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时村镇第二初级中学化学老师葛思祝,是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的志愿者,今年2月他接到红十字会通知,说他和山东一位16岁女孩初次配型吻合。但是葛思祝在体检时被告知血压过高,无法正常捐献。“要捐献就得把血压降下来,但是还不能用药物。”葛思祝按照医生建议,每天坚持高强度的锻炼,戒烟戒酒,3个月不吃肉,最终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让这位16岁女孩的生命之花得以继续绽放。 缘起 白血病儿童去世触动了他 葛思祝今年38岁,是宿州市埇桥区时村镇人,1995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老师,“毕业后一直在时村镇第二中学工作,教的是化学。”葛思祝说,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学毕业后能当老师,教这些农村孩子,他感觉很幸福。但是就在刚刚工作不久,发生在葛思祝身边的一件事,深深触动了他。 “我们村的一个小孩,刚刚上小学,非常活泼可爱,但是突发白血病,短短几个月就走了。”葛思祝说,他当时知道白血病需要配对成功,移植骨髓来治疗,但是因为在落后的农村,小孩发病又快,没来得及抢救就离开了人世。 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葛思祝内心深处受到了巨大冲击。“生命太脆弱了,怎样才能不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从那时起,葛思祝就特别留意这方面的信息。“我喜欢读书看报,对这一块比较留意,知道救治白血病患者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骨髓移植。我就想什么时候要有患者需要骨髓移植,我愿意捐献给他。” 行动 背着家人成为捐髓志愿者 2010年6月14日,是宿州市全市统一中考时间,当天葛思祝作为送考老师,负责带着一队学生到宿州市区科技文化广场旁边的一所学校参加考试。 “路过广场时,我看到有一辆无偿献血车停靠在那里,当时就想等学生考完试,我就来献血。”两天后,中考顺利结束,刚完成送考任务的葛思祝并没有趁机到好不容才来一次的市区逛逛,而是第一时间赶到献血的地方,主动要求献血。 “那时候我身体还算一般话,从来没有献过血,但是感觉是好事,说不定哪天有需要我这种血型的病人就能用得着。”葛思祝说,那是他第一次无偿献血。 采集完血液后,葛思祝看到有工作人员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宣传,“只要采集入库,一旦有患有白血病的病人,是不是就可以配对了?”葛思祝询问工作人员。 “如果你加入了这个库,到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和你联系。”当时宣传人员给他介绍了一些情况后,葛思祝没有犹豫就留下了8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 “当时负责采集的工作人员一再问我是不是和家人商量一下,但是我想还是不跟他们说了,相信以后他们知道了也会支持我的。”葛思祝说,他认为一旦有病人配型成功,家人不会反对他捐献骨髓的,毕竟这是可以救人的好事,而且对本人也没有什么伤害。 遗憾 血压太高无法捐骨髓救人 葛思祝没有想到,自己不留意的一次善举,竟让他与一名山东的白血病患者结缘。 今年2月份的一天,葛思祝正在给学生上课,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打了过来。“你是葛思祝志愿者吗?我们是红十字会的,山东济南的一位16岁女孩身患重症,她和你初次配型吻合,希望你能够进行体检……” 葛思祝接到宿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加入中华骨髓库就是为了救人的,没想到真的配型成功,我真的可以救人。”葛思祝接着就按照要求去医院做了体检。 “按照你的体检结果,你是不适合捐献骨髓的,因为你的血压太高了。”当医生告诉葛思祝结果时,葛思祝陷入沉默。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配对成功的几率本来就很小,但是都配对成功了,却因为血压高无法捐献,难道眼睁睁地看着病人错过移植手术机会?”想到那边等待救命的花季少女,葛思祝不停地追问医生。 “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要想实现捐献,必须把血压降下来,但是还不能靠药物去降压,应该加强锻炼,在饮食上有所节制。”医生给葛思祝提出了建议。 “我要在短时期内把血压降下来,绝不能让病人失去希望!”葛思祝坚定地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葛思祝在省立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 □对话 宿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看望葛思祝。 只要能救人,做这些都值 记者:经过这样艰苦的过程,终于如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心里有何感受? 葛思祝:只要能捐献成功,让那位患病的小女孩早日康复,做这些都是值得的。 记者:下次再有这样的情况还会捐献吗? 葛思祝:只要有可能,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捐献。一开始家人不理解,最后都很支持我。 记者:学生们知道你捐骨髓这件事吗? 葛思祝:学生们都不知道我捐骨髓这件事,走的时候儿子问我去哪,我告诉他是去出差,我想等他长大一点再告诉他,让他把爱心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