,去首都师范大学参加教书育人高级研修班,去省里参加教师节汇报工作等。近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了这个忙碌的特教学校校长。
特别的爱,敲开了一扇扇紧闭的心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他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苏富梅,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苏富梅告诉记者,1976年6月,她从张家口九中初中毕业后,来到了张家口市盲聋哑学校,当了一名代课老师。那年,她才17岁,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苏富梅回忆,她第一天走进学校时惊呆了:陈旧、简陋的校园,一群貌似笨拙滑稽的残障学生……她的心沉了下去。然而,孩子们却用自己“特别”的方式来欢迎这位小老师。他们围着这位年轻的姑娘高兴地叫着,手不停地比画着,有的还拉着她到狭小破旧的校园参观……
很多年后,苏校长回忆说:“我丝毫也弄不明白这些孩子在说什么,但是我能看出他们异常高兴,我也能看出他们喜欢我。那一瞬间我的心被触动了,望着这些孩子,我没有了紧张与害怕,我突然觉得他们就像我在家带的弟弟,我有一些喜欢他们了……”就这样,她待了下来,这一待,就是41年。
一旦爱的大门被打开,她就开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开始苦练手语。她顾不上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毅然搬到了学校单身宿舍,和学生们朝夕相处,她无论与谁说话都下意识地比画着手语,一些路人把她也当成了聋哑人。半年后,她的手语指语达到了校内最好水平,被聘请为张家口市第二届残疾人联合大会的手语翻译。
她开始在聋哑教学中坚持口语教学。课堂上,她大声讲课,以至于把嗓子都喊哑了;生活里,她要求孩子们必须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在一种含混与清晰、嘶哑与喊叫的奇特情景中,她和她的孩子们沉浸在一个始终坚持、决不放弃的世界里。终于有一天,一个学生较为清楚地念出了“小猴子下山”,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一把把孩子搂进怀里。
她开始走进一户户学生的家庭。袁巨飞,一个听力残疾、父母离异的孩子。那一年,这个学生因家庭困难退学。了解情况后,已是校长的她跑到孩子的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并为孩子减免了全部学费,还多次自掏腰包补贴孩子的生活费用。袁巨飞,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又回到了校园,他在学校学习了按摩知识,有了一技之长,毕业后很快找到了工作。现在,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日子过得幸福美满。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苏校长因此也被孩子们亲切地叫作“苏妈妈”,这一叫就是41年。
41年的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流淌着,41年里,苏富梅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2005年,特校高中班的学生首次参加全国高考并被全部录取;2008年、2011年,实现了全市听障生和视障生本科“零”的突破;2012年,6名视障生参加高考,全部被本科院校录取;2016年,听障生9人参加高考,全部升入本科院校;视障生8人参考,6人考入本科院校,2人考入专科院校。身有残疾的孩子也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坐在高等学府的殿堂里学习,那该是苏富梅怎样的付出和自豪啊!
特别的爱,耕耘着一块块深沉的土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年轻的小老师已逐渐成长起来。1990年,苏富梅被提拔为学校德育教导处主任,1991年,被任命为副校长,1998年,临危受命担起校长职务。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特殊教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初步崛起,原有的办学体制、模式和培养方向等已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极不稳定,流失率迅速上升。
为给孩子们找到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生存之路,稳定学生的思想,苏富梅与其它校领导多方探索,最后确定了新的办学指导思想。新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德、多智、强能,把残疾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生全面发展的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人才,帮助他们实现平等参与社会、共享人类文明的目标。
在苏富梅的带领下,学校先后开设了聋儿语训班、聋初高中班、盲中专班、培智学前班、职业初中班、省内第一个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班;同时还开设了工笔、内画、剪纸、刺绣等特色兴趣课程。目前,学校中医按摩职业中专班的毕业生逐步形成了张家口特色的“口字派”按摩技法,毕业后全部被福建、广州等地聘用,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也被评为河北省中职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成为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
在张家口特校,不论对资历颇深的老教师,还是对刚刚入职的大学生;不论对学校领导,还是对看门扫院的临时工,苏校长都一样亲切、一样尊重。清晨,她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教职工,组织大家参加健身活动,老年队、中年队、学生队各队的晨练成为学校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晚上,尽管已非常疲惫,但只要自习没有结束,她就一定坚持看望大家;每年的春节,苏校长的祝福从未间断……正是这一声声问候,一个个微笑,一条条短信,几句肯定和鼓励的话,让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享受到了愉快和温暖。
特别的爱,撑起了一片湛蓝的天
41年特教生涯,60年风雨人生,苏富梅在张家口、在河北、在中国特殊教育舞台上留下了深深印记。
张家口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为残疾孩子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很少,就业是摆在学校及家长面前最现实的难题。
为此,苏富梅带领领导班子、带着老师们多次到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院校进行考察,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不断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办学目标。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累计跑了几百万公里,足迹遍布40多个城市,100多所学校。
为改变学校整体面貌,同时也为节约资金,苏富梅成立了劳动突击队。她亲自动手,带领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清理锅炉煤渣、平整操场,粉刷教学宿舍楼,节约资金近10万元。2010年,学校搬迁新校址,她更是殚精竭虑地对校园进行了精心设计,带领师生们种植树木,养花种菜。
走进特校,你会发现每个角落都流淌着快乐的音符,荡漾着美妙的琴声。学校成立了盲生电声乐队、聋生舞蹈队等活动团体,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特长的平台。舞蹈队的《剪纸姑娘》《向往》《春》等很多大型舞蹈,参加了全国、省、市的艺术汇演并获得奖项;盲生的戏剧小品《和你一样》在全国特殊学校艺术汇演中获二等奖;智障的孩子们代表国家赴美国、韩国参加了世界冬季特奥会,喜获佳绩;篮球队参加全国首届“波音杯特奥融合篮球赛”,取得亚军;2017年,7名学生代表国家在奥地利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雪鞋跑和雪地狂奔项目,获得5金、3银、4铜的好成绩,这是我省运动员参加世界冬季特奥会以来取得金牌和奖牌数最多的一次……
41年里,苏富梅播下了爱的种子,在从未停歇的脚步里,就是这样把特殊的爱给了这一群特殊的孩子,给了这一个特殊的事业。“对于未来的特殊教育事业,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贯彻落实推进融合教育,让这群特殊的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样,享受普通孩子一样的工作、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苏富梅对记者说。
特别的爱,敲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