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运动不得法 盲动带来“副作用” 黄女士今年68岁,迷上了大步走,每天至少要走1万步。其实,黄女士原来并不怎么运动,但是60岁退休之后,慢性疾病缠身,让她没办法安享退休生活。“我刚退休时候的身体状况,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一百八:体重180斤,高压180毫米汞柱。”女儿想带她出国旅游,可她走几步就累,血压一高就头昏。不得已,黄女士开始减肥。运动之后,体重减到了150斤,血压也有所下降。但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黄女士和女儿的意见不一致。女儿建议她多游泳,黄女士觉得大步走最好,她和女儿说,游泳池的水太脏。实际上,黄女士打的算盘是:游泳要花钱,走路不需要任何投入。女儿愿意给她出钱办张游泳卡,但女儿的钱也是钱啊,能不浪费就不要浪费,“老年人免费逛公园,免费坐公交车,我就每天坐几站地到陶然亭公园走路,还能看看风景。”黄女士50多岁就出现了腿疼的情况,但一直都没有到医院治疗。女儿琢磨着,腿疼得比较厉害就不太适合走路了,但是一直没有说服母亲。去年冬天,黄女士腿疼症状又加重了,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建议她拍张核磁。片子出来了,医生一看,两个膝关节的软骨都磨没了,“真不知道您每天是怎么坚持着走路的……” 叶枫说,膝关节疾病患者在运动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积极运动,走得太多,爬山太猛;另一个极端是消极运动,腿疼就不敢动,天天“猫”在家里。对于膝关节疾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膝关节疾病患者运动时一定要减轻关节负重。“空蹬自行车是一个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叶枫经常教患者练习这个动作:躺在床上,双腿举起,模拟蹬自行车。需要注意的是,伸腿时尽量将腿伸直;屈腿时尽量将大腿贴近身体,将小腿贴近大腿。幅度越大,能够活动到的关节面越大。游泳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因为关节的负重小。此外,膝关节疾病患者还要增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果肌肉有力,可以减轻下肢关节负重的30%。” “有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腿疼还坚持运动是有毅力的表现,却不知道运动是有原则的。”叶枫给膝关节疾病患者的建议是:活动期制动,缓解期活动。也就是发病时,要限制活动;疾病缓解后,要加强非负重的下肢和腰腹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在三四十分钟即可,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