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09鱼象鱼说【新闻背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9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10-9 19:03 编辑


怎样看待长征进行的战略转移

  历史事件离我们愈是遥远,其中的性质愈能清楚地展现。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新回首前人的苦难征程和耀眼辉煌,历史的印迹更加清晰可见。  


1934年4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广昌保卫战失利,中央红军粉碎第五次“围剿”已极少可能。5月,中共中央开始酝酿和筹划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向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区和抗日前线进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实现了绝无仅有的伟大战略转移。  


但也有个别人,对伟大的长征进行的战略转移有误解和曲解,甚至有人编造各种谣言说红军是为了简单生存而到陕北根据地的……这种恶毒攻击,让那些长眠在雪山草地的红军将士情何以堪。
file:///C:/Users/qtnf/AppData/Roaming/Tencent/QQ/Temp/TempPic/QRW%7BG(ZB(JRH9Q%25OTZ)K%60_Q.tmp
  怎样看待长征进行的战略转移,要从主观性和客观性,根据当时的形势、动机、过程与结果,依据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用事实回击谣言。  



首先看形势。自称“100%布尔什维克”的王明推行“左倾”路线,高喊“用鲜血保卫苏维埃”“一切为了前线上的胜利”“不让敌人蹂躏一寸土地”等口号,却使“白区损失了百分之百,苏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为了“保存活的力量”,战略转移是当时的必然选择。毛泽东曾说过,“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长征就是保存有生力量的战略转移,是在没有路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从而跳出包围圈。  


其次看动机。离开根据地是为了继续革命而不是简单生存。方志敏被俘,敌人以高官厚禄诱降他,生与死一念之间。如果真是只为了简单生存,他不会选择英勇就义。重读他的狱中文稿,里面提到最多的是“死”:随时准备死、怎样死、死前再抓紧为革命做点什么。他写道,“死是无疑的了,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他牺牲时只有三十六岁。重读陈毅元帅的“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让人长叹不已。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反动的统治者彻底埋葬,这样的英雄气概,怎么能说是只为了简单生存?!  


三看过程。如果没有继续革命的觉悟,红军的队伍就可能散伙回家,当然就没有后来的成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因为动机是为了坚持革命,所以才能经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却没有溃散,才能涌现出无数“一袋干粮”和“七根火柴”的感人故事,才能“四渡赤水”避免了重蹈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的危境。光荣而艰苦的路途,对勇士意味着牺牲和重铸。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长征,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终极考验,通过了这种考验,才有能力在困难和艰辛中创造新的中国。  


最后观结果。“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很大程度上也是红军长征的结果。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还有八万多人,到达陕北时只剩几千人。对前仆后继的革命者而言,这是一堆可以燎原的火种。
  

因此,清醒认识长征进行的战略转移,非常重要。靠臆测和想象来恶意攻击长征和长征精神,是某些人的别有用心。
file:///C:/Users/qtnf/Pictures/2016100410新闻背景.JP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6-10-9 19:01 | 只看该作者
长征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不容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7 18:31 , Processed in 0.02729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