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9 U1 @8 l* ?$ D8 Z% K. n
' B" E) u, Y* g6 P$ W3 @
![]() ; D2 S6 b" ^9 b7 u- p/ C
传言追踪:“某地4岁女童因吃自家催熟草莓导致性早熟”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传闻称,果农利用一种名叫“乙烯利”的化学药剂将青香蕉或草莓催熟,这种物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这使得不少年轻父母慌了神儿。
1 z4 \" l! ]" n! `' S/ \/ @ 专家解读:水果之所以要催熟,主要是长途运输和贮藏的需要。傅达奇介绍,催熟的过程,就是人为施用乙烯气体或乙烯释放剂(乙烯利),来诱发水果启动成熟过程,比如香蕉、芒果、西红柿等水果催熟。 ! M! |" D9 e4 K! ?
专家说,人工催熟和自然成熟果实中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是一致的,吃自然成熟的果实不会促进性早熟,同样的道理,吃催熟果实也不会使孩子性早熟。那水果中的乙烯利残留会影响人体健康吗?专家表示,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可以保证食用安全。 3 E2 t4 @% I( S0 k0 }6 i. ^- H
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儿童性早熟与催熟水果有关。病变、营养过剩都可导致性成熟时间提前。另外,动物性食品摄入较多也会导致性早熟。专家提示家长,孩子不宜进食人参、蜂王浆、枸杞、黄芪等滋补品,也不应饮用成人功能性饮料,这些才是儿童性早熟的真正罪魁。 Z! Q! I3 @- c. ]8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