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弢 文
阅读提示:从郑棉三厂退休的樊荣今年68岁。自从1967年他捡到把旧理发推子开始,先给父亲和朋友理发,后给工友邻居理发,还给妇女们剪发卷发烫发,至今他还在为老工友理发。70岁的残障人士刘先生昨天受访时说:“我与老樊的关系,真的比亲兄弟还亲。快50年了,我的头这辈子就交给他了,他每月都会来我家给我理一次发。”老樊说:“不论工友或邻居,让我理发是对我的信任,我在给别人理发时,也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理发推子:他用坏了8把
5日上午,记者在郑棉三厂绿化西街68号楼二楼东户,见到满头银发的樊荣。他面色红润,双目炯炯,精神矍铄,如不是满头银发和白眉,谁也不会把他当成68岁的老人。
在他家的地下室,樊荣在昏暗的角落找到4把废理发推子。“其余的在十年前搬家时,都扔掉了。”他淡淡地说。
一年近七旬的老邻居告诉记者,1953年老樊的父母为支持三厂建设从上海到郑州,他一家三代都在三厂干。樊荣是64年进厂,从工人干到工长退休。“三厂改制后都各奔东西了,唯有老樊几十年来一直义务给工友和邻居理发,至今有40多年了。就我所知,光理发推子他就用坏了8把。”邻居说。
走进樊家,门口靠北放两个儿子淘汰的床头柜,柜上放一黑木盒。老樊打开木盒,记者看到内有围裙、理发推子、剪刀等工具。邻居说:“他会的太多了,还会卷发烫发,工具都是他用竹竿做的。他还是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的主力,曾在在尖岗水库和黄河里打捞出好几具尸体。”
樊荣说:“67年在清理工厂筒子楼时,我捡到一把旧推子。回家磨磨开始学理发,先给父亲理,后给朋友理,以后给三厂车间的工友和邻居理,捡的推子用两年多就不行了,后来就自己掏钱买。学剪发也是先给母亲和爱人剪,再给邻居的妇女和小孩剪。”
樊荣喜游泳、爱骑行和举重。他回忆说:“快50年了,光理发用坏的推子,自己买的就有8把。不论工友或邻居,让我理发是对我的信任,我在给别人理发时,也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刘章根:“我的头,这辈子就包给老樊了”
10时半记者正采访时,门铃突响起,老樊起身开门。
来人向记者介绍:“我叫杨麦囤,66了,与樊哥在一起几十年了。今天想去洗澡,来麻烦樊哥给先理理发。”
老樊让座后,从木盒内拿出剪刀和理发工具,娴熟地给老杨剪头发,剪后又用推子推。
老杨理完发对记者说:“樊哥义务理发怕有50年了,给我理发的次数多得我都记不起来了。邻居老太太走路不方便,都是他给剪发烫发的。他人缘好,老刘是小儿麻痹不能走路,他每月都上门一次专门给老刘理发。在工厂上班,他左手无名指被机器皮带轧骨折,用竹板把中指绑一起又干活了。遇到6楼老太太推着小车,他都把小车搬上6楼。工友们两口以前都住8平方小房,后来搬家的很多,不论谁让他帮忙,他都随叫随到。你到三厂家属院随便问,提起老樊没人不知道。“
在棉纺路67号附6号苏式楼的一层东户,记者找到患小儿麻痹的70岁刘章根。他告诉记者:“我与樊荣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个班,他一直用自行车带着我,直到初中毕业我参加工作。”
提起樊荣给他理发,他笑着说:“我的头,这辈子就包给老樊了。我俩好得比亲兄弟还亲,他平时每月都到家给我理发,原来我们住的近,家里大小事他都帮忙。最让我难忘的是二儿出生前下暴雨,后半夜我敲他门,是他把我爱人送到医院的。每年正月初一,他都会带一大帮兄弟来看我。”
众人眼中:邻居说他是大好人,队友说他是“型男”
在家属区记者遇到66岁俞女士,她对记者说:“原来工资都很低,都想省点钱,男女老少都让老樊理发剪头。他可是个大好人,那时理发店很少,过年前都要到国营理发店排长队。他的手艺还不错,比外面理发店师傅还强呢。”
另一位孙女士说:“他的手艺都是先在自家人身上练,再给别人理发剪头。在家属院里,他给理发、剪发的人太多了。”
郑州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路先生受访时说,樊老师思想很“潮”,从不落伍守旧也不服老,63岁考了驾照,68岁还与年轻队员一起练习水肺潜水(带氧气瓶下潜-删)。很少见他穿深色老年装,春秋天他常穿体恤牛仔裤和白皮鞋,戴雷朋眼镜,加上满头白发,简直是个“型男”。
救援队队长牛振西说:“他热爱公益,乐于助人,2015年他参与救援20次。他是救援队的骨干队员,在帝湖、南水北调干渠和黄河牛口峪等救援中,孤身潜入6米深的水底,将5名溺水者找到并从水底拖拽上岸。当救援遇到困难时他与年轻队员一样下水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当救援有危险时他总说自己游泳潜水技能好,自告奋勇冲在年轻队员前面。他在救援队就是一面旗帜,是队员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