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蛟河快乐鱼 于 2014-4-14 21:53 编辑
往事如烟
今天下午,偶然见到了我四十多年前的初中同班同学史广信。与他的相见,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难忘的往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在一所农村学校读书,都是十三、十四岁的少年。 那年“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学校成立了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们俩都被选到宣传队当上了文艺宣传队员。当时宣传队排了一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第四场《定计》。我演杨子荣,史广信演土匪栾平,另一名同学叫吴伟的演少剑波。 活泼好动的我,乐于模仿电影中的人物和戏剧中的人物,也喜欢唱歌,特别是对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奇袭白虎团》等等都相当熟悉,大段大段的台词都能背下来,好多唱腔都会唱,其中的一些人物的动作表情都熟计于心,每逢学校活动或者劳动休息老师和同学都免不了让我给大家演一段,我不仅不嫌磕碜而且还乐此不疲,也可以说是哗众取宠。演戏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天性顽皮的我好演反面人物,什么鸠山、座山雕等等都是我模仿的对象。也曾常挤眉弄眼、拿腔作调、装腔作势,也曾因没正形被老师批评过,说一个人常没好样,长大了也不会有好样的。还有一次在教室模仿座山雕,把两把椅子摞起来放在桌子上,我坐在上面得瑟,不小心摔下来,后脑勺摔了个大口子,到卫生所缝了三针,因而吃了一次大亏。 排练《定计》这场戏,开始我被老师同学公推演土匪栾平,因为我最擅长,演的“象”。而让史文信演杨子荣,但史广信不会唱《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那段唱腔,最后的长拖腔他无论如何也拐不出那么多“弯”,高腔调也挑不上去。还得由我来教他,连动作表情也由我帮他导演,但无论如何还是达不到要求,于是换我演杨子荣了,于是我由“土匪”变成了“英雄”,他演栾平没有唱段,台词也少,他倒挺乐意。经过一番刻苦排练,我的演出获得了好评,老师和同学都很满意。 大概也是因为我成功的扮演了英雄,也改变了我在师生心目中“坏蛋”的形象。 那时能当上一名文艺宣传队员也挺光荣和自豪的。每当演出,我们都被化上浓妆,眉毛被高高的挑起,穿上军装,领章帽徽一戴,俨然一个小英雄。有时走在路上还人喊我“杨子荣”!听他们这样一叫心里还挺美滋滋的。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不能只在本校和本村演呀,于是我们唱着“我们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高举红旗干革命,翻山又涉水……”,兴高采烈的走出去到外村去演出,有时还要在外村住,从这个村,走到另一个村,巡回演出,有时白天演,有时晚上演,其实那时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很低很低,但在那个文化生活枯萎的时代,老百姓们还是挺欢迎我们的演出。每场演出观众都很拥挤,无论到哪个村里广大“贫下中农”都热情的接等我们,给我们吃大米饭,炖大豆腐,炒鸡蛋,把我们吃的都不些乐不思蜀了。有的村子在我们演出后还送给我们糖块吃,我常常舍不得吃都带回了家,一来炫耀一下我的“水平”,二来也是与家人分享一下我的演出“成果”。 虽然生活在那个荒唐的年代,但对于少年时代的我的感觉仍然是快乐的。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今而,史广信被人称为“老”中医,吴伟成了一位腰缠万贯的老板,而当了一辈子教师的我却已经退休回家了。 那时的戏早已经演完,但生活中的“戏”还没有谢幕,而要把这出“戏”演好并不容易,但我希望我们都“演”的开心。 2014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