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言茶语:可遇不可求的品茶五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2 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 X8 N! b; O! }

可遇不可求的品茶五境(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 y" f3 R1 U9 L& `0 h+ x: e  A

    喝茶除去性情相投的同饮之人和心情闲适之外,一个适当的环境往往能锦上添花,让人回味不绝。就闲适与清净的氛围来讲,大概将其捏成五境,供爱茶之人娱乐。

& _* Y6 L) V1 M7 C! I

1、蕉窗夜雨

/ @) s2 C0 E4 w

    蕉窗夜雨自古是件雅事。这往往是在一个秋夜,天气渐寒,且小雨偏又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人也难免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叹。此时喝茶,往往是一人独啜,思绪万千。


0 |4 B' _) P% c3 [& C/ i( F: q" b

    或是得其清幽,或是孤客一夜不眠,窗前听雨伤感时光飞逝,如此,品茶的心境与秋夜的清幽才能最大展现。故会有“风淅淅,夜雨连云黑。雨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或是“独坐窗前听风雨,雨打芭蕉声声泣”,乃至“冷暖眉间消岁月,清曲罢,几人听”之叹。

, g5 g( r+ E( ?$ r1 r0 P

2、寒夜客来

7 K& @* l' `/ E& ], a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是南宋诗人杜耒的诗句,也出现在了齐白石老人的画里。在一个苍山日暮、天寒地冻的冬夜,主人不期有故人来访,于是铲雪融水、引火煮茶。老屋之外积雪压枝,窗外繁星朗月,梅花疏影横斜,老屋之内竹炉里松炭星火,炉上釜内茶汤翻滚,暗香浮动,茶已更换几次,亦不觉无味,二人竟是一夕之谈。


& s7 V  B  \) P+ L7 d" C/ d) T' s

    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千利休披着蓑衣突然造访了薮内绍智。千利休穿过露地,脱掉蓑衣,绍智迎了出来,利休从右边的袖子中取出一个暖身用的暖炉,无言地递给了绍智。绍智左手接过暖炉,同时又从右边的袖子中拿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暖炉,无言地递给了千利休。如之前所讲,二客曰胜,千利休和薮内绍智的这个传说,可谓此景的一个极致写照。(千利休,1522-1591,日本茶道宗师;薮内绍智,日本茶道薮内家流派的始祖。)


( @  @- {( s; z. U0 \) C

    此外,《茶解》也如此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潋滟,此时幽趣,难言矣!诸如梅花初雪、雪峰梅梦、围炉煮茗、访友初归等景也是同工之妙。


* h9 e" N! r, j7 ~$ e

3、石松听泉

" B0 g7 p; l4 P  E

    石松听泉泛指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趣,尤以清爽夏日为佳。自古也不乏于山水之间,在松竹下,临近溪水,拾柴烹茶的文人雅士。试想,新茶才出,或是三五好友,或是只身一人,而后亲自拾柴烹茶,取山泉活水,其水清寒甘冽,与新茶之鲜相得益彰,更兼山间之美景为茶味增色。其喜乐与闲适不言而喻。固有,“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以及“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之趣味。

* [. \/ I# q) x% D5 B

4、小院闲坐

" M$ E# e& e! _$ X; i0 h; t5 k, m; D7 e

    小院闲坐,可独啜,也可三五好友,但不宜过多,否则小院的闲适则破坏了。此时,最好是初秋季节,天朗气清,秋叶初黄,却也不至于太冷,疏篱内菊花盛开,引一二好友,撑一张木桌,品茗闲话;或是春季清明过了,和风日暖,窗外垂杨千万缕,正是莺莺燕燕之时,品茗之余,细赏春日。恰如唐皎然与陆羽饮茶之景,“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与“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之时。


& _: O3 w7 h: v

5、山寺焚香

5 s) g  m7 P0 Q( Y4 i" x/ O

    自古,“茶禅一味”。山寺往往环境清幽,有好茶,更不乏懂茶之人。

" c% g, J1 Q8 n& ?8 O, p

    “天下名山僧占多”,山寺往往多居名山幽处,风景独好。而天下名山往往盛产好茶,僧人诵经之余在山坡种茶,既可自饮清修又可奉客,“山僧后搪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往往寺僧又多讲究,制茶功夫自然不凡,“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正是此意。


2 j% X! ?( m' E

    如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所云:“幽期山寺远,纤扳石泉清。寂寂燃灯农,相思一些声。”踩着布满青苔的青石板小路,路边或松或竹,风吹来沙沙之声。你独身到寺庙寻茶问道,同寺内高僧谈会,也会多沾些佛门的清净之气。如能得高僧亲自烹茶,即使寺庙破旧却也无妨,只因茶香幽幽,满室生香,而所言内容,令人醍醐灌顶,会心一笑,也是人生乐事了。


# S4 \. H* K& W2 @2 b4 F) `% _

来源:凤凰网

/ `9 l8 F) b. S& d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 收起 理由
无所得 + 2 赞一个!
大自然郝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4-13 00:4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让我了解了更多的茶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4-13 18:22 | 只看该作者
一具一壶、一品一饮、一谈一笑、一生一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4-14 10:40 | 只看该作者
好.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大自然郝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7-25 14:33 , Processed in 0.04218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