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激产热机制会自动而高效地为身体供暖 冬泳锻炼之所以被列为有益的健身运动,源于多门学科的理论支持,而其核心依据之一就是生理学的“应激学说”。 所谓应激,就是当机体受到某种强烈因素刺激时,原有的生理平衡被打破,出现了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而那些能引起机体生理变化的强烈因素,则被称为“应激原”。 由于水的导热性是空气的25~28倍,而人的体表温度虽然最低可降到2~4℃,但内脏与大脑的体温又必须保持正常,才能维持机能安全。因此,在寒冷气候下的冬泳运动中,靠骨骼肌剧烈收缩产生机械能等常规产热方式,远远达不到机体对热量的需求。机体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产生热量,才能抵御寒冷对身体的侵入,维持体温的恒定。 冬泳时,身体在冷水应激原的强冷刺激下,会由保护性反应迅速升格为适应性应激。此时,寒冷应激促使应激激素 (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高出常量若干倍,甚至数百倍。大量产生的产热激素,会加速肌糖元的无氧酵解供能和脂肪酸的氧化供能过程,并通过“自由氧化”过程立即转变为热能,源源不断地为人体供暖,以维持恒定的体内温度。 试想,如果将刚出炉的钢锭猝然置入江河,它注定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散热而冷却。这一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没有隔离防护层,开放性地与自然水体进行冷热交换,即便体积数倍于人体,温度更千百倍于体温,自蓄热就会瞬间耗尽。正是有了天然防护屏障,又有了应激供暖系统,人在冰冷的水中漫游,才能抵御寒冷,维持体温的平衡。而冬泳,也依此成为一项耗热率极高的运动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