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4-16 04:51 编辑
原标题:如此行事不“窝囊” 前不久,一朋友跟我聊天时提到她丈夫,说之前她觉得丈夫特“窝囊”:堂堂一个局的一把手,从未用公款请家人吃过一顿饭,节假日出去玩也从不用公车,朋友聚会时也小心谨慎。事实上,朋友的丈夫在工作上是响当当的一把手,做事雷厉风行,工作点子多、办法多,深受干部职工的尊敬。 “窝囊”是无能、怯懦的意思,形容没出息、没本事。为这她曾跟丈夫红过脸,但看到周围姐妹因丈夫身陷囹圄后凄惨的生活情景,心里万分庆幸:原来这不是“窝囊”。其实,有这种错误认识的并不在少数,《北京晚报》曾披露,一名高二学生甚至埋怨父亲当官当得“窝囊”,收点压岁钱都要被人管,为此要求父母每天给他100元人民币的零用钱以弥补损失。 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公款吃喝旅游、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等现象比较严重,人们见怪不怪,以至不用公款吃喝玩乐的领导干部反被一些人耻笑为“窝囊”。但就是开头提到的这位一把手,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就对财务严格管理,甚至是一丝不苟,他要求办公室每次接待必须要注明何时、何地因何事接待何人,证明人是谁等,领导要层层审核。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宁愿被人误解为“窝囊”,也不愿违规动用公款一分一毫。如今,那些朋友遍天下、花公家钱一掷千金,那些违规违纪、行“四风”之事胆子大点子多的领导干部钻进了自己设的套,或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或被党纪政纪处分甚至于锒铛入狱,悔不当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