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复制链接]
8921#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18:03 | 只看该作者
国人必背的98个千古名句,你还差多少?
2019
07/02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有人说,读诗就像喝茶

慢慢品,品得多了

自然茗香满口

有人说,读诗正似饮酒

有句入了欢心,有句落了愁肠

名句的魅力,正如茶酒

纵然不知出处,也能在万丈红尘中

卓荦不群,教人一眼瞧见,记住

有些诗,你可能没背过

但是这些名句,却一定要知道


事理哲理类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3、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

5、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7、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杨柳枝词》

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写作炼字类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题》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4、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

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7、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


学问成才类

1、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2、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

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劝学》

4、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郭隗》

5、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

——柳宗元《行路难》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友谊爱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5、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

1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

1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乡思离情类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司空图《漫书五首》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爱国忧民类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愁恨悲欢类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述志抒怀类

1、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

3、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致酒行》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时令节日类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5、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花草虫鸟类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日月风雨类

1、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原游》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4、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江楼感旧》

6、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岑参《暮秋山行》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0、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地山水类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4、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18:18 |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佛教编年》:镶嵌在时间链条上的佛教中国化进程
2019
07/02
11:17
中国民族报
分享
评论
0
文:温金玉


作者:李利安、崔峰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李利安、崔峰合著的《南北朝佛教编年》在学术界首次以编年体的方式详细记述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每一个脚步,将重要史实全部镶嵌在可靠的时间链条上,尽显时间为经、史实为纬的特点,给这段历史画上了准确的年轮,在前后相依的时间演进中逐一展现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丝绸之路所架起的人类文明交往历程中,佛教进入中国并最终落地生根的历史成为其中最耀眼的一个篇章。这一文明交往的历史篇章开启于两汉之际,定型于隋唐之时,中间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多重激荡与文化沉淀。

南北朝时期,外来的佛教文化在经典义理、戒律制度、情感体验、寺院殿堂、修行活动、信众组织等很多方面发生中国化转型,在与中国固有文化深度对接的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一种异域文化终于练就“中国身份”,并融入中国多元互补、圆融一体的机制之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没有南北朝时期的摸索和积淀,汉魏两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的成果就难以有效承继,隋唐时代高度繁荣的佛教格局就难以达成,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

任继愈先生在《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序言中说: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特殊精神风貌,即中国化的佛教”。但中国化佛教的形成过程是如何渐次展开的?借助《南北朝佛教编年》,读者可以发现这一进程是多种线索交织在一起的:既是外来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也是中国人理解、筛选和接受佛教的历史,更是佛教与儒道两家并立竞争、彼此激发、相互补充的历史;同时,也是佛教不断摸索和协调自身与中国政治之间关系的历史,是佛教营建自己的空间载体并不断提升经济支撑能力的历史,是佛教思想逐渐饱满并迅速进入社会各个阶层从而不断拓展其社会生存空间的历史,是佛教文化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不断自我建构并占据中国文化主舞台的历史。正是这些不同历史进程的彼此交织,才汇成一条绵延200余年的佛教中国化的历史长河。

从总体框架来看,《南北朝佛教编年》从南北两个地域分别展开纵向勾勒,在相同的时间排序中,南、北方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呼应。在南北分裂的时代,佛教文化体现了不同发展路径中的彼此融合和最终走向中国化的这一共同归宿。

这一进程是北朝佛教的大起大落和南朝佛教的持续高涨。从政教关系来看,正如作者所说,南朝历代皇室基本上都支持佛教,佛教也主动依靠和适应统治秩序,和谐的政教关系成为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支撑。北朝的政教关系则相对复杂,并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变化,其中既有两次惨烈的灭法,又有诸多皇帝的积极奉佛,佛教在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中向前发展。南北朝佛教通过不同的历练,在处理政教关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顺应政治的基本姿态以及呼应政治的智慧,奠定了后世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向。

从佛教文化建构的角度看,北朝佛教中国化的步伐伴随着大量建造石窟、重视实践的史事,而南朝佛教中国化的步伐呈现出思辨情趣的蔓延和义学的不断振兴,南北朝佛教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各自为佛教中国化探索着前进的道路。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不是今人说出来的,而是历史自己写就的。《南北朝佛教编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绵密铺开的时间链条中汇聚各种不同的历史资讯,以时间凝聚资料,以资料展现史实,以史实诉说中国化的进程。

作者在这个框架和原则下,努力搜寻各种史料,其中既有正史、也有野史,更有佛教的传世文献,还有大量造像和写经题记,以及感应传、游记、笔记小说、方志等等,一些地方也收录了学者对相关史料的考证和辨析,整部书稿标注的文献多达1600余条。让原始资料自己说话,不但可以使读者按时间摸索历史演进的步伐,而且可以在时间演进中获得所有列入之史实的资料出处。如此大规模的史实逐年排列和史料逐一对应,使我们有理由称赞该书同时具有史实及其所据文献的检索功能,这是学术界以往研究成果中罕见的。

《南北朝佛教编年》精准展现佛教中国化的演进脉络,将所有中国化的经验和教训都汇聚在时间的链条中,并证明了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既来自以往的历史,也必将在呼应历史和对接现实中谱写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19:07 | 只看该作者
既然“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为什么又说临终一念很重要?
2019
07/02
06:00
济群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问:“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业是什么意思?既然是业力推动生命轮回,为何临终一念那么重要?

济群法师答:当善行或恶行发生之后,会构成一种能量储藏在生命中,这种力量就是业,是推动生命延续的动力,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不论有过多少,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走。就像我们光着身体来到世间,走的时候,也只能两手空空地离去。

此时,唯有曾经造作的善恶业力及由此积累的各种习气伴随我们,这是一份永远不会丢失,但可通过修行予以更改的生命档案。

虽然业力推动生命轮回,但临终一念直接影响到业力的成熟。临命终时,善念会引发善业的成熟,而恶念则会导致恶业的成熟。

所以说,临终一念直接关系到未来生命的走向。临终助念的意义也在于此,通过助念,可以帮助亡者提起正念,摆脱恶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19:09 | 只看该作者
佛陀的爱是让我们自觉
2019
07/01
22:01
如瑞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佛陀的爱是什么
佛陀的爱是大慈

佛陀的爱是大悲

愿一切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揭示了他发现的人生真理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自作自受

没有他人吃饭自己饱的道理

世界是缘起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如果害怕恶的果报

就要制止造恶的因

如果想得到善的果报

就要积极创造善的因

众生的痛是佛陀心中的痛

佛陀来此世界八千返

声声呼唤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横说竖说

长说短说

有多少人肯听

有多少人肯做

佛陀的爱是慈悲

佛陀的爱是让我们自觉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19:12 | 只看该作者
人:经一事长一智,遇一人懂一生!
2019
07/02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每人个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尽相同的,自然其人生的历程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时代同样有着别样的人生。


人,吃一次亏,

才能明白人心有多复杂,

才能知道现实有多残酷。

人,上一次当,

才能知道防备有多重要,

才能清楚为何需要谨慎。

人,经历一次伤害,

才能明白心到底有多痛,

才能体会泪到底有多苦。


人,经历一次失败,

才能吸取教训,

才能总结经验,

才能看清身边谁愿意真正帮你。

人,经历一次贫寒,

才能知道借钱有多难,

才能明白真心有几人,

才能看清身边靠谱的人有几个。

你错了,面对你的问题,尽心指点你,

你对了,就算别人质疑,依然支持你,

这是贵人。

你遇到麻烦了,尽心尽力帮你,

你人生低谷时,鼓励你激励你,

这是恩人。

你风光时嫉妒你,

你落魄时嘲笑你,

这是小人。

利用你的善良,

欺骗你的真心,

这是坏人。

人,不经历,不成长,

心,不受伤,不坚强。

只有经历万事的人,

才会变成成熟的人。

真真假假的社会,

虚虚实实的人心,

受伤后才学会防备,

上当后才学会谨慎。

经一事长一智,

遇一人懂一人。


活在这个世上,

无论好事坏事,都要经历一次,

不管挫折失败,都大胆挑战,

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经验。

只有自己遭遇了,才能更勇敢。

此生为人,

谁没有被骗过,谁没有受伤过,

若不是受骗,就学不会提防,

若不是受伤,做不到坚强。

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经历,

才督催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人,

不经历一次,又如何懂得:

真真假假,不在表面,

是好是坏,用心去看。

凡事都要尝试,

哪怕经历的是坎坷,

就算遇见的是苦难,

也胜过一片空白。

人,不经事,不成长,

心,不受伤,不坚强。

免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20:15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07月02日07: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2日 01 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7#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2:47 | 只看该作者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81+3=184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一)【喜报】末学数字读书笔记《石门素疏》: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最新业绩】20190702读书笔记212页。
【最高纪录】20181015读书笔记399页。
【最近统计】 20140218-20190630共227,701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20190601-20190630共5432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统计举例】
《石门素疏》数字读书笔记: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 ... 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晨钟暮鼓,早课晚殿,
过午不食,夜不倒单,
弘法利生,三皈五戒,
勇猛精进,感恩三宝,
诗书画意,不二法门。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偈】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朝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心素食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阴鱼仍象阳鱼,芥子还纳须弥。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心素食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七)【诗书画意】向阳花开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石门曲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大关小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石门令
采菊石门前,
悠然水南边。
登芝田春台,
享处州太牢。
观之江涨潮,
感中土盛世。
觉天大地大,
悟菊香人生。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8#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4:24 | 只看该作者
又牺牲了一名消防员,他1997年出生
2019
07/03
09:04
一号哨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4

6月28日晚

安徽省蚌埠市消防员孙雷宇

在营救遇险工人时身受重伤

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7月1日

应急管理部批准孙雷宇同志为烈士


孙雷宇,男,安徽阜南人

1997年2月出生

2014年9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

四级消防士

生前系安徽省蚌埠市沫河口消防救援中队

战斗一班副班长


他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战斗近千次

参与处置“10.17”宁洛高速多车连环追尾交通事故、“2.21”华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火灾等重大灭火救援行动

成功营救被困群众40余人

先后2次受到嘉奖



消防救援人员

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

今年我们听了太多次这样的噩耗



今天,送别英雄!

希望我们的消防救援人员

每一次任务都能平安归来!

新闻来自@中国消防、@蚌埠消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29#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4:46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史第二课:经典的结集
2019年07月03日 14:37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佛教历史之僧团的成立。佛教历史之僧团的成立。
  第二课 经典的结集

  佛陀一代教说,透过集众会诵的方式,经大众审定认可后,有系统的编辑成书,垂为典则,称之为‘结集’。依佛陀的遗教,佛涅槃后,当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止,故佛陀一代教法的传续,所谓三藏结集,乃为佛涅槃后第一件大事。佛陀说法,因时应地,随机开导,并无一定的形式,而且是以口口传诵来记忆。时日一久,经过辗转传述背诵,恐有错误或散佚,或为外道邪乱而成异说。因此,为求其持而不失,纯而不滥,将佛陀的教法统一编集,以适合传承的形态,乃佛弟子刻不容缓的事。

  根据史料记载,佛史上有多次的结集,佛教历经此数百年的努力,透过四次的结集,不断演绎、增删,三藏圣典始告完备。

  一、第一次结集

  佛陀入灭的时候,大众哀伤悲痛逾恒,但是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却欢喜地说:‘佛陀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常说:应行是,不应行是;应学是,不应学是。我们今天终于脱离此苦,正可以任意所为,无复拘碍,何必要这样伤心?’大迦叶尊者听了,惊愕不已,唯恐僧团中出现更多破戒比丘,破坏正法流传,因此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个雨安居期,集合五百位大罗汉比丘,由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护持,于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内进行结集。

  结集之时,由大迦叶主持,‘经藏’由阿难诵出,‘律藏’则由优婆离分八十次诵出,称为《八十诵律》,此律成为最初的根本律藏,尔后演化出《四分律》、《五分律》等律本。

  另据《五分律》及《大唐西域记》等记载,第一次结集有富楼那等数千人,因不满大迦叶对戒律的保守作为,所以另闢场所进行内容不同的经、律结集,相对于大迦叶等在七叶窟内的‘窟内结集’,称此结集为‘窟外结集’。总之,佛教史上第一次的结集,对后世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第二次结集

  佛陀入灭百年前后,西方系统的长老比丘耶舍巡化至东方毗舍离,见跋耆族比丘收受信徒的金银供养,认为有违戒律,双方遂起争执。耶舍不见容于跋耆族比丘,便回西方游说数码名重一时的长老到毗舍离召开辩论大会。参于这次会议的东西方比丘计有七百人,双方各推上座代表共九人担任审查之责。此次争执虽然是因金钱的纳受而起,但讨论的内容却广泛包含跋耆族比丘所提的十项新主张:角盐净;二指净;他聚落净;住处净;随意净;

  所习净;生和合净;饮阇楼伽净;无缘坐具净;金银净。

  经双方九位代表审查后,一致评断上述十事违反佛陀的规定,不合律制,称为‘十事非法’,大会由此重新审定律藏。

  据南传《岛王统史》记载,东方跋耆族比丘因这次结集会议失败后,心存不平,所以在大会结束后不久,聚集一万比丘另行结集,独自订定律制的内容。佛教僧团因此分裂为倾向严谨保守的西方上座部,与倾向开放进取的东方大众部二大派别。从此,佛教正式进入部派时期。

  三、第三次结集

  佛陀入灭两百多年间,因阿育王奉佛敬僧,引起多达六万的外道来附佛,并混迹在僧团,破法乱教(即所谓‘贼住比丘’),使得僧团七年间无法举行布萨。阿育王为挽救此一乱象,乃延请目犍连子帝须共商对策,摈出邪见、破戒的外道沙门,并遴选精通三藏的千名比丘,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于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目犍连子帝须汇整各部派对佛法的诠释异议,由大众讨论,并加以批判,论决正义,并将之编撰集成《论事》一书。

  经典结集至此,经律二藏的内容体裁可算完备,论藏也初步成型。此《论事》一书对于教法的不同解释,有具体的评论,为后世研究部派佛教的重要典籍。结集后,阿育王敕令目犍连子帝须选派一批优秀的僧伽远至恒河流域以外的地区,以及印度境外各国弘传佛教。

  四、第四次结集

  据《大唐西域记》卷三载,第四次结集是佛陀入灭后四百年间,迦腻色迦王治世,王因‘部执不同,无以去惑’,而请益胁尊者,尊者答以:‘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盾。’王甚感痛惜,于是在迦湿弥罗集合五百位高僧,推举世友为上首,在胁尊者主持下论释三藏。首造十万诵《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次作十万颂《毗奈耶毗婆沙论》注释律藏,后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注释论藏,共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自此,三藏教义周备无缺。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牒,镂刻梵文笔录,以石函封缄,建塔珍藏,另以抄本远送各地,广宣流布。此后,大乘经典多用梵语,即源于此次结集。

  除上述印度的四次结集之外,近代以来,仍有数次经典结集:公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二千四百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结集;一九五四年,缅甸佛教又在国家的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邀集斯里兰卡等南传国家与会,对巴利三藏进行严密核校,历时二年,完成《南传大藏经》的汇编。时至今日,佛典结集工作仍积极地在进行,并因应时代需求,与计算机科技结合,不仅更加完善的整理、保存了经藏,也因使用方便,而加速佛法弘化的步伐与范围。总之,经典结集负起了正法弘传之功,实是佛教发展中的一大伟业。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四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0#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4:54 | 只看该作者
净界法师: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7-03 08:42:11)转载▼
分类: 净界法师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布施本身他心中是没有愿望的,他可以说是随心所至。刚好遇到因缘了,触动他的布施的心,他就布施了,他有因缘才做。

持戒不同。要持戒之前,他一定先有一个所谓的戒体,就是他有一个“要期誓愿”,他一定要先发愿,才能够持戒。

所以持戒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布施是没有目标的,他也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当然我们要知道,一个有目标的行为,他是一定要做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调伏的力量。因为你一定要做,你别无选择,那么你遇到了障碍的时候,你就要自我克服。

所以,持戒为什么功德超过布施?因为持戒是有目的的行为,它是有愿力在资持,有戒体的一种“要期誓愿”。所以持戒是二六时中,“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它是长时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1#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5:28 | 只看该作者
宋代最长寿诗人的一首词,开篇引人入胜,其中10字千年无人超越
2019
07/03
10:01
每天读宋词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张先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是晏殊的门下,与欧阳修同年及第,虽然官运不算亨通,但他性情疏放,流连风月,赏舞听歌,一生过得很是惬意。享年89岁,是宋代最长寿的词人。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词是他的代表作,一首享誉古今的佳作。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春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天仙子》是一首感时伤春之作,词的前边还有一个小注:时为嘉禾小倅,以病免,不赴府会。从小注中可以看出:张先写这首词时,正在嘉禾,就是今天的嘉兴作判官,那年是宋仁宗庆历三年,他已52岁。因为偶然生病,不能参加府会。于是在午睡后,写了这首《天仙子》。

词人生病,只能百无聊赖闷在家里,听着凄切的《水调歌》,当他昏昏沉沉的从午睡中醒来时,酒已经醒了,但愁绪仍然缠绕着他。词人愁的是什么呢?他愁的是古代文人最普遍的一种悲情意识,那就是从季节的流逝中,感受到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从季节的轮回中,感受到的生命有限和人生短暂。

所以词人不由得长叹道“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春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春天就要逝去了,不知道下一个春天什么时候再回来?夕阳西下,夜幕降临,词人揽镜自照,不禁感慨年华老去,那青春时代的美好往事,如今回想起来,却成了伤心的回忆。


借时光流逝感慨人的衰老,感慨事无所成,感慨来日无多,这是文学上亘古不变的主题。连一代霸主曹操都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悲情,何况年过半百,还只是个小小判官的张先呢?

上片写词人因为生病,在家喝醉了酒,听了悲切的《水调歌》,又见春天将尽,不由得伤春悲己。那下片呢?他还会沉溺于这种情绪中吗?下片词人没有继续抒发感伤之情,而是宕开一笔,对春夜的景致来加以描绘。


蒙蒙夜色中,白天还在沙滩上嬉戏的鸳鸯并池而眠,月亮渐渐穿透云层,月光如水,花影婆娑。一切都那么静谧,那么恬淡。词人居所的灯光被重重低垂的帘幕遮住,夜风微凉,人们都已安歇。唯有词人还在感叹:又一个夜晚即将过去,明天早晨,庭院当中的小路上,应该是铺满落花了吧?对春光的珍惜,对时光的流逝的惋惜,都静静地流淌在字里行间。

“云破月来花弄影”,是这首词最为人称道的警句,被称为神来之笔。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赞道,一个“弄”字,境界全出也!“境界全出”,是王国维对好词的最高评价标准。


“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词本来是这样一种景象:云层散开,月亮露了出来,月光洒在花儿上,映照出朦胧的花影。可是在张先的笔下,就变成了“花弄影”,仿佛花儿自己主动摆出各种姿态,秀出各种风情,让这首词洋溢着活泼、可爱的情调,让这首词有了明亮的色彩。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这首词不是一篇伤春之作吗?词的上片透着的是淡淡忧伤,怎么又来了这么活泼、明亮的一句呢?会不会和上面的气氛不搭?会不会有违和感呢?不是的,不但没有违和感,反倒是更显伤感。

因为这是在万籁寂静的夜晚,尽管花儿的姿态美,也是无人欣赏,无人喝彩的,只不过是在顾影自怜罢了。而明天,它们将是一片凋零,落红满径。这和整首词的伤感情绪完全契合,没有一点违和感。

像秦观被人称作“山抹微云君”一样,张先也因此赢得了“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的美誉!另外,因为张先《行香子》中有“乃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故被人称之为“张三中”。张先竟说,还不如叫我“张三影”呢?我平生最得意的词就这三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张三影”的绰号又由此传开。

张先的词“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宋词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三中”,“张三影”,这些绰号无一例外地表明张先在词坛的巨大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2#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5:35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懂得节制,方能活到极致
2019
07/03
06:31
儒风大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王阳明曾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真正为自己着想的人,都懂得节制。

懂得节制,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1

节制情绪

王阳明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心胸狭隘的人,容易钻牛角尖,进死胡同。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多么伶牙俐齿、才气逼人。

偏偏爱使小性子,脾气上来谁也劝不住。

忧思过度最伤身,以至于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

而心胸宽广的人,懂得节制情绪。

不会让坏情绪糟蹋自己的身体,妨碍自己的生活。

唯有靠自身的节制,纷乱的情绪才能得以调伏。

王阳明一生中最惨的时候,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个小驿丞。

随行仆从先后病倒,王阳明便亲生火自给他们煮粥。

甚至还为他们唱起故乡的民谣,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别人耿耿于怀过不去的事情,他可以一笑了之;

别人患得患失睡不着觉,他可以轻松放下。

不给自己增添过多压力,自然身心健康、快乐吉祥。


2

节制欲望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四周很荒凉。

他发现了一处石洞,垒好灶台、放好床具,便搬入洞中生活。

洞中缺衣少食,他就焚烧草木、开垦土地。

坚持劳作,粮食渐渐就有了剩余。

王阳明用剩余的粮食接济穷人,又用散落的稻谷喂养鸟兽。

王阳明说:“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节制,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因为节制,所以淡然;因为简朴,所以安乐。

《论语》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衣食用度无需奢华,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足矣。

贪图享受,欲望就会被不断强化,心智也会日渐迷失。

当你控制不住欲望时,请记住: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

欲望如油门,节制如刹车。

只有欲望而不懂节制,好比猛踩油门而不踩刹车。

短时间内也许能够超速行驶,但也终将收到生命的罚单。


3

节制思虑

曾经有人向一位禅师请教,生活中应当如何修行。

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那人不解道:“吃饭睡觉也算修行?”

禅师答:“常人吃饭时心里想着事,睡觉时心里想着事,自然不算修行。倘若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那便是修行。”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为想得太多。

王阳明曾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多余的思虑堆积在心里,只会凭白占用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譬如种树,须得修剪掉多余的枝杈,主干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

我们也要定期为心灵除草,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事。

思虑太多,归根结底是杂念太多。

王阳明曾说:“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都消灭了,看有甚闲思虑?”

抛开虚名浮利,本心清净了,杂念自然也就随之消除。

节制的意义在于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懂得节制,幸福就会如期而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3#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5:41 | 只看该作者
话,不说尽;事,不做尽;福,不享尽
2019
07/03
10:11
自在飞花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心不用尽有余量;势不用尽有余力,福不享尽有余德。
朋友,你可曾听过上面这段话呢?

做人,话不要说尽,事不要做尽,情不要散尽,心不要用尽,势不要用尽,福不要享尽。这样,才能给自己留下余地!


一切,都为自己留一点余地,这是聪明的生存哲理。

与人交往,你一下子就把话说尽了,不留一丝余地,对方还怎么跟你来往?跟人共事,你一下子就把事给做绝了,没有了退路,这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可咋整?和别人的情意,切莫一下子就耗尽,留一点情分,再见面时,才能做朋友。心,也得时刻留一丝缝隙,切莫一下子就用尽,这样,哪里还装得下别的人和事呢?当你有地位时,也要给自己留退路,切莫一下子就把势给用尽了,这样,等你下台时,恐怕没人再搭理你。最后,福呢,也不能一下子享尽,得慢慢用,不用贪,不用急,留有余德,日后,你便能一直顺风顺水。


国人做事,讲究留有分寸,一切,都不用尽,这样,才能细水长流。

留有余地的人,等于给自己铺下了一条宽广的路,往前走,视野开阔,欲后退,也还有广阔天地。

而做人做事不留余地的人呢,则等于给自己断了后路,往前走,或许没有阻碍。一旦遇到风雨险阻,想要后退,却只剩下了万丈深渊,这时,你就会后悔万分,但是,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你把事做绝了!

聪明的人,话不说满,事不做满,福不尽享。这是因为,太满了,就会盛极必衰,这个道理,如果你不懂,那么,就要吃亏了!


朋友,记住这一点,事事留有余地,回旋的范围就大了,进可攻,退可守,人生,便没有了失败。如果做人做事,总是太满,不留一点余地,话也说尽了,事也做尽了,那么,回头,吃亏受罪的,可能就是你了,因为,你把自己,完全逼到了死角,不能怨别人无情!

话,不说尽;事,不做尽;福,不享尽!能做到这一点,充分表明,你已经成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4#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5:44 | 只看该作者
曾国藩:心至宽,人生方能海阔天空
2019
07/03
09:39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宽容就是宽宏大度,能容人、容事、容言、容过、容得、容失,也能容自己。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不是怯懦;宽容,不是卑贱。什么是修身的第一等品格?是良善。宽容就是善。

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懂得宽恕的人,一定是心胸宽广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宽容、大度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

毫不夸张地说,宽容能够使人更平和地活在这个世上。

一、大善者,必宽容

宽容,不是软弱。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有一位同学愤世嫉俗,性情暴躁。曾国藩的书桌是靠在窗户的,这位同学故意找麻烦说:“我读书的光线是从窗户来的,你遮住了光线,你赶快让开。”

很明显他在无理取闹,曾国藩不与他争辩,换了地方。

曾国藩的勤奋世人皆知,他喜欢夜里用功读书,因为自己生性愚钝,唯有靠勤奋弥补。

一天夜里曾国藩正读得起劲,那位同学又来挑事了说:“平常不念书,夜深了还要吵闹人......”

曾国藩还是不还嘴,压低了自己读书的声音。

不久,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人更是大怒道:“这屋子的风水是我的,反倒叫你夺了去。”

在一旁的同学看不下去了,质问他:“书桌的位置不是你叫人家放置的吗?怎么还怪别人。”

同学纷纷为曾国藩打抱不平,但曾国藩只是和颜悦色,劝阻同学吵架,像无事的人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气度不凡。

宽容,不是怯懦。曾国藩忍让,并不是怕,而是为了这点小事争执划不来,有那个时间曾国藩更愿意再看一遍文章。只要不耽误自己,让一让他又何妨?宽容的人看起来是软弱,其实是掌握了最顶级的智慧,大智若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懂得宽恕的人,道德修养像大地一样深厚,能容万物,能育生灵。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者,有多少能收获幸福,能有大成就?有人说,这些小事曾国藩可以宽以待人,那么如果是大事呢,他还能那么宽容吗?


二、肚量如海,事业如山

宽容能聚人气。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朝廷上也多以“曾左”合誉。在清廷多数为官者是满人,虽说一同视之,可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廷多多少少对曾国藩不放心,尤其在曾国藩十年蹭蹭升了十阶,朝廷对手握大权的曾国藩堤防之心愈重,玩起了制衡之道,破格提拔曾身边的人,以此来牵制曾国藩。

而左宗棠正是朝廷完成制衡的重要人物。左宗棠高傲自负,有一次故意问左右侍从:“为什么别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呢?”

侍从回答:“因为曾公眼里有左公,左公眼里没有曾公。”

左宗棠听后沉思良久,意识到自己和曾国藩差在了胸怀上。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多少人,才能赢得多少人。左宗棠在朝堂上,与曾国藩不和,而曾国藩对于这个政敌,一样包容以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是啊,可能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不过,那些受过的委屈当你以宽容待之时,你放下了,心中的负担消失了,你发现美好又回来了。


三、受得了多大委屈,就做得了多大事

宽容是对自己负责。曾国藩在给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的书信里提到,他的一生最难忘的,有四次深刻的教训。他在信中说,在自己30年的宦海生涯里,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但这四件是最难忘、最难堪的。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到湘乡考秀才,在考试中被考官当众斥责,说他文章写得文理不清,秀才没考上。第二年,他再次应县试,仅中末名秀才。

第二件事是:咸丰元年,已是翰林的曾国藩向咸丰帝汇报工作,为了对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他还画了一幅图,但这图画得丑陋不堪,引起了满朝大臣的嘲笑。

第三件事是:咸丰四年曾国藩在岳州的靖港兵败。当时,他要跳水自杀殉国,幸亏被幕僚救起,狼狈逃回后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遭到江西全省官绅的鄙夷和耻笑。

第四件事是:咸丰五年在九江兵败,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火烧湘军战船100多艘,曾国藩坐船被俘,后来他硬着头皮逃到江西,又弹劾了江西的巡抚、按察使;第二年当他被围困南昌时,江西省的官绅人人都幸灾乐祸。他与江西官员的关系,更是到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容得下他的地步。

然而,曾国藩功成名就后并没有记恨他们,打击报复他们,甚至还提拔了一些人。


我们说,知易行难,确实,道理谁不会讲,有多少人能像曾国藩一样宽容大度呢?我们不能总拿圣贤伟人要求平凡人,可是我们不妨转变一下思维,难道宽容他人真的只是对别人有好处吗?

其实宽容正是对自己负责。宽容是治愈伤害的良药,如果内心一直装着伤害和仇恨,生活变得惨淡无光,人生毫无意义可言,岂不是亏欠了自己。

把心放宽,我们才能从狭隘的局限里走出来。心至宽,人生才能展翅高飞;心志宽,人生方能海阔天空。

二千五百年前,那位老人在回答弟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时,仅仅一个“恕”字,经过了多少深思熟虑,凝聚了多少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5#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5: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2019
07/03
06:00
明伦书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选自:李辛《经典中医启蒙》【有机会网】

1

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很多人的病,其源头是某种很大的烦恼,很大的怨恨,或者很多他们无法解决的困惑,很多时候,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澄清、解决。

为什么儒、释、道这么重视「惭愧」、「反省」、「忏悔」,先得觉察到自己错了,才有「知非即离」的可能。心念一转,神气也就转了,生命列车的方向也转了。

当一个人的身体有大病的时候,已经是生命列车的方向错了很久了。但有一点一定要记得,信念随时有机会转回,信念一转,神气随时有机会修正。

很多人对自己的生活、内心状态、身心感受无知无觉,却指望通过吃一把绿豆、几根虫草就能改变很多。这个对简单轻灵的小鸡、小鸟还行,我们这么大、身心这么复杂的人,要靠它来改变,不那么容易。

除非你是非常干净的肉体、非常清净的心灵,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否则,一把绿豆是调不动你的,一包汤药也不太容易做到。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对话。「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黄帝问岐伯,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也耗干了,治疗就很难见效,这是为什么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病人的神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医生也没有办法调动了。

黄帝接着问,什么是神不使呢?岐伯回答:「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这段话大家慢慢玩味,为什么现在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治,可以从这里找原因。

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化生为物质。所有的病,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开始,都是这么来的。


2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现代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去求一个东西、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总是有很多远大的发展计划,一直思考,想得很遥远。或者关注一个明星,念念不忘。不停地看这个看那个,或者不停地讲话,不停地做事。

我们以外物为原点,那就会失去对当下的自己和周围的感受。这个状态在中医叫什么呢?是「形神分离」。

打坐安静的状态是什么呢?是《黄帝内经》说的「形与神俱」,或者「身心合一」。

现在讲营养,要吃得好,早上一个蛋,晚上一顿肉,对不对呢?小时候我们都烧过炉子,炉火的大小决定了你应该往里面加多大的柴火,道理很简单吧?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吃的问题上就不明白这些道理呢?

你的炉火明明很小很弱了,已经没有什么消化力了,烟道也都堵住了,大便不通,汗也不出,也没运动,你还吃牛排,还喝牛奶,只会增加肥料和堵塞,把炉火压灭。

这些道理不需要通过学习医学知识就能明白,都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识,要在生活当中去体会。

体会吃什么东西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有知有觉地去生活,吃了某个东西你感到不舒服,哪怕吃到第十次你才发现,也是有知有觉的开始。合适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外在的统一标准。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一、 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

二、 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

三、 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3

精微感知力-虚己的功夫

人类的认知有两套模式,一是元神,另一个是识神(现代会用心或脑来指代)。识神是逻辑思维、经验判断,偏于社会化,是由长期的后天教育、环境暗示、媒体引导,从外部世界加载而入,为「我」所用的认知模式。

前者是本能和直觉。中国文化里常常提到的「心法」「悟性」,比如书画、古琴、中医、武术的高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一体」,都是在直觉和本能的层面讲的。

《易经》里有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中国古代的圣贤认为,对于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真正认识,非思维所得,非有为可近,乃是当心灵处于寂然不动的状态,与天地宇宙相交感的时候,自然而通达一切。

通过传统的训练方法,静坐、站桩、太极……让我们慢慢学会不再过度依赖于五官和逻辑思维,用心直接就能体会当下的真实。

我记得大学碰到某些课实在没意思,又不能离开,就坐在那里玩:放松下来,把手指轻轻放在足三里,放几十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玩的心态。

「玩」,是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个字,不少东西是在放松的状态里无意中体会到的,太用力思考,太有目标,往往会错过。

手指放在那里,刚开始没感觉,穴位下面凹凹瘪瘪的,这就是「虚」;放一会之后,就开始「突、突、突」地跳,「经气已至」,气血开始感应了;过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慢慢地开始起伏、开阖。

它会不断蓄势,有时候,会觉得下面有力在向上顶,而到一定时候它会沿着胃经,顺着小腿接通下去,通到脚脖子那儿,下不去了,为什么呢?那里是关节,这些地方不是太容易流通,而且容易存邪气,所以要打通关节。

再放一会儿,它继续蓄势,「嘭」,通到脚底了。原来身体里的寒气啊,热气啊,「呼、呼、呼」地出来了。等你的感知力越来越细微后,直接能够知道。

我在大学毕业之后,每个周末就帮妈妈做艾灸,当时还帮一个老师灸。有一天晚上,印象很深,在他后背艾灸膀胱经穴位,做到某个点,感觉穴位里就像有喷泉一样往上涌,像是把悬空的艾条顶起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说明是实,「实则开」。人体内部有多余的能量,自然会向外扩散。虚是什么感觉?艾灸悬在穴位上有被吸进去的感觉。

后来,我发现如果自己足够放松,拿着艾条的手会自己动,病人后背的气场会在艾灸过程中变化,把你的手,其实是艾条引导到身体需要的地方。

这个状态常常发生在双方都很放松,艾灸师「虚己忘我」的状态。如果艾灸师心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目的性太强,虽然专注,但执着、用力,就感受不到这些了。

针也是这样,学针灸,可以常常空出一个小时,待在房间里给自己扎一针。扎上之后,静心体会一下是什么感觉?以前说的像扔一块石头在池塘里,一层层的涟漪散播出去,自己身体哪里堵塞、哪里通利就慢慢知道了。

当你虚静放松,没有那么多念头、思想、情感、欲望、计划和各种烦心事涌动围绕时,自己的心就像一面相对干净的镜子。

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在那里,等着你来发现。你每天面对这个世界,每天都体会到一点新的,体会到像童话里的那些画面:哎,太阳爷爷今天是很开心的,花儿向我微笑,有只蜜蜂飞过,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

静心体会自身己心,感受天地四季变化,花鸟鱼虫浮沉,意气神体互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答案在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6#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6:24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最好的状态,都在这七句话里
2019
07/03
00:0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有人问:你是如何看待生活的?一个很高赞的回答是:生下来,活下去。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总会有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当你焦虑迷茫时,看看这7句话,里面包含着人生最好的状态,很干净,受用终生。

1

请选择难走的路,

做自己害怕做的事,

然后你会惊喜地发现,

其实也不过如此!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你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也一定会有很多迷茫、彷徨的时刻。

选择难走的路,会让你有机会快速成长;做害怕做的事,会让你有机会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

很多时候,人都是被逼着成长的,别低估了自己的潜力,也别高估了生活的恶意。

有些路,只是看起来难走;有些事,只是听起来难做,一旦你真正用心地去行动了,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对自己狠一点吧,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对你意义非凡!

2

经历痛苦没有意义,

对痛苦的思考才真正有价值。


有人说,感谢那些伤害我的人和事,感谢痛苦,这些是我成长路上的财富,他们让我变得更强大。

其实,痛苦就是痛苦,最好不要遇到为好。但不得不承认,成长的路上,总是伴随着遍体鳞伤,鼻青脸肿。

摔过一次跟头,就要记住这次是在哪里摔的,怎么摔的,下次应该如何避免,更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你只有这样去思考,这个跟头摔得才有意义,而且也最容易成长。

3

运气,往往是是弱者的借口,

是强者的谦辞。


运气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人之所以能跑得快,跑在前面,确实是因为时运的原因。

反之亦然!

但不是所有的不幸,都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运气不好”“命不好”来解释的。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运气藏在他的格局、选择、努力、能力、性格等很多因素里。

不要将自己目前的糟糕处境,总是归结于命运,而不去直面问题,反思过往。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将人生交给锦鲤,这世上哪有什么奇迹,只不过是越努力越幸运而已。

4

困难时自己坚持就好,

没有必要向他人诉苦。


遇到困难,不要急着去找人诉苦。

大多数的时候,你掏心掏肺的倾诉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吐槽或许可以缓解一时的焦虑,但吐槽过后,问题还是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你终究还是要选择面对现实。

与其将时间花在喋喋不休的诉苦中,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能做什么,努力寻求一切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极主动地去摆脱困境,才是正确的选择。

没有必要向无关紧要的人诉苦哀怨。放心里,坚持住,别放弃,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的。

5

你成不了心态的主人,

必然会沦为情绪的奴隶。


面对困难,最重要的是心态。

一个好的心态,足以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即便你实力不足,但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你总是可以战胜生活中的大多数困难。

相反,那些心态一触即溃的人,即便拥有再多再好的资源条件,也终归会因为内心的崩溃而在困难面前兵败如山倒。

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努力成为它的主人,在困难面前,要学会做一个勇者,而不是一个懦夫。

如果你不能战胜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最终必将沦为情绪的奴隶。

怯懦、暴躁、哀怨的你,充斥着负能量的你,不但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还会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嫌弃。

6

人生如果错了方向,

停止就是进步。


有句话叫:“既然选择了方向,就只顾风雨兼程。”

说的是,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不顾艰难险阻,努力去把它实现。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意志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但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方向,一定要是正确的。如果你选错了方向,却还只顾风雨兼程,那么最终只会南辕北辙,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人生需要去探寻去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持之以恒的付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

方向对了,你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不然所有的付出只是在做无用功。

可没有人的路是永远一帆风顺的,你总会在人生的旅途上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更不幸的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这个时候的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放弃。认识错误,及时止损,也是一种进步与收获。

7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

但不能没有希望。


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

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许多人说自己的生活已无希望,其实这只是骗人的话,只要他活在世界上一刻,希望便会跃动于他的心中。

每天给自己一点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7#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6:38 | 只看该作者
别让《兰亭序》毁了你的书法梦!
2019
07/03
12:09
书法理想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不知大家发现没,当代书法学习有一个时弊,人们总是习惯于抱着王羲之的《兰亭序》不放。就连三岁的小孩子入门,也对着《兰亭序》比划。其实,这是书法的一个误区,更甚者,成为负石赶月、自不量力的悲剧。

晋唐书法是一门大学问,历代书法家大多在晚年才用心研究。其中以赵孟頫、董其昌为主的书法家就是典型。今人以为,不学王羲之无法谈及书法,殊不知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没有一定的学识厉炼,攀登晋唐只是盲目自大。晋唐书法他是中国书法的顶峰,学书者必须从最低的台阶开始起步,方可到达。我们不妨看看,当代学书者有几个学到了王羲之的真经呢?


那些埋头于《兰亭序》的人们,从黑发到白发依旧是一事无成,满纸浮躁。近现代的沈尹默先生就是在晋唐上吃了大亏的书法家。尽管他的书法有《兰亭序》的味道,但只是形式上,神采上依旧没有达到。对书法深有研究的人,都会发现他的书法过于做作,过于拘谨,缺乏气与势。那么,有人会问,不学晋唐,何以取真法?是的,这个过程是高尚的,也是艰难的。

学书法不妨宋元开始,立一家之本,方可取万家之长。相对而言,宋元书法在法度和笔墨上没有晋唐严谨,在意趣上较为丰富,只要学书者能够用心钻研,方可收获。不过,宋人书法过于夸张,没有一定基础性的人,容易走火入魔,毁其终身。当代的大批书法家因其浅薄而毁在了“米芾”和“黄庭坚”的身上。如果你无法克服这些困难,建议你学点赵孟頫的东西,他至少不会让你觉得无法把持自己的用笔。相反,会对你学习王羲之起到促进的作用。


我们所说的并非适合每一位书法家,但学书者必须思维清晰,对中国的书法传承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你比如,你无法学习米芾,你大可退一步去研究董其昌或者王铎,他们二者都是具备了很多的米芾的书法精神;你无法学习黄庭坚,你可以退步去研究沈周、文徵明。沈周是一生之研究黄庭坚一人的书法家。学习王羲之也是这样,可以学习智永、孙过庭、李邑,可以可惜学习赵孟頫、鲜于枢、王宠等。道理是,以退为攻也是事半功倍。相反,一事无成。

中国书法是一脉相承的,王羲之是根本,以后其它的历代书法都是分枝。唐、宋、元、明的任何一位被认可的大家,其书法都是经典,学一家之长,完全可以取书法真法。历史上沈周一生专注于对黄庭坚的学习上,最后成了大器。所以,今人,尤其是没有牢固基础的爱好者,真的没有太大必要,不切实际地去直接追求晋唐。


董其昌说,行书必须得学《兰亭序》,草书必须得学《十七贴》。这个理论是针对董其昌层次上的书法家而言的。客观的说,正宗书法,不研究《兰亭序》和《十七贴》是不能达到高度的。只可惜,今人的文化修养不具备这个学说,所以我们只能把它当作一种理论与教条。切合实际,楷书打底最现实,更明确地说明,今人直接地学习和取法王羲之是不现实的。

所以说,你学书法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要有阶段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时候定点太高反而会一事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8#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6:49 | 只看该作者
单字写得好看,为何整体就不行了?
2019
07/03
12:09
书法理想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经常有书法人苦恼一个问题:

“我的单字很好练,也写得不错,

为什么写整体就不行了?”

行书的章法比正书的章法复杂、多变,表现空间也很大,

其中包含着书家融入的诸多风格、意趣以及审美取向等。

从单字的学习,到章法的突破,前后主要分两大部分:

1、字组处理

2、章法表现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字组对比

我们以米芾书法为例,字组处理方式很多,

核心无非是阴阳结合、对比反差等多种方法,

摘其要而言之有以下10种:

1

欹正组合


2

浓淡组合


3

大小组合


4

行草组合


5

粗细组合


6

连体组合


7

横纵组合


8

省略组合


9

疏密组合


10

排列组合


把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恰当,有效地保证了行书章法上的变化问题,避免了雷同和单调,是书家们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学习。但是也要注意,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上述变化而故意安排,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解决了字组内的关系,我们再看下如何处理通篇章法:

2

通篇章法表现

通篇布局表现有四种方法

01

纵有行横有列式

这种布局方法匀称齐整,

比较适宜于字数较多和较为庄重的内容。

行书采用此种章法形式,

应注意字的长短、大小、阔窄、斜正、疏密

等各种姿态的变化,

于参差中求齐整方为得法。

举例如下:


李邕《李思训碑》
02

疏朗式

将字距行距拉开,字距富于变化,

错落有致,形散神凝。

举例如下:


杨凝式《韭花帖》
03

行疏式

此种章法有行无列,但有意将行距拉大,

通篇字距紧而行距松,

营造了另一种疏朗和紧密强烈对比的形式,

可以看成是对疏朗式章法的继承和创新。

举例:


董其昌题《仿古山水册》
04

均布式

此种章法纵有行横无列,

但在纸面的分割上行距与字距排布均匀,

将错落变化富于匀整之中。

这种章法使得行与行之间的空间分割

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变化。

举例:


赵孟頫《采神图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39#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7:22 | 只看该作者
诗词里的9个梦,一声叹息,几多伤感
2019
07/03
11:00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生在世,总是难免遗憾。很多我们以为已经忘记的事情,总会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刻,无比清晰地想起。读读下面九首关于梦的诗词,愿你今夜能做个好梦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清·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0#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7:31 | 只看该作者
解析中国画的要害,透彻!
2019
07/03
11:00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中国画的要害不在于题材,而在于是否擅用笔墨。笔墨入胜境,必定超越自然。

真懂画的人都在品味笔墨,齐白石知天命那年,就看清他晚年要追求的境界。他的精彩语录大有深意。

其一:

四百年来画山水者,

余独喜玄宰、阿长,其余以匠家目之。

其二: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道出齐白石的美学判断和笔墨认识,具有高度的自觉。


笔墨取决于天赋、才情、修养,综合体现画家的个性品质。有什么个性,就有什么笔墨。当然,细心读古画,找准几位先辈,痛下功夫研究,转化为自己的笔墨,总之要来自古人,超越古人,不然,手下走不了很远。

齐白石94岁画的一张画,只画了几根柳条和两根竹篱笆,题款是“秋色春风无此华美”,整幅画就几根线,是何等自信:有我这工夫,春风秋色也不在乎。


黄宾虹对绘画史更有深入研究,不论他临古还是写生,完全是自我诠释。中国画画家最关键的是判断力,有了自己的判断,就有了看绘画史、看笔墨的高度。

然而,刻意寻求笔墨出路,容易滑入因袭。所以我运用笔墨从书法求灵感。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真书、草书,充满笔墨玄机。但又不是字写得好看,笔墨就会好,而是从书法的笔形和笔法介入,寻求用笔用墨的微妙转化,主动上升到书法空间构成的境界,进而不着痕迹地融入绘画。这些年反复斟酌八大山人的成就,原来书法与绘画在他笔下完全是通融的,写字如画画,画画如写字,无法间隔。


我注重笔墨表达的“运腕”,追求运腕的自由度。中锋固然是运笔之“本”,其中的自由度往往得自“八面来锋”,调动笔锋的每一部分功能,笔尖、笔肚、笔根,都出效果,“八面来锋”的逆顺化变,直接导致物象的鲜活感。我画水墨人物,充分利用笔和腕的微妙功能传达动势、阴阳、转折,归根结底,是在调理笔墨之间的无穷关系。

我性格含蓄内向,独自画画,最享受与宣纸“肉搏”的过程,大有解衣盘礴之势,处处着眼于笔端的“八面来锋”,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神交,因为我不是为了表现给别人看,而是全身心享受绘画的快感。


好画贵于“精微”。“精微”非指精确、细致,而是自然流露的即兴感和布局的精巧,如古人所云:潘安之美“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画家但凡懂得精微,越画越享受。

八大晚年书法的每一笔转折变化,极尽“精微”,却不造作,如行云流水,隐然有禅意。当代中国画家应在八大的个案中,深究绘画与书法交融互换的可能性,自觉引入现代绘画的构成元素和空间意识。


去年我看了一张八大的八尺山水原作,很震撼,旁边是王原祁四尺整纸的画,画得很好,但是在八大的画面前就显得有点灰暗。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八大的空间把握中看到了现代意识。虽然黄宾虹对八大颇有微词,认为他只是在分布和疏密上下工夫,但我以为这是曲解。

分布和疏密仍然是古代传统的概念和术语,但绘画和书法的空间意识是现代概念。从现代空间意识看,我认为八大,包括石涛等几位古典画家反而比黄宾虹超前。不管对古人的学术评价如何,可以说,当今中国水墨画历程不能想象没有八大和石涛的存在,多少后人受益于他们的实验性,而且至今难以超越。


中国水墨的现代性转化,总要有历史坐标,事实上,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陆俨少、傅抱石等辈的实践,有意无意都在他们的资源中汲取营养,获得启示。石涛《画语录》不能低估,“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都是富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观点。


绘画的机缘是作者和材料间的种种交感和交流,有很大的偶然性。胸有成竹不见得能够驾驭生宣纸,还要懂得随机应变,这是水、墨、宣纸、用色等等多年实践积累而来的默契。吴昌硕、黄宾虹的色彩大异,前者不忌明艳,后者有一种混沌之美,我都欣赏,都借鉴,我曾经长期画水彩、水粉、油画,那些画种的色彩经验也会自然而然进入我的水墨中,有助于把握“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意境。


我注重对山川的直白感受,绝不套用一种方法去画不同的山水。画峨眉山是一种画法,画青城山是一种画法。同样是四川的名山,可是感受不一样,笔墨用水都跟着变化,不能拘泥于某家某法。四川山水不能混同于江南山水,更异于北派山水。我不是专攻山水的画家,不计较山水的程式语言,自己的感受总是第一位的,但不妨碍几十年来我对传统山水画的反复领会,那是太丰富的资源,就像难以翻越的一座座大山。古人的山水画,理论、笔墨,甚至感受方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库,永远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从山水笔墨里走出来画人物,笔意墨意自然不同,倘若一味画人物,也走不了太远。


我画山水,不是在画水墨风景画,而是游山的散文诗。中国人游山,是情怀、是寄托,和眼前的山水不是主客关系。我不在乎最终能把山水画到哪种程度,而是看重山水能否提炼出不同的笔墨效果。人面对山水的那种气场,无法复制,我的山水速写就是在画面对山水那一刻的内心状态。


绘画、生活,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界限了。我一直很欣慰的是至今不觉得绘画是负担。兴趣、乐趣,归根到底是一种智力的欲望,如果连画画的欲望都没有了,肯定画不下去,绘画成为负担,成为谋生手段,那是艺术的绝路。但画家并不意味着一天到晚画画儿,伴随思考和智力,才能真正领会绘画的真谛,激活判断,随时调整坐标和方向,不然,画画只能成为低层次的技术活。


中国画是一种修炼式的绘画,我原来写过一篇感想:《中国画是养出来的》。养,意味着时间的凝练和沉淀。中国画的所谓“衰年变法”,是世界绘画中独一的概念,就是指时间陶冶洗练的作用。倘若没有齐白石、黄宾虹的高寿,就没有齐白石和黄宾虹的境界。八大山人也一样,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出于六十岁以后。

中国艺术讲究积淀,一是知识的积淀,二是笔墨的积淀。单论笔墨的积淀,意识到了,未必上得去,长期磨炼的过程不可少。但我不太注重将素材和题材细分,真正的高手,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都不分界限,因为中国画的唯一母题,就是笔墨。笔墨意识,笔墨积淀不解决,专攻任何题材,画品也上不去。


同样,书法也不等于笔墨。王铎的书法很好,但画品一般。书法跟绘画,有联系,有分别,要有意识地去融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很不易,齐白石和黄宾虹在这二者的关系上反复地解决了几十年。

我坚持书法修炼,但目的不是书法,而是绘画前的准备状态,临临写写,忽然有了感觉,就开始画画。好比练气功,摒弃一切杂念,平和虚静,即便不画画,但我需要这样一种体气的节奏,在绘画感觉还未饱满时,就是临着玩,体会笔端的微妙变化、转折。总之,我不想成为书法家,写字只为养心。所谓笔墨之道,摈弃任何外界的纷扰热闹,必须全然孤独,聚精会神,才能拥有思考和灵性。

画家应是半个出家人,不为形役,不为世扰,除了我那两平方尺的案桌,除了每天面对素白的宣纸,我别无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7 11:26 , Processed in 0.04245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