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靖远黄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8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收起 理由
黄河大侠 + 5 赞一个!
秦岭雪绒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俺还没吃过啊  发表于 2014-4-18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到午饭点了啊!馋人啊  发表于 2014-4-18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50 | 只看该作者
行政区划
  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东经104°13′至105°15′,北纬36°至37°15′。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榆中县、景泰县、宁夏中卫县相连,西与白银市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东西间隔120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国道109线、省道靖(远)天(水)公路、铁路白(银)宝(积)线从境内通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从县城西至白银60公里,西南距离省会兰州130公里。
   1985年8月,白银市恢复成立,实行市管县体制,靖远县由原定西地区划归白银市管辖。同年,将原靖远县所属中部的复兴、种田、共和、宝积、水泉等乡及宝积镇共五乡一镇分出,设立白银市平川区。1986年,北湾乡分为平堡、北湾、中堡三乡。1989年,糜滩乡分为糜滩、三滩两乡。2002年,东湾、北湾两乡撤乡建镇。2004年乡镇撤并后,靖远县现辖平堡、糜滩、三滩、大芦、兴隆、双龙、石门、刘川、高湾、靖安、五合、东升、北滩、永新、若笠乡及乌兰、北湾、东湾镇,共15个乡3个镇,下设174个村(居)民委员会,1111个村(居)民小组。乌兰镇为县行政机关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53 | 只看该作者

靖远县境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早期先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最早发现的堡子山、红嘴子、庙屲山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远在4500年前,这里便有人类生息繁衍。近年来,在境内北部的兴隆、双龙等乡,南部的大芦、若笠等乡,陆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古代墓葬群,出土了大量的素陶、彩陶、石具、骨饰、玉器等随葬品,充分证实了原来的考古论断。经过鉴定,这里出土的文物属于马家窑文化,从产生的年代来看,大多属于半山、马厂类型。

  据《禹贡》记载,这里属古雍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水草丰美,是理想的游牧场地。特别是黄河穿境而过,河谷两岸大片冲积地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适宜早期农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这个时期,黄河两岸的大片地区,分别被戎、羌两个少数民族占据,靖远成为西戎和北羌的游牧地。后来在县境内高湾、双龙等乡出土了属于西周时期的石斧、玉器等文物,以及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游牧民族遗留的吴家川岩画,成为那个时期人类生存历史的实物见证。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属巩昌府。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年),靖远卫并入陇右道。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改靖远卫为靖远县,仍属巩昌府。靖远县称谓自此开始,后来虽然多有隶属关系的变更,但县名称谓一成不变。乾隆二年(1737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甘肃省设7道,靖远县属兰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1961年,靖远县隶属于定西地区。1961年至1963年,划归白银市管辖。1964年至1985年,复属定西地区。1985年8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恢复成立白银市,靖远县划归白银市管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1:5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地方志有关资料记载,以及现存户族谱牒中关于始祖来源的记述,可知今天靖远人的先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而来:
   一是随军迁徙者。明朝建立后,先是由于军事需要,驻军戍防,军户移民。明与北元蒙古以黄河为界,靖远地处黄河上游,成为明元的冲突地带,为了防御蒙古人的南下侵入,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始设靖虏卫,卫下设所,修筑堡寨,戍守屯耕,早期的军户由此定居下来。
   此外,在明朝初期,为数不少的军功子弟,跟随肃王,千里迢迢来到西北,镇守边疆,随从中的大多数人先后选择落户靖远一带。譬如,现今居住北湾的陈姓、王姓、陶姓;东湾的滕姓、三合张姓;大芦的杜姓、段姓、魏姓;三滩的万姓;石门的高姓;乌兰营防的高姓。这些姓氏人口的先祖皆为明初跟随肃王而来,祖籍在南京应天府,后迁徙落户靖远者。
   二是宦游定居者。明代靖虏卫的重要官员皆由朝廷任命,大都来自遥远的南方和东部地区,为官者将自己的家眷迁移居住,逐渐定居下来。明朝正统年间,靖虏卫守备房贵离任后,自己不但没有返回故里,还将其部分族人迁居靖远,至今还流传着“先有房家人,后有靖远城”的说法。如今,靖远人姓氏中的赵、陈、路、吴、徐、王、潘、宋、孙、曾、苏、包、何、唐、吕、许、展等,其先祖即为宦游迁入者。
   三是移民实边迁居者。明初实行移民实边的防守政策,靖远首当其冲。后来因蒙古人持续北移,到明代中叶,这里由边陲变为内地,社会稳定,由于西北人口稀少,为了对这一地区进行有效开发,朝廷从全国各地组织向西北移民,在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下集中,然后集体迁徙来到靖远,成为明代靖远移民的主要来源。
   四是商户及其它形式的移民。肇基于明代的境内移民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从单一的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烟草、畜牧等产业相继兴起,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地域产业。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农牧产品及其附属产品种类增多,客观上促进了靖远与外界以产易物的商业交流,从而使靖远成为西北地区的一个贸易枢纽及货物集散地。清代靖远即有“旱码头”的称谓,以及“日进斗金”的说法,当时商业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演进的背景下,移居靖远的人口,出现了稍晚一些的移民形式,即商户移民,从外地来靖远经商者络绎不绝,随后定居下来。靖远的商户移民,大多来自山西、陕西、四川、河南等省份。
   此外,还有谪居、游历而来者,据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山东福山人郭宗皋由翰林被贬官,谪居靖远。清末民初时期,王孝、王典、王老道等曾充军来到靖远,开设典当铺子,其后裔均在靖远安家落户。明代人陈善慕名游学靖远,在干盐池设私塾,收徒教学。清代同治年间,靖远遭遇“兵燹”,致使“赤地千里,人烟几绝”,后来从榆中青城大量迁徙人口,定居黄河两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4-18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4-18 14:24 | 只看该作者
迎冬 发表于 2014-4-18 11:57
根据地方志有关资料记载,以及现存户族谱牒中关于始祖来源的记述,可知今天靖远人的先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

图文并茂 欣赏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迎冬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4-18 18:32 | 只看该作者
迎冬 发表于 2014-4-18 1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8:24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路电鱼 发表于 2014-4-18 14:24
图文并茂 欣赏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4-18 20: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2:17 | 只看该作者
醉老虎 发表于 2014-4-18 20:10
学习了

来吃羊羔肉喝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2:18 | 只看该作者
台湾路电鱼 发表于 2014-4-18 14:24
图文并茂 欣赏了

靖远,有故事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4-19 09:04 | 只看该作者
迎冬 发表于 2014-4-18 22:18
靖远,有故事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4-19 09:18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谢谢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13 15:41 , Processed in 0.04268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