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根据《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记载,经权威部门共同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8月27日)。今天应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诞辰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进行庆祝,山东曲阜2005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其祭孔仪式备受海内外关注。还有学者建议将我国的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也有人要把孔子诞辰日这一天定为中国的圣诞日。孔子不但在思想和学说上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文化符号。传统学术界有人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有的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可是据有关学者考证:孔子自己是“述而不著”,连最有名的《论语》,也是由弟子编纂而成,他们认为孔子没有什么作品,有的只是思想和学说。孔子凭着自己的信念和“三寸不烂之舌”周游列国,将儒家的思想传遍了天下,以至儒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此看来传播思想者不一定非要著书,但是一定要立说。 孔子的主张“中”、“和”、 “义”、“礼”,他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在《礼记》中说:祭祀不能太频繁,频繁了就会疲劳,疲劳则不敬;也不能太稀疏,稀疏了就会大怠慢,怠慢则会忘记。所以有才识的人祭祀会合乎天道:春禘秋尝。为什么要在春秋两季,而不在其他时候呢?是因为秋天霜露已经降临大地,人走在上面,就会有凄凉感,但不是因为寒冷,而是思念自己已故去的亲人。春天,雨露滋润大地,人走在上面,必定有惊醒感,仿佛亲人重返人间。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要突出“和谐意识、人本精神、忧患意识、道德伦理”,总之,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孔子说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也曾说过“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这两句名言在西方被称为“黄金律”,但是耶稣比孔子要晚整整5个世纪!虽然孔子不是宗教创始人,但是他是儒学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鼻祖,儒家伦理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类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常把孔子与耶稣、穆罕默德以及释迦牟尼相提并论,足显儒家思想在国外的影响。儒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