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周口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27 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口简介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临安徽阜阳,西接河南漯河市、许昌市,南与驻马店市相连,北与开封、商丘市接壤。全市国土面积11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065万人。辖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太康县、鹿邑县、郸城县、淮阳县、沈丘县和项城市、川汇区10个县市区。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时期,陈为皇子领地,繁荣昌盛,富甲一方。魏晋以来,淮阳历次设郡置府。周口历史上英杰辈出。老子(李耳)为道教鼻祖,所著《道德经》流芳千古。还有东晋太傅谢安、文学家谢灵运、现代民族英雄吉鸿昌等名人巨擘。1949年,设淮阳专区,1965年设周口专区。2000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周口地区设立地级周口市。
        周口交通便捷,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有国道、省道13条,其中311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有县乡公路184条,通车里程4000公里。漯(河)至阜(阳)铁路与京广、京九线相接,客运和货运列车沟通全国各地。漯(河)周(口)界(首)高速公路东可直达宁沪杭,西与京珠高速相连,可直达郑州国际机场。阿(荣旗)深(圳)高速、周(口)商(丘)高速、许(昌)毫(州)高速正在建设之中。沙颍河自古以来就是通航河道,入淮河、汇长江。沙颍河航运可直达南京、上海。
       周口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太昊伏羲陵、平粮台遗址、孔子弦歌台、老子故里太清宫、女娲城遗址、关帝庙、袁世凯行宫、龙湖风景区等旅游景点33处。其中,太昊伏羲陵、平粮台遗址、关帝庙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阳还有陈姓始祖胡公铁墓,淮阳是世界陈氏的发源地,每年都有大批海外陈姓华侨来淮阳寻根问祖;太康是谢氏起源地,成立有谢氏文化研究会。全市形成了周口---淮阳---鹿邑“三点一线”为重点的旅游热线。 

      
周口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的地方,故在历史上有"小武汉"之称。由于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周口的冬泳爱好者们,一年四季在这天然游泳池里畅游,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欢乐!好事应该和朋友分享,所以,欢迎广大冬泳爱好者,到周口一试身手。我们热情好客的周口人随时恭候您的到来!

周口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周口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策源地!

周口是中国龙文化、根文化的母机!

周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2#
发表于 2007-9-27 16:21 | 只看该作者
旅游好去处,到过淮阳。
3#
发表于 2007-9-27 16:49 | 只看该作者
       周口的泳友在联盟专区的表现异常耀眼,这支新军的潜力无限。回头搞个各地市冬泳形象代言人的擂台赛,看看谁最牛!当然要投票了。最后推出河南冬泳形象大使

[此帖子已被 冰岩 在 2007-9-27 16:53:02 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7-9-27 20:30 | 只看该作者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20:4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冰岩[/B] 发表:        周口的泳友在联盟专区的表现异常耀眼,这支新军的潜力无限。回头搞个各地市冬泳形象代言人的擂台赛,看看谁最牛!当然要投票了。最后推出河南冬泳形象大使

好创意,赞成~~~~~

[此帖子已被 冰岩 在 2007-9-27 16:53:02 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7-9-27 21:12 | 只看该作者
周口的冬泳也搞的很好,希望能有机会到周口去和泳友交流。
7#
发表于 2007-9-28 00:3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飞雁[/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冰岩[/B] 发表:        周口的泳友在联盟专区的表现异常耀眼,这支新军的潜力无限。回头搞个各地市冬泳形象代言人的擂台赛,看看谁最牛!当然要投票了。最后推出河南冬泳形象大使

好创意,赞成~~~~~

[此帖子已被 冰岩 在 2007-9-27 16:53:02 编辑过]

[/quote]
8#
发表于 2007-9-28 22:46 | 只看该作者
 周口的泳友在联盟专区的表现异常耀眼,这支新军的潜力无限。回头搞个各地市冬泳形象代言人的擂台赛,看看谁最牛!当然要投票了。最后推出河南冬泳形象大使

好创意,赞成~~~~~



9#
发表于 2007-9-29 01:18 | 只看该作者
美的化身啊
10#
发表于 2007-9-29 07: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冰岩[/B] 发表: 美的化身啊
11#
发表于 2007-10-3 11:09 | 只看该作者
好创意,赞成~~~~~

12#
发表于 2007-10-2 10:37 | 只看该作者
 

周口楚文化觅踪

一、楚都陈郢故城
    淮阳本为陈国故都,公元前478年楚灭陈国,设置陈县。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楚顷襄王徙都淮阳,仍沿用“陈”的旧名,亦称陈郢。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三年),楚考烈王迁都安徽寿春,楚都陈时间,共约38年。楚都陈郢故城就在淮阳县城及城关一带。楚灭陈后,曾对陈城进行两次大规模的修葺。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78年至前467年之间,楚惠王灭陈之后。第二次修复的时间在战国晚期楚都陈之时,约于公元前278年至前241年之际。关于楚都陈郢的布局,在今淮阳县城内东北部的老衙门一带,迄今仍保留着高约五米的大型夯土台基,大约是楚宫室遗存。
    二、淮阳马鞍冢
    马鞍冢位于淮阳城东南5公里的大连乡瓦房村西100余米处,两冢南北相连,状若“马鞍”,故而得名。1981年至1983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联合对马鞍冢进行了考古发掘。
    文献记载,楚顷襄王于公元前278年徙都于陈,卒于前263年秋。公元前241年,考烈王避秦而迁都寿春,迄楚灭亡仅18年,时间短暂,楚顷襄王又无迁陵的可能,因而只有埋葬在陈郢附近。南冢墓主可能就是楚顷襄王。北冢为“甲”字形大墓,从其形制及随葬车数来看,北冢当为南冢的陪葬墓,死者可能为楚顷襄王的夫人。
    三、淮阳平粮台楚墓
    平粮台位于淮阳城东南4公里的大连乡大朱村西南,台高约5米,面积百余亩。《淮阳县志》称之为“贮粮台”或“平粮冢”。1979年至1985年间,共发掘中、小型楚墓30多座。其中平面呈甲字形的7座,墓道向东,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淮阳县城东南部至今还有许多土冢,有的已被平掉,尚可看到的有马鞍冢、貊黄冢,双冢等,这些都是楚王室贵族大墓,距离当时楚都陈郢稍远。而无封土的下级官史和士的墓地,大都在平粮台,相应距陈郢较近。
    四、扶沟楚金银币窖藏
    1974年8月,扶沟县古城乡(距县城西南17.5公里)古北村农民在固城西门里路南挖石灰池时,发现了一处金银窖藏,当时窖藏坑内有两件锈结在一起的铜器,上为铜鼎内盛金银币18块,重为3073.9克,下为铜壶,内盛金币392块,重8183.3克。
    古城村实际上是一座东周时期的古城,即战国时期楚北部要塞———曲洧城。城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南部城墙残高约6米,西南城角和东北城角,保存也很完整,城外尚有护城的遗迹。
    扶沟楚金银币的发现,轰动了全国。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土大量的楚国金银币,其中鬲爰、银布币是我国首次发现,这些银布币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银币实物,证实我国在秦时代确实使用过白金货币,为研究我国货币史和楚国的货币制度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战国晚期,楚国突然大量开采黄金白银,应与缓解财政危机有关。楚都迁陈之后,货币发行量大幅度增加,表明楚国虽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商业却在中原地区以陈郢为经济中心,呈现出繁荣发达之势。
    五、其他遗存
    近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文化遗存被发现,除上述几处重要的楚文化遗存处,其它发现还有:章华台、丛台及项城别都
    楚顷襄王东迁后,除了整修陈城外,还在楚都陈郢西南约35公里处的今商水县城关附近,兴建了离宫别苑。《河南志》载:“河南开封府商水县西北3里,有章华台。初,灵王筑章华台于华容城内。襄王为秦将白起所迫,东北保于陈,更筑此台”。《读史方舆纪要》说:“(商水县)又有丛台,在县北二十里。《陈州图经》:故楚时,有嘉禾丛生,故名”。章华台和丛台是楚顷襄王新建的两处离宫,现在地面皆保留有遗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楚东迁后,除以陈郢为都外,还修筑了别都。至楚襄王徙都陈,以项为别都。项城在楚都陈郢以南约24公里处,是距楚新都不远的军事重镇,与陈郢和章华台清宫呈鼎足之势,为陈郢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表明直到战国晚期,楚国仍保留着别都制度。楚项城别都,现遗迹大部不存,仅在现项城市西郊残存一段城垣,残高4米,长500米,也列入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项城西关一带,经调查有大量楚墓存在。
    “郢爰”金币
    1983-1984年,淮阳县城东关群众犁地时,陆续发现5块大小不一金质“郢爰”。先后出售给县人民银行,后经淮阳县博物馆征集收藏。错金、错银越王剑
    1983年6至8月,淮阳县王店、大连、城关三个乡镇,在文物贩子重金诱惑下,发生了大规模的盗掘古墓事件,共盗各时期古墓葬751座,其中部分为楚墓。经文物、公安部门的联合打击,盗墓活动得到禁止,从文物贩子和群众手中收缴各类文物近万件。错金越王剑,错银越王剑,即为其中之二。太康方城蚁鼻钱窑藏
    太康方城遗址位于太康县西北7.5公里王集乡方城村,为一漫圆形高岗,高出四周4至5米,面积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5米。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及商、周、汉遗存。1984年文物部门文物普查时,在遗址东部发现一楚国蚁鼻钱窖藏,出土蚁鼻钱数百枚,其中一枚长4.1厘米,宽2.2厘米,重7.8克。上有“百贝”二字,为目前发现的全国最大也是唯一的一枚“百贝”蚁鼻钱。淮阳南白楼楚墓群
    近年,周口市、县文物部门在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文物勘探中,在淮阳白楼至王店一带,发现一个规模很大的古墓群,面积有十几平方公里,中心地带墓葬密集,有上下数层,时代从春秋战国至两汉。现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配合基本建设发掘了近30座,其中带有楚墓风格有15座,皆为小型墓。
    项城南顿楚墓
    2005年,省、市文物部门在配合大广高速公路及取土区进行的文物勘探中,在项城市南顿镇,田园村周围发现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古墓群,绵延数公里,时代从春秋战国至两汉。配合基建,文物部门发掘70多座,其中有楚墓风格的有6座。另外在项城哈蟆寨、郸城周堂桥、沈丘沙河船闸、鹿邑县城北关等地,也陆续发现有楚墓遗存。
    周口境内虽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楚国文化遗存,但与楚文化在周口境内的影响与沉淀还很不相称。周口历史上是一个水患多发区,大部分文化遗存都埋在地下。相信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更重要的楚文化遗存被发现,楚文化在豫东的影响会被人们重新认识。

景点简介

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沙河、颍河、贾鲁河汇流于此,将市区分为南、北、西 3个部分 ,有“小武汉”之称。面积148平方千米 ,人口24.47万 ,以汉族为主 。明万历年间称周家口。清乾隆年间置周口镇。与朱仙镇、道口镇、赊旗镇合称河南四大名镇。1948 年设市,后几经变化 ,1980 年复置周口市。1986年定为对外开放城市。以轻工业为主导,建成纺织、皮革、食品、造纸、建材等多种部门。驴皮阿胶是传统产品。盛产小麦、大豆、棉花等。以泡桐为主的林果业较发达 。周口盆地的油气田储量大 。公路网密集 , 连京沪、京广的漯(河)阜(阳)铁路沿市区而过,颍河可通航。名胜古迹有人民公园、沙河大闸风景区、关帝庙等。

 
清宫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老子故 里的纪念性建筑,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至今。 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一里,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 ”,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自“靖康之乱”后,太清宫屡遭破坏,后又数度廛修。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周口市颍河北岸,是“豫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周口八景之冠”。它犹如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昔日周家口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鼎盛。关帝庙本名“山陕会馆”。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58米,面积达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亩。整座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分三进院落纵深布局,结构严谨,极富神韵。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欣然赞:“关圣帝装塑威严,双石坊镂刻精妙,春秋阁飞檐建瓴,铁旗杆直插云霄,集公输之巧,荟冶炼之精……胜迹也
老君台
 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为纪念老子而修建。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城、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太昊陵
  太昊伏羲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他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向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已的聪明和智慧,立下了齐天功绩。后人因此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向日月那样光明。为纪念祖先功德,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来陈国,陈灵公曾陪同孔子观瞻陵墓;三国魏曹植曾<封思王于陈,拜谒伏羲祠后作《伏羲赞》。唐宋以来,太昊伏羲的陵墓不断扩建,包括陵地和祭祀的庙宇,占地广875亩。 今存陵园内建筑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它分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内古柏夹道、碑刻林立、晨钟墓鼓、声闻数里。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个陵园中最大建筑,殿高米,面积390平方米;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项塑像。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长150多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宽3尺,高15尺,上镛“太昊伏羲氏之墓”个大字,据传此碑为苏小妹用巾作笔写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2-2 02:15 , Processed in 0.05649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