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津老知青 于 2015-1-29 08:11 编辑
读 书
古时有个故事叫“孟母三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读书,文革时期可望不可求,没有机会,我们这一代更是欲求而不达,“白卷先生”73年恢复高考被推荐,交了白卷视为反潮流,电影《决裂》就讲江西劳动大学生的故事,不用考试,标准是根红苗正,现实中一些没有希望推荐的知青更是默默地努力读书, 这是老三届的习惯,不为何故只为充实自己,在那个禁锢的年代,偷偷读书成为风尚,源于骨子里的需求,古今中外名著,教科书纷纷传阅,中国的茅盾文集,郭沫若文集,红色文学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冯德英的苦菜花,国外的巴尔扎克,司汤达,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还有简爱,前苏联列夫托尔斯泰,复活、以及静静的顿河、金星英雄、叶尔绍夫兄弟。休闲时和深夜里,农村静悄悄,犹如一个大图书馆,没有书都焦急地等待,机会凝固在我们这一代,这一代人失去的太多,这也造成了逆反,倒造就了许多文学巨匠。
这年头,看书的还没写书的多,的确如此!写书的都是为了钱,有品质的书少之又少,《厚黑学》前一段成为抢手传阅,年轻人喜欢的《挪威的森林》符合现代的领域,因为这个时代虽然喧嚣,但很乏味,殊不知,美食养身,读书养心,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不是学院派无所谓,北京人艺濮存晰就是一个范例,没进过院校,演技却炉火纯青,到了院长的地位。但是确实后期有耽误极深的,就是六九届以后的几届,可惜!知否责任不在他们。还有那些没真正读过什么书的、只能抄转别人的,人云亦云,哗众取宠、见风使舵见得不少。应该静心读一些书,时刻留意一些文明古国的文言语律,接触文人墨客的举止言谈,独立的思考,要有独立的人格,如此社会文明就不远了。
天津老知青 2014.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