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冬河缘 于 2014-11-3 08:54 编辑 / x* y H) X. Y$ @2 i! a; W) {' @+ Y3 Y" V. A2 p, i
(感谢原帖老师,欢迎参与分享) 在冬泳中,忍受过大约50米之后,身体逐渐适应了水的温度,这时由于皮肤外层的血管封闭暂时阻挡了体温的外泄。使身体产生对寒水温度的“误会”。其实任何物体在低温下,都会在继续下降。何况是恒温的人类呢。很多泳友冬泳之后都说自己还可以多游些,其实是人体的冷感觉系统制造的误会,寒气已经渗入你的体内了。尽管你刚刚上岸时雄纠纠的气势,你还可以用冷水冲身体,但是随后从内发出的寒气逐渐让你发抖颤震,觉得自己掉在冰库里一样,感到冷透了。说明你原来的冷感觉在欺骗你的体温,在发抖的时候,你付出比在冬泳中更多的体能。水温越低,冬泳后的颤抖频率越强,体能消耗越多。6 B( f1 _ R2 l# t 怎样掌握冬泳的尺度呢?就是要恢复你身体的感觉,当它在你冬泳时使你感到最舒服的时候,其实它是在告诉你该上岸了,这时你接受它的命令,冬泳会使你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付出最小的代价。有个老冬泳者说:冬泳只在过程,不在距离。所谓“过程”是冷刺激的过程,它只是发生在下水那50米,之后只是运动量了。我观察到,凡是经历长期冬泳的人,大凡冬泳都是短、快、精。而因冬泳而得寒冷恐惧症的人,都是游得太多,缺失控制力的人。在我们冬泳界,有些原来非常强悍的泳友现在不来冬泳了,见到寒水惧怕,可是他们以前都是几千米的纪录保持者。有些人,应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冬泳身上,这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