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埙传人保定于连军! 来源:燕赵都市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9 1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冬之交,天空飘着细雨,信步走在河北省保定古莲花池内的太湖石屏障前,忽然听到一种莫名的乐器吹奏声在空中盘旋,乐声低沉浑厚且空灵悠扬。随声走过太湖石,来到莲花池畔,只见一位身穿麻布衣裳的乐人用双手合捧乐器忘我地吹奏,乐声如泣如诉、跌宕起伏,显得格外凄美。

  曲终,上前询问得知,这是一种名叫“埙”的乐器奏出的声音,吹奏者是常年钻研埙的保定音乐人于连军。

  埙,是一种古人类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大约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它由陶土烧制而成,音色低回、苍劲、 古远、幽深,给人一种沉稳、坚毅、穿越历史的感觉。周朝以后,埙在雅乐中独占八音之土,为乐家所重视。历代常有好古雅之士通过埙来修身养性。

  相传,河北保定的埙艺术源于远古洪荒时期,历代延传。时至清朝,埙的传承已经断代,直隶人吴浔源偶得埙,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1877年,吴浔源到保定莲池书院襄修《畿辅通志》,在保定广传埙学十余年,延续雅乐规制,完成《埙谱》编撰;1923年,徐世昌再版《埙谱》并为之作序。新中国成立后,埙在保定依然有序传承。吴浔源传段中甫,段中甫传吴明阳、于春林等,到于连军已是第四代。“埙是我们老祖宗非常富有智慧的发明,它的声音不仅在古代受人欢迎,在今天,这种音乐与人们的生活也非常融洽”,于连军今年47岁,自幼喜爱音乐,八岁随其三爷于春林习文练武,并师从于春林的师兄吴明阳学埙,成年之后,游学于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音乐院校。而立之年师从于春林,系统学习埙的古谱认读、古法演奏、古法制埙及埙学精要、仪规仪程,尽得精髓。

  “埙的声音,幽而闲,闲而远,质朴中带有泥土的气息,是老祖宗发出的声音。”于连军多年恪守“埙道即人道”的埙学礼法,无论人前人后,他要求吹埙时必先行插手捧埙之礼,“以敬天地”,烧窑时也必遵仪轨仪程,讲究规范。数十年的音乐积淀让于连军像陶埙之音一样,形神悠然,沉稳大方、朴实庄重。

  于连军纯熟的吹埙技艺,为制埙奠定了技术基础。一直以来,于连军坚持亲手建窑烧制陶埙,在拉坯、拍打、烧窑等工艺的制作中,于连军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制埙套路。

  近几十年来,在埙艺术领域内,人们东学西鉴,不断创新,虽然取得了某些客观的成绩,但也遗失了一部分传统技艺。“保定埙艺术的恪守古制,坚守传统,十分可贵”。于连军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埙,了解埙文化,让这一古老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近年来,于连军联合其他地区埙传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在小学义务执教兴趣班,培养制埙传人,组建埙乐队开展义演……但是,由于保定埙古制难做、古法难吹、古谱难识等,保定埙艺术仍然濒临危机。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9 收起 理由
山水游 + 4 赞一个!
醉老虎 + 5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6:33 | 只看该作者
醉老虎 发表于 2015-11-9 18:50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6:34 | 只看该作者
山水游 发表于 2015-11-9 22:14
赞一个



衷心感谢朋友的关注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1-9 22:14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5-11-9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9 1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4 17:40 , Processed in 0.05087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