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泳祁 于 2014-11-29 12:16 编辑
, u5 S" t) @. _) t( t+ F0 w6 L! f& h( S3 i
题记: 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线路 却是世人未曾开垦的处女地
. B1 b( I& K" M# O
5 A: i- G+ ? R# \2 D5 \& k! b' y
立冬时节,告别城区诱人的暖阳,我驱车经北川新、老县城,过禹里,奔五安,直抵青片乡,约5个小时车程,终于到达了本次登山考察的起点----北川县青片乡正河村尔玛羌寨。
% ?! G* g ^+ W7 n5 O这个羌寨隶属于正河村,只有14户人家60余口人,雄居于1700米海拔之上,是全村的制高点,与久负声名的五龙羌寨相距约3公里,同一沟之隔的神树林羌寨遥遥相望,素有“云中部落”的羌寨,在云遮雾绕中,名不虚传;满山红叶,美不胜收!
" I; @9 ^/ Y) Y" \0 z- H+ ?是夜,好客的主人以丰盛的山里宴,招待了前来羌寨的外地游客。北川老腊肉、腊肠等山味是必不可少的,无农药无污染的蔬菜,瓜类等时鲜,大熊猫主食箭竹----箭竹的竹笋也成了盘中上品,这些菜肴,看起来有形,闻起来清香,吃起来回味悠长,让人食欲大增,啧啧称赞! ?& R# J; g7 E- ?
我一边品尝着美味,一边默记着从尔玛羌寨去牦牛山的登顶线路介绍,这是一条极少人走过的路。我的好奇、猜测和耽心,后来才知道并不是多余的。# t+ @1 O0 q& E
第二天一早,精简了行装,徒步出发约一个半小时,便到达地名为放鸡包的药材基地,放眼望去,只见羌活、大黄等高山药材,坡连着坡,一片接着一片……,千百年来的农耕经济,使羌民们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至今也还在为他们创造着可观的经济收入。
2 G. G3 j0 V. n8 j3 a从药材基地再往上,便没有了“路”的概念。我们一行三人,时而在草丛中,时而在箭竹林里,时而进入灌木丛中,时而在陡峭的山路上手脚并用,时而行至悬崖边上,时而又仿佛在鱼的脊背上行走……,即便胆量过人,也只能两眼紧盯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否则一失足葬身谷底,便将永成千古了!穿越与攀登如同人生,何其相似尔!+ f$ |) X) E/ m7 J6 \: |
就这样,从上午九点由龙池坪上山,经挖断梁子,懒板凳后,在2500米海拔的二道坪附近,我们惊喜地目睹了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的芳容:只听一阵骚动,便见一个相当数量的猴群在对面山林间跳跃,金黄的毛皮十分鲜艳,塌陷的鼻孔惹人喜爱, 很快从我们视线里呼啸而过,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为中国所特有的国宝级金丝猴,又分为川、黔、滇三个品种,其中川金丝猴最为雍容华贵,十分稀罕,而在牦牛山上却分布很广,从低海拔到高山之颠都有它们的足迹;在一个名为叫顶包的地方,约2700米海拔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大如人的拳头,形如鹅蛋的大熊猫粪便;而到了狗棚子横路时,便进入了牦牛山的雪域世界,群山在银装素裹下分外妖娆,一位古人曾这样来描述大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个形容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雷打包处,我们再次见到了大熊猫拉出来的“宝贝蛋”,三天后返程时经环线至五龙寨的路上,我们又曾四次巧遇,难怪这小寨子沟里也设立了一个国家级的大熊猫保护区!古代儒家崇尚的“仓禀实而人丁旺”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在今天实现了,强盛了!遍山的箭竹食用林,使得熊猫王国也因“仓禀实”而儿孙满堂!! A& U6 d* e" ~5 L, q
下午四点左右,当我们站在了3400米海拔的望乡台上回首时,大雪复盖下,一览众山小,层峦迭障的森林、竹林、山峰在银装和浓雾里,若隐若现,甚为诗意!行至大湾牧场,实际上已进入牦牛山的万亩杜鹃林区,这里的原始高山杜鹃树,高约数米,大如碗口,一到春季,漫山的花海,姹紫嫣红,想像得出应该是何等的壮观景象?% H# L( E* Z" H" A7 l
看着天色渐暗,又在高一脚低一脚的陡坡上,拉着树枝、杂草弯腰而行,腿脚也已经开始不听使唤,一种不安的情绪袭上心头,不禁一阵阵焦虑甚至紧张起来,我不敢想象,如果无法走拢目的地,今夜将会是怎样的后果……? 终于,我们要投宿的大草堂窝棚在夜幕下出现了!至此从出发算起整整经历了九个半小时的登山急行军,用九个半小时换来了垂直上升2000米海拔高度的喜悦,自然也就冲淡了汗流夹背、脚痛腿软之苦了!到这时我才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会极少有人光顾牦牛山! 5 [! n* o9 x% F
这个窝棚位于3700米高程,是1990年由杨华武同志组织高山牧场时,作为大本营建造的。其间牧场历经周折,才形成了由杨华志与何廷全两位羌族帅哥经营至目前的状况。由于窝棚以石垒墙,被戏称为高山牧场的“石头宾馆”:虽然墙体千缝百洞但冷而不寒,虽然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却有火烤,虽然多人挤住在一个地铺上,但人在又困又乏又饿之下,这里比五星级宾馆还要温馨、舒适!而我则成为了这个“宾馆”继接待青片乡党委书记陈元迁同志之后的第三位到访者。
9 `4 B7 S1 a1 L" l/ D* R$ a: n据他俩说, 这个高山牦牛养殖场是经政府批准建立起来, 面积约12万亩, 分为春夏与秋冬季两大草场, 山上的岩羊、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不少,唯独黑熊与野猪加上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 是对牦牛养殖和牧牛人的严峻挑战! 但24年的坚守, 他们都挺过来了! 牦牛吃高山草、纯天然, 每年约300头牦牛以肉细、质嫩、味鲜而摆上餐桌, 为有限的人群所享用。高山更是种植川贝母、虫草等名贵中草药的最佳产地。5 G% ^" l0 V/ ]
听完这些介绍,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如果交通便利游客都能上山, 绵阳便多了一个后花园;如果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牛羊养殖形成了产业化, 春夏岗峦翠绿,秋则万山红遍,千里冰封时,黄、白、黑的牦牛和羊群镶嵌在茫茫雪原;如果药材种植上了规模, 农民增收财源广进;如果把牦牛山制高峰红岩尖3970米以下的宝贵资源都开发出来;如果……, 到那时,将会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是一条何等经典而诱人的旅游线路! ' _5 c4 H h8 o4 T: v# u
感谢您们,牦牛养殖兄弟和创建牧场的发起人! 您们脚下走出来的路, 必将成为城里人上山,羌山人致富的黄金之路!
1 h" R) R5 T h/ b) d* ]/ R. I( u今年,为了更好开发正河村所辖150余平方公里内独特的自然资源, 独特的动植物多样性, 独特的的生物基因库, 实现全村114户484位羌民的中国梦, 不久前在五龙寨召开了旅游发展研讨会, 面对省、市众多媒体, 正河村书记杨华武的发言掷地有声! 但我了解他, 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务实开拓的人, 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村支书, 也是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团长, 还是国家羌族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人。早在2003年, 他以五龙寨为基础, 办起了正河村第一个农家乐, 以莎郎舞、羌口弦、羌笛、羌舞、羌歌、羌年庆、祭山会等独特的羌族文化吸引着川内外大量游客……,如今他依然雄心未减, 带领着年轻的村主任刘家来、能干泼辣的妇女主任刘利清等村支两委一班人, 重新绘制着正河村的宏伟兰图, 我们期待着“汽车上山、索道凌空”那一天早日到来!
1 {2 B4 l1 e* ]4 D" m' Q再见了, 牦牛山!为了一个承诺我来了;为了再睹您的风采, 我还会再来!! \7 I! _6 h6 w# w' x
1 B) q( h/ p! e5 y$ K3 B3 t
: C$ k2 }; f8 w% H+ u! r
赵宗云 图/文. g( ]/ {6 {. B
2014.11月[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395657962\Image\Group\FUT$]X)[U8HKTE]81]%N_(J.jpg[/img]
& [5 z4 K$ i1 \- w; Q+ |
' r+ x/ T% e, E$ }3 M1 I3 v$ V3 o[img]file:///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395657962\Image\Group\FUT$]X)[U8HKTE]81]%N_(J.jpg[/img]
+ y& d* J N( u+ A6 F
# L! T. V: l( G6 d; S" R1 j1 @0 P( n( w. Q9 b( W
$ u. j- y- g! i/ _- r
2 M. }( p) s% d8 @* d5 L/ `! i5 x9 f+ i% i
1 b: I! j9 u0 v9 q! f5 [: Z. Y* C% X1 u
+ N! X8 f1 b5 r" I) e9 ~
- |0 N: R& q# D* i& [: p e/ y$ V; G+ ^* L; l `
3 j) m0 N) B* ?6 e+ s$ e
8 `/ B0 }: d9 `) T
/ r5 u `7 Z3 `' {! p# 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