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扑克牌老K 于 2014-8-4 15:57 编辑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昨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套限价房引发的血案:《男子用电线勒死结发妻子》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相信这是事实,事实怎么会是这样地呢?我觉得应该把每天的新闻换成“奇闻”。
宋某今年49岁,余姚市人,从去年开始,他与妻子因为购买保障性限价住房产生了分歧。妻子希望能够购买,而宋某觉得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不愿购买。今年6月30日,妻子钱某摇中一套保障性限价住房,便逼着宋某借钱买房。在付房款的最后期限,宋某依然没有借到钱,这时妻子和宋某便起了争执和冲突。借不到钱的宋某在话赶话的情况下,竟然狠下杀手,拿了一根电线,趁妻子不注意将其勒死。房子、房子啊你本是给百姓带来温暖、避暑、躲避风险的港湾,不应带来灾难。
自住型商品房不适合各类人群购买,一有钱人看不上这种城不城乡不乡的地方且鸽子楼式的超高层建筑住着也憋屈,二工薪阶层属于无钱人根本买不起,即便买了说不定哪一年一有风吹草动这房贷就还不起了,跟房贷拜拜了。三收入不低不高的夹心层,所说的刚需者,面临着贷款、小孩上学、照顾老人、单位与居住地界等诸多问题解决不了。自住房适合谁人居住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难怪金宇集团在六环外大兴区的每平米不超过万元的自住房在兴高采烈地摇号后竟心灰意冷地有百分之八十六弃号率。
巧立名目的自住房实际上就是商品房的大托。商品房在前面摇旗呐喊,把商品房的价格喊到了月亮上去都不要紧,地产商不用害怕商品房卖不出去,因为自住房的价格比商品房的价格便宜百分之三十。中国人对商品有一种买卖的洁癖,见便宜就排队、是限购、摇号、预售不管东西有用没用就抢着往家里买,房老板正是抓住人的购买心理实行营销策略。“商品房”一线冲锋陷阵嚎啕高价,“自住房”在二线减价百分之三十坐镇压着阵脚。时至今日,只听市场上沸沸扬扬喊的猖狂,什么楼市崩盘啦房子滞销啦等等,实际上北京五环周边的自住房2.2万一平米的价格一分钱也没掉下来。
北京住建委推出“自住房”是啥目的谁人知晓。有人说“自住房”是商品房的大托,也有人说“自住房”是高房价的助推器,总之这个“自住房”正像地产商任志强所说的,“不是给老百姓准备的”。百分之八九十想买房的老百姓也同时认为“自住房”像只大老虎,好可怕。可怕的是,120万的贷款30年付清连本带利共要付出320万。当了房奴您才知什么是房奴。
当多数人认为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时,这时您就要冷静思考一下了,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便宜被多数人占有呢,多数人都有了的东西,那还叫是便宜的东西吗?比如当年一路高歌炒黄金、炒股票多数人都唯恐买晚了,买不到。连卖冰棍的老太太都高喊:“买股票”,今天恍然大悟买到手里的东西不就是垃圾吗?可见再好的东西只要全民占有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
现在的楼市,商品房被自住房的销售捧得火热。商品房价格飙升一马当先;自住房降价百分之三十假恩赐摇旗呐喊。无论房子的质量;无论房价高低,无论是否需求只要是摇号、限购大家都在排队抢着买。历史没有简单的重复,但相似就够您喝一壶的了。
政府卖地发财;开发商卖房发财,老百姓买了房子还想发财,那只有做梦了。都发财,没这个定律。因此,百姓买房?如同买了个“大爷”放在家里供着。将来以房子为名目的苛捐杂税多了去了,有钱您就往外掏吧,信不信由你。过去,福利分房时多给一套都不要,因为,多余的房子还要交一份房钱。以上血的教训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干什么事情要量力而行、量力而为,因为我们的担当就这么点力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