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下午2时40分,第二名叶永轻松上岸。 上岸 赶在雷暴前全部登陆 时间在单调的重复中,慢慢流逝。但彼岸也在一米一米靠近。 下午2时30分,两名全程横渡人员在各自的护航船陪同下,终于靠近目的地——海口市白沙门海滩。 可是,就在距离岸边100余米的地方,一名他们中的一人突然站在水里,举起了双手。护航船上,他的女友立即呼救。负责救援的摩托艇飞速开了过来,救援队员跳下水,将求救者送到了岸边。这时,救护车已在岸边等候。 这名横渡人员叫胡向雷,他的护航船编号为1号。胡向雷在众人帮助下从摩托艇下来后,稍事休息,他说:“没事了,我感觉好多了,刚才感觉体力透支厉害,快撑不住了。”他没有上救护车。 10分钟后,另一名全程横渡人员、编号32船的叶永上岸了。他看上去表情轻松,手里还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子。记者赶去拍照时问:“你好像游得并不吃力?”叶永笑了。他说,自己虽然游速一般,但耐力不错。记者问:“你游速一般,怎么会得第一名呢?”叶永宽厚地说:“我不是第一名,胡向雷是第一名。刚才他在海滩呼救时,已站在海滩上了,只是海水还齐胸深。我见他呼救,就特地过去帮忙,把他抬到了船上。根据国际惯例,按照‘从陆地到陆地’的原则,胡向雷已经到岸了。”叶永还解释,胡向雷这次游泳被导航船“误导”,前后进了三次渔网,造成体能在前期透支太厉害。 从早晨5时30分下水,到下午2时30分出水,游得最快的,全程耗时9小时。 又过了约10分钟,全程横渡人员、3号船的符运清上岸了。符运清一上岸就喊:“很激动!我游完了琼州海峡!”他说,今天的风浪很大,超出了他原来的想象,上岸时腿子发软。“好在我带着老婆、侄儿等家人,他们在护航船上不停地给我打气。很多身在外地的好朋友传话说:如果实在不行,就放弃。但我已训练了一年,我不能轻易放弃!就这样,我坚持下来了!” 至下午6时08分,最后一名全程横渡人员上岸,30人全部成功完成了横渡琼州海峡的壮举。2分钟后,海口市雷电滚滚,大雨如注,所有参与人员无不庆幸。 记者又采访了其中两名女性横渡人员。初见刘俊萍时,记者还以为她是哪一位全程横渡人员的家属,后来才了解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刘俊萍9岁时就曾横渡长江。30多年下来,她已横渡长江数百次之多。“生活在武汉,横渡长江对我来说已毫无挑战性。如今,横渡海峡成功,是我生命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另一名女性泳手胡忠阳说,她也有十余年的泳史,近年武汉国际渡江节,她是年年参加。但毕竟游程只有三四千米。这次横渡海峡,是她游程最长的一次。 在海里游泳,跟在淡水里游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海里游泳,口腔里进水后,舌头都会泡得麻木。好几名渡海人员一个共同的感受,渡完琼州海峡,再回头看横渡长江,就像跨过一道沟一样轻松。彭文斌说:“游到最后,连手臂都抬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战胜自己,坚持下来,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忘怀的。这是一生中的壮举!” 随后两天,这批勇士将陆续返汉。今年8月,他们当中的20多人还将赴加拿大,代表中国参加由国际泳联组织的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