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北方地区来说,已经进入了供暖季。从入秋到供暖季节,往往是室内空气特别干燥的时候,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感觉:早上起床时口干舌燥、嗓子疼。在暖气或空调房里待久了,就会感觉浑身燥热、皮肤干燥,连眼睛都变得干涩起来。这些表现就是所谓的“暖气燥”。如何应对一到供暖季人就“燥”起来?润燥方法其实不止于饮水。 “暖气燥”应对之多喝水 ◆补水方式不对滋润效果几乎为零 干燥环境下,喝水是人最自然的反应。但如何喝水、喝什么水我们常常搞错。营养专家表示,首先,喝水的时机不应等到感觉口渴时再喝,而是应该在每餐饭前和两餐之间主动补充水分。如果本身不是疾病状态的身体干燥,在大量饮水的同时仍然感觉无法解决干渴的问题,就要考虑补水的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我们平时所喝的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等纯水,用于补水效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因为这类饮用水会很快地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然后从肾脏排出,滋润咽喉和消化道黏膜的时间很短。相比较而言,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的水就要好得多。这类水主要包括加入少量糖、淀粉和各种植物胶质的水。碳水化合物是一种亲水物质,它们会吸附很多水分子,延缓水分的吸收速度,阻止它们很快地被排泄掉,有更多的时间滋润消化道黏膜,让水分更长时间的留在身体当中。
在糖类中,果糖对水分的亲合程度是最好的,其“吸湿”效果要远远高于蔗糖、葡萄糖。在不易结晶的天然蜂蜜如荆条蜜、槐花蜜中主要含有的都是果糖。用这样的蜂蜜以温水冲调成有淡淡甜味的淡蜂蜜水,小口小口地慢慢咽,会感觉口腔和咽喉黏膜的干渴感明显缓解。当然,不少水果如葡萄、梨、香蕉、柿子、西瓜等也都富含果糖,干燥时节可以多吃一些。 另外,以植物胶质、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饮品也是补水的绝佳选择,比如银耳羹、燕麦粥等。这些黏糊糊的汤羹可以让水分更长时间地停留在黏膜上,同时,由于他们不能被人体消化,可以把水分一直带入大肠,令大便也得以增加水分,更为柔软,避免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