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亲节 十首诗词读懂母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8 1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有人类以来,对母亲的讴歌就从未停止过。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诗词,感恩母亲。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赏析:中国古代早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在恬淡中散发出母爱的光辉。
“萱,令人忘忧草也。或从宣。”萱,古同“萱”字。古人认为以此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忧,所以又称为忘忧草、忘忧物。
相传隋末时,唐太宗李世民与父亲李渊南北征战,他的母亲因思念儿子而病倒。当时,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给李母服用,并在北堂种植萱草,以解其忧思。 后来,游子要远行时,会在北堂种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记烦忧。孟郊诗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间含蓄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萱草遂成为中国的母亲花。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2 收起 理由
山水星 + 5 赞一个!
冬泳网总编 + 30 赞一个!
韩水冬游 + 5 赞一个!
崔大嘴 +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0:48 | 只看该作者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赏析:《凯风》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运用诗经常见的反复重叠表现手法。“凯风自南”诗句的重复,着重强调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暖春风,把酸枣“嫩枝条”吹变成“粗枝条”,象征着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壮年、长大成人。另也重复“有子七人”的诗句,意在突显以养育子女之众多来表现母亲的长年辛劳程度。令人读后印象深刻、心灵震撼,更加感悟应该如何做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0:51 | 只看该作者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赏析:这是李商隐的诗,母亲病了,李商隐要送母亲回乡求医。对母亲担忧、不舍,伤感悲伤流泪。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这两句的意思是: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此都做不到,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在世还能追求其它的东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0:53 | 只看该作者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赏析:在参加举人乡试时,黄景仁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直至现在也是歌颂母爱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此时有子不如无。”,道出了子女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0:56 | 只看该作者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赏析: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译一下这首长诗: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0:58 | 只看该作者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赏析:这首诗细致地描写过年时游子回家的场景,母亲赶制棉衣,心疼儿子瘦了,连声问儿苦不苦?儿子却不敢述说在外漂泊的艰难。画面寻常朴实、生动感人,舐犊之情跃然诗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01 | 只看该作者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赏析:这首诗写得很哀婉,也很动人。诗人的母亲已经去世了,黄昏里他肚子站在母亲的坟前,流着泪为母奠酒。一个“空”字道出了所有的无奈,母亲已经去了。最后一句,用一个细节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以后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04 | 只看该作者
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赏析:与恭,一作允恭,宋代僧人,浙江上虞人。时有诗名,与时士赵孟頫相善。
与恭的爱母之情一点也不逊于世人,这首诗描写母亲去世后,霜打芦花,诗人泪湿衣衫、悲恸欲绝;想起去年梅雨季节,老母倚门,盼己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的情景,如今只留下满腔怀念。这首诗朴素真实,直抒胸臆,深情叙述平凡往事,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孺慕之情,令人感动、惋叹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07 | 只看该作者
墨萱图
元·王冕
《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赏析:在萱草花(母亲花)盛开的季节,母亲倚门翘首盼儿归、却杳无音讯;而慧鸟的鸣叫,勾起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两首通过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将母子间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1:10 | 只看该作者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赏析: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母亲听到杜鹃啼叫、深深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动人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5-8 13:26 | 只看该作者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5-8 13:58 | 只看该作者
感恩母亲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5-8 14:12 | 只看该作者
感恩母亲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5-8 15:09 | 只看该作者
十月怀胎降世间,
何知慈母幸人寰。
感恩戴德萱草愿,
甘为牛马俯膝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探索真谛543(院长) + 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5-8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5-8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9:28 | 只看该作者
崔大嘴 发表于 2016-5-8 15:47

谢谢爱母情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5-8 20:16 | 只看该作者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5-8 21:50 | 只看该作者
祝天下母亲快乐、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5-9 0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26 12:39 , Processed in 0.10094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