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25 19:17 编辑
折腾了1年 俄国佬连苏35的界面汉化都搞不定?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讲史堂第一百八十三期】(军事系列第99讲) 最近外媒有个很有趣的新闻,说俄国人为中国订购的苏35进行长达1年的显示的汉化,但失败了。所以中国订购的苏35的显示文字,仍然是俄文。这是怎么回事?听萨沙说一说吧 俄罗斯最大的无线电子设备制造商“无线电电子技术”联合集团(KRET)总设计师表示,他们曾经花费几个月时间试图将所有俄文提示信息汉化,但最终失败。 总设计师认为,本来他们认为汉化并不复杂,实际操作却发现很多问题。中文和俄语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字,没有什么共同点,必须完全推翻重做。 这尚且不算困难,最大问题在于中文需要较大的显示面积,如果面积不够就会模糊不清。 经过1年时间反复研究,他们发现只能更换比较大的显示屏才可以解决。但苏35是现代化战机,任何零件的更换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本不能随便去做。即便强行更换了,就需要重新对飞机进行性能的测试,这又要漫长的时间。 最终没有进行汉化工作,保留了原来的俄文显示。 俄国总设计师认为,中国飞行员有驾驶苏27和苏30的经验,对俄语应该不陌生,完全可以胜任。 总设计师介绍,中国人对苏35的改装要求很低,仅仅有三条,分别是:更换北斗导航系统、更换解放军的敌我识别装置以及界面汉化工作。 那就有意思了,为什么界面汉化似乎非常重要? 俄国总设计师解释了原因。 四代战机比如歼10、歼11等等,采用以多用途显示屏代替仪表的方式。这种显示反而对于是否汉化没有太多要求,因为文字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简写甚至符号。飞行员只要会简单的俄文或者中文,就可以胜任具体的操作。 苏35则不同。它是现代化的四代半战机,有着所谓第二飞行员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电脑首先整合各种资料,有选择的显示给飞行员并提供处理的建议。 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战机作战效率大大提高,甚至可以从2人变为1人。 代价是,相关信息显示就比较多,诸如飞行路线建议、空中威胁建议、雷达战况分析、战损分析等等,肯定不能用几个词就表达了,基本都是较长的句子甚至段落。 比如飞行路线建议,就是好例子!苏35可以根据信息链,分析地形、气象和敌方防空火力的强弱,给飞行员推荐的飞行路线,引导高空或者超低空飞行。 这些建议,肯定就要不少字了。 这种情况下,汉字显示就有一定缺陷,毕竟方块字较大,需要的显示空间也大。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 能够当上战斗机飞行员的,难道学不会简单的俄语吗? 俄国人又是杞人忧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