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了名为《人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咨询报告,报告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一贯的证据显示日常的食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⑤”。 1、适量吃糖不会使人肥胖。 任何形式的能量过分摄取均会导致肥胖症,保持摄入能量总量与消耗能量总量的平衡是预防肥胖的关键。抛开摄入量问题来说糖会导致肥胖,这是没有依据的,不科学的⑥。 那么,人为什么会长胖呢?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脂肪细胞体积肥大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BMI指数大于25才叫超重,大于30才叫肥胖。而在亚洲,目前的标准是,BMI指数大于23叫做超重,大于25就叫肥胖了⑦。
遗传是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只遗传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发胖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也成为影响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再者,生活压力过大下的心理因素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⑧。 最后,肥胖与否还与运动有关。运动有助消耗能量,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能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肥胖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肥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进一步降低能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⑨。
2、保持好身材吃动平衡是关键
美国肥胖防治的权威专家,曾任美国国家卫生署预防及治疗肥胖特遣小组成员的约翰·弗尔特教授说:肥胖与否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摄入能量总量和通过运动消耗的能量总量是否平衡所决定的。将肥胖完全归结于某种单一饮料或食物的观点是片面和不科学的。肥胖没有唯一的‘元凶’,导致肥胖主要是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结构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保持健康体重的科学办法就是:吃动平衡,通过运动将摄入的能量消耗出去。简单的“吃动平衡”四个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瘦身的诀窍所在,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恒的人才算是最后的赢家。总而言之,没有单一的食物或饮料会直接导致肥胖。比如说汽水,经常被认为能量太高而遭遇抛弃⑩,而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100毫升的可乐型汽水含能量约43千卡,而100克的豆腐*含能量约为82千卡。再来看看日常食物的热量,100克面包*约含能量312千卡。100克米饭*约含能量116千卡。100克馒头*约含能量223千卡。⑪(*注:这些食物能提供其它的营养素)
所以正确认识食物中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把握”吃动平衡”
3、给孩子吃糖要避免的误区,注意清洁保持牙齿健康。
你很少能找到天生不爱吃糖或者不喜欢甜味食物的孩子,这种令人愉悦的味道让孩子无法拒绝。甜味是人们最喜欢的味道之一,应该提倡孩子适量吃“糖”,健康吃“糖”。
也很多家长担心吃糖会引起孩子龋齿的问题,其实任何含糖或淀粉类食物都有可能引发龋齿,但龋齿并非一定是吃糖所致。控制及预防龋齿的关键应着眼于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注意日常的口腔清洁,定期看牙医,单靠减少糖的摄取量以期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是行不通的⑫。
研究人员分析,儿童时期适量吃糖,能让孩子更好懂得“饮食戒律”的重要性。孩子如果只在特殊场合或特别的日子吃糖果和巧克力,能养成更好的饮食习惯,学会“驾驭热量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