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惜你的黄金时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0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稀之年,黄金时光
- m' \1 P& {5 T0 P, o0 b* `7 |4 Q    社會經濟實力的提高,健康保健措施的改進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生命的跨度大大地延長了。人的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延至現在72歲。所以,人生七十不算稀,百年人瑞有何奇;中秋過後月尚明,清明季末花還濃。5 J+ z: T$ G! q" t) n/ K# z7 y

  A/ |( `& X: Q3 O% J    今天人的壽命的增加,不是那種苟延殘喘的拖長時間,而是人有效生命的延長。有效生命指的是我們活著,在意識上能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在體力上能料理自己生活,並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比起古人,我們的有效生命有幸延長了15到20年。體力的充沛引起心理上比前人更為年輕。杜甫在寫“少陵野老吞聲哭”時才45歲。蘇東坡寫“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剛47歲。古人到50多歲時心態就已衰。56歲的杜甫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給我們一副步履蹣跚時,老態龍鍾的模樣。今天五六十歲的人就算自稱為“老人”的,也沒人認可。健康的前提下:六十到八十五岁应是人生的黄金时光。
7 Z6 {! ^# ^+ K8 s$ `3 b# U6 t6 w' t# X- @8 n6 s6 m
之所以說這是人生的一段黃金時光,是相對於其它的人生階段來說的。這段時光有下面幾個特點:
* C' L; K, Y8 n6 u! X9 W8 R* i& e* |. D# K9 I2 S
     第一,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年齡已過了人生最辛勞的階段。
0 Z; j8 \# O1 f% R  O% }* H     人剛離開懵懂的年齡,還沒作好準備,便被拋進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的人生軌道中。從學著幫孩子換尿片到陪孩子上琴課或學游泳,我們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多半不是為自己的。; S( j9 M8 h$ V- D  Z9 q
    離開家到单位,職場裡同事間為加級晉升相互傾軋,越是高層次的職業,爾虞我詐越是常見。憂鬱症成為流行病。當我們進入五六十歲時,孩子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 至少過了需要我們很多照顧的年齡。而工作上,我們已經達到了那個層次的高峰。不必要為晉升終身教授而連夜寫論文;也無須對老板唯唯諾諾,怕丟了飯碗。有的人興許正盼著公司把他炒了,領幾個月的辭退金,拿兩年的失業救濟。就等正式退休的年齡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心態平穩,對生活滿意度高。
5 V/ e5 S& N4 h
) j! {. {6 L0 G) @  Y/ m    第二,這個年齡段的人,智力達到人的最高點。
; F5 y5 ^$ P7 d, F" Q2 s3 f人的體質到二三十歲後開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卻仍在發展,至少到 70歲以上。玩腦筋急轉彎,我們可能玩不過小年青。但考慮問題的周到和精細絕對勝過他。面對突發的事件,我們會比年輕人更顯得從容不迫。處理生活難題,我們經驗豐富,游刃有餘。
; x* P0 r; l8 u5 B: w* d$ Q8 ^
$ k) g  B# G* @# y    第三,這個年齡段的人,經濟收入多比較穩定。
, N" I  n. c/ V6 R$ F; a& d  a, `- P柏拉圖在《理想國》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錢,對老年人的唯一的好處是他不需要為著金錢去幹壞事了。金錢是萬惡之首。所以,我們不會像年輕人一樣急功近利, 為了眼前的利益去鋌而走險。穩定的收入給我們提供物質手段去享受我們鍾愛的事情,不管是追尋童年的夢想,還是修補青春的遺憾。對人來說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h, N: S" k2 r5 A( \3 z

: ]4 ?6 z! _5 S1 H3 e5 z& D    第四,這個年齡段的人體力尚佳。
1 u" S3 w# s, N+ g- ~0 r& q, E. f! W走路雖未必健步如飛,但也沒到吳牛喘月。我們有精力去藝海拾貝,史林攬勝。旅遊,釣魚,讀書,聽音樂,淘古玩,倘佯於山水之間,冬泳更加激发人的潜能,少有的精气神和精力充沛,獵奇在市坊之中。借用王羲之的一句話叫“信可樂也!”
3 j/ W2 T: P# N' H; Q+ i, U7 \- c# Z3 S4 A* L  U
    把握這20來年的黃金歲月,關鍵在於更新觀念。首先得認為自己還很年輕。新鮮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和年齡無關。孩子長大飛走了,是人生的規律。我們沒必要再去操勞他們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那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責任。其次,不要讓案牘勞形,瑣事纏身,為自己擠出更多的時間。切記“唐伯虎所說的世上錢多賺不盡,朝裡官多做不了的警戒”。0 q$ y5 o8 N) c  |% ?1 x

# M8 R" T. Y5 W( o( t/ G    人類學家認為,人有十種獨特的生物特徵。其中之一是:其它動物過了生育的年齡,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齡過後,生命的旅程還很長。所以,珍惜這一段頗長的黃金時段也是造物主的意思喔。/ c% {& m0 J8 s3 [. k/ G

6 n& P0 I1 f8 v    寫給七十歲時候的自己 (现在我已七十四岁)- u4 O  F- D( g) ?
! D, X( j3 X9 G2 \
    以前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雖然科技進步,但能活到八十也算很好了!對於已過六十的我們來說,想想離「古來稀」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如果到這時還不知道人生最該把握的是什麼,仍汲汲追求俗世的物質生活,那麼,到了閉眼那一天才真是知道窮忙碌了人生這一遭。请往下看:6 F9 h3 c1 _( t- c/ j7 `; }9 ]  `

; W0 Z$ n, m. r& M一、不貪 . w: U$ ]& e  s3 y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 a! w5 v. j+ v$ s4 h
少之時期,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1 J& V. b* @# G  [( t! R. u0 f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H0 Y' E8 a+ t1 X2 g1 }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p# j0 }$ d" v( U9 a2 ^5 O( ]    這裡的「得」就是「貪得」,想要擁有什麼的物質慾望。人老的時候為什麼要「不貪」?因為你的體力、精力、記憶力、拚鬥力……都大不如前,這時如果仍然和年輕時一樣,什麼都想要,你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十分辛苦。這時候要放下貪念,也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t5 G" r  H6 U7 @, a
# I. E2 W: _  ^5 S6 b9 S
    不貪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又是什麼?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什麼是基本生活所必須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兒多少!例如財富,如果已經累積足夠的養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為兒女做打算嗎?你已經七十歲,你的兒女年紀有多大?那麼大的兒女,如果還需要你的經濟照顧,除非他是智障、殘廢,否則這種沒出息的兒女不要也罷。
5 N: R8 J0 ~7 R6 r0 X3 ]& B$ X4 z& A
    除了不應有物質的貪念,也不應有物質的「比較心」。好比說名牌皮包、手機,不要因為別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而不問自己是否需要?5 ~) Y! K: V/ Z; b- r; e

  H3 U2 `+ r4 \& }1 X: d9 z     不管是什麼東西,沒有需要就不要,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人到七十,還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這不悲哀嗎?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還是我。
6 W0 G; Z3 j8 _& Z0 I1 h    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歲月裡,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餘都不要,這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K- K  b, |9 L2 D1 c+ M! g1 G" ]: C
    二、不嘮叨 ! ~/ Q4 v! v* F' E( G. g- k
    世間的萬般事物之所以如此,都有它的道理。管你是喜歡它或是討厭它,它還是如此。; q; i# L, ^  H" Q4 C
什麼地位啊、利害啦、金钱啊、社會现象啦……管他那麼多幹什麼?至於家人,好比說老伴、兒女、孫子女……你已經管了那麼多年,如果他們依然故我,尽力而为就行了。 8 M( \3 r/ D' W' M

$ o' M9 G/ e$ k9 Z2 \2 L    不管什麼事情,都不要嘮叨,囉囉嗦嗦像唸經似地唸個不停。如果實在看不下去,溫和地提醒一聲,最多兩聲,也就足夠了!再說下去就是「令大家都討厭」的嘮叨。想想當年你年輕的時候,父母以為愛你,不停地在你的耳邊「叮嚀」,你當時有什麼感覺?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記取教訓,以致日後成為自己當初所討厭那一型的人!年輕時如果你討厭長輩對你嘮叨,將來當你成了長輩,也請不要對你的晚輩嘮叨。
7 a. J4 Y. n( m4 |/ W6 J! A! ?% j! q- [) q/ ?9 J
    三、不活在過去 9 \$ q' g# z# B8 O
    最怕老人談自己往日的「豐功偉業」。第一次也就算了,還有一點新鮮感。不幸的是,很高比率的老人習慣活在過去,喜歡不斷地、重複地談論往事。尤其是「當年勇」,一聊起來就沒完沒了,而且是同樣的一段老故事。可能見了十面,就會說個七八遍,到後來倒背如流、兩耳長繭。7 l8 E- n9 d. `& Q1 a) U2 G: z
( q% g$ Z9 n, j/ F6 `
     當然,喜歡活在過去是人的天性,不要說老人,曾經有段時間我也喜歡談「當年勇」,一旦談到這些話題,我頓時覺得精神格外振奮、言語格外犀利,大有欲罷不能之勢。
% U3 N( Z7 L1 N    直到有一天,儿子聽得不耐煩了,皺眉問我:這些都是過去,你講它有什麼意義嗎?頓時之間,我暗暗慚愧。從此,我曉得暗自檢討自己和別人聊天的話題,也開始留意別人談話的內容,這才發現「活在過去」是大多數人的毛病,而且越老越嚴重。
% T  j% R. z" h0 Y! v. o! z     希望我以後不要犯這個毛病!回憶,只須跟「和你有共同記憶」的朋友一起分享。其它無關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少跟他們談自己的過去。+ r& ]' D8 ~  }' e. E

" T/ X' b  C7 Z0 b. p8 R! o) f( }( V* @    四、不堅持己見
/ N# Y$ B. m0 B) n    堅持己見從別人的角度看,就是固執。越老越固執,聽過這句話嗎?這是事實,也是普遍現象。老人為什麼固執?可能原因如下:
5 {/ X% ]( ?( K" N4 n
$ V) ?1 i6 @7 f. Y    1.老人累積了許多的人生經驗。當他碰到新事件往往用以往的經驗做比較,並迅速做出結論:是好或壞、是對或錯、是可行或不可行!( j" ?' |' h: g! O( L) \
    2.老人不太能接受新事物。這讓老人的許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規劃、生命的價值觀……和年輕人的認知都有一段差距。$ Z' v) P0 P8 g. B
    3.人越活,會為自己設定越來越多的框框,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而且,只要自己衣食無慮,往往就會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
9 ^8 T+ F7 D" o6 ~$ W6 W  t    4.面子問題。年輕時如果長輩教訓你,即使心裡不服,還是會忍下來。可是,等到你成了長輩,如何能再忍受年輕人對你的糾正?2 v! l/ Q. c1 ]# Q+ f: d. P

- ]2 N* T2 c2 e2 `8 k    綜合以上四個原因,老人便成了年輕人眼中的老頑固。我可不希望成為老頑固。如何做呢?我管不了的事,不要管。老實說,我想都懶得想。家人的事,例如兒女要不要補習、選哪個學校、進哪個系所、娶誰、嫁誰、住哪、從事什麼行業、進行什麼投資……我只盡勸告的義務,最多說一兩次,絕不堅持。5 ?  N; y' W7 D, u, ~; ]9 r5 {! _' n' Z
( @0 d# l# c) n& N4 r7 C! O
     與我無關的事,如果是小事,像是外出吃什麼、去哪兒玩、坐什麼車、看什麼電影、穿什麼衣服……我也不堅持。與我有關的事,唯有大事,我才會考慮是否要堅持己見。什麼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會長時間影響我生活的事情。
) \( O# ^1 I5 [" [+ M
/ w( v0 m  l* C- R    畢竟我已經老了,生活上有一些老習慣,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壞習慣,只要沒有違法亂紀,別人有什麼資格要求我改變?
+ }% {8 d7 L! P% [. ?  x  S/ C& y+ v# X  B& }& h' q/ e
    五、不怨天尤人
" q& E8 \) x7 o6 P    最討厭和別人聊天,一開口就聽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張三、李四……   好像普天下都欠他。真有誰對不起你嗎?別忘了,人生如戲!假如碰上一個不稱職的搭檔演員,你可以選擇「拒絕繼續再演下去」。也別忘了,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9 J- e0 W' c9 a: y0 I! |8 Z
有人出生在父親是賭徒、母親是毒蟲的家庭,他的公平又在哪兒呢?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自己過,也應由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
% a& W3 R: L1 X. c4 s: t) v; G& e: x/ p# W# A7 v5 p1 v* [2 h
    六、不後悔 & N2 v% ~3 I- k0 }0 _, `4 k
    管他過去曾經犯了什麼錯誤,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後悔有何用?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自尋煩惱。人生要面對的是現在!尤其是你已經七十,人生沒有剩下多少「現在」。掌握現在,規劃短期的未來,讓自己有限的人生更加美滿,這才是七十歲的你應該做的事。* {* g( ~) f7 F3 |$ D$ A9 I

& h+ b  @! H/ Q  Y    七、想做,就去做
9 P) Y7 I* h1 @: [8 d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我以為「從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去做!人已經活到七十歲了,還有幾個「健康」、「從心所欲」的日子可以過?上個月參加友人的婚禮,席上遇到一位朋友,他從事的工作非常特殊?- Q0 [' K0 c3 S' r
    瀕死研究。據他講,最近兩三年為了做研究,他經常前往安寧病房,曾經和幾百位重症病患長談。綜合他和這些病患談話的心得,深深感覺人在病危之時,會後悔自己「什麼還沒做」!好比說,應該善待某人卻沒有善待,想去某個地方卻沒有去,想做某件事情卻沒有做…… ?% f2 s# x0 [' |8 h9 o/ t: @
* o0 |* J, b1 r( E( {! y
    如今即將死亡,想想再也沒機會了,心中好後悔啊!沒錯啊,何必臨到鬼門關前才後悔呢?想做什麼,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體力、還有財力,就去做吧。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想法。此外該用什麼、該穿什麼、該花什麼、該玩什麼……只要自己還有這個能力,全都不必節省。不要等躺在病床上還在掛念衣櫃裡面那件價值好幾萬元,準備留著重要場合穿著的衣服,到今天一次都還沒穿過呢!以上就是我對当年七十歲时,我的自我期許和夙愿。
2 g, i; S' L4 q  r# t: u1 R7 e6 X# q- ^  z1 `
) G& t1 y' H* I2 x& J
0 V4 A5 M: o2 X, W* |
+ i% I6 C. X2 q  h6 V" q. e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长工 + 2 赞一个!
林中老屋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1-21 06:05 | 只看该作者
  1. 人生七十不算稀,百年人瑞有何奇;中秋過後月尚明,清明季末花還濃。1 {/ ^3 \: ?; h4 M
复制代码

3 C( R6 J, s3 q0 f0 G+ B0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0:05 | 只看该作者
浪花LN 发表于 2014-1-21 06:05 6 m  f3 {0 ~7 Q9 S8 E
欣赏!

( M" e9 K9 _6 g- \# e) ^經驗是從失敗,痛苦中提煉出的精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21 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2 16:09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拜读了,谢谢王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万景台 发表于 2014-1-21 21:08
, e9 S7 }# a( R) [' Y
人生幸福機緣不會太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見機而不撲捉的人,才是地道的傻瓜。+ P0 ?* z* E-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6:44 | 只看该作者
天府冬泳 发表于 2014-1-22 16:09 ) h8 z/ R" T$ u& Z
有道理!拜读了,谢谢王老师。

: g! s. W3 C, C% c1 w! n( q 人生幸福機緣不會太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見機而不撲捉的人,才是地道的傻瓜。1 {" X! @* \7 q+ h- \. R8 Y;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3 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4 09: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不貪 + k+ ~/ M% m8 x
二、不嘮叨
! P( b% }; u. R6 N( P
三、不活在過去   G: w6 _! X" {1 k" Z  K
四、不堅持己見3 m$ Z% l- l$ O( g% F
五、不怨天尤人' j4 v" S* c7 v1 s; s
六、不後悔 5 l; j4 w" v7 @: g4 f7 N4 @  Q
七、想做,就去做 0 p/ `% d7 j9 \9 Z) c
包容相待,胸怀大气。善待自己,人生美丽!王老感言,学之受益!谢谢王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41 | 只看该作者
林中老屋 发表于 2014-1-24 09:35
' w( W! h. h) i0 i一、不貪
* P; X' t# m& j二、不嘮叨
& a, [/ p. z; J6 h三、不活在過去
4 a) o3 a3 T9 F
n哪里哪里,互相学习,你的西藏之行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小时候受苦太多,现在有点享乐主义。我是快餐式的生活习惯,定了就做,确保安全,错了也不后悔。谢谢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U7 g' I* S; c" Q' h,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43 | 只看该作者
万景台 发表于 2014-1-23 22:40
9 Y. a7 F' M" b; M9 k
憎恨和美貌常住在一起,未經考驗的一見鍾情常常後患無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27 00:00 | 只看该作者
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9:28 | 只看该作者
谛仙 发表于 2014-1-27 00:00
9 ?) z3 [& q8 |9 ]& d6 c赞一个!

8 F. B) p7 Y6 o- W6 \3 |9 Z對萬物抱樂觀的人,
1 `5 }$ k7 D3 @: `  v  n0 `勝於有萬金的悲觀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25 05:24 , Processed in 0.0535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