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岛老村庄——辛家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5 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辛家庄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东部还是一片庄稼地,顺着湛山大路东去,经过湛山村、浮山所蜿蜒的土石公路,再跨过一条清水小河,不远处的路南是丁家庄,路北就是辛家庄,这个远离闹市的村庄原来约四百多户人家,祖辈相承耕作、下海。
     进村有一座三四米宽的石板桥跨过路边水沟连接上公路。村里有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伸向北坡,两旁有烧锅(卖酒的)、烟糖日用杂物的小铺。村舍坐北朝南、东西成排。村东头有座两米高的“三官司庙”供奉关老爷,周仓和关平站在两旁,人们出远门前常常来到这里烧香磕拜企求一路平安。东头崖下的小溪边有一个“泉眼”,整年流水不断,味甘适口,是村里人家饮水之源。顺公路北转是麦岛,北面是“小窑”(逍遥)“大窑”(大尧)二村。
     顺石板桥进村,桥右侧毗连几户人家,尽东头是辛兆顺家,他老嬷嬷不识字,是个小脚女人,没有到过当时的青岛城里,只听别人说那里怎么怎么好,住洋楼、听洋戏、带眼镜、穿洋卷(过去称穿着皮鞋踢人叫“卷人”)。辛兆顺有三间正屋和东厢房,还有个撵粪肥田的猪圈,猪养大了可以送到集上卖,换点钱以补贴家用。辛兆顺的大儿子叫克勤,18岁就娶了媳妇;小儿子叫克俭,16岁撒下媒柬求婚。辛家庄离山东头村很近,山东头村石匠多,辛兆顺常年在青岛承揽石方工程和石匠活儿,不算很忙却也不闲。有一年辛兆顺揽了项工程领着石匠到黄埠修水源地,他的儿子也跟着去干活,觉得在工地上能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简直就像神仙般的日子,因为平日在家里只能吃地瓜干就咸菜。辛兆顺干这活儿没几年成了内行,平时他到青岛营造(建筑)商家找活儿的时候总骑着一辆老牌“G”牌自行车来回,很是辛苦。家里有薄田约二亩,主要靠家人耕作,有空的时候还个赶小海弄点鲜货换换口味,再不就晒干当过节的菜。又过了几年,大儿子克勤每天清早往来青岛给村里拉大粪作肥料;二儿子克俭本来在东镇一家铁工厂干活儿,后来工厂倒闭失了业,随着一个当兵的把兄弟去当了海军士兵。
     解放后,村东面建立了青岛工人疗养院,车水马龙过往的人多了。又过了几年,因村里的人口不断增加,于是在村北头新开辟了房基地盖房。住在这里的辛成昌长得虎背熊腰,但为人诚实随和,他原先也在东镇一家铁工厂干活,工厂倒闭后去了一家针织厂当染色工。辛成昌是共产党员,干起活来真是牛劲,多次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曾当过工段长,以后年岁不饶人,就换了个岗位当仓库保管员。辛成昌很喜欢干吃猪头肉,有一次和同事们打赌看一次到底能吃多少,先是一斤,然后半斤半斤地加,加到两斤时他终于撑不住告饶了。平时同事们去他家喝酒,下酒的菜也是猪头肉,但没有人敢和他比着吃。
     又过了几年,村西面搭起了好大的棚厦,村里有了自己的农贸市场,村民们再也不用专门到浮山所去赶集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村西头路北先是盖起了高高的远洋公司大楼,然后是村东北洼地原先那个“泉眼”的周边盖上了排排新居民楼……在向城市化迈进的过和中,老辛家庄就要变成历史名词了!
2#
发表于 2014-9-5 10:23 | 只看该作者
辛家庄变成香港花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9-5 1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9-5 17:36 | 只看该作者
俺现在住大尧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5 17:56 | 只看该作者
辛家庄的昔日好像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5 18:2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9-11 13:08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就住辛家庄旧貌变新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6: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9-17 21: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26 05:25 , Processed in 0.03403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