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6|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国不是说说而已,那些民国收藏大家:一掷千金收藏 无偿捐献国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5-5 05:03 编辑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民国时期收藏风气盛行,出现了一大批声名卓著的收藏家,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收藏,精于鉴赏,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他们因爱而藏,不为利益而轻易出手藏品,保存下了重要的历史文物资源。在这些藏家中,既有专注于文史研究的专家,也有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图为1981年,天津市政府为著名藏家周叔弢、张叔诚无偿捐献文物召开的表彰大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9 收起 理由
山水星 + 2 赞一个!
精灵企鹅 + 3 赞一个!
牛弟的阿哥 + 2 赞一个!
我心向佛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庞元济:最大的中国书画收藏家】为浙江南浔四大富商之子,是典型的富二代,因办实业成绩卓越,成为浙江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也为他的收藏爱好打下基础。他被誉为“20世纪字画收藏六大家”之首,其收藏的古代书画数以千计。抗战期间,曾有日本人欲夺宋徽宗赵佶的《鸲鹆图》,庞元济急中生智仿制了一幅赝品,才使这幅国宝级古画得以保存。左图为《鸲鹆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39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庞元济把自己的收藏编成目录,这就是《虚斋名画录》及《续录》。仅就《虚斋名画录》所著录的就有历代名画538件,其中著名的有:唐阎立本《进谏图》、五代董北苑《夏山图》等。庞元济去世后,他的后人将部分藏品捐给了南京博物院,此后一部分又捐给了苏州博物馆,还有一些则陆续被国家各大博物馆收购。图为唐韩斡《呈马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40
欣赏  发表于 2016-5-5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张伯驹:宁被撕票 不卖家藏】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著名的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张伯驹当初收藏仅为爱好,继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即使变卖家产亦不改其志。在他的藏品中,晋陆机《平复帖》是中国传世最早的墨迹,此外还有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等,都是重要文物。图为晋陆机《平复帖》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41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张伯驹曾抵押家中房产,以7000大洋购得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使他从豪门巨富变为债台高筑,即使被绑架、生命堪虞,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自20世纪50年代起,张先生夫妇陆续将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名迹捐献国家,《平复帖》、《游春图》、《张好好诗》等书画极品都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图为隋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美德!  发表于 2016-5-5 23:43
欣赏  发表于 2016-5-5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吴湖帆:鉴定界元老 一言九鼎】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其祖父是清朝的显宦、金石大家吴大澄。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善于画没骨荷花。作为鉴定家,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古画经他一览,立辨真伪。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徐邦达、杨仁恺是他的弟子。图为唐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44
欣赏  发表于 2016-5-5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吴湖帆饱览了上至宋元、下迄明清的无数名家书画真迹。家中收藏极其丰富,藏有金石书画1400件。其藏品著名的有宋高宗赵构《千字文》、宋刘松年《商山四皓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残卷等唐宋元名迹,至于明清及近代字画更是举不胜举。还收藏有清代状元扇70多柄。图为元赵孟頫《枯木竹石图》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46
欣赏  发表于 2016-5-5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张学良:除收藏外别无爱好】民国时期四大“公子收藏家”之一,其收藏之富之精,堪与张伯驹等比肩。其收藏涉及到古籍、文玩、书画等领域。曾收藏古代书画600余件,其中有王献之《舍内帖》、李昭道《海市图》、董源《山水卷》、郭熙《寒林图》、宋徽宗《敕书》等。左图为米友仁《云山图卷》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57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张珩:只收唐宋元 不收明清】古书画鉴定专家,自祖父张均衡起一门三代皆是鉴赏收藏巨眼。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收藏就与张大千、吴湖帆不相上下。1947年著名学者郑振铎曾为他编过一本《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其中记载了不少稀世珍品,如唐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诗册》、宋易元吉的《獐猿图卷》等。图为唐周昉的《戏婴图》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58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精鉴人非我莫属】以丹青领袖画坛,而收藏也是出手大气,收得许多中国绘画史上的巨迹。曾以15根金条、500两黄金再加20件明画,易得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董源《瀟湘图》、《江堤晚景图》三大名品。此外藏有郭熙的《树色平远》,方从义的《武夷山放棹图》等名迹。尤其是石涛的作品,有500幅之多。图为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5 23:59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王世襄:玩物玩出京城第一玩家】文物专家、学者、收藏家。出身于外交官家庭,上的是美国学校,但他从小喜欢北京民俗。上世纪50年代被故宫解雇之后,他无法再接触那些钟爱的文物,便决定自己收藏。他玩的东西五花八门,粗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掼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6 00:01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张叔诚:文物由国家收藏才是永存】清代工部右侍郎、总办路矿大臣张翼之子,著名实业家、收藏家、鉴赏家。其收藏以历代书画、玉器最精。1981年至1987年张叔诚曾三次将自己的藏品书画、玉器、铜器、古砚等共计481件捐献给国家,其中不乏国宝级珍品,如元边鲁《起居平安图》、元钱选《花鸟图》、元赵孟頫《洛神赋》等。图为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6 00:02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周叔弢:为藏书归于人民而高兴】著名民族实业家、古籍文物收藏家、鉴赏家。周叔弢共收藏宋、元、明精刻本、精抄本、名家校跋本、历代活字本及其它中外图书共计四万多册。1950年他将周氏祠堂收藏的约6万余册书籍捐献给南开大学。1952年到1972年,他先后4次将自己的藏书共计36000余册和文物1262件捐献给国家。图为《唐沙州胡萨坊口户长胡文达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叶恭绰:玩物而不丧志】出身于金石书画世家,对于诗文、书画、考古无不精通,收藏品类颇广。叶恭绰在收藏上最为世人称道的有两件事,一是收藏毛公鼎没有让它流出国门,一是将王羲之的《曹娥碑》(唐人摹本)归还张大千。到晚年,他将自己辛勤搜集的金石书画古籍悉数捐赠给京、沪、苏、穗等地的博物馆,还曾竭力收集流散海外的古文物。图为王献之《鸭头丸帖》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6 00:04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徐世章:生活简朴却不吝收藏】著名的文物鉴赏家,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的堂弟。他不尚奢华,但用来购置古物的资财却难以计数。生活开支才一二百元,而买块砚台却花六七百元。为抗美援朝曾卖房捐献15000元购买飞机大炮。在晚年,他更是将自己耗尽一生心血收购的近3000件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右图为宋仿青铜器三足人面端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一个!  发表于 2016-5-6 00:05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仇焱之:民国藏瓷大王】早年师从晋古斋古玩店业主朱鹤亭,精于瓷器鉴定。毕生藏品总数超过八千件,收藏了大量的宋代及明清官窑瓷器,其收藏规模、藏品价值是同代及后代藏家难以企及的。刘益谦2.8亿港元购得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正是仇焱之的藏品。图中右边的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仇国仕正是仇焱之的孙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汪士元:被迫贱卖藏品还赌债】出生于官宦世家,受父亲影响,爱好书画,喜好收藏古代字画,眼光独到,所藏多为精品。因与军阀赌博欠下巨额债务,被迫把平生搜罗的字画以六万大洋贱卖给北京韵古斋老板韩少慈,最终流落到海内外收藏家手中。如今,汪士元收藏过的字画时常出现在各地的拍卖会上,往往都以巨额成交。图为明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5:03 | 只看该作者


[backcolor=rgba(245, 245, 245, 0.6)]
民国时期的很多收藏家无论是个人道义品格、人文素养,还是其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都是历代收藏家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倾心收藏,用心研究,更为社会和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这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大藏家,至今仍得到社会尊重的重要原因。本期策划希望在惊叹他们收藏之宏富、鉴藏之精准的同时,也能给今天的收藏者一定的启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6-5-5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5-5 0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5-5 08:04 | 只看该作者
洗洗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9 09:34 , Processed in 0.101108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