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4-4-23 23:23 编辑 ' _% H, p4 W, k4 i  u  Q, f5 ` 3 J* }9 i1 h; z" C) n
 
          冬泳队员,大都耐寒性强,常年坚持锻炼,身体健康,精、气、神均十足。他们生龙活虎的模样,让我过目难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中间,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大都有一手绝活。 9 X% W) T1 {- X, r1 w* O
         4月23日的今天下午,我特意再一次去参加了义务劳动。正好遇上了下午游的十来位泳友刚刚开始搬运沙袋。 6 F$ E% w4 d9 ^
 ; ~2 v2 R7 v) D. P% t/ `5 a1 G  E% m$ A8 k: i: ^& K: p
 
         我一人总共扛了18袋,大汗淋漓,但咳嗽不止,身体欠佳。远处的用“编织袋”构筑的防汛堤坝,多的已高达十一层了。 4 N" `! O# O6 O, h( G9 ~# p' G% o1 G$ Z
 
         齐心协力,动感十足。 4 U! L# Z1 f4 R( l/ w# z# P3 z- Y) c* f  @- X, t
 
         下水之前练“倒立”,也算是冬泳队员的小绝活。十几分钟的时间,对于他们是“小菜一碟”。准备下水的“火车司机”、健美男小李站在了他们中间。         本人则为他们马年添红。用“V”形图案,来象征他们顺利、胜利、成功。 + |" h% Z3 j* ^8 _/ V8 g; L3 \
 4 U1 W2 [6 v* v- Y: i( x: t+ R7 ~, H3 J8 m
 
 # A6 y5 A( b2 p) t: |# o- @# A4 j6 v2 p8 g: w, J# ?4 J' ]
 
 ; z# e4 F4 q2 b2 `+ h3 K1 O
         临下水前,有一位泳友在沙滩上翻滚,我在岸上看到后啧啧称奇。只见一次大幅度的翻滚,再一次大幅度的翻滚。本人拉近镜头,距离还是太远,感到效果欠佳,于是紧赶、快赶,但还是没有赶上。 只好拍下了从市楚剧团退休的老蔡的“压腿动作”。 7 z* x  F* [0 w7 `) p/ q$ k, W7 ]! ^; k( R
 
 7 `  ?3 V$ S+ T- Q* P
         保卫冬泳人家园的防汛捐款人员名单里,共三次张榜公布,人员又增加了许多。         我听到负责下午的陈伦发(队长)在征求意见,还应该购买500个“编织袋”,做最后的加固! . p2 g$ N- G, t6 T, e
         在江岸冬泳队基地,远眺下游的“二七长江大桥”的桥面上,由汉口至武昌方向,有一辆汽车起火燃烧,黑烟升腾达几十米高。老蔡拿来了望远镜来观察。2辆消防车很快就来到了。         有人员伤亡吗?明天本地的主流媒体都会报道的。严重关切或者关注中!' _4 n1 \: i, Z9 A. y& L  ? 
          再后来,我的汉川老乡“烧麦”程红松在长江边的沙滩上,也练起了倒立,准备下水的众人,也在一旁加油鼓劲。* [; u8 g+ H4 M6 [) w 
         下午5点后,我离开江岸冬泳队基地,穿越了“桃花岛”。还见到几位已经游泳后的冬泳队员,排纵队跑步。我问:要跑多少圈?时间多少?         他们中有人回答:跑10圈,起码要30分钟。         我知道:从长江里出水后,仅穿泳裤,马上跑步。这既是健身的一种方式,也可以驱除寒气。 , T8 X+ Q5 l" c. U9 ^+ ?) V8 w* L( X9 J5 c
 
         这就是我们江岸冬泳人,人人都在奉献自己,人人都有那么点“身怀绝技”,时时都在看正在发生的新闻。5 i9 d, K! h. l + |) K4 `; A- q* v& g
 
         悠哉乐哉每一天!. j6 W6 k% l4 V5 p$ Q8 w* f 
 | 
 
x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