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s( _$ F5 L( |0 R& F7 g军事要闻观察者网2016-02-25 14:26我要分享 107
" F1 b! v$ H7 ?% \8 n* V2 b8 w; I- \原标题:战略导弹部队试训队改编为导弹旅 装备东风16! L- H3 { M0 p+ H) B+ Y: w
, h5 z3 S, n& {+ }7 c《解放军报》报道了一支合二为一的火箭军某导弹旅,2010年,这个旅由两支不同军种、不同经历、不同传统的部队合编而成。经过努力,终于将原本不同的两支部队融合为一,多次完成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
$ g7 o9 m V% v
: F, ]( Z- f/ b U1 u) @& a以下为文章全文:1 m( N5 E) q) w2 c8 i% Y
" V! o: k+ ~2 Q2 q
单位沿革:一支是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英雄之师,一支是执掌新型导弹武器的新锐部队,2010年,两支部队合编组成某导弹旅。合编当年执行发射任务,次年形成作战能力,第3年担负某值班任务,成功发射数十枚新型导弹。
, p: h' B1 O! Z8 O' U! M4 L2 Y% o6 v5 n+ C
战略导弹部队试训队改编为导弹旅 装备东风16
7 y4 j2 L- W$ Z2 f5 w/ n! X9 T0 i, ^ |7 G4 Z4 `7 Y
解放军报的文章配图,从导弹发射架底部的特征来看,应该为DF-16型弹道导弹
7 ?: F: t) y2 r5 a/ |
0 g4 `) r5 W: x$ k- T南国春早。火箭军某导弹旅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夜间对抗演练从子夜时分一直鏖战到晨曦初现。演练结束,官兵战袍未脱即开起检讨式总结会,刚刚还在演兵场上“打红了眼”的对手,这会儿却在一起查找问题,20多条助力打胜仗的“金点子”新鲜出炉。 z7 w' @, v" [) J* N
Z4 B, i* G+ }
置身现场,感受该旅上下的齐心协力,记者感觉不到这是一支合编组建没几年的部队。2010年,这个旅由两支不同军种、不同经历、不同传统的部队合编而成。一支部队从抗日烽火中走来,前身是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5月12日在蒋家河口伏击日军大获全胜,打响了新四军抗日第一枪;另一支则是战略导弹部队的“新成员”——组建时间不长的试训队,尽管年轻,他们却装备着某新型导弹,并成功发射多枚导弹,数十项创新战法训法被上级推广。
" Q# I: s& Z$ t
, \) r8 ^7 z6 F0 H% {6 c# |一为“老骥伏枥”,一为“初生牛犊”,进一家门易,说一家话难,如何下好“合”字棋?旅政委石大庆介绍说:“两支部队的历史、传统、理念等不尽相同,既是‘合’的困难所在,也是‘合’的利害所在,‘合’得不好,这些不同会相互抵触;‘合’得好,这些不同会相互促进产生‘倍增效应’。所以我们持续开展以‘思想合心、工作合力、行动合拍’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官兵服从大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从合编、合心到合力的完美融合。”
. h9 P$ Z& ^5 T
# B, C2 ?4 Y/ I; ]+ J" U战略导弹部队试训队改编为导弹旅 装备东风16) T: P8 P5 y3 n- ~" R
5 T( x x6 V( G3 e" f! a0 _* T/ O
DF-16弹道导弹& {4 {. b; [9 i
3 h+ ^9 r, H* A1 M
合编之初,发射一营两个连队各有“绝招”。一连官兵大多来自导弹部队,专业技术精湛;二连官兵大多来自陆军部队,军事体能是传统优势。一连“大智慧”,二连“大块头”,虽然各有所长,两个连队的全面建设却都患上了“瘸腿病”。
3 h g' j( m) T' ~! f5 K8 L0 `( u
3 e4 `! q/ z* j1 \. Z, p' G* Z. h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旅领导深入发射一营摸思想、搞教育、定措施,让“固强补弱、共创佳绩”成为官兵共识。一连连长周兵权是全旅技术大拿,他主动担任二连的“编外教员”,每周为二连官兵上两堂专业理论课,每月跟训3次实装操作;二连下士李明曾是原单位多项共同课目的纪录保持者,他被安排打起背包住进一连,对全连官兵军事体能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区分层次科学施训……打破门户,取长补短,一连和二连实现发展共赢,全营建设向上向好。合编3个月后,该营千里机动执行某重大发射任务,一举打出“满堂红”。不久前,该营刚刚被上级党委荣记集体二等功。
) A5 H2 X L1 S+ `. y I0 X; A% _9 X3 i1 ?% X
心中有大局,不仅要合力,更需懂得放弃。部队合编时,面对领导岗位调整“僧多粥少”的形势,曾在原单位担任副旅长的靳宏标主动申请转业的同时,也把自己多年来管部队、抓训练的经验整理成册,为部队留下一笔可贵的财富。在正营职岗位干了5年的试训队后勤处处长陈祥林,虽然在合编时没有如愿接任旅后勤部部长,可依然积极支持新上任的后勤部部长工作,在旅里传为佳话。. r$ o. Y" n( x5 [; T5 s: L
( C4 D: g' d) x" I* w
正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合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助推该旅短短6年间屡创辉煌:合编当年成功发射导弹,次年形成作战能力,第3年担负某值班任务,10多次圆满执行重大军事任务,成功发射数十枚导弹。+ M- u, m! I. C: D+ l/ u
4 g8 u D2 g4 _/ I
“面对国防和军队改革,无论部队如何改、怎么变,只要我们瞄准打赢同心合力,就能始终做到剑随令出、克敌制胜!”官兵写在决心书上的话,成为练兵备战的无声号令。* w2 y: V2 N, k
' x! x2 [( ?& d* |) c6 ^' l
远处年味刚散,该旅演练场上已然硝烟弥漫……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