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09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9 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11-9 16:10 编辑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升恩斗怨”,老话或说成“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中国人特别有智慧的一个词。意思是:你给人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抱怨你;你若一粒不给,他反而一点怨恨都没有了。升恩斗怨,用经济学概念或可称为“感恩的边际效应”,如佛经所言则是“鲁扈抵突,不识恩义”,也即是常言的“不知感恩”。其大意是说,人在一连串得到恩惠的活动中,心中的感恩递减,当递减到一定程度时,受恩者几乎已经坦然接受了别人的馈赠,并认为理所应当,甚至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但在心理上并不觉得有丝毫不妥。“升恩斗怨”源于无惭无愧心是什么导致了“升恩斗怨”这样的心理怪圈?无惭无愧心。中国古人讲究念恩报恩,“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可现在很多人在讨论:当代青年人不知道念恩,不管为他们做什么,都觉得理所应当。比如,有一位企业家资助过著名高校的一些研究生,到了颁奖时,有同学问:“你为什么会选择资助我,是不是以后想用我啊?”企业家听了使劲摇头:“早知道我不干这事儿了,在这里又花钱又费力,我是里子也亏了,面子也亏了,浪费掉很多时间,企业也不好好去打理,结果居然认为我是有预谋的。”而在丛林里,在师长座前,学人如果无惭无愧,那么向善知识求法时间长了,就会从“求法”变成“交往”,下一步了恐怕便是“升恩斗怨”了。刚入佛门时,道友的任何一个帮助、提携都可以令你感激不尽;可一旦成了“老参”,对别人的帮助就会挑剔再三。初见三宝时,可以感恩戴德、五体投地;时间久了,却成天猜度、计较师长是否厚此薄彼……总之,无论被施与什么,你都觉得理所应当,毫不知道其实谁也不欠你的,谁也没有施与你恩惠的义务与责任。因此,“升恩斗怨”背后所蕴含的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无惭无愧心的道理。修行人,莫要忘了,你有黄金,才能换白银。不要对这人性的缺陷视而不见——无惭无愧心是会害你的!无惭无愧心会让我们的心随时随地都处在深渊中,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人在无惭无愧的状态下,会没有纲领,没有真理的标准。无论自己接受多大的恩德都会不知满足而心有戚戚。可事实上,自己又给予了他人什么?自己奉献给三宝、师长的又有多少?在无惭无愧中忘失本分,又有哪一点对得起“佛弟子”的身份,对得起自己的一片初心?小心!或许你正是自己天天在口诛笔伐的那一个“不仁不义”的家伙。如果在藏地及日本、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家,无惭无愧的心所很容易被照见出来。这些地区没有过于复杂的伦理文化,无惭无愧心一旦赤裸裸地显现出来,便会立即遭到很多指责。可是汉地的文化有着非常复杂的伦理结构,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和事实依据,把无惭无愧心覆藏住,再通过演绎别的事来助长它。这样的发展很可怕,会让我们一步步走向堕落。我们有时候会揪住一个辫子,以此为名,推动无惭无愧心无止境地蔓延,最后所有该感恩的都变成了抱怨。无惭无愧心会让我们落入“过重人本”的陷阱,其结果就是无止境的自私。无惭无愧心会让我们升恩斗怨。有这样的心态时,就想把这些烦恼扩大,让它占据一个合理的平台。可是,当自己的烦恼发展到第二个人知道,自己也就失去本位,失去观照了。大恩即大辱: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大恩即大辱”则是“升恩斗怨”的极致。这并非危言耸听、天方夜谭。比如,曾有这样一则历史故事: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鞫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故囚心动。人之日常,“平常心”最为金贵,“平等心”最是缺乏。因为人心有不平,而人际往来间又事事希望自己得到形式上的“平等”相待(实是希望“我”得到优待),故只能靠人情、财货、名誉、权力、地位等种种外在的事物与物化的关系来维持内心脆弱的平衡感。故人情如同“一报还一报”,处处有着“礼尚往来”的特质。小恩小惠、你来我往,如同家常便饭、一团和气。可一旦有大恩相施,施之者或也未必居高临下,但受之者恐早已心有戚戚,因为恩情之重不能承受,反成负担,或者处处被暗示自己“矮人三分”。此时,感恩之心荡然无存,怨恨他人施恩太少之心也早已没有,唯有低人一等的耻辱感笼罩心上而使自己无法抬头,这便是“大恩即大辱”。辱而生怨,辱而生嗔,甚至转成大仇——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升恩斗怨,大恩即大辱,或是抱怨他人施恩太少、不再持续,自己得不到想当然的“应得的恩惠”;或是怨恨他人的大恩大德让自己被动、抬不起头,把自卑感、挫败感转嫁到恩人身上。无论是计较“恩”的多寡还是人际关系的对等与否,内心都已生起了不平。但觉不平,深以为辱。而人但凡有“我”,有物化执着,必生不平,故得亦惊,失亦惊;得亦辱,失亦辱。得失间惊也好,辱也好,怨也好,唯独忘了最该保有的用心——感恩之心。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升恩斗怨”之心曾经逼得曾国藩直说“勿过多怜悯”“用恩莫如用仁”。这当然是无奈的总结,而佛弟子终究应该从此屈曲的用心中解脱出来。佛门里有很多具体有效的办法,比如对于不识恩义者,以不再施恩来使之警醒。比如,《清净道论》里记载,在接受大众供养时,别人到你面前,有意不给你供养。你认为“既然给了别人,就一定会给我”,那他就把供养直接从你面前撤走。之后你就开始冷静思维,心便清净下来:原来,别人都不欠自己。无惭无愧心就慢慢转变,开始生起一点惭愧心了。佛门对于施恩与受恩中“甚可怜悯”的人与“甚可怜悯”的心,悉生悲悯——“大悲心”以对,是佛门的态度。大乘佛法施者、受者与施物“三轮体空”的教法,乃是最为无上的解药!人情纠葛中,要从这种用心的烦恼与障碍里获得全面解脱,恐怕只有将“施者、受者、施物”三轮体空的境界作为用心的目标,才有解脱之可能。否则,必陷入上不成下不就的人情两难之地。体会了这一点,或许才能从无惭无愧中幡然惊觉!佛法不可谓不美,人们也并非全不承认佛法之美,但眼见不少学人,学着佛法,所产生的问题却不偏不倚全然落在了“做人”的问题上。“人圆佛即成”,做人,终究成了最核心的修行始发港,陈那与法称论师对“阅历决定正见应用的最终结果”的因明论证,依旧成为跨越千余年的真理。作为修行人,更是要时时观照,警惕升恩斗怨、无惭无愧之心。在求道的过程中,师长要求的“依教奉行”,并不是“摁住你们,放逸自己”。做人,在亲证垢净无别的境界之前——莫把心里的“师”弄脏、莫把眼里的“佛”弄丑、莫把嘴里的“恩人”变寇仇(佛是皈依境,恩人是报恩所,师是皈命处)。恩、师与佛,人尽当尊,古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天网只张在人心里。此网若纲目不张,人生必无路可走。file:///C:/Users/qtnf/Pictures/2016100411菩提花叶.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1-9 16:10 | 只看该作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6-11-9 15:57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2016-11-09 11:06:02 来源:网易佛学
0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1-9 17: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9 18:1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7 22:39 , Processed in 0.03083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